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亲情:一生陪伴 给我的孩子们 我的理想家庭 旅人的心 孩子的马车 守岁烛 傅雷家书(节选) 献给母亲 殇儿记 你是我一生的陪伴 爱情:爱是甘草 爱眉小札(节选) 给亡妇 梅花小鹿——寄晶清 苦笑 她走了 人生寓言 友情:温情永在 中年人的寂寞 永在的温情——纪念鲁迅先生 敬悼许地山先生 他们尽是可爱的 悼萧红 悼志摩 梦想:好的故事 好的故事 希望 梦与现实 愿 信仰的哀伤 印度洋上的秋思 醒后的惆怅 破晓 哀乐 乞丐和病者 告别梦境 心灵的对白 人生:提醒幸福 银杏 不能骄傲 寂寞的春朝 我的梦,我的青春 论自己 听潮的故事 寂寞 生命的三分之一 事事关心 荔枝蜜 阳关雪 提醒幸福 生命:爱是源泉 一个追忆 阮玲玉的死 生命 写给生命 爱是一切的泉源 爱是生命 人就这么一辈子 本书作者名录 精彩页 我的理想家庭 老舍 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讲恋爱,讲革命,讲志愿,似乎天地之间,唯我独尊,简直想不到组织家庭——结婚既是爱的坟墓,家庭根本上是英雄好汉的累赘。及至过了三十,革命成功与否,事情好歹不论,反正领略够了人情世故,壮气就差点事儿了。虽然明知家庭之累,等于投胎为马为牛,可是人生总不过如此,多少也都得经验一番,既不坚持独身,结婚倒也还容易。于是发帖子请客,笑着开驶倒车,苦乐容或相抵,反正至少凑个热闹。到了四十,儿女已有二三,贫-也好富也好,自己认头苦曳,对于年轻的朋友已经有好些个事儿说不到一处,而劝告他们老老实实地结婚,好早生儿养女,即是话不投缘的一例。到了这个年纪,设若还有理想,必是理想的家庭。倒退二十年,连这么一想也觉泄气。人生的矛盾可笑即在于此,年轻力壮,力求事事出轨,决不甘为火车;及至中年,心理的、生理的,种种理的什么什么,都使他不但非作火车不可,且作货车焉。把当初与现在一比较,判若两人,足够自已笑半天的!或有例外,实不多见。 明年我就四十了,已具说理想家庭的资格:大不必吹,盖亦自嘲。 我的理想家庭要有七间小平房:一间是客厅,古玩字画全非必要,只要几张很舒服宽松的椅子,一二小桌。一间书房,书籍不少,不管什么头版与古本,而都是我所爱读的。一张书桌,桌面是中国漆的,放上热茶杯不至烫成个圆白印儿。文具不讲究,可是都很好用。桌上老有一两枝鲜花,插在小瓶里。两间卧室,我独据一间,没有臭虫,而有一张极大极软的床。在这个床上,横睡直睡都可以,不论怎睡都一躺下就舒服合适,好像陷在棉花堆里,一点也不硬碰骨头。还有一间,是预备给客人住的。此外是一问厨房,一个厕所,没有下房,因为根本不预备用仆人。家中不要电话,不要播音机,不要留声机,不要麻将牌,不要风扇,不要保险柜。缺乏的东西本来很多,不过这几项是故意不要的,有人白送给我也不要。 院子必须很大。靠墙有几株小果木树。除了一块长方的土地,平坦无草,足够打开太极拳的,其他的地方就都种着花草——没有一种珍贵费事的,只求昌茂多花。屋中至少有一只花猫,院中至少也有一两盆金鱼;小树上悬着小笼,二三绿蝈蝈随意地鸣着。 这就该说到人了。屋子不多,又不要仆人,人口自然不能很多:一妻和一儿一女就正合适。先生管擦地板与玻璃,打扫院子,收拾花木,给鱼换水,给蝈蝈一两块绿王瓜或几个毛豆;并管上街送信买书等事宜。太太管做饭,女儿任助手——顶好是十二三岁,不准小也不准大,老是十二三岁。儿子顶好是三岁,既会讲话,又胖胖的会淘气。母女于做饭之外,就做点针线,看小弟弟。大件衣服拿到外边去洗,小件的随时自己涮一涮。 既然有这么多工作,自然就没有多少工夫去听戏看电影。不过在过生目的时候,全家就出去玩半天;接一位亲或友的老太太给看家。过生日什么的永远不请客受礼,亲友家送来的红白帖子,就一概扔在字纸篓里,除非那真需要帮助的,才送一些千礼去。到过节过年的时候,吃食从丰,而且可以买一通纸牌,大家打打“索儿胡”,赌铁蚕豆或花生米。 男的没有固定的职业;只是每天写点诗或小说,每干字卖上四五十元钱。女的也没事做,除了家务就读些书。儿女永不上学,由父母教给画图,唱歌,跳舞——乱蹦也算一种舞法——和文字,手工之类。等到他们长大,或者也会仗着绘画或写文章卖一点钱吃饭;不过这是后话,顶好暂且不提。 这一家子人,因为吃得简单干净,而一天到晚又不闲着,所以身体都很不坏。因为身体好,所以没有肝火,大家都不爱闹脾气。除了为小猫上房、金鱼甩子等事着急之外,谁也不急叱白脸的。 大家的相貌也都很体面,不令人望而生厌。衣服可并不讲究,都做得很结实朴素:永远不穿又臭又硬的皮鞋。男的很体面,可不露电影明星气;女的很健美,可不红唇卷毛的鼻子朝着天。孩子们都不卷着舌头说话,淘气而不讨厌。 这个家庭顶好是在北平,其次是成都或青岛,至坏也得在苏州。无论怎样吧,反正必须在中国,因为中国是顶文明顶平安的国家;理想的家庭必在理想的国内也。P7-10 导语 爱是甘草,这苦的世界有了它,好上了来自于细节,意义来自过程你必须在这个世界上,找到让自己热爱的东西,它只能是爱——而不是物质与名利。以名家的阅历和智慧启迪我们:活在热爱里,每一分钟都是的。以各富特色的文字,提醒读者,人生最应该珍惜的是各种形式的爱。 序言 《去,过你爱的生活》收录了从民国到当代多位名家 关于亲情、友情、爱情、人生态度的多篇文章。由于时代 的变迁,部分文章中某些语词的运用已经不符合当今读者 的阅读习惯,部分外国人名译法也与今日不同,内容上有 前后不统一的现象,标点符号的运用与现行的规范也有一 定区别。 因此,我们在参照权威版本的基础上,一方面尽量保 持原作的风貌,不做大的改动;另一方面也根据现代阅读 习惯及汉语规范,对原版行文明显不妥之处酌情进行了勘 误、修订,从标点到字句再到格式等,都制定了一个相对 严谨的校正标准与流程。 除有出处的引文保持原文外,具体操作遵从以下凡例 . 一、标点审校,以1956年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发布简 体字方案为分界线,发表于1956年以前的文章,以尊重作 家原作风貌为标准,不轻易更改与现行用法不同的标点符 号用法;发表于1956年后的,则据最新标准进行统一。 二、原版中的异体字,均改为现代通用简体字。如“ 那怕”改为“哪怕”,“那里”据实际情况改为“哪里” ,“发见”改为“发现”等。 三、酌情统一了部分词汇,尤其是助词的用法:“的 ”“地”“得”“底”酌情改为“的”“地”“得”,语 气助词“罢”通改为“吧”,拟声词“悉悉索索”改“窸 窸窣窣”等。但对实词则尽量保留原貌,如“凭阑”不改 为“凭栏”,“运命”不改为“命运”,“寥寂”不改为 “寂寥”,“嬉顽”不改为“嬉玩”等。 四、在句式表达上,因年代、个人文风原因,与当代 规范表达有所区别,如“这是我心愿给你们用的……”“ 衣裳卷好了,她把来围在腰间了”等,亦尊重原作,不予 修改。 五、外文书名、篇名均改为斜体。 六、引文部分,如书信、诗歌等,统一改同号楷体, 上下空行。 七、酌情补注,简短为宜,注释方式为底注。注释如 无特别说明,均为编者注。 八、书中各篇标题、落款、注释等编辑元素统一设计 处理(包括字体、字号、间距等设计元素)。 限于水平,难免有疏漏之处,还望海涵。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一本名家作品的合集,以“爱是人生的本质”为主线,将全书分为“亲情:一生陪伴;爱情:爱是甘草;友情:温情永在;梦想:好的故事;人生:提醒幸福;生命:爱是泉源”等六个篇章,作者包含鲁迅、丰子恺、老舍、冯骥才、周国平、沈从文、余秋雨、毕淑敏、席慕蓉、刘墉等中国百年内的知名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