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一位欧洲学者的反思与开拓之作。面对法律全球化的深刻演变,托马斯·杜斐(Thomas Duve)渐次以德国法律史、欧洲法律史与全球法律史为主题,深刻反思以民族国家为边界的历史框架,以及欧洲中心主义的观念屏障。作者试图以全球视角,以一种关联与互动的眼光,来打破自我与他者,欧洲与亚洲,乃至地球的北方与南方之界限,从而探讨规范性知识的流通、转译、互动与生成。 此外,本书提供了一套崭新的方法论探索,比如,侧重差异的法律的文化转译(Translation),突破狭隘欧洲法概念的“复规范性”(Multinomativity),以及“全球地方化”(Glocalization)的法律空间预设。因此,无论是议题本身,还是视角与方法,本书都值得中国学者认真对待,以共同促进跨文化与跨区域之规范性研究与学术对话。 作者简介 托马斯·杜斐(Thomas Duve),1967年生于汉堡,现任德国马克斯·普朗克欧洲法律史研究所所长,法兰克福大学比较法律史教席,并担任欧洲科学院院士,美因茨科学与文学研究院院士,阿根廷国家历史研究院通讯院士等。主要研究领域:全球法律史(侧重伊比利亚帝国),教会法史与道德神学(如萨拉曼卡学派),以及法律史学史等。 目录 自序 第1章 德国法律史:本国传统与跨国挑战 1.1 1914与2014:遥远,又如此切近 1.2 波恩共和时期的法律史学 1.3 柏林共和时期的法律史学 1.4 未来的选择 1.5 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2章 欧洲法律史:一种全球视角 2.1 民族国家之法律史编纂学的欧洲救赎 2.2 欧洲与非欧洲 2.3 全球视角 2.4 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3章 全球法律史:方法论的探讨 3.1 全球法律史:多样的内涵与研究任务 3.2 方法论的进路 3.3 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