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经之首——包含了宇宙、鬼神莫测的智慧,是十足的“天书”。
★《周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古代汉民族思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大道之源”,是华夏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亦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
★朱熹在评论程颐《易传》时说:“《易传》明白,无难看。但伊川以天下许多道理散入六十四卦中,若作《易》看,即无意味;唯将来作事看,即字字句句有用处。”
★《易》是用来研究天地奥秘的工具,本身无思无为,不具有言告的功能,但在易简的形式中寓托着深刻的道理。它以阴阳二种爻的上下往来表示万物的冲突、和谐、运动变化。
★曾仕强在《易经的奥秘》中提到——“《易经》太大了,一个很大像北京城这样的都市,你从哪一条路进来都是都是进了北京城,可是进来以后还是摸不着头脑,每一个人只讲对一部分,很难把它讲的很全,所以为什么老是见仁见智,各有不同的偏执,就是因为每一个人他只看到一个角度。所以要研究《易经》一定要有比较宽广的包容性,要彼此尊重。
《易经》被尊为“六经之首”,尊享着无比崇高的地位。而在道家经典中,《易经》也享有与其在儒家经典中相同的地位,被道家奉为“三玄之冠”。真正算得上是“群经之首,大道之源”。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对于《易经》,曾给出了这样的定位:“易道广大,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数,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可算是对《易经》全面而重要的评价,甚至无论从其影响的广度和深度上讲,都是世所罕见的,也从来没有一部著作能够产生它那样的重要影响。
本书精选古本正源,并兼采众家著作,经过精心的审校,以文、白对照的形式,再现这部伟大著作的精华。本书按照《易经》六十四卦的顺序,每卦独成一节,以原文、注释、译文三个板块的形式,在力求保持《易经》原有意味的基础上,努力在读者和原著之间搭建起一座桥梁,以期能让每一个现代人都能读出《易经》中的思想韵味。
上经
乾【卦一】乾为天 / 005
坤【卦二】坤为地 / 008
屯【卦三】水雷屯 / 011
蒙【卦四】山水蒙 / 014
需【卦五】水天需 / 016
讼【卦六】天水讼 / 018
师【卦七】地水师 / 021
比【卦八】水地比 / 023
小畜【卦九】风天小畜 / 025
履【卦十】天泽履 / 028
泰【卦十一】地天泰 / 030
否【卦十二】天地否 / 032
同人【卦十三】天火同人 / 034
大有【卦十四】火天大有 / 036
谦【卦十五】地山谦 / 038
豫【卦十六】雷地豫 / 041
随【卦十七】泽雷随 / 043
蛊【卦十八】山风蛊 / 045
临【卦十九】地泽临 / 047
观【卦二十】风地观 / 049
噬嗑【卦二十一】火雷噬嗑 / 052
贲【卦二十二】山火贲 / 054
剥【卦二十三】山地剥 / 056
复【卦二十四】地雷复 / 058
无妄【卦二十五】天雷无妄 / 060
大畜【卦二十六】山天大畜 / 062
颐【卦二十七】山雷颐 / 064
大过【卦二十八】泽风大过 / 066
坎【卦二十九】坎为水 / 069
离【卦三十】离为火 / 071
下经
咸【卦三十一】泽山咸 / 075
恒【卦三十二】雷风恒 / 077
遁【卦三十三】天山遁 / 079
大壮【卦三十四】雷天大壮 / 082
晋【卦三十五】火地晋 / 084
明夷【卦三十六】地火明夷 / 086
家人【卦三十七】风火家人 / 089
睽【卦三十八】火泽睽 / 092
蹇【卦三十九】水山蹇 / 094
解【卦四十】雷水解 / 097
损【卦四十一】山泽损 / 099
益【卦四十二】风雷益 / 102
夬【卦四十三】泽天夬 / 104
姤【卦四十四】天风姤 / 107
萃【卦四十五】泽地萃 / 109
升【卦四十六】地风升 / 111
困【卦四十七】泽水困 / 113
井【卦四十八】水风井 / 115
革【卦四十九】泽火革 / 117
鼎【卦五十】火风鼎 / 119
震【卦五十一】震为雷 / 122
艮【卦五十二】艮为山 / 124
渐【卦五十三】风山渐 / 126
归妹【卦五十四】雷泽归妹 / 128
丰【卦五十五】雷火丰 / 130
旅【卦五十六】火山旅 / 132
巽【卦五十七】巽为风 / 134
兑【卦五十八】兑为泽 / 136
涣【卦五十九】风水涣 / 138
节【卦六十】水泽节 / 140
中孚【卦六十一】风泽中孚 / 142
小过【卦六十二】雷山小过 / 144
既济【卦六十三】水火既济 / 146
未济【卦六十四】火水未济 / 148
在儒家经典中,《易经》被尊为“六经之首”,尊享着无比崇高的地位。而在道家经典中,《易经》也享有同于其在儒家经典中的地位,被道家奉为“三玄之冠”。真正算得上是“群经之首,大道之源”。
作为华夏文明长河中智慧与文化的结晶,经过五千年的发展,《易经》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各个方面的重要元素符号,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对于《易经》,曾给出这样的定位:“易道广大,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数,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可以说,无论从广度还是深度上讲,《易经》的影响都是世所罕见的,也从来没有一部著作能够产生如此广泛而重要的影响。
数千年来,中国的文人学士们都将《易经》作为一部值得日日、时时研读的经典,研习并遵从其中的道理。孔子说“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宋人叶采也曾讲“双双瓦雀行书案,点点杨花入砚池。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唐代虞世南说“不读《易》不可为将相”,医学家孙思邈说“不知《易》便不足以言知医”,足见《易经》对后世人的重大影响和吸引力。
然而,虽然书名为“易”,但真正能够参得透、讲得清这本书的人,实是少之又少。从古至今,关于《易经》的著作浩如烟海,每家都从自身的感受和角度出发,试图解读《易经》中深含的观点,但鲜有成功者。就此,宋代理学大师朱熹曾说“《易》难看,不比他书”,同时又说“是圣人事,非学者可及也”。
具体来说,《易经》以眼花缭乱的八卦、六十四卦符号为载体,并配合晦涩艰深的卦辞、爻辞阐述世事、事理,文辞艰涩。虽然以卦爻为工具和载体,但《易经》并不是一部关于卜筮的作品,而更像是古人关于世界、人生体悟的综述,旨在引导人们重新认识自身所生活的这个世界,进而体悟它深蕴的哲学,获得源源不断的生活智慧和前进动力。
对于这本经典,连朱熹这样的大家都连呼“《易》难看”,更别说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的现代人了。这也就难怪会有一些现代人,将《易经》视作一部“天书”。
鉴于此,我们精选古本正源,并兼采众家著作,经过精心审校,以文白对照的形式,再现这部伟大著作的精华。本书按照《易经》六十四卦的顺序,每卦独成一节,以原文、注释、译文三个板块的形式,在力求保持《易经》原有意味的基础上,努力在读者和原著之间搭建起一座桥梁,以期每一个现代人都能读出《易经》中的思想韵味。
因为本书是在博采众家思想的基础上进行的解读,所以书中一些地方难免出现不够精准到位的问题,或有其他疏漏之处,万望读者朋友指正,我们将不胜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