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分为上篇、下篇两部分,旨在展示船山学的发展历程和历史影响。上篇论述王夫之的政治思想、哲学伦理思想、史学思想对中国近现代的影响,下篇评述中国近现代对船山学发展贡献最大的二十位学者,如邓显鹤、邹汉勋、欧阳兆熊、赵烈文、曾国藩、曾国荃、刘毓崧、张文虎、郭嵩焘、彭玉麟、刘人熙、赵启霖、杨昌济、嵇文甫、冯友兰、王孝鱼、侯外庐、张岱年、萧萐父、陈远宁等。 作者简介 王兴国,男,1937年生,湖南省株洲市人。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湖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船山学社社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思想史、湖湘文化史。主要著作有《郭嵩焘评传》《郭嵩焘研究著作述要》《贾谊评传》《湖湘文化纵横谈》(主编)、《杨昌济的生平和思想》《青年毛泽东的思想轨迹》(合著)、《毛泽东与佛教》《台湾佛教著名居士传》《近现代湖南佛教著名居士传》《王船山认识论范畴研究》(合著)等。 目录 上篇 船山思想对近现代中国的影响 政治思想的影响 第一章 惟船山先生纯是兴民权之微旨 第二章 船山民族主义思想在近代的影响 第三章 船山《黄书》与近代尊黄思潮的兴起 第四章 洪门为什么尊王船山等人为始祖 哲学伦理思想的影响 第五章 船山道器观的影响 第六章 船山体用观的影响 第七章 船山动静观的影响 第八章 船山知行观的影响 第九章 船山理势观的影响 第十章 船山心性观的影响 第十一章 船山理欲观的影响 史学思想的影响 第十二章 近代人士对船山史论的评价 第十三章 章士钊:《王船山史说申义》 第十四章 林纾:《评选船山史论》 第十五章 胡思敬:《王船山(读通鉴论)辨正》 第十六章 嵇文甫:《王船山史论选评》 下篇 近现代中国对船山学发展最有贡献者选介 第一章 首刊守遗经书屋《船山遗书》的邓显鹤与邹汉勋 第二章 力促曾氏重刊《船山遗书》的欧阳兆熊和赵烈文 第三章 认真刊刻金陵本《船山遗书》的曾国藩和曾国荃 第四章 编校金陵本《船山遗书》的功臣刘毓崧与张文虎 第五章 最早全面评价王船山历史地位的郭嵩焘 第六章 热心积极创办衡阳船山书院的彭玉麟 第七章 竭尽心力创办、经理船山学社的刘人熙 第八章 奏成船山从祀并任学社社长的赵启霖 第九章 自觉以船山思想为行动指导的杨昌济 第十章 最早用马克思主义研究船山的嵇文甫 第十一章 对船山研究有独到见解的冯友兰 第十二章 最早系统研究船山哲学思想的王孝鱼 第十三章 最早系统论述船山启蒙思想的侯外庐 第十四章 善于把握船山哲学思想精要的张岱年 第十五章 深化了对船山启蒙思想研究的萧萐父 第十六章 对船山启蒙思想持保留态度的陈远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