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查尔斯·费尼霍(Charles Fernyhough)英国心理学家。作家。 费尼霍为《时代·观点》(TIME Ideas)、《自然》(Nature)、《新科学家》(Ne WScientist)、《卫报》(Guardian)、《观察家》(Observer)、《金融时报》(FinancialTimes)等多家著名媒体撰稿,在《今日心理学》(Psychology Today)上拥有博客,他经常出现在广播节目上。他曾进入2015年传播思想交流奖的候选名单。他在英国杜伦大学拥有兼职心理学工作,领导一个关于视听幻觉现象的跨学科研究项目。 费尼霍著作颇丰:观察自己女儿3岁前心理发展的科学著作《镜中的婴儿》(The Baby in theMirror)被翻译为8种语言;关于自传体记忆的著作《记忆碎片:我们如何构建自己的过去》(Piecesof Light)被列入2013年英国皇家学会温顿奖科学图书候选名单;他还著有《拍卖家》(TheAuctioneer)和《一盒小鸟》(A Box of Birds)两部小说。 目录 第1章 有趣的芝士片 第2章 打开煤气灯 第3章 话匣子里 第4章 两辆车 第5章 思考的自然史 第6章 纸上的声音 第7章 我的和声 第8章 不是我 第9章 不同的声音 第10章 和平鸽的声音 第11章 听自己说话的大脑 第12章 喋喋不休的缪斯 第13章 来自过去的讯息 第14章 不会说话的声音 第15章 和自己对话 注释 精彩页 那是1413年。玛格芮和与她结婚20年的丈夫约翰一起从约克起程远行。他们曾看过科珀斯·克里斯蒂(Corpus Christi)的戏剧,剧中对基督受难轮回的生动描述深深地印烙在她的心中。她给约翰生了14个孩子。她是前镇长的女儿,经历了两次生意失败,一次作为酿酒商,一次作为磨坊主。这些日子,她越来越认清自己的道路。在未来的几周里,她将拜访林肯和坎特伯雷的主教,谈论她得到的神的启示。她将从家乡诺福克郡的林恩出发朝圣,并希望不久后起程去耶路撒冷,在那片土地上最高级的神职人员中寻求受众。她希望世人能够了解基督的启示,了解不知来自何方的声音,了解圣母和她孩子的幻象。玛格芮的名声比她先行。人们听说了她流泪的天赋,听说了无论她何时看见基督受难的提示,都会放声大哭。但这是个充满了怀疑的世界。到处都有异教徒。她白色的穿着惹了麻烦:她以为自己是谁?她被当成罗拉德教徒追捕,并遭到火刑的威胁。圣人在心中谨记奥古斯丁的教义,问她是在脑中听见了上帝说话,还是用耳朵听见了上帝说话。这之间是有重要差别的。回答错了,你就可能被烧死。 无论如何,她听见的是上帝的声音。她每天都和他对话。她听见了圣父和圣徒的声音,并用她的灵魂之眼感知他们的存在。她听到的一种声音就像一对风箱对着她耳朵吹:那是圣灵的喃喃自语。如果她愿意,上帝会将声音变成和平鸽的声音,再变成知更鸟的声音,在她右耳中欢快地叽叽叫。有时上帝与她的灵魂清楚明确地对话,就像朋友之间通过肢体语言对话一样。地球上没有任何一种智慧可以解释这种声音从何而来,或去向哪里。她在自己的内在听觉中接收到这样的声音已经有25年之久了。 她不识字,但她却读得懂瑞典圣妇彼济大(St。Bridget of Sweden)的文字,彼济大的圣灵显现鼓励她寻找新的秩序,她也读得懂瓦尼的玛丽(Mary of Oignies)的文字,玛丽被自己忏悔的罪过所击垮,哭得像临产的妇女一样。女人的脆弱使得她从上帝那里接收到了这些神迹。但玛格芮怎么知道这些真的是从天堂来的讯息呢?恶魔非常善于欺骗,它也可能将这些声音植入她的脑中。我们上帝真实的声音听起来像什么呢? 声音命令她去诺里奇,拜访一位在这方面有智慧的修女。修女住在圣朱利安教堂附设的小房间里,离喧嚣的码头不远。玛格芮能听见卸货工人沿着温森码头传来的叫喊声,以及推车将羊毛袋运送到柯尼斯福特河边的驳船上时发出的嗒嗒声。诺里奇是仅次于林恩的大都市——英格兰第二大城市,也是个主要港口。这似乎是个奇怪而疯狂的地方,远离了尘世的喧嚣。但人们期望隐士能够提供精神指导,玛格芮进入小房间的会客厅,知道自己征求建议的请求将被听见。她通过一个小窗户与这位修女对话。这个小房间的居住者已经70多岁了,她的脸苍老惨白,藏在白色的大兜帽里。她的眼睛带着历经沧桑者的宁静。女仆爱丽丝给玛格芮拿了些酒。修女的房间很小,里面有一张小床、一个祭坛、一只水桶和几串念珠。房间的另一边,透过一个狭小的窗户能看见教堂,人们能在教堂里看见祭坛和有圣餐的礼拜堂。房间没有门,既不能进也不能出。修女从一个小门进入,一番祷告后,这个小门被封起来了。谁知道这是多少年之前发生的事情?那是她世俗的死亡,她为此感到庆幸。这是她的精神再次与上帝同在的时刻,她会死在这儿,再也看不到天空了。作为一个寻求观众和关注的人,她渴望告诉君主和大主教自己看到了什么,玛格芮不能想象世界像这样被缩小。她会死于这种孤独的。 两个女人谈论了很久。其他人来拜访的时候,玛格芮就等着,最后离开,第二天早上再来。这次拜访持续了几天。玛格芮详尽无遗地描述了她得到的神的启示,她希望任何欺骗都会显露出来。恶魔会在最小的细节上动手脚。修女安慰她说,玛格芮听见的是真实的声音,它没有违背神的意愿或有违基督徒的福祉。圣灵绝不会促使有违仁爱的事情发生,这么做将会混淆上帝的恩惠。“上帝和恶魔总是彼此冲突,”修女朱利安告诉她,“而且他们应该从不会在一个地方驻足,恶魔对人的灵魂没有控制力量。” 玛格芮声音真实性的另一个标志是,上帝赋予了她流泪的天赋。而恶魔憎恨哭泣,看见她当众哭泣会使其感受到比身处地狱还剧烈的痛苦。总而言之,玛格芮必须抱有信念。她必须相信声音的良善。越多人嘲笑她的体验,上帝就会越爱她,就像在她之前上帝爱圣妇彼济大一样。但是,上帝从没有在彼济大面前显现过他在这个来自林恩的生灵面前显现过的东西。这一点耶稣自己向她做出了保证。不论彼济大用她的灵魂之眼看见过什么,都不能与玛格芮看见的相提并论。 玛格芮·坎普选择从诺里奇修女那里寻求建议是正确的。和玛格芮一样,朱利安女士的第一个孩子出生后,听声和灵视就开始了,她的启示也来源于身体上的压力。1372年5月8日——大约是她与玛热丽碰面的40年前——她因生重病而卧床不起,最初觉得很遗憾,然后接受了自己所理解的即将来临的死亡。她只有30岁半,那时杰弗雷·乔叟差不多就是这个年 导语 心理学的发展日新月异,而本书无疑呈现了该领域的前沿研究成果。虽然还没有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解密理论,但是书中引述的观点都在某种程度上获得了丰硕的成果,仿佛为人类了解自身打开了一扇扇窗户,令人叹为观止。 作者致力于探索一个复杂的认知问题,却以亲和而易为人接受的方式写作,他时而对自己的孩子进行观察,时而打开凡·高的信件集;时而吟诵荷马史诗中的台词,时而展现不可思议的通灵奇迹,让读者得以直观地感知所谓的“脑海中的声音”现象,进而更容易理解作者引用的多种观点。 内容推荐 当阅读这句话时,你是否听到了自己脑海中的朗读声?不论是在演讲台前整理发言时,还是在超市货架前回想购物清单时,这种“脑海中的声音”都时刻陪伴着我们,偶尔还会转化为语言,令我们脱口而出。我们脑海中的声音变化多端,它时而友善,时而幽默,但也可能使人愤怒,让人惊惧……它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对于某些人来说,这种声音似乎来自外部。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他们是精神病患者。 人们通常所说的“思考”往往是指对意识多重声音的接收和表达。实际上,这种声音在心理学中被称为“内部言语”,它是一个聆听自我,与自我对话的复杂过程。内部言语的作用或许比我们认为的更加重要,它能够帮助调节自身行为,激励我们采取措施,甚至让我们开始意识到自我的存在。研究内部言语可以丰富我们对自己及周围世界的认识,帮助我们更充分地了解大脑如何运作,进而找到治疗幻听等精神疾病的有效方法。 本书是对内部言语的广泛审视,是对思考之本质的深入探索。心理学家查尔斯·费尼霍通过详述大量的原创案例研究,阐明了语言和思想如何在意识中交织,揭示了脑海中声音的谜题,以及这些声音如何与创造力联系起来。在提供科学见解之余,费尼霍同时佐以引人入胜的文化元素,利用文学艺术领域中出现过的实例唤起读者的兴趣,使人得以从不同的角度考虑这一问题。基于前沿的科学理论、新的“对话式思维模型”,以及先进的神经成像技术和其他突破性技术,费尼霍为揭秘脑海中的声音写下了一本客观而又迷人的指南,也改变了我们对所谓幻听者的诸多误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