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罗桂环,1956年生,福建连城人。1982年1月毕业于兰州大学生物系,获理学学士学位。随后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工作。此后一直从事中国生物学史、环境保护史、中国栽培植物发展史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发表了大批的学术论文和专著,1996年被聘为研究员,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曾任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部常务副主任,中国科技史学会生物学史专业委员会主任,全国科技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现任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博士生导师。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中国栽培植物的起源与发展概述 第一节 栽培植物种类繁多的缘起 第二节 先秦的重要栽培植物及起源区域 第三节 汉唐政治影响的扩展和栽培植物的增长 第四节 宋元重要作物的培育和引进 第五节 明清新育成和欧美输入的作物 第六节 中国栽培植物对世界的影响 第二章 粮食作物 第一节 谷类作物 第二节 薯类作物 第三章 蔬菜作物 第一节 葵 第二节 芜菁 第三节 白菜 第四节 芥菜 第五节 葱蒜类蔬菜 第六节 薯芋类作物 第七节 葫芦 第八节 丝瓜 第九节 茨菇等数种水生作物 第十节 甘露子 第十一节 花椒、胡椒和辣椒 第四章 果树 第一节 桃和李 第二节 杏和樱桃 第三节 梅 第四节 梨 第五节 苹果 第六节 柑橘类果树 第七节 香蕉 第八节 荔枝和龙眼 第九节 大枣 第十节 栗 第十一节 柿 第十二节 杨梅 第十三节 香榧 第十四节 核桃 第十五节 猕猴桃 第十六节 银杏 第五章 其他经济植物 第一节 纤维作物 第二节 油料作物 第三节 糖料作物 第四节 饮料作物 第五节 嗜好植物 参考文献 索引一 植物中文名称索引 索引二 植物拉丁文名称索引 导语 栽培植物在一个国家文明发展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更好地传承祖先留下的这份宝贵遗产,探析它们的来龙去脉和曾有的重要作用,以及扬弃过程实属必要。 笔者在前人的工作基础上,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料对中国各类栽培植物的起源和传播作了力所能及的探讨,希望对这项工作有较大的推进。 内容推荐 本书通过丰富翔实的历史学、考古学、植物学和遗传学等方面的资料,对中国重要栽培作物的起源、引种、发展和传播过程作了较为系统全面的探讨。分析了中国成为主要栽培作物起源中心的各种因素。阐述了各类栽培植物对中华文明持续发展的意义和在文化特色形成方面的影响。同时结合社会发展进程,系统考察各作物类群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口迁移、技术传播,其在农业生产中重要性的变化。指出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潜在的作物资源非常必要。本书可供从事植物学、遗传育种学、农学和人类学的科研人员和高校师生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