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成都的历史建筑是保护成都历史文化的载体,是研究历史的实物例证,是发展旅游业的重要物质基础,是新建筑设计和新艺术创作的重要借鉴。本书从成都川西民居类历史建筑的特征、保护与利用的方式、保护利用的公共政策等方面做出分析论述,为正在进行的成都市历史建筑与片区的改造提供研究参考;也为今后成都市历史建筑修缮利用的技术规范、管理制度等政策的制定奠定基础。 本书适于建筑学和城市规划专业的在校学生,从事历史建筑保护利用的设计、管理、运营的专业人士,以及热爱历史建筑的爱好者阅读。 作者简介 马利亚,土家族,西华大学土木建筑与环境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建筑遗产的保护利用。 目录 前言 1 成都历史建筑概况 1.1 成都自然历史文化背景 1.1.1 自然背景 1.1.2 历史文化背景 1.1.3 成都城市形态演变 1.2 成都市区传统民居特征 1.2.1 平面布局 1.2.2 空间形态 1.2.3 结构形式 1.2.4 装饰艺术 2 成都城区传统居民类历史建筑再生利用 2.1 现状问题 2.2 再生利用参考 2.3 再生利用策略 2.3.1 两个应对策略 2.3.2 三种运作模式 3 成都川西居民再生 3.1 冯家大院 3.1.1 历史背景 3.1.2 建筑概览 3.1.3 再生利用指引 3.2 薛公馆 3.2.1 历史背景 3.2.2 建筑概览 3.2.3 再生利用指引 3.3 德盛路7号民居 3.3.1 历史背景 3.3.2 建筑概览 3.3.3 再生利用指引 3.4 隆兴街42号民居 3.4.1 历史背景 3.4.2 建筑概览 3.4.3 再生利用指引 3.5 润居 3.5.1 历史背景 3.5.2 建筑概览 3.5.3 再生利用指引 3.6 双槐树街21号民居 3.6.1 历史背景 3.6.2 建筑概览 3.6.3 再生利用指引 3.7 谢无量旧居 3.7.1 历史背景 3.7.2 建筑概览 3.7.3 再生利用指引 3.8 四圣祠西街44号 3.8.1 历史背景 3.8.2 建筑概览 3.8.3 再生利用指引 附表 成都市域传统民居类历史建筑基础资料汇编(未利用)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