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然,本名关仲然,1993年生,香港新一代文化人、专栏作家。香港中文大学毕业,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博士候选人。
学术研究之外,兴趣涉猎甚广,对音乐、足球、威士忌都有研究。专栏见于《明报》等,同时为学术期刊《中国季刊》(China Quarterly)等撰写书评。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孤独课(精)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亚然 |
出版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作者简介 亚然,本名关仲然,1993年生,香港新一代文化人、专栏作家。香港中文大学毕业,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博士候选人。 学术研究之外,兴趣涉猎甚广,对音乐、足球、威士忌都有研究。专栏见于《明报》等,同时为学术期刊《中国季刊》(China Quarterly)等撰写书评。 书评(媒体评论) 作为亚然的第一本书,《孤独课》的难得意义在 于记录了他的“纯真年代”,让读者看见并伴随他的 精神浪荡……暗暗感动于原来世上确有声气相投的陌 生同志。 ——马家辉,长篇小说《龙头凤尾》作者 目录 Ⅰ 读书的路途 孤岛 大留学潮 错过了的时代 不是雪泥鸿爪 在伦敦的半年 漂泊生活 百花里族人 左翼重镇——亚非学院 讨厌考试 读博士的困难 研究生完全求生秘诀 虾汤拉面和鸡汤拉面 爱书人天堂 像王强一样的书蠹 倒数中的古巴 Ⅱ 三城记 伦敦指南 三个锦囊 伦敦很危险 拯救了我的圣诞灯饰 在伦敦遇见画狂老人 恐袭与恐惧 从废墟中复活 图亭最有型 暂别英伦 智慧城市与自慰城市 香港小姐 消噪香港 文化差异 温柔的台湾 地道台湾游 食在伦敦 寻找香港的味道 廖家牛肉面 Ⅲ 生活的干涩和快乐 人一旦爱,遂极脆弱 梦碎与幻灭 邓寇克 第一步 电视节目有好多种 把荒谬留给电视剧 文化沙龙 小王子 北上苏格兰 旅行团之死 避走日本 听风的歌 职人叉烧 不太欧洲的苏黎世 主题公园威尼斯 不会脱节 学不到的断舍离 上瘾之必要 Ⅳ 我的comfort zone 伦敦的夏天等我回来 音乐会的最佳座位 指挥大师 管弦乐团的五粮液 面对恐袭 将世界变好一点 相约在音乐厅的顶楼 皇家阿尔伯特地狱 没有永远标准 波坦金战舰 革命在伦敦 在主教堂听马勒 花甲之年 不人乐厅,怎知动听如此 音乐政治家 戴上指环的梵志登 独乐乐,不如读乐乐之乐 喝威士忌,不如读威士忌 喝的是工艺精神 哪里还有奥威尔的脚毛 村上春树的威士忌 100%艾雷岛 威士忌盛世 炒炒卖卖麦卡伦 最长的一天 台式世界杯 我的世界杯 邻舍与仇敌 一个年代的终结:再见云加 精彩页 孤岛 读书研究的生活必须规律,无论在伦敦抑或台北都一样,都是起床、吃饭、工作,然后回家。圣诞也好佛诞也好,都跟我们没有关系,因为研究生的日历每一天都是黑色的:没有假期、没有休息。 做研究的生活规律之余,而且孤独,当台湾的麦当劳最近也可以自助点餐的时候,真的可以一天到晚完全不用开口说一句话。所以“no man is an island”这句说话其实不对,每个研究生都是一座孤岛。 难怪久不久就有报道说,要多多关注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最近美国有研究发现:研究生比一般人感到抑郁焦虑的机会超出六倍。人的情绪就像一个循环,总会有固定时间的潮起潮落。我的专栏一直以来都写读书的生活,读者或多或少应该捕捉得到我最近的情绪状态处于什么位置。 我在台北住古亭,工作的地方在大安,之前气温还在三十度以下,可以穿过大安森林公园慢慢走到办公室,总见到一群大妈聚集晨运,几只松鼠跑来跑去,还有一对又一对的男女、男男或女女在拍拖在亲热。但六月未到,台北已经热得像火炉,看新闻说今年台湾香港都一样,都是破纪录的炎夏。一到室外已经全身湿透、几乎立即溶掉,我差点以为自己是玛利欧(Mario),去了会喷火有熔岩的世界。 因为只在台北待半年左右,可以租住选择的地方都没有太多,最后选了一间小小的劏房,就在一栋老旧的大厦里面。房间楼底很高,台湾朋友说这些是“楼中楼”,床就在阁楼上面。对于常常在家工作的人来说,书台跟床的距离还是愈远愈好,分成两层就最好不过。不过劏房没有窗口,外面天晴抑或下雨都不知道;而且没有厨房,一天三餐都要在外面解决,思考“晚餐吃什么”就成为每日最大的难题。 读书人容易觉得孤独和失落,不过反过来也一样容易快乐和满足,到书店逛逛然后捧着一堆新书回家就是最好的方法。最近读江勇振教授写的《舍我其谁:胡适》(刚刚出到第四部)读得入神,读胡适先生如何走上留学的路,又如何从修读农学转到哲学。胡适是留学生,我也是留学生,就算永远不可能成为胡适,也要以胡适先生作为目标,奋斗一下。 最近还有一件小事为我的苦闷生活带来一点欢乐。在台湾消费,无论饮食玩乐都总有张发票(即单据),所以在台湾生活的人总会收集这些发票,为的是参加由官方举办、每两个月一次的发票号码大抽奖,特别大奖的奖金是1000万新台币。 去过我的劏房的朋友都笑我像独居老人,因为我有个装满发票的信封。而且每晚回家之后,总会将当日的发票资料输入手机的“云端发票”App,方便“对奖”。最近终于开奖,在我一共百多张发票之中,有两张中了“六奖”,共得400元整,真是可喜可贺,对吗? P3-5 导语 一个人吃饭,一个人逛书店,一个人上酒馆,一个人去听音乐会,一个人也有hard core,一个人更多空间。 外面的世界原来如此美好,走出孤独,生活在远方——带一本书去伦敦,爱书人的天堂,不入乐厅,怎知动听如此? 《孤独课》写生活日常的干涩和快乐,将世界变好一点,也论“上瘾之必要”。 如果你没有在伦敦上到几种“瘾”,实在是枉来伦敦。 序言 自序:孤寂的读书路 离乡别井身在异地,英文是diaspora,这个英文单字 看起来总是带点无以名状的沧桑感觉。独个儿在外地读书 生活,因为你不是本地人,无论你如何打破语言的界限、 怎样融入当地的生活之中,你始终都会跟那个不属于你的 城市保持着一种距离,慢慢成为了繁华闹市中的一座孤岛 。 但这种距离也不必然是负面的情绪,因为你同时拥有 有一种近乎没有规范的自由,通过这种自己与所住的城市 之间的距离、自己与我城香港的距离,无论在生活上抑或 思想上都保持一种清醒、得到更多空间。而这本书的文章 ,就是以一个孤独的、diaspora的视角,记下在留学生活 中所遇到的人与事。 孤寂的留学生活当然不是暗淡无光,只是更需要靠自 己努力去添加色彩。一个人吃饭,一个人逛书店,一个人 上酒馆,一个人去看足球、听音乐会;所看到的、听到的 、想到的,都不会比联群结队的时候来得少。写作变成一 种对话,将这些看到听到想到的人和事都记下来。而这本 书,就是这些自我对话的结集。 全书分成四个主题,写读书的路途,写生活日常的干 涩和快乐,也写我在研究生活以外所开辟的comfort zone ,还有我始终最关心的政治时事。因为都是人在留学读书 的时候书写,所以归根结底,“读书”是贯穿全书的重要 主题,或者应该说,我的身份本来就是读书人,所踏上的 也是读书这条路。文章是近两年所写,主要写在伦敦,也 有一部分在台北和香港书写。 因为踏上读书这条路,所以才会打开一道又一道的门 。这段路我只是刚刚开始走上,而且前面尚有一万里路要 走。这本小书,标志着这个旅程的开始。 是为序。 内容推荐 一个人?是的,一个人。 这是一本关于留学生活的结集,写一个香港人到英国读书,来回三地漂泊生活(伦敦、台北、香港)。研究生的生活枯燥而孤独,所以在读书路上不应该也不能够只有读书、或只读有关研究的书。这几年在异地生活,时间都在图书馆、音乐厅,或在球场、书店、酒馆中度过,而这本书的文章就是记下在这些地方所遇到的人和事。 作者虽然年轻,文字却沉稳而沧桑;文章写在不同城市,敏感捕捉城市之中的故事日常。在伦敦音乐厅听到无声电影的现场配乐,会想到这个欧洲城市跟俄国历史的密切关系;在苏格兰的小岛欣赏威士忌之余,更欣赏在小岛上生活的人所营造的社区关系;在台湾吃牛肉面,又会吃出餐馆背后一个家庭的结合和别离…… 孤独课。孤岛集。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