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父母胜过好老师》理论实践相结合,实用价值高;案例典型鲜明有趣;语言优美,思想明确,发人深思,耐人寻味,是父母教育孩子的推荐阅读书。 家庭教育既是摇篮教育,也是终身教育。因此,家庭教育对学生的成长和良好行为的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同的家庭培养出不同的孩子。 教育就在身边,每一个细节都可能是教育的好的契机,关键是你拥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采用什么样的教育方法加以引导。
静涛,大学教育学、心理学毕业,对现代教育理论、中西方教育方法均有深入地研究、对现代家庭教育亦有独到的见解。 建霞,教育研究者,探索性学者,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开拓者,作家。曾组织并参与“全新家庭教育”课题的讨论,深得业界认可。
本书讲述了培养一个好孩子,不仅是对家庭负责,也是对民族发展负责、对未来社会负责。父母是孩子的首任老师,是和孩子接触时间早、长的关键人物,是“教育小环境”的主要营造者。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引导孩子,如何处理和孩子间的关系,几乎每一个细节都影响着孩子的成长。父母更需要做孩子的朋友、做孩子的老师、做孩子人生的引路人。父母的教育影响并决定着孩子的一生。 本书从“父母的教育决定孩子的成长方向”这个角度入手,结合孩子在成长道路上可能遇到的困难,为家长细致地分析解决的办法,讲解提高学习能力的方法、良好习惯的养成、健康心理的引导等各方面很合理、很有效的教育方式,希望广大为人父母的读者朋友能够从中获得启示和帮助。
孩子是父母的影子,父母要严于律己、身正为师,用善良的品性和高雅的美德熏陶孩子。 父母的言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的成长道路和发展轨迹,影响着孩子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虽然孩子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但他们的判断能力却还不很强,加上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与父母的朝夕相处对他们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导致他们不可能也无法准确地判断父母言行的正确与错误。在他们看来,自己的父母所说的和所做的都是自己可以学习也是应当学习的。从这个角度来看,父母应当十分注重自己的言行,为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 不少父母习惯以对话的方式让孩子做这做那,和孩子进行交流。其实,有时候试一试用无声的语言,即自我形象、自身榜样来教育、影响孩子,效果可能会更好。 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务必使自己的体态自然大方、动作讲究得体,让孩子感到父母的稳重、威严却不失亲切、随和。尤其要注意,父母在外面有什么不顺心的事情,绝不可以回家把气撒到孩子身上。否则,久而久之会形成孩子偏执、狭隘的性格,并形成自卑心理。平时,父母对孩子一定要注意多用柔和、温存、真诚的眼光,这将会使孩子产生一种良性反应,使孩子感到心情舒畅、身心愉悦,对生活充满信心,学习也会追求上进。从塑造孩子的正确审美观念上来说,父母穿着得体、整洁朴实,在孩子面前总是保持美观整洁、大方得体的外观形象,孩子就将得到很好具体的美的形象和美的教育。 以下这些行为不要做: 夫妻吵架,互不相容。 带孩子到公共场所去,随地吐痰、擤鼻涕、抢座位、跨越栏杆、摘花草…… 不善于与邻居和睦相处,常常因小事耿耿于怀,指桑骂槐,恶语相对。 愤世嫉俗,有很强的“权力欲”和“金钱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