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闲人小文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赵锦铭 |
出版社 | 中国纺织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集收录笔者2014年到2018年所写小文约180篇。其中近一关曾刊于《世界日报》家园版。内容主要是日常生活所想所感,涉及主题围绕家人和朋友展开,通过自己点滴记录,和读者一起分享生活的感悟。 作者简介 赵锦铭,笔名今明,籍贯内蒙古赤峰市,1971年生于江西省上高县。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曾供职于外交部、联合国驻利比里亚维和特派团、联合国驻北京办事处、绿色和平组织驻北京办事处。自幼喜爱文学。愿与文友共享美文。 目录 女儿 地球人 合作竞争 女儿长大的烦恼 女儿又长大了 领养钢琴记 防水靴 小女击剑 女儿诗才 女儿的暑假 小女回京 我做错了吗 亲历纽约特殊高中考试 十二个志愿 辅导班 申请美国大学 美国大学录取通知书 一小片白斑 挑剔的女儿 挣面包的人 学生干部 舞蹈串烧 女儿初舞 女儿说「不」 亲子厨房 老公 蓝衬衫王子 红玫瑰 男儿有泪不妨弹 睡在音乐会上 粗心的老公 色盲老公 贪玩的老爸 我家的「家庭医生」 家庭心理辅导师 为老公擦皮鞋 老公休假 联署 爱而不同 优良品种和濒危品种 爱屋及乌 谈判 家庭幸福学之复盘 家庭幸福学之热火的厨房 家庭幸福学之感恩 家人 我的奶奶 奶奶的收音机 奶奶的传家宝 有谁比我更爱你 母亲节的礼物 母亲,对不起 母亲送我的那一套床上用品 不愿过父亲节的父亲 父亲查体 我想回家 空巢老人无空闲 好舅舅 两个表姐 我的大姑 我的表姐 我的三舅 伤别离 回家 猫咪小白 新年新希望-猪事顺利 朋友 朋友交,淡如水 同桌 阿红 冬梅同学 人大外教 二十一年后的约会 我的启蒙老师 老刘老师 卫平老师 锦芯老师 阳光老师 好阿姨 奇人瑞文 抑郁症病人 串联在人大 阅衣识人 丁丁和我 神女不争 阿玉和我 憨憨的木木同学 日本好妹妹优子 韩国好姐姐顺子 在利比里亚的联合国志愿者 雪蝶 真心英雄 叶子 五好家庭 姐妹 生于七月四日 徐妈妈的洋女婿 自我 海螺姑娘 闲生活 找乐儿 留恋冬天 宅女无敌 小孩缘 微信群 卡拉永远OK 看海去 溜冰记 我幸福的事业 忆折纸 做手工 戏迷 五十起舞 书虫子 快乐义工 创意美术班 裙子控 从农村到城市 独自在家 不减肥 胖子买衣记 不吃主食 管住嘴,迈开腿 看病难 拔牙记 《红蜻蜒》 美食 春节记忆 榨菜丝 宴客记 甜甜的桑葚 舌尖上的人大 榨汁记 营养早餐 清真餐厅 快乐家庭餐 快乐一元餐 粽香飘 摘草莓 在纽约吃中餐 在纽约逛菜市场 绿茶 火锅 中秋月饼圆 葵花子 一扫而光 豆腐情结 迷你菜园 番薯佬 学和面 一斤扁豆 纽约感想 星条旗无处不在 纽约梦 纽约客 看美国电影 好大的南瓜 我爱伍德博瑞 埃博拉风波 我爱纽约图书馆 「恼人」的图书馆 复活节彩蛋 花帽子游行 在纽约坐地铁 外出如厕难 无奈的公寓 温暖 参观纽约动像博物馆 参观纽约间谍博物馆 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 美国华人博物馆 布莱恩特公园 纽约中央公园 大都会 永别了,劳神 其他 冬天里飞舞的蝴蝶 人鸟情 兰花展 小半块橡皮 铅笔头 自行车情结 打麻将 「坏」小孩 旋转木马 邮票如歌 探访老贝斯佩奇小镇 参团和自由行 初夏的约会 康尼岛半日 夫妻四川行 宾州三日行 做客山中一——美食 做客山中二——游戏 做客山中三——夸人的讲究 现代女人的三寸金莲 动物的牢笼 晒网打鱼 后记 我的经历 序言 很高兴文集终于与读者见面。我的名字是父亲起的。 母亲生我前后,父亲常在那时家边的锦江钓鱼,父亲希望 我永远铭记锦江是我的故乡。随父亲,我的籍贯是内蒙古 赤峰市。1971年,母亲在江西上高“五七干校”生下我。 1972年,举家回到北京。我庆幸自己成长在一个充满爱的 家庭,父母、奶奶给了我无忧无虑的童年。 我曾就读于北京市方家胡同小学、新源里第三小学、 朝阳中学、五十五中、中国人民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 在求学路上,我遇到无数认真负责、对学生充满爱的好老 师,令我感动至今。 我曾供职于外交部、联合国驻利比里亚维和特派团、 联合国驻北京办事处、绿色和平组织驻北京办事处。在工 作中,我积累了阅历,得益于不少领导和同事的引导和帮 助。大恩难谢。当然,要感谢我的信仰、家人、朋友。我 曾迷失困惑、跌倒哭泣,却都雨过天晴、云开日出。 本文集收录作者2014.2018年所写小文约180篇。其 中近一半曾刊于《世界日报》家园版。凡文章末尾标明某 年某月某日,系当日曾刊于《世界日报》家园版。因投稿 和刊用稿可能有点滴出入,特抱歉。文中绝大多数用假名 。如冒犯真人,请原谅。文集中有几篇文章曾刊于人大90 级毕业20周年文集。 最后,特别感谢《世界日报》家园版编辑和中国纺织 出版社编辑陈芳。此文集是《闲人小诗》的姊妹篇。 赵锦铭 2019年3月 导语 本书字里行间流淌着爱的旋律,细细读来,文中的每个人物都是那么熟悉,那么亲近。充满温情与温馨,诉说爱与感动。 此文集与《闲人小诗》为姊妹篇。 书中分为女儿、老公、家人、朋友、自我、美食、纽约感想和其他八部分。 后记 我的经历 从中国人民大学本科毕业二十年,突然想梳理一下走 过的路、遇到的人、曾经的努力和尝过的酸甜苦辣咸。这 像要把散乱的一千片拼图一点点重新拼好,又像要把许多 大小漂浮的冰块聚拢凝结重塑成一座冰山。就此献丑。如 果读者有耐心读完,我就感激不尽了。 一、实习在人大 大三开始,经旅行社的朋友介绍,我从简单的接机、 送机,到带团去西安等外地的全陪(主要由当地地陪安排 接待、讲解),到在北京接待少数人的散客,最后到接待 三四十人的英、美大团。我在第二外国语言学院培训,考 取了临时英文导游证;天天轻车熟路穿行于故宫、天坛、 颐和园、长城间;曾创下一周挣了五千元的纪录。有点飘 飘然。 但是,旅游业当时的运作混乱。旅行社请我接团不但 不付劳务费,还收取每人十元的人头费,算把客人卖给我 。当然,人头费很容易赚回。带团去一家黑店,黑店就给 导游和司机一位游客十元停车费。记得黑店很多,玉器、 画店、景泰蓝、刺绣、中国礼品大超市。进门先给每位游 客贴个小标,说是打九折,实际是为区分不同的团。前面 客人买东西,后面休息室导游和司机就拿到30%~50%的 回扣。为此,司机总要我在车上多卖力做黑店广告,甚至 带客人少走几个景点,省出时间多去几个黑店。 大四,一同学介绍我一起去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实 习。记得非常喜欢这份工作,自由、不用坐班。只到在百 万庄的出版社领取厚厚的稿件,拿回家慢慢校对,校对完 稿件再送回出版社。但是,当时毕竟年轻气盛,不甘心默 默无闻地在校对人生中老去,总希望我的未来更精彩。 二、大一学生的英语老师 我在人大本科毕业被保送语言学硕士研究生,并提前 一年毕业。读研期间,我带了农业经济大一新生班的英语 课。我注意自己少讲,多让学生开口。班里总有出色的学 生,不知疲倦地把手举得高高的。我不忍心打击他们的热 情,但又必须照顾到每位学生。站着我讲课对我很艰难, 下课后小腿和脚肿痛得厉害。于是,一有机会我就坐下。 心想,当老师好辛苦。 记得一好友说,我太单纯,没心眼,说话直,容易得 罪人。留在大学这座“象牙塔”里最适合、最安全。她了 解我,对我的评价和建议是对的。可我想,就算是株没见 过风雨的温室植物,也渴望体验室外的新鲜空气。走出去 ,就是被太阳晒化,被洪水冲走,也无怨无悔。就这样, 我参加并通过外交部的各门笔试、口试、面试和三个月的 新兵训练。 三、外交部的小萝卜头 想象中的外交部工作是一手拿报纸,一手拿茶杯,很 悠闲。实际上完全不是。每天我总有干不完的工作。马不 停蹄,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开个内部协调会,我和处 里另一个新入部的小伙子负责沏茶倒水。来了二十多个单 位的小四十人。我俩争先恐后地一人四个大暖壶一趟趟从 楼下水房爬六楼提水到会议室,不停歇地为每位与会者沏 茶续水。那晚回到家,我手酸腿软浑身疼得睡不着,很想 哭,但还是对自己说要坚强。 三个月后,处长带我出差去温哥华,途经旧金山。处 长的熟人带我们游览了旧金山名胜。在温哥华,会议组织 者也安排我们参观了很多地方。此后,我开始单飞,作为 外交部的代表,参加科技部、人事部、地矿部等部组的团 。去了泰国曼谷、印尼巴厘岛、韩国首尔、马来西亚、文 莱等地。每到一处,热情的东道主都招待周到。第一次协 调会,外部领导说让外交部的同志发言,我措手不及,客 气着掩饰惊慌,赶紧说出几旬不痛不痒、听着贴切的话。 很快,我混成个“会油子”,到处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 绿色和平的总干事不久访华,我安排并陪同他与各个 政府部门官员见面、会谈。最后,他还让我参加了内部的 高级会议。但是,朝九晚五的工作让我身心俱疲,每天奔 走、拥挤在地铁里,我的心情很糟糕。老公劝慰,咱们不 缺钱,小富即安。让我好好在家休息。 九、茫茫写作路 提前退休回家,我想圆自幼的写作梦。以前工作时曾 向报纸投过稿,还有不少文章见报。但真的想做个专职作 家倒难了,总苦于没有灵感。在家几年,诗写了几百篇。 但每次给《诗刊》投稿,均石沉大海。老公提议自费出几 万元,买个书号出本诗集。我犹豫着拒绝了,因为更在乎 写作的过程,而不是结果。 二零一三年年底,老公第二次到纽约常驻。我这次是 随任。除了料理家务,又开始向当地的华文报纸投稿小文 章。快五年,发表了八十多篇。老公说,等四年后回国, 可以出一本散文集。他连题目都想好了,《东河侧畔随笔 》。我说还是《闲人小文》好。 相对于以前的职业,我更喜欢写作。因为它最安静、 最自由、最展现创意,也最令我体会到小小的成就感。向 未来望,重重的迷雾一片。我对自己没有任何要求和目标 ,且行且看。就像那首台湾歌曲唱的:“跟着感觉走,紧 抓住梦的手,蓝天越来越近越来越温柔,心情就像风一样 自由……希望就在不远处等着我……梦想的事哪里都会有 。” 回 精彩页 地球人 女儿出生在北京,在北京上了两年幼儿园、六年小学,照理说是北京小妞。可她老爸、爷爷奶奶总说她按父亲籍贯,是江西人。女儿在纽约上过三年幼儿园,中学、大学也要在纽约读。她岂不又是半个纽约佬?想一想,周围的人,有几个百分百纯种的某个地方的人呢?于是,我告诉女儿,我们都是地球人。 地球人的故乡是整个地球,而不是地球的某个、某几个地方。我曾在国际组织工作一段时间,天天面对全球性问题,也有意培养女儿的全球观。女儿很小就喜欢看国际新闻,世界各地人文、地理、动物的纪录片。一天,电视正播放全球气候变化会议。女儿语出惊人:“房顶都要塌了,还在争床。”台词来自一位要被蒋介石夺去兵权的地方军阀。女儿把始终争吵、达不成一致的各国代表比喻成争宠的姨太太;把两极和各地高山冰川融化比喻成房顶要塌了。小小年纪,她已意识到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重要危机。 一天,女儿在电视上看到,热带岛屿五颜六色拇指大小的蛙类因为气候变化有的已经灭绝,有的濒临灭绝。她拿出张纸,写个标题:行动。接着,一项项列出要做的事情。 首先,把我家的小轿车卖掉。我和老公坐地铁上班。她平时还坐校车,周末上补习班也坐地铁。 其次,想尽办法节约用水。每天每人淋浴时间不许超过五分钟。女儿执行起来很严格。她会掐表计算,到五分钟就敲浴室的门。她还在卫生间马桶水箱里放瓶矿泉水,每次冲马桶都节约一矿泉水瓶的水。到美国,女儿也准备了一瓶矿泉水,打开马桶水箱盖,发现里面是一个密封的黑罐,才作罢。女儿还让我用淘米水浇花,把洗菜水存好冲马桶。衣服不要天天洗,攒到一大桶才洗。 最后,拒绝使用一次性的东西。女儿有个保温杯,走到哪里拿到哪里。她从不喝任何一次性纸杯或塑料杯的饮料。她也要求我带布袋子去超市和菜场买东西,不用塑料袋。她从不忘记提醒我全家外出就餐自带筷子,不用餐馆的一次性筷子。 当然,女儿的行动单子还不止这些。节电、节纸、每年春天植树、用压岁钱(零花钱)给环保和动物保护组织捐款、监督我坚持垃圾分类回收等。 在北京,女儿房间有个装满奖状的抽屉。其中,有“地球小卫士“环保小标兵”,还有“倡导绿色生活”全国征文大赛三等奖。又回美国,女儿当初幼儿园的英语早忘了。初来乍到,她英语基本听不懂。科学课讲气候变化,她却没有太多困难,课题作业还得了高分。 喜见女儿的成长,我多盼望,更多人做有责任的地球人。从身边做起,爱护地球、保护地球、拯救地球。 2014年7月20日 合作竞争 女儿小时候,带她去公司玩。有调皮的同事会问女儿:“爸爸和妈妈哪个更好?”女儿老老实实回答:“都好。”但同事们会逼着她只选择一个。她只有看着我,犹豫地讲:“妈妈好。”她到老公单位玩,又被问到同样的问题。她最后说:“爸爸好。” 女儿知道老公和我都很在意她对这个问题的答案。她希望谁都不得罪,难为她了。我和老公都很爱女儿,即使没有好事的同事,也难免在暗中较劲,看女儿更喜欢谁。在女儿成长的过程中,我俩是既合作又竞争的关系。 老公一直是工作狂和书呆子。成天加班,以前回家除了看书别的基本不干。有了女儿,他还是加班。但回家后,女儿没睡,他哄她玩、给她读故事书、给她洗澡。女儿睡了,他总要用温水洗洗脸、擦干,再亲亲她的小脸,而且总是亲不够。即使这样,女儿小时候还是和我更亲。毕竟我和她在一起的时间更长。 女儿上小学了,老公每天起早送她上校车。晚上,老公加班回得晚,也还尽力抽空在女儿睡前给她打个电话。周末,我家的日程安排完全围着女儿转。一天是钢琴课、奥数课、击剑课;一天去博物馆或郊外。也许是异性相吸的原因吧,女儿开始和她爸爸越来越亲近。 小学高年级,女儿从乖乖女变得很叛逆,有自己的想法,不听大人话。我难免有时对她比较严厉。谁知,总适得其反,她也变得和我生疏了。她的姥姥、姥爷都给我出主意,让老公出面批评她。我应该多给她家庭温暖、多鼓励表扬。我以为老公不愿唱白脸。没想到,他答应了,只是要求我与他的立场保持一致。 老公用他无限的耐心和老练的说服力一次次征服了女儿的任性和蛮横。女儿不仅没有对老公有一丝一毫的记恨,还开始对她老爸更加崇拜。老公在女儿心目中建立了不可动摇的威信。这下,我彻底输给老公了。 女儿度过叛逆期,把父母、家庭看得最为重要。老公和我都是女儿最好的朋友。在对待女儿问题上,老公更讲原则,规定她每天看几十页英文书、弹一小时钢琴,一周刷三次碗等;我多些溺爱,偷偷塞给她零花钱,帮她打扫房间,她多喝几次咖啡也不告诉她爸爸等。 女儿马上是高中生了。老公和我这种合作竞争关系还要持续几年。不过,还是合作为最主要方面。而且我俩的目的是一致的:女儿的健康成长。 P3-7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