![]()
作者简介 原点编辑部 专业的家居书编辑部。已策划出品《这样装修不后悔》《找到家的好感觉》《住进光与影的家》等多本有好口碑和影响力的图书,帮助普通人全面提升居住体验。专业呈现装修设计、风格打造等内容,每一本书,都探掘不同话题里需要被解读、呈现的层面;每一本书,都是一个美好的生活方式提案。 目录 1 户型、空间基础知识 1.1 户型规划流程及步骤 1.2 看懂平面图标示符号 1.3 9个常见问题户型大检查 1.4 过与不及皆为问题!你应该知道的空间最适尺寸 2 户型优化八法 2.1 空间增大术 案例1 66平方米商务出租房变身小家庭功能住宅 案例2 凸窗平台活用,嵌入完善餐厨功能 案例3 可伸可缩的一个大房间,用移动墙瞬间转换角色 案例4 老仓库获得新生,活用墙壁凹凸补充功能 案例5 走廊也是书房,过道变成情感交流的中继站 案例6 十字过道合并书房,形成具有凝聚力的空间 案例7 用“2+2房”概念,打造家族度假小屋 案例8 阅读、待客、练舞,用3个独立空间满足使用需求 案例9 利用落差在63平方米内切出一室两书房 案例10 借高低结构顺势推演出趣味开敞空间 2.2 家人相处 案例1 用餐桌串起全家人的活动,生活犹如一场派对 案例2 厨房、书房、阳台全改造,享受亲子共处时光 案例3 厨房减墙高,开启愉快料理时光 案例4 客、餐厅关系不良,从一个阶梯开始改变 案例5 客厅借用书房概念,每个角落都是阅读区 案例6 书房并入大客厅,促使家人齐聚一堂 案例7 房间配置于角落,打造吸引人的中央小广场 2.3 生活动线 案例1 用U形轴柔化棱角,设计出双动线酒店套房 案例2 运用三大动线,设计动静皆宜的游憩空间 案例3 浴室过道化,40平方米套房也能拥有双动线 案例4 墙线退让3米,形成以餐桌为中心的环状过道 案例5 从烹煮到上菜,在一字形动线内快速完成 案例6 开辟两条自然快捷动线,连狗狗都能开心奔跑 案例7 主、副动线分离,亲密时光不受打扰 2.4 特殊功能 案例1 客厅架高走廊,变成朋友专属贵宾影院 案例2 客卧收放自如,社交分区彼此更熟络 案例3 墙壁加弱电设备,打造移动工作站 案例4 以10年后的转型为出发点,兼具工作室功能的住宅 案例5 餐柜隐藏折叠桌,翻出男主人专属制图室 案例6 巧用木制家具,打造日式茶屋 案例7 用家具营造角落,客厅混搭咖啡吧更迷人 2.5 通风采光 案例1 边间露天,3平方米留白做出内天井 案例2 室内天井中庭,让长形街屋重见天日 案例3 退出3条风道,导入气流驱出山中住宅的湿气 案例4 放弃无效采光,打开L形转角,把光照引入深处 案例5 转角“玻璃盒”消解沉闷阴暗的长廊 案例6 巧妙配房,高效运用有限采光面积 案例7 大量玻璃隔断解决一面半弱光条件和暗房窘境 2.6 收纳计划 案例1 分散预留大型收纳空间,电器不再无家可归 案例2 活用双面柜,衣物收纳一次到位 案例3 滑柜双倍扩充,内藏书、外陈列 案例4 一柜多元化,死角也能大运用 案例5 储柜填补壁凹,修饰、收纳一次搞定 案例6 衣柜代替楼梯,复式空间下方全是收纳区 2.7 娱乐休闲 案例1 高低桌相连,拉开客厅最大尺度 案例2 电视墙减缩如壁炉,不遮挡大窗绵延风景 案例3 一张桌子串联室内外,花园用餐不是梦 2.8 空间心理学 案例1 大门避开楼梯,保护居室私密 案例2 弧形玄关采用艺廊概念,化解进门视线的突兀感 案例3 颠覆厨房设计,化解进门即是厨房的不雅景观 案例4 用壁材消除大梁的压迫感,用造型玄关缓解进门见窗的突兀感 3 设计师思考笔记 案例1 迂回动线 切出可居可赏的单身格局 案例2 虚实暗示 盛放女性特质的好运宅 案例3 移动墙使空间串联 塑造两人到四人居住的空间变化 案例4 自由平面 减隔断、增亲密度的老屋新生术 案例5 修正角度 将幸福生活要素化零为整 案例6 移动隔断 把家化为孩子嬉戏的大操场 案例7 无墙超展开 构建无拘无束的退休后生活 案例8 环状动线 打造亲密无间的家庭空间 4 施工工法及建材参考 内容推荐 本书从户型设计原理、户型图识图出发,系统讲述户型设计知识,是一本对不合理的住宅户型进行优化改造的指导性书籍。书中以大量实例通过对不同户型、不同空间格局的改造,为业主提出符合需求、舒适经济的实用方案。针对不同面积、不同问题、不同空间部位,以多种改造方案进行优化,涵盖空间布局解析、结构分析、细节说明、改造前后对比、平面图与实景图结合讲解等内容,为有户型优化的业主、室内设计师提供全方位、系统化的户型优化实用图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