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张佳玮,1983年生于无锡。现旅居巴黎。人称信陵公子。作家,知名篮球评论员。 少年成名。16岁就开始写作并出版小说。2006年开始在虎扑网初涉篮球评论,凭借其出众的文学天赋以及对篮球的深刻理解迅速成为中国篮坛顶尖评论家,在虎扑网堪称全民偶像。近些年来为《体坛周报》《灌篮》《篮球》等媒体撰稿无数。 体育传记类作品:《瞧,科比这个人》《The Answer:阿伦·艾弗森传》《沙克传奇》《那个被叫做“皇帝”的男人:勒布朗·詹姆斯传》《迈克尔·乔丹与他的时代》 文学类代表作品:《代表作和被代表作》《无非求碗热汤喝》《莫奈和他的眼睛》 目录 序 金书里的浩瀚雄奇 《鹿鼎记》:一个时代的结尾 《鸳鸯刀》:最后的英雄童话 八部众 真羡慕从未读过金庸的人 江湖滋味 金庸的功力 《天龙八部》回目的用心细微之处 杨过与小龙女的重逢 《天龙八部》:一部古希腊悲剧 张无忌反而有忌,杨不悔终于不悔 名门正派与旁门左道 金庸的主角没文化 古龙与金庸打架方式之不同 风流人物 《天龙八部》第一佳人 黄蓉后来变讨厌了吗 灭绝师太原是个美人 殷离和她的不想要 黄药师为啥爱翻白眼 金庸小说里,最棒的师父 淫僧与师太 可怜如慕容复 周伯通:机械降神 金庸小说里的医术魁首 漂亮女孩子都很厉害吗 如江南七怪,方可称大侠! 仪琳、小昭、程英:这些温柔的配角们 令狐冲与林平之 丐帮的问题 恩怨情仇/金戈铁马 段誉对王语嫣的迷恋 段正淳的可爱之处 胡斐与程灵素 任盈盈与令狐冲的自由 十年华筝,不如一天的黄蓉 杨过对郭靖,怀有怎样的感情 塞上牛羊空许约 岳灵珊与林平之 东方不败与任我行 张无忌:完美领导人 周芷若与赵敏,该原谅哪个呢? 精彩页 《鹿鼎记》:一个时代的结尾 在《鹿鼎记》之前,金庸写了无数武侠小说,给出了无数定律,诸如“无欲则刚加勤奋朴实才能天下无敌”(郭靖)、“反清复明是为正统”(红花会诸好汉们)、“至情至性从一而终才能收获爱情”(杨过与小龙女)、“不羁隐士击败野心家”(令狐冲)、“天意成全温善仁厚没有野心的好孩子”(段誉、虚竹、石破天)、“有情皆孽众生皆苦”(《天龙八部》),制造了一个浩瀚雄奇的武侠世界。 忽然之间,他写了一个狡猾的、无赖的、惫懒的、满嘴脏话的、偷懒的、好色的、滑稽的、没半句真话的、讨了大堆老婆的小流氓的不朽历史。 等于是,一个骑士小说家独自创造了骑士小说传统,然后,自己用一个堂吉诃德,推翻了自己设定的世界。 而且: 这个小流氓,恰好处于中国历史上最矛盾的时代——《鹿鼎记》里充满了汉人与满人的矛盾、汉人之间的矛盾(吴三桂、台湾郑家、天地会等无数势力的对决)、中国与外国的矛盾(中国与俄罗斯)、江湖帮会之间的矛盾。里头出现的人物,用阿九的话说是“这小小禅房之中,聚会了一个古往今来第一大反贼(李自成),一个古往今来第一大汉奸(吴三桂)”,韦小宝接茬“古往今来第一大美人(陈圆圆)”,加上康熙、鳌拜、顺治、施琅、索额图、郑经、陈永华,甚至俄罗斯苏菲亚公主、噶尔丹。 无限多的矛盾,无限多的历史人物,无限复杂的关系,而韦小宝,一个基本不太会武功的小流氓,就穿梭于天地会、清朝宫廷、俄罗斯宫廷、神龙教这无数地方之间,处处左右逢源,靠的就是各种小狡猾伎俩。 又而且: 这个小流氓的另一面,是康熙。整部《鹿鼎记》,其实以康熙平鳌拜开始,通过演绎康熙平三藩、平台湾、打平雅克萨,描述了康熙——姑且不论历史上实际如何——雄才大略的一面。 金庸以一部完全违反自己传统但是又最好看不过的小说,以他最熟练最自如的笔调(金庸小说里文笔之随意从容,能和《鹿鼎记》媲美的,只有《天龙八部》),推翻了自己所亲手制造的武侠世界及其惯有逻辑,从形式和内容上,完成了对自己所有作品——也是武侠史上最伟大的一批作品——的回溯和检讨,而且还顺便描述了康熙一朝大事,讨论了满汉矛盾这么大的一个主题。仅论小说,说这是金庸最好的小说,乃至武侠史上的《堂吉诃德》,毫不为过。 当然,也未必全是喜剧。 金庸第一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主角是红花会总舵主陈家洛:宰相公子,江湖老大,意图借助乾隆的汉人血统,劝励他反清复明。经过一场血与火的征战,丧了自己的爱人香香公主,没能扳倒清廷,失败了。 金庸的最后一部武侠小说,或者说,反武侠小说——《鹿鼎记》,主角是个扬州痞子韦小宝。他精神上的父亲,是天地会总舵主陈近南。英雄豪杰,一意要反清复明。结果,倒在了自己人的剑下,死去了。 你说这巧合不是金庸故意的,我都不信。 在小说里,陈近南和顾炎武、黄宗羲们类似,都是反清复明的遗老,逆天而行,悲壮而执着。但陈近南在书里,必须一再平衡和沐王府的恩怨、和台湾的恩怨、和各路反清团体的恩怨,他是真的太累了。金庸以描写一个陈家洛式的侠为开始,以描述陈近南这样的侠为结束,无非在说: 陈近南一死,反清复明的、忠于旧时代的、意图以一己之力逆时而行的侠们,也结束了。韦小宝和康熙属于后一个,更现实、更聪明的时代。P3-5 导语 金庸铁粉 青年作家 张佳玮 精妙解读 金庸的侠与江湖 金庸与古龙之不同 金书的回目精妙之处 金书的精美吃食 金书的温柔配角 各种趣味盘点,视角独特 人气好文四十篇,共同回味金庸宇宙的浩瀚雄奇。 序言 金庸先生仙逝了。94岁。 我在巴塞罗那去斐格里斯(那地方有个达利博物馆)的 火车上,知道了这消息,之后蒙了一阵子。几个地方让我 写稿子,我说,一时写不出来。 一路只看着手机上,不停地弹各种app的推送,“武侠 小说泰斗”一连串地出来。 我稍微有些不满。 金庸先生过世了。此时出来贴的称谓算是盖棺论定。 “武侠小说泰斗”,我觉得这说法实在窄了些。 王小波以前说,卡尔维诺那些小说就是小说,不必特 意贴个历史小说的标签。同理,《鹿鼎记》《天龙八部》 《笑傲江湖》这些,本身就是杰出的小说,已无必要特意 贴个“武侠小说”的标签。熟悉金庸与《明报》的都知道 ,他的影响,又不止小说了。 我一直反复念叨:金庸先生的技法,是真正的包罗万 象。纯讲传奇故事的技法,金庸先生是集合了二十世纪之 前,中西文学的巅峰了。中国古典小说那些套路和十九世 纪西方通俗小说的叙述,他都用到炉火纯青了。 论文笔,则金庸先生的文风,尤其是修订版,是故意 向旧小说方向靠的:为了避免翻译腔。这是在汉语读者能 接受的情况下,最为简洁通俗的写法。 《飞狐外传》后记里他说: 这部小说的文字风格,比较远离中国旧小说的传统, 现在并没有改回来,但有两种情形是改了的: 第一,对话中删除了含有现代气息的字眼和观念,人 物的内心语言也是如此。第二,改写了太新文艺腔的、类 似外国语文法的句子。 有十分力,使一分;不煽情不废话,只顾描写动作与 场景。当然,要煽情时,就能煽到你哭起来,但那是偶尔 为之了。于是举重若轻,行云流水,场景自然动人。这种 精确节制,造诣之高,四个字:沉得住气。 所以,是的,从技法到成就、到厚度、到人物,现在 华人世界论影响与产出,如果还有人当得起“文豪”二字 ,也就是他了。 即我们失去了自己的大仲马与巴尔扎克,莎士比亚与 狄更斯;失去了可能有史以来,影响中文读者最多的人。 当然,我估计大多数读者,也不是从这个角度想的— —实际上,如上所述,因为沉得住气,所以金庸的许多技 法甚至不显。所以爱他的读者多,真把他供起来的少。 读者们接受的,更多是故事,是人物。 或者说,一个我们久已熟悉了的“金庸宇宙”。 沈从文先生说小说立人物为先。的确。我们提到伟大 作品,总是先记起典型人物。 中国小说里,堪称典型的人物:贾宝玉、林黛玉、薛 宝钗、晴雯等诸位《红楼梦》中的;诸葛亮、曹操、关羽 所谓《三国演义》的三绝;西游路上的师徒四人;武松、 鲁智深、林冲、宋江等。 关于典型人物的意义,举个例子:虽然《水浒传》里 卢俊义的戏份重得多,但人们印象里的潘金莲、西门庆和 王婆更加栩栩如生。这就是所谓“人物立起来了”。 作品的细节都是死忠爱好者在抠,而我们会记住人物 ,都是因为典型时刻的典型性格。所以我们这代人还会记 住王二、陈清扬、红拂、许三观、福贵,记住范柳原、白 流苏、骆驼祥子、翠翠与二老,记住孔乙己和阿Q。 …… 世人身处无常里,却又不解无常。这大概就是我们的 习惯:每次回去重读金庸小说,甚至希望回到从未读过他 小说的过程,想重新开始,归根结底,都是希望什么都不 要变,保持原样。 “给我们构建了这样一个世界的人,多希望他能继续 好好地活着,就像暗示我们,少年时刚读他作品的我们都 还在呢;而现在,他逝去了,我们的一部分也永远消失了 。” 《飞狐外传》结尾,袁紫衣离去了。《雪山飞狐》结 尾,必有一个人会死。《连城诀》结尾,狄云离开了尘世 回到雪谷。《天龙八部》结尾,段誉等悄然离开。《射雕 英雄传》结尾,郭靖和黄蓉作别了成吉思汗。《白马啸西 风》结尾,李文秀离开了大漠回到中原。《鹿鼎记》结尾 ,韦爵爷飘然出世享福去了。《笑傲江湖》结尾,莫大先 生一曲《凤求凰》赠送令狐冲后飘然而去。《书剑恩仇录 》结尾,陈家洛等举众西去。《神雕侠侣》结尾,杨过在 华山顶上告别了所有人,郭襄眼泪涌出。《侠客行》结尾 是个我们知道谜底的谜题。《倚天屠龙记》结尾,张无忌 退出了江湖。《碧血剑》结尾,袁承志带大家去了海外。 《鸳鸯刀》结尾是个玩笑。《越女剑》结尾,西子捧心, 而范蠡正要带她走。 大多数的过程,都慷慨豪迈;大多数的结尾,都是离 别与退出。 譬如陆无双与程英看白云聚散,人世离合;譬如扫地 僧说“尽归尘土,消于无形”。譬如小昭唱给张无忌听: “到头这一身,难逃那一日。受用了一朝,一朝便宜。百 岁光阴,七十者稀。急急流年,滔滔逝水。” 《天龙八部》里,玄痛大师圆寂,徒弟们还不解,玄 难说道: “玄痛师弟参悟真如,往生极乐,乃是成了正果,尔 辈须得欢喜才是。” 当年《天龙八部》结尾,段誉看着慕容复,想到“各 有各的缘法,安知他自己不是平安喜乐”。如今他老人家 去了,也算是解脱。 这么想想,也好。 您看,连我们悼念他的宽解之词 内容推荐 《浆糊梦》是一部张佳玮读金庸的随笔集,作者把金庸小说里可看可品可回味的部分,杂糅进他独特的视角和脑洞,提出许多有趣的创见。金庸的武侠世界,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体悟,张公子与读者一起,解读字里行间的烟火气、兄弟情、情人泪,从老故事里发现新味道,老江湖里捣浆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