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充分了解和把握“双一流”等国家重点院校、省属院校、独立学院和高职高专教师(包括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政治面貌、不同文化程度、不同专业、不同职称、是否兼任行政职务)思想道德、心理健康和需求状况的突出变化和显著差异,借鉴教育学、管理学等学科理论,着重对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系统论证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理论,特别是我们党和国家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理论基础、历史经验,提出改革创新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策略,切实提升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作者简介 郝文斌,男,1972年生,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访问学者。现任哈尔滨师范大学科研处处长,法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思想政治教育博士学科带头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教育部思想政治教育中青年杰出人才,全国首批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核心骨干,黑龙江省领军人才梯队“思想政治教育”学术带头人,享受黑龙江省政府特殊津贴,黑龙江文化名家暨“六个一批”人才,黑龙江省重点培育智库“新媒体与意识形态安全”首席专家等。兼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专家,中国博士后基金评审专家,教育部学科评估专家,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评审专家等。 主要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省部级以上项目17项,成果得到省部级以上领导批示10余次,被中央办公厅等省部级以上部门采纳17项,为中央领导决策提供参考。在《光明日报》(整版)等报刊发表论文40余篇,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人民网、光明网等全文转载,《光明日报》(头版)、《中国教育报》(头版)、《新华社内参》和中国教育电视台等多次引用其学术观点。出版学术著作5部,人选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文库”等。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研成果(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1项、黑龙江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5项、黑龙江省教学成果奖3项。 目录 序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一、学术背景和研究意义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三、研究综述 四、研究的基本思路 五、研究的主要方法 第二章 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阐释 一、马克思主义人学基础 二、人的激励理论的理性借鉴 三、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系统梳理 第三章 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历史考量 一、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阶段 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运行机制 三、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经验和主要问题 第四章 高校教师思想道德和心理健康状况的实证分析 一、问卷设计、样本和频率分布 二、高校教师思想道德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分析 第五章 高校教师需求状况的实证分析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和可靠性分析 二、高校教师需求状况调查结果及分析 第六章 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策略 一、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理念转变 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路径 三、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机制创新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