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拉封丹寓言(精)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法)拉封丹
出版社 吉林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拉封丹的寓言故事集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寓言故事集之一。大多取材于古希腊、古罗马和古印度的寓言,以及中世纪和17世纪的民间故事。其中“乌鸦和狐狸”“狼和小羊”“知了和蚂蚁”“龟兔赛跑”“狮子和老鼠”和“装扮成牧人的狼”等脍炙人口的故事伴随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美丽童年、少年直至成年。
拉封丹善于借用现成的民间故事情节,运用诗的语言对之进行再创造,经常以动物喻人,讽刺势利小人和达官贵人的丑恶嘴脸。文笔高雅,寓意深刻,讽刺辛辣。他的寓言故事集创造了约500个形象,包含动物、人、神话人物等,构成了一个虚拟的大千世界,同时也构成了拉封丹时代的“人间喜剧”。拉封丹本人也被法国文学评论家泰纳誉为“法国的荷马”。
作者简介
让·德·拉封丹,法国著名诗人,被誉为“法国的荷马”,他编著的(《拉封丹寓言》与古希腊人伊素收集整理、编著的《伊素寓言》以及俄罗斯作家克雷洛夫(1769一1844)编著的《克雷洛夫寓言》并称为世界上影响最大的三大寓言故事集。
目录
知了和蚂蚁
狐狸与乌鸦
青蛙想要大如牛
两头骡子
狼与狗
牛羊与狮子合伙
燕子和小鸟
城鼠与田鼠
狼和小羊
多头龙和多尾龙
窃贼和驴
狐狸与鹤
公鸡和珍珠
马蜂和蜜蜂
橡树和芦苇
两头公牛和一只青蛙
蝙蝠和两只黄鼠狼
猎犬和她的伙伴
鹰和金龟子
狮子和小蚊虫
驮海绵的驴和驮盐的驴
狮子和老鼠
鸽子和蚂蚁
野兔和青蛙
公鸡与狐狸
孔雀向朱诺抱怨
狮子和驴打猎
磨坊主父子和毛驴
装扮成牧人的狼
青蛙请立国王
狐狸和山羊
雌鹰、母猪和雌猫
狼与鹤
狐狸和葡萄
天鹅与厨师
狼国和羊国
年迈的狮子
进入谷仓的黄鼬
猫和老耗子
坠人情网的狮子
牧羊人和大海
园子主人和领主
毛驴和小狗
老鼠和黄鼠狼大战
猴子与海豚
人和木雕神像
用孔雀羽毛装扮的松鸦
骆驼和漂浮的木棍
青蛙和老鼠
动物向亚历山大进贡
意欲向鹿报仇的马
狐狸和半身像
狼、羊妈妈和小羊
狼和母子俩
老人和孩子们
云雀和麦田主人
伐木工和墨丘利
砂锅和铁锅
小鱼和渔夫
野兔的耳朵
断尾狐
老婆婆与两女仆
马和狼
庄稼汉和他的孩子们
医生
下金蛋的鸡
鹿和葡萄
野兔和山鹑
老鹰和猫头鹰
狮子出征
熊和两个伙伴
披着狮皮的驴
狮子和猎人
太阳神与北风神
小公鸡、猫和小耗子
狐狸、猴子和动物
老人和驴
照水泉的鹿
龟兔赛跑
毛驴和主人
农夫和蛇
病狮与狐狸
捕鸟人、苍鹰与云雀
马和驴
车陷泥坑
鼠疫
老鼠隐居
白鹭
姑娘
心愿
秃鹫与鸽子
公共马车和苍蝇
卖牛奶女和奶罐
追求好运的人和在床上等待好运的人
两只公鸡
人忘恩负义并对命运女神的不公
女占卜师
猫、黄鼠狼与小兔
蛇头与蛇昆
修鞋匠和银行家
狮子、狼和狐狸
人与跳蚤
狗脖子挂主人的晚餐
笑星和鱼
田鼠和牡蛎
老熊和园林老人
两个朋友
肥猪、山羊与绵羊
狮王后的葬礼
老鼠和大象
毛驴和狗
帕夏和商人
学识的优势
朱庇特和霹雳
隼和阉鸡
猫和老鼠
湍流与深河
两条狗和死毛驴
狼与猫人
不诚实的受托人
两只鸽子
猴子和豹子
橡栗和南瓜
学童、教师与园主
雕刻家与朱庇特雕像
老鼠变为少女
牡蛎和争讼者
狼与瘦狗
大蜡烛
朱庇特和过路人
猫与狐狸
夫妻和小偷
财宝和两个男人
猴子和猫
鹞鹰与夜莺
牧人与羊群
人与游蛇
乌龟和两只野鸭
鱼和鸬鹚
埋金者与伙伴
狼和牧羊人
蜘蛛和燕子
山鹑和公鸡
割了耳朵的狗
牧羊人与国王
鱼群与吹笛牧羊人
鹦鹉父子和国王父子
母狮和母熊
两个冒险家和护符
商人、贵绅、牧人与王子
狮子
为曼恩公爵殿下而作
农夫、狗和狐狸
一个莫卧儿人的梦
狮子、猴子和两头驴
狼与狐狸
多瑙河农夫
老翁与三个后生
老鼠和猫头鹰
猫与两只麻雀
财迷与猴子
老猫和小鼠
病鹿
蝙蝠、灌木和鸭子
猫狗之争与猫鼠之争
狼和狐狸
整虾母女
老鹰与喜鹊
鹞鹰、国王与猎人
狐狸、苍蝇和刺猬
爱情与疯狂
乌鸦、羚羊、乌龟与老鼠
森林与樵夫
狐狸、狼和马
狐狸和火鸡
西徐亚哲学家
大象和朱庇特的猴子
疯子和智者
英国狐狸
达夫尼和阿西玛杜珥
法官、护理和隐士
鼠盟
译后记 文明的正能量
拉封丹生平与创作年表
序言
亦教亦乐的典范
李玉民
法国进入17世纪,史称“伟大的世纪”,是法国封建
专制统治的鼎盛时期,也是法国古典主义文学发展的鼎盛
时期。这个时期出现了四位伟大的作家,即悲剧大师高乃
依、拉辛,喜剧大师莫里哀,以及寓言大师拉封丹。四位
大师在各自领域的创作,都达到了历史的最高水平。
让·德·拉封丹(1621—1695),以当时还不入流的
寓言诗,跻身文学大师的行列,不能不说是个奇迹。而寓
言诗这一文学体裁,经拉封丹之手梳理和创新,从形式到
内容都臻于完美了。
拉封丹的寓言诗,从一开始就作为教材使用,这也是
寓言这种文学创作的初衷。他将六卷本的第一部寓言诗集
(1668年),题献给了王国储君——当年七岁的路易十四
的独生子,就更加彰显了寓言诗的教育功能,通过这一途
径进入了文学主流。
进入文学主流谈何容易。17世纪中叶,古典主义文学
发展到顶峰,也就开始下坡,通向一条死路,这是它自身
决定的。古典主义条条框框之多、之严苛,历代文学流派
都恐难与之比拟。古典主义遵奉的修辞学所规范的语汇体
系完全脱离了现实生活,规范的句法体系也使矫揉造作的
文风盛行。这是古典主义的两个死穴。当时的文学创作,
如果违反这些规则,就会受到排斥和打压,很难存活;如
果墨守这些成规,那又会等而下之,落入俗套,多添几具
僵尸式的作品。
拉封丹就是要在这样的死路上走出一条活路,为此他
摸索试探了十五年。每次尝试一种体裁,他总给自己提出
这样的问题:如何创新而又不触犯权威,如何出奇而又不
扰乱秩序,如何制胜而又不公然对抗确立的典范。而每次
他总找到同一个答案:必须熟练地掌握一种“移位的艺术
”,而且要做得谦抑礼让,既革新又不犯众,既革命又不
造反。拿我们的成语来说,就是偷梁换柱,或者说明修栈
道,暗度陈仓。
古典主义文学的一大特点,就是作品大多取材于古希
腊罗马。拉封丹也明确标榜自己继承古代寓言作家伊索、
费德鲁斯等,称他们的寓言已家喻户晓。他坦言在语言上
,他们的简洁已到炉火纯青的程度,他无法达到那种完美
,只能从别的方面寻求补偿。且看拉封丹是怎么讲示:“
假如我不稍微翻新,添上几笔,提高趣味性,那我就等于
什么也没有做。新意和怡悦,这也正是如今人们所要求的
。我所说的怡悦,并不是指引人发笑,而是某种魅力、某
种喜人的气氛,这可以赋予所有主题,甚至最严肃的主题
。”
关于趣味性,拉封丹更进一步讲:“在法国只看重怡
悦的东西:这是大规则,也可以说是唯一的规则。”
既从民众的爱好出发,又考虑七岁储君的需要,拉封
丹强调寓言诗的趣味性,并把趣味性确立为“大规则”“
唯一的规则”。这样,包涵新意和怡悦两层意思的趣味性
,就成为他避开死穴,走出一条创新活路的指南。古代寓
言诗过于精简,道德说教有余,趣味性不足。拉封丹在第
六卷第一首寓言诗中写道:
单纯的说教总使人厌烦,
训诫结合故事就容易流传。
这种虚构的故事应亦教亦乐,
为讲故事而讲故事,
我看就没有什么意义。
当代寓言诗重教轻乐,拉封丹则有针对性地提出亦教
亦乐,教与乐并重的原则。他既反对单纯的说教,主张寓
教于乐,避免传统寓言枯燥的弊病,又反对毫无意义地讲
故事,而主张以故事为依托,增加寓言的内涵。这样,他
在内容和形式两方面都赢得创新的巨大空间,从而有了用
武之地,施展才能,将寓言诗这一文学体裁推到前所未有
、后继者也很难企及糅合的高度。
在发扬光大寓言诗这一体裁方面,拉封丹首先是一位
集大成者。前人寓言诗作品良莠不齐,格调不一,但是在
立意、题材、情趣、意蕴等方面,只要有可取之点,拉封
丹无不收揽,再重新糅合、构思、布局,赋予新意和情趣
,成为全新的、完美的作品。例如,《狼与鹤》,短短二
十行诗,竟然取材于伊索、费德鲁斯等九位寓言家,而且
写得十分精致,极富戏剧性。故事说的是一根骨头卡住狼
的喉咙,狼向过路的鹤求救,鹤给狼取出骨头,要求报酬
,而狼却回答:“开什么玩笑,我的好大嫂,/怎么,你
脖子探进我喉咙,/我还让你缩回去,/难道这回报还算
少?/滚吧,你这忘恩负义的家伙,/千万别落到我的爪
下!”
这样的作品,还用作者出面说教吗?狼的一番话再清
楚不过地表明,决不能期望恶人感恩。而且,“忘恩负义
”这样的话,还出自狼之口,就更具有讽刺意味。
拉封丹一方面吸收前人所有可取之点;另一方面还与
时俱进,增添时代的内容,具有浓厚的时代生活气息。读
者欣赏他的寓言诗,总有似曾相识的亲切感,仿佛已有所
见,已有耳闻,已有切身感受。无论披着狮皮的驴,还是
炫耀家世的骡子;无论是要向鹿报仇的马,还是丢掉尾巴
的狐狸,等等,寓言的世界,就是人的社会,各色各样动
物暴露出来的善恶美丑,正是人性的具体表现。难能可贵
的是,在那种封建专制统治下,拉封丹还能通过寓言诗巧
妙地针砭时弊。
例如,《进入
导语
拉封丹的寓言虽然大都取材于古代希腊、罗马和印度的寓言以及中世纪和17世纪的民间故事,但是它成功地塑造了贵族、教士、法官、商人、医生和农民等的典型形象,涉及各个阶层和行业,描绘了人类的各种思想和情欲,因此是一面生动地反映17世纪法国社会生活的镜子。
本书收录了《狼与狗》《多头龙和多尾龙》《马蜂和蜜蜂》等故事。
后记
文明的正能量
李玉民
“没有寓言诗,伟大的世纪就会忽略快乐的生活。如
果没有拉封丹的微笑,没有莫里哀的微笑,这种鼎盛的时
期,在我们看来就不过是一具涂金的木乃伊。多亏了拉封
丹和莫里哀,这个时期才有笑容,也就是说透过金饰,这
个时期才有了活气。
“这就是《寓言诗》这本小书里,所包藏的文明的奇
异珍宝……”
拉封丹生活的17世纪,史称“伟大的世纪”,是“太
阳王”路易十四统治的世纪,法国封建专制制度达到鼎盛
的时期。路易十四对外扩张,雄霸欧洲;对内削减诸王的
地方势力,筑固中央集权;又兴建凡尔赛宫,渐成奢华之
风;创立法兰西学院、自然科学学院、绘画和雕塑学院等
,科学和文学艺术,无不蓬勃发展。尤其文学领域,与伟
大的世纪相匹配的法国古典主义文学,从理论的完善到大
批杰作的诞生,以其崇高、典雅的风格,史无前例地成为
世纪的标志。
世纪坐标的四位伟大作家,悲剧大师高乃依和拉辛,
喜剧大师莫里哀,以及寓言大师拉封丹,他们在各自领域
的创作都达到了历史的最高水平。
同样,标志盛世的气象:宏伟的排场,盛大的庆典,
隆重的宫廷舞会,频繁的戏剧歌舞演出。.舞台上的英雄
人物,尽显高尚的品德;诗坛歌剧院,也竞相大唱赞歌…
…浩大的工程:凡尔赛宫、路易大帝广场……然而,这种
盛世的文明,如果缺少了拉封丹的寓言诗、莫里哀的喜剧
,再怎么气象万千,金光灿烂,在当世人看来也仅仅是一
枚大金币的正面,而后世人看上去“就不过是一具涂金的
木乃伊”,了无生气了。
文明就是这么奇妙,宏伟与小巧,庄严与微笑,悲壮
与幽默,都同等重要,一样也不能少。缺少后者的这些小
乐趣,那么伟大世纪就徒有一具僵尸。难道不是这样吗?
当年那些宏伟的排场、胜利的庆典、隆重的仪式,都已成
为历史的陈迹;舞台上的那些英雄人物,都早已谢幕退场
了;歌功颂德的那些诗歌唱词,也全成为尘封的古董,无
人问津了。反之,拉封丹的寓言诗至今仍然保持生活的气
息和教益,给世界越来越多的读者带来乐趣。同样,莫里
哀塑造的伪君子,吝啬鬼,想当贵族的暴发户,痛恨欺世
盗名的恨世者,都伴随莫里哀成为不朽者,还不时登上各
国的舞台,给观众带来古典戏剧人物针砭时弊的乐趣。
这就是上面这段引文大致要表达的意思。这段话引自
法国作家让.奥里厄所著的《拉封丹传》,一本大部头的
书,洋洋洒洒写了六百余页。典型的法国式传记,以材料
翔实见长,所引用的材料多为传主的诗句,让我了解到除
了寓言诗,拉封丹还写了那么多诗,连讲故事都采用诗体
,实在是一位作诗高手。
一种意味深长的现象:伟大的世纪不识永世发光的瑰
宝,不能善待富有生命力的天才作家。1634年创建的法兰
西学院,应是当世顶尖俊彦荟萃的殿堂。四十名院士称为
“不朽者”,去世一位补选一位,与莫里哀同时代的院士
前赴后继,算起来少说也有上百位,独独没有莫里哀的位
置。为了弥补这种历史缺憾,将不是院士的莫里哀的一尊
雕像安放在法兰西学院的大厅,基座上刻着这样一句铭文
:“他的光荣什么也不少,我们的光荣却少不了他。”当
世的统治者就认识不到这一点,朝廷的保守势力和教会势
力沆瀣一气,联手攻击,非难、阻挠莫里哀剧作的演出。
他的剧作屡遭禁演,尤其他的力作《伪君子》,他为之抗
争了六年,上书国王三份陈情表。一代喜剧大师,在斗争
中耗尽心力,五十一岁便英年早逝,一生却是一场悲剧。
这就是“伟大世纪”的反面,加上拉封丹的境况,就
更能说明问题:
“拉封丹出版《寓言诗》的时候,全靠他人邀请,过
寄人篱下的生活,等德·拉萨布利埃尔夫人派人送来新衣
服和床单,他才能换上。这部无比美妙的作品是在贫困中
诞生的,除了德·拉萨布利埃尔夫人,再也没有什么人关
切了。”(《拉封丹传》)
德·拉萨布利埃尔夫人比拉封丹晚生十五年,是众多
喜爱拉封丹的人品和作品的朋友中的一位。赞赏他的天才
的朋友中,不乏莫里哀和拉辛,以及当时的重要作家,《
书简集》的作者塞维温夫人,《箴言录》的作者拉罗什富
科,《克莱芙王妃》的作者拉法耶特夫人,《品性论》的
作者拉布吕埃尔……他们都认识寓言诗的价值,冲拉封丹
微微一笑,就算给他的报偿了,此外并不关心他的生活。
拉封丹极不善理财,他的财产和债务纠结在一起,经
过几番折腾,老宅和田产全变卖了,连他那水泽森林的官
职也让出去了,到了五十岁时,他已一无所有,连工作也
没有了。出版作品收入微薄,难以谋生。如无人相助,他
就会流离失所,穷困潦倒,最终会死在收容所。
拉封丹的《寓言诗》于1668年出版,有献给王太子的
卷首诗,深得太子的喜爱,也得到太子老师博须埃的赞赏
。当时太子年仅七岁,而拉封丹已经四十七岁了,可谓大
器晚成,摸索了十五年,终于找到了成功的路径。1677年
新集《寓言诗》出版,最终确立了拉封丹的名望,但是这
并不意味得到官方的认可,也不
精彩页
知了和蚂蚁
知了高唱了整个夏天,北风一送来秋凉,就闹起了饥荒。她没有储存一点点苍蝇或者虫肉干,肚子饿得咕咕叫,只好去找邻居蚂蚁嫂,求她帮帮忙,借点活命粮,熬到明年下新粮。
“我会还的,”知了说道,“八月之前,连本带利少不了,我用动物的诚信来担保。”
蚂蚁有个小缺点:助人借物不情愿。
“天热的时候你在干什么?”蚂蚁问这个求借者。
“谁来我都给唱歌,别见怪,不管白天与黑夜。”
“你总唱歌?那很好啊,喏,现在你就跳舞吧。”
狐狸与乌鸦
乌鸦老板栖在高树梢儿,嘴里叼着一大块奶酪。狐狸老板循着香味来到树下,对他大致说了这番话:
“乌鸦先生,您好哇!您真漂亮!我看您帅呆了!实不相瞒,如果再有副好嗓子,能同您那身羽毛相当,您就称得上这林中的凤凰。”
闻听此言,乌鸦颇为不悦,为了亮一亮他的好嗓子,大嘴一张,到嘴的美味便失落了。
狐狸得了奶酪,又说道:“老兄啊,千万记牢,奉承者就靠爱听甜言蜜语的人活着。给你上这一课,完全值一块奶酪。”
乌鸦不禁满面羞惭,他发誓再不受骗,可惜有点儿晚。
青蛙想要大如牛
青蛙见一头公牛走到近前,觉得他的个头儿好大,而自己小得可怜,大不过一只蛋。她十分艳羡,要跟牛比个高下。于是,青蛙伸展四肢,肚子鼓气,使尽全身解数,还问另一只青蛙:“怎么样?够了吗,妹妹?我比得上公牛吗?”
“还不行。”另一只青蛙回答。
“这样呢?”她又问道。
“根本比不上。”
“这会儿又如何?”
“相差得没法儿说。”
可怜的小动物膨胀过度,结果“嘭”的一声,肚子胀破了。
世上许多人不见得比这青蛙明智:普通市民攀比大贵族,要建豪华府邸;小小公国君主也往列国派大使;区区侯爵却想有青年侍从。
两头骡子
两头骡子赶路:一头驮着杂粮,另一头则驮着盐税的银两。驮税银的骡子得意忘形,觉得自己身负重任,无论如何也不愿减轻。他走路时蹄子抬得高高的,颈上的铃铛也一晃三摇。忽然,撞上了剪径的强人,当即就要抢这税银。
一伙强盗如狼似虎般扑来,抓住缰绳将驮银两的骡子拉住。这头骡子虽然拼命抵抗,但还是身中数刀,疼得直呻吟。于是他连声哀叹道:“跟在后面的骡子见危险就逃跑,而我落人魔掌,性命难保。” “朋友啊,”他的伙伴回答,“受重用不见得总有好结果,如果像我这样,只给一位磨坊主干活,你也不会受了重伤。”
狼与狗
一匹狼饿得皮包骨,只因有家犬严守门户。一天,这匹狼无意中遇见一条迷路的家犬。只见这条家犬又英俊,又强壮,又肥胖,皮毛又光亮。
狼很想袭击这条丧家犬,恨不能立即将他撕成碎片。但是这样的话就难免一场厮杀,而面前这只家犬个头儿那么大,肯定要奋力抵抗。狼大人只好上前耍花腔,低首下心地恭维几句,说狗长得富态,令他艳羡不已。
家犬一听心下喜欢:“尊敬的先生,要像我这样胖,完全取决于您的意愿。离开树林吧,您会大不一样。您的同胞在林中多悲惨,又笨又懒,过着穷日子,一个个全是穷光蛋,那种生活只能等着饿死。只因毫无保障,没人供吃喝,一切全得靠武力抢夺。跟我走吧,您能过上美好生活。”
狼问道:“让我干什么?”
家犬回答:“几乎什么也不必干,就是赶一赶拿棍子行乞的人,迎合家里人,讨主人的欢心;您也就能相应地拿到工钱,也就是说吃到各种残羹剩饭:小鸡骨头,还有鸽子骨头,还不算能得到多少爱抚。”
狼已开始憧憬这种幸福生活,激动得流下了眼泪,忍不住跟着家犬往前走。行走间狼发现犬颈上的毛都脱落光了,就问他:“这是怎么回事?”
“没什么。”
“怎么就没什么?”
“这种事也不值一提。”(P1-5)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9: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