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汤富华,1962年6月生,湖南邵阳人。中山大学博士,教授。湖北省“楚天学者”计划特聘教授,湖北省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武汉纺织大学纺织服饰文化翻译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武汉纺织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兼职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在《中国翻译》等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翻译诗学的语言向度》等专著、编著20余本。主持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1项,广东省社科一般项目1项,湖北省教育规划重点课题1项及中国外语教育基金项目1项。 研究方向:语感与翻译诗学。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翻译的向度 一、翻译作为语言 1.语言与言语 2.语言的诗功能 3.诗歌翻译与语感 二、诗学的向度 1.诗学与诗话 2.徐志摩的“轻”与穆旦的“重” 3.当诗不再言志 4.翻译诗学的内涵与外延 三、翻译的宏大叙事 1.翻译与意识形态 2.翻译:可还原的象 第二章 翻译的遮蔽 一、翻译造就诗人 二、遮蔽还是“面具”? 第三章 翻译的澄明 一、翻译的发生 二、不能译与不可译 三、翻译的任务与“翻译者的任务” 四、关于“一致”与“对等” 第四章 理论的“在”与“是” 一、翻译作为艺术 二、形而上与形而下:孰轻? 三、理论的出场与接受 1.“在”与“是” 2.理论为何? 结言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推荐 汤富华博士不仅是具有批判精神与反思意识的翻译研究学者,同时也是具有开阔视野的诗人。他研究翻译诗学与翻译实践的新著《翻译的诗学批评》,以独特而开阔的视野对当代诗学理论体系进行了梳理、辨析和反思,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翻译诗学的学科归宿问题。 在作者眼中,翻译诗学要解决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应该重视文本通过翻译的重生。汤富华教授的研究不仅拓展了以往翻译研究的传统边界,也刷新了我们对翻译诗学的固有认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