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一颗耀眼的明珠,它有着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风韵,它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唐诗、宋词、元曲各擅一代文学之胜,形成中国文学史上的三座高峰。
词是一种可以配乐歌唱的新体抒情诗,产生于唐,繁衍于五代,大盛于两宋。《宋词三百首》以通俗、精要、简洁的方式精选了百首宋词作品。
宋词是继唐诗之后的又一种文学体裁,主要分为:婉约派(含花间派)、豪放派两大类。
婉约派主要特点:内容侧重于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重视音律谐婉,语言圆润,颇具柔婉之美。内容方面比较狭窄,因为长时间以来词以柔美为主,进而形成了一种词的“正宗”观——婉约。后人多以李后主、柳永、周邦彦等人作为“词之正宗”。很长一段时间,婉约词风支配着词坛,一直到南宋,姜夔、吴文英、张炎等大批词家在不同方面也深受其影响。
豪放派主要特点:创作视野比较宽阔,气势恢宏,常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和字法写词,不拘于音律,北宋黄庭坚、晁补之、贺铸等人作品都是此类风格。南渡之后,社会发生巨变,悲壮慷慨之调蔚然成风,其中,代表词人为辛弃疾。豪放派独树一帜,占据宋代词坛的一席之地,从宋、金一直到清代,有很多词人崇尚豪放,大力学习苏轼、辛弃疾的词风。
范仲淹
张先
晏殊
欧阳修
柳永
王安石
晏几道
苏轼
秦观
赵令畴
陈克
李之仪
周邦彦
贺铸
叶梦得
陈与义
周紫芝
岳飞
张孝祥
韩元吉
袁去华
陆游
范成大
辛弃疾
姜夔
史达祖
刘克庄
卢祖皋
吴文英
刘辰翁
周密
蒋捷
王沂孙
彭元逊
李清照
张炎
参考答案
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语言素养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必备条件。语文教育面向全体学生,肩负着造就现代化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的重要使命,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教育部印发的“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教育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让学生认识到中华文化的丰厚和博大,学会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让学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和创新能力,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使学生具备独立的阅读能力,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在“语文新课标”的倡议下,许多优秀的新课标读物陆续问世。本套“经典名著精读与精练”配合“语文新课标”推荐的阅读书目编写而成,相对于已有的新课标读物而言,有全新的突破。
本套丛书涵盖了古今中外的优秀小说、散文、诗词、传记、戏剧等文学作品,每册章节数量根据原著而定,每节设有经典提要(作者简介)、经典语句(经典事件)、经典评析、经典评估、参考答案五个栏目。
“经典提要”栏目是对整节内容的概括。名著的阅读是需要引导的,经典提要扮演的就是这样一个“引导者”的角色。“经典提要”的设立,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和理解文章内容,还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该栏目视具体需要,在一些书目(如《唐诗三百首》)中调整为“作者简介”,对作者的生平和文学风格进行介绍,让学生对该作者的作品有更好的理解。
“经典语句”栏目精心选取本节内容中的精彩片段,深入浅出地进行点评。该栏目有两个主要作用:一是结合上下文挖掘作者的写作意图,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全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二是以语句本身为例,剖析其中优秀的写作手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更重要的是,该栏目能够让学生养成一边阅读、一边思考的阅读习惯,进而让学生逐步建立起一套适合自己的阅读模式和思考方法,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值得一提的是,根据具体书目的需要,该栏目在部分书目(如《中华上下五千年》)中调整为“经典事件”,选取本节内容发生的具有代表性或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进行解读,实现重点阅读。
“经典评析”设在“经典语句”之后,是对整节内容的总结、分析和感悟。如果说“经典语句”是从“点”的层面帮助学生阅读和理解,那“评析”就是从“面”的角度,让学生“跳出庐山”,从整体上对本节内容进行把握,从而达到全面、深入地理解文章的目的。此外,该栏目还有很强的启发性,引导学生从阅读中获得感悟,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人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经典评估”针对本节中的基础知识、重点和难点内容设题,检验和巩固学生的阅读成果。该栏目涵盖注音、选择、填空、连线、阅读理解等多种题型,根据具体内容灵活组合使用。该栏目里的题目安排遵循从简到难的原则,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步步为营,攻克难关。同时,题目的总体难度适中,适合学生练习巩固。该栏目的一些题目不设置唯一的标准答案,给了学生自由思考的空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参考答案”是对“经典评估”的补充,旨在让学生学会自我完善和提升。通过该栏目,学生能够知道自己对文章的理解是否出现了偏差,以便及时调整。关于开放性题目,本栏目不会给出确切答案,而是重在引导,作用是让学生在自由思考时不至于偏离了正确的方向。
综上所述,本套丛书集读、想、练于一体,不仅能够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文知识,服务于语文学科的学习,还能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形成一定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并且有所启发和感悟,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在丰富情感体验和人格品质的塑造上,都能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语文新课标”推荐书目出炉后,社会上刮起了一股“阅读热”,但是这些阅读往往流于表面,学生们捧着书本,一页一页地翻过去,过目就忘,只对精彩刺激的故事情节有些许印象,这样的阅读显然是违背了阅读的本意的。本套练习册为学生构建了一套全新的阅读体系,有引导、有点评、有总析、有巩固,层层递进,让学生的阅读不再是“浅尝辄止”,而是真正“读有所得”。本套丛书服务的不仅是语文学习,更是学生本身,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一套能够让学生受益一生的经典名著练习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