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五桂山儿女英雄传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曲辰 |
出版社 | 广东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作者简介 曲辰,原名黄向农,中山籍作家,广州私立华联大学教授、副校长。深耕于文、政、商、教四域四十余载,历任演员、编剧、中山县委宣传部副部长、上市公司总裁、中国证券业协会创会理事,大学教授、副校长等职。已出版多部著作。 后记 本书末章《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撂笔,有读者问:为 什么在中山解放万众欢腾的历史时刻,看不到如欧初、罗 章有、梁奇达、杨子江、郑吉等那一张张熟悉的面孔? 事因抗日战争胜利前后,先是珠江纵队500余人奉命挺 进粤中,其后又89人与东江纵队主力及其他纵队整编为华 东野战军旗下的“两广纵队”(广东广西),北上参加全国 的解放战争,包括孟良崮战役、山东莱阳战役、豫东战役 、济南战役、淮海战役等。胜利后两广纵队又挥师南下参 加解放南方的“广东战役”,珠江三角洲的剿匪,以及解 放万山群岛和海南岛等战役。 滚滚烽烟中,历史依然留下了五桂山儿女英雄们一往 无前的战斗足迹与血染的风采。 淮海战役中,我华东野战军于徐州以东歼灭黄伯韬兵 团后,余敌几十万人马夺路南逃,华野立即组织徐南阻击 战,沿逃敌企图突围的几个方向布阵, “尤以卢村寨激 战最烈,工事全部被毁,我击退敌多次冲锋,终为两广纵 队英勇守住。”(华东野战军《淮海战役实施经过》)死守 卢村寨的正是两广纵队一团,他们以“人在阵地在”为誓 言,坚守阵地三日三夜,几番短兵相接,阵地肉搏,其情 惨烈,减员过半,有的连队只剩两三个人,最后团辖下整 编为一、四、五三个连。 上页右下图中的那位海军军官,就是两广纵队北上参 加淮海战役在徐南阻击战中,一团誓死阻敌于卢村寨、打 到最后整编为三个连中的四连副连长陈伟强。1954年陈伟 强被送黄埔海军学校学习后担任海巡队参谋长,1955年起 多次护卫周总理及多位开国将帅巡视海防。 本书的写作,无不凝聚了老战士二代们的传承红色文 化初心与共同努力。期间一起走过五桂山、凤凰山、红色 水乡等父辈们战斗过的地方;一起采访过尚健在的老游击 队队员、堡垒户以及烈士后代,以及分头挖掘寻觅史料、 红色家书、口传历史、老照片和老照片背后的故事等,其 中不少资料还是首次面世。 本书在写作过程中还得到中山、珠海斗门、广州番禺 等地的党史办及老战士联谊会的大力支持协助,他们提供 的红色典册及老战士回忆录,成为我再度进行文学创作加 工的历史参考依据之一。 尤值一提的是为本书出版提供全部经费支持的八位老 战士后代,且遵其意,姑隐其名,谨致敬意。 抗战老战士、原粤赣湘边纵队中山独立团政治处主任 吴当鸿欣然为本书写序。 借此新书付梓之际,对上列所有支持者一统致谢! 曲 辰 2019年10月于五桂山下半闲瓦舍 目录 序曲:红星照耀五桂山 抗战老战士的回忆 听马仔叔讲抗战故事 一片丹心在桂园 烽火中的“白衣天使” 红色“堡垒户” 让子弹飞出碉楼 红色交通站 抗日英雄甘子源 挺进“老虎窝” 开山亮剑 游击税站 大谢和小谢的故事 战斗在看不见硝烟的战场 金戈铁马稼轩词 “欧初部队” 珠江“渔火” 老照片背后的故事 战斗在敌人心脏 塘橄十二壮士 红色家书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后记 精彩页 序曲:红星照耀五桂山 许多从20世纪50年代过来的人都知道《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却鲜有人知道这本书的封面人物——一位头顶红星迎风傲立吹响冲锋号的红军战士是谁。 他,是13岁加入红军、参加过长征、身经百战的“老革命”,是抗日战争中,在延安受党中央委派,与战友谢斌一起到广东开展敌后武装斗争、与战友们共创五桂山根据地的珠江纵队副司令员。他的名字叫谢立全。 从延河水到珠江怒潮,军号嘹亮…… 1940年,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三分校二大队担任政委的谢立全和大队长谢斌接受了党中央下达的一项新任务:到广东敌后去! 5月初的一天,谢斌接总政通知,来到组织部长胡耀邦的窑洞。胡耀邦热情地给谢斌倒了一杯水,开门见山道:“广东省委来人,向中央要干部,你到广东敌后去打游击怎么样?” 谢斌不假思索地回答:“好啊,听从组织安排!”胡耀邦又关切地问:“多大啦,有对象没?”谢斌把头一摇,颇不好意思地说:“我现在是要抗战,不是要找对象。”胡耀邦听罢,哈哈大笑道:“这找对象和抗战并不矛盾嘛。” 出发前,刘少奇对这两位身经百战、又在“抗大”学习、工作多年的年青“老革命”传达了党中央的战略部署:“全民抗战已经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游击战争逐步上升到主要地位上来了。中央已确定了‘巩固华北、发展华中、开展华南敌后游击战争’的方针。” 刘少奇又语重深长地对他们说:“广东省委迫切需要干部,党中央毛主席决定派你们到广东去。你们要服从地方党的领导,好好向地方同志学习,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发动群众,组织敌后武装,建立抗日根据地,有力地打击敌人……” 三天后,“二谢”告别了革命圣地延安,与另外两位南下的干部庄田、林李明一道登上南行的征程。上车后,众无语,不约而同地回望那在心中生了根的清凉山宝塔,直到塔影淡出视线,庄田依依不舍地哼唱起《延安颂》。 “……啊,延安,你这庄严雄伟的古城!热血在你胸中奔腾……”哼唱变成了雄浑的合唱,歌声伴着一路风沙,一路回荡。 四人穿过国统区的重重封锁,抵达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周恩来副主席,与八路军参谋长叶剑英在百忙中抽空接见了谢立全和谢斌。虽然他们在延安时经常都能见到首长,但如此郑重其事、如此亲近地谈话还是头一回。 首长们的指示成了“二谢”此番奉命南行开展敌后武装斗争的指南,那如沐春风的关怀更成为二人一生中最难忘的记忆。 离开重庆,经过巍峨险峻的娄山关,不禁让人触景生情。当年任红军刘伯承部敢死队先遣营营长的谢立全,忆起了红军在娄山关天险激战的情景。当时红军与守军鏖战了近一个月,终破敌军,胜利进城,保障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中央遵义会议的顺利召开。 谢立全登上娄山关绝壁高台,心潮澎湃,心里默默告慰那些长眠青山的战友,作为幸存者,他将继承他们的遗志,彻底消灭侵略者,解放全中国。 离开了遵义,辗转贵阳、独山、柳州,不久便到达新四军驻桂林办事处。谢立全与谢斌在桂林卸下戎装换上湘绸大褂,头戴礼帽,一身商人行头,在话别庄田、林李明后,两人便一道坐火车到了衡阳,转车南下。翌晨抵韶关,曙色中,二人在城中一座茶楼与地下党组织派来的女交通员接上了头,当日便随她乘长途车直奔广东省委所在地南雄。 时逢广东省委正在落实党中央战略部署,从各地抽调挑选党员骨干,举办建立抗日根据地,开展敌后武装斗争的干部训练班。“二谢”的到来,不啻是一场及时雨。广东省委张书记对来自延安抗日军政大学的两位军政专家大喜过望,决定让他们留在南雄一段时间,给干训班讲授《游击战术》和《军队中的政治工作》两门主要课程。 整整一个月理论与实战相结合的训练和朝夕相处,让这个训练班的学员收获极大,不少人更成了日后广东抗日游击战争中的中流砥柱。学员中,后来成长为五桂山抗日游击队大队长的卫国尧便是一例。 …… P1-3 导语 该书籍历时编写两年,以有血有肉的真实故事,再现先辈抗战经历,抒写珠江纵队的革命事迹和精神。全书约15万字,插图120多张,根据老战士的革命回忆录和亲历者口传历史,以及革命前辈家传史料,融会贯通,相互印证,鲜活地重现了五桂山革命老区百姓及子弟兵不为人知的英雄事迹。 序言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前,作为见证者和 组织者之一,我参加了解放中山与大军进城的一系列活动 。 我经历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新中国站起来、富起 来、强起来的三个伟大时代。想起当年一起为新中国诞生 浴血奋战的许多战友,他们大多数都看不到今天,甚至不 少牺牲在“雄鸡一唱天下白”的黎明前夕,我心潮起伏难 平。 近年来,老战友的儿女们常来看望我。每次看到他们 ,我就像见到他们的父母一样亲切,他们也很想知道当年 父辈的事情,只悔父母在时无多问。我不忍拂逆他们,与 他们父母一起枪林弹雨在五桂山上打游击、打鬼子的情景 ,就像一幕幕电影回放在眼前。 我觉得应该让后代知道这一段为国为民的革命历史和 先辈们的家国情怀,这是一个光荣的传统,是新中国的红 色基因,应当薪火相传。不仅要让我们的后代知道,也要 让更多的国人知道,永远不要忘记那些为新中国诞生英勇 奋战和光荣牺牲的英烈们。 我有幸作为抗战老战士代表参加了2015年9月3日在北 京天安门广场举行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 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和大阅兵式。中央军委习近平主席 的一番讲话,道出了我们这一代人的心声。 经历了战争的人们,更加懂得和平的宝贵。我们纪念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就是 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吴当鸿 2019年3月6日 内容推荐 本书稿以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为背景,以广阔的视野和灵动的笔触,描绘了中山五桂山儿女们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歌颂了老战士们的革命情怀与人性光辉,再现了从老区百姓、普通士兵到开国将军的系列形象,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也可作为对青少年读者进行红色教育的辅助读物。全书插图120多张。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