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王立波,沈阳师范大学社会学学院教授,1958年6月出生于沈阳市,曾经在沈阳市皇姑区岐山路第一小学、沈阳市第十一中学就读,1976年到辽宁盘锦甜水农场下乡插队,1978年3月以后考入辽宁大学哲学系哲学原理专业学习,毕业以后进入沈阳师范大学任教。1994年到日本山梨大学读书和工作,2001年归国从事社会学教学与研究。主要从事社会结构与社会分层的研究,先后主持过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老工业基地职业结构变迁的综合研究》《转型期女性流动与社会分层的研究》两项;主持过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制度安排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职业结构变迁模式的研究》,发表学术论文和学术专著若干。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性别分层研究的发展沿革 第一节 西方社会分层理论的发展 第二节 中国社会分层研究概述 第三节 性别分层的相关研究 第四节 研究评述及研究意义 第二章 职业结构与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 第一节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职业结构 第二节 中国和美国的职业结构 第三节 中国与巴西的职业结构 第四节 中国与俄罗斯、波兰的职业结构 第五节 中国职业结构变迁的基本特征 第三章 职业性别结构的国际比较 第一节 职业内性别构成的国际比较 第二节 分性别职业结构的国际比较 第三节 发达国家的职业性别隔离 第四节 发展中国家的职业性别隔离 第五节 职业性别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四章 发达国家女性的就业模式 第一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的经济社会背景 第二节 日本女性的就业模式 第三节 瑞典女性的就业模式 第四节 日本和瑞典的制度环境 第五节 就业模式不仅是个体选择更是制度安排 第五章 中国社会发展与女性就业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女性就业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女性就业 第三节 职业性别结构的中外比较 第四节 影响中国女性就业的社会因素 第六章 中国女性的职业流动趋势 第一节 改革开放前后中国的职业性别结构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女性流动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社会发展与女性的职业流动 第四节 促进职业性别平等对策的思考 第七章 国内区域职业性别结构及其变迁 第一节 发达地区广东的职业性别结构 第二节 甘肃的职业性别结构及其与广东的差异 第三节 辽宁职业性别结构及其与发达地区的差异 第四节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职业性别结构 第八章 受教育程度与女性职业流动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中国女性受教育水平不断提高 第三节 中国白领职业规模及女性比例 第四节 女性受教育程度与职业流动空间 第五节 结论与思考 第九章 女性职业地位与家庭地位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方法 第二节 女性的职业地位与家庭权力的实现 第三节 女性的职业地位与家庭权利的拥有 第四节 女性的职业地位与家庭责任的承担 第五节 夫妻家庭关系的满意度 第六节 职业地位与家庭关系高度相关 附录 职业地位与家庭地位研究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推荐 本书在中国社会转型和社会变迁的背景下,探讨了女性职业地位和流动的基本特征。通过国际比较,概括了中国职业结构变迁的特征;通过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职业性别结构的比较,概述了不同发展程度的国家职业性别结构的特点,并研究了以日本和瑞典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两种就业模式以及形成的制度根源;本书还研究了计划经济时代和改革开放以后女性职业流动的趋势和特征,分析了影响女性流动的社会结构性因素;同时在区域发展差异的背景下,探讨了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职业性别结构的变迁及其对女性职业发展机遇的影响。最后在中国女性持续就业的条件下,研究了女性受教育程度对职业流动的影响和女性职业地位对家庭地位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