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你是人间四月天(林徽因传)(精)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紫云英
出版社 中国书籍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
林徽因以天然的才气、“精致的洞察力”,在文学创作领域、戏剧舞台美术设计领域以及建筑学领域均“留下自己的印痕”。她的人生不算长,可是经历了繁华与优渥,也历尽了贫困与疾病;收获了亲情、友情与爱情,也获得了圆满的婚姻。
她出众的才、倾城的貌、浪漫的情几乎标志了一个时代的颜色。
认识一位真实的林徽因,亦是镜鉴自我心灵的过程。那么,翻开紫云英所著的《你是人间四月天--林徽因传》,请踏上这一段美丽的心灵之旅吧。
目录
第一章 像一阵细雨洒落人间
最美的时节,最美的消息
生活在别处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对的时间遇见对的人
凝固音乐二重奏
牵手旅行的意义
润物细无声
第二章 生如夏花
疾病的隐喻
思维风暴的中心
伤逝吻火者
高山流水声悠长
高山流水四重奏
最美的风景在路上
第三章 乱世中的修行
烽烟起,心须定,湘楚离人意
泪下笔,伤别离,温柔中坚强
苦中乐,信念存,莲灯亮竹林
路转角,爱仍在,初心永不改
第四章 最坏又最好的结局
花开两朵,共结一果
笔下生花,庄严的纪念
烈火奇珍,最炫民族风
泪洒残墙,古城的心伤
随风而去,仙子告别人间
美丽的剪影——林徽因年表
后记: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主要参考书目
序言
踏上心灵之旅
林徽因(1904—1955),建筑学家,诗人,作家,编
剧,设计师。她才华横溢,文理兼修,工科出身,有着冷
静而缜密的思维,其建筑学成就,学界有目共睹,文学创
作仅为“业余玩票”,却跻身优秀作家诗人之列。她出身
书香门第,样貌一点也不输才华,并且婚姻美满,儿女双
全。此外,她还拥有多位精英知己的厚爱。——林徽因的
一生,不禁让人感叹,她真是深得上苍的眷顾。
然而,细细品查,“上苍眷顾”未必有,“平衡兼顾
”不可无。你可知道?出身大家的她,有个挥之不去的童
年阴影。你可了解?妙笔生花的她,与卡夫卡、鲁迅等名
作家一样,饱受肺病的折磨。你可懂得?建筑学界泰斗的
她,曾在战乱中走过多少路,爬过多少古建屋梁。你可知
晓?婚姻美满的她,在兼顾事业与家庭的时候,吃了多少
苦。
平衡之美,在她的笑颜,在她的图纸构建,在她美丽
的诗篇。那动人的笑颜,源白亲情的多方兼顾,源自友情
的互相熏陶,源自爱情的坚守经营。那绝佳的构建,出自
良好的家庭教育,出自刻苦的求学钻研,出自明确的事业
追求。那美丽的诗篇,来自美好的心态,来自深度的“生
活阅读”,来自一双发现美的美丽眼睛。
那样的笑颜,那样的学识,那样的诗篇,令世人艳羡
,令世人慕恋。然而,她的倩影存留在那回不去的昨天。
再多的情思,再多的挂念,再多的笔墨,离开了当时的社
会大背景,以及那各方各面的人文小背景,也无法重现。
保罗·瓦莱里说:“诗人都是哲学家。”那么,林徽
因这位美丽的诗人,岂不是一位深谙平衡之道的哲学家?
关于她的历史,她丰富而精彩的一生,岂不是“哲学史”
中最美的一章?
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是的,正如康
德所说:“我们的知识被自己的知觉能力和组织经验原材
料的思想方式所限制。”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在很大程度
上来说,是我们内心与外在事物的共鸣。即古人所说,仁
者见仁,智者见智。
林徽因一生的成就,早已盖棺定论。建筑学的后生们
对她顶礼膜拜,文学界的晚辈们对她真心佩服。然而,在
喧嚣的互联网时代,林徽因却被一部分不明真相的“围观
者”污言中伤,令人不忍直视。对此,以客观之笔,走近
真实的林徽因极有必要。
在认识真理的道路上,独立思考的能力最为重要。不
要人云亦云,更切忌道听途说。小马过河,还需亲力亲为
,方知事物的原本样子。
认识一位真实的林徽因,亦是镜鉴自我心灵的过程。
那么,请踏上这一段美丽的心灵之旅吧。
导语
她多才多艺,气质如兰,风华绝代,被誉为民国最美女性之一;她让梁思成宠爱了一生,让徐志摩怀想了一生,让金岳霖默默地记挂了一生;更让世间无数男女倾慕了一生;她,就是那个万千宠爱于一身的—代才女—一林徽因。
紫云英所著的《你是人间四月天--林徽因传》将为你讲述林徽因的一生,她的才华,她的性格,她的信仰,她的苦难,她的事业,她美丽之外的坎坎坷坷、灿烂与辉煌……
后记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相遇是缘。
相识是缘。
相知是缘。
缘浅缘深,由是递进。
人与人之间如是,人与书之间亦如是。
唐诺说:“有一百万本书选择的时候一定是一个灾难
。”在这个图书市场充分饱和的信息化时代,对一般人而
言,能静静地捧起一本书翻阅,并享受其中的阅读乐趣,
那么这个人与这本书的缘分不浅——是百千万劫难遭遇的
缘分。
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
在笔者的初中时代,电视剧《人间四月天》热播,身
边的同学激动不已地讨论林徽因与徐志摩,笔者却无动于
衷,那时仅仅是才闻林徽因之名。
在笔者埋头于国家图书馆缩微胶片室的那段时光,胶
片上字迹模糊的《文学杂志》令我头疼不已。梅真那天真
纯洁的形象,开始印入我的脑海中。我才开始初步认识到
林徽因的才华。
在第一次读到林徽因的诗歌《莲灯》的时候,我深受
感动,立刻将它抄录在读书笔记中。“荧荧虽则单是那一
剪光,我也要它骄傲的捧出辉煌。”这句诗深深地勉励了
我。
再后来,林徽因的相关作品与资料越看越多,我与她
这本“书”的缘分也就越来越深。直至本书的成形,我越
来越能感受到林徽因的超凡魅力。在她身上,我看到的不
仅是美丽、诗意、智慧、勤奋,也不仅仅是她对孩子的深
深母爱,对建筑研究以及教学工作的兢兢业业,更是她在
乱世中那种坚忍不拔的精神。她的那句“温柔要有,但不
是妥协,我们要在安静中,不慌不忙地坚强”,我一直用
以自勉,将之抄写在书桌旁。
林徽因的绝代风华,令人艳羡。林徽因的文学素养,
令人佩服。林徽因的建筑成就,令人仰止。林徽因的圆满
婚姻,令人渴慕……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上天没有赋予每个人姣好
的容颜,却给了每个人平等的机会:只要你勤于锻炼身体
,健康饮食,注意得体的服饰搭配,每个人都可以遇见最
美的自己。或许不是每个人都有文学天分,但是勤能补拙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不是每个人都
能成为设计师,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当上大学教授,但是“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努力去追寻自己的梦想吧。
或许有人会说,相爱一生的灵魂伴侣,可遇不可求。然而
,内心阳光的人,所到之处遍洒光明与温暖。自己首先是
一个快乐的人,然后才能遇到共度幸福的另一半。所以说
,凡事不必抱怨,先从改变自己开始吧。
2013年12月8日长风之夜
于京郊求缺书斋
精彩页
最美的时节,最美的消息
时光不停地流转。岁月无情又沧桑。叹大江东去,人生苦短,英雄豪情敌不过那光阴寸寸乱。冬去春来暖,夏退秋送爽,美人如玉终迟暮,骚人可曾肝肠断。不要说,美丽不常在,她只不过性喜迁徙。冬天,她在塞外纷飞的白雪里。秋天,她随金风吹拂的京华烟云飞起。夏天,她在绿阴浓密的山谷小溪底。春天,她转向江南草长莺飞燕衔泥。
在江南,烟花三月的春盛之时,自是美丽。然而最美的时候,却是那落花时节,暮春与夏初的交接之处。在那样的时节里,春寒已尽,暑热未临,落红满地,莲青青浮起池中,未曾盛开,已初放幽香。那样的时节,正如其对应的星座,兼具多重性格,却又处处显现出美丽与可爱。这就是芒种的尾巴,双子的无时差。
在各地美丽的四季中,雕刻出江南的暮春与初夏,细细琢磨那杭州西湖边的芒种尾巴,是为了寻找自我心灵镜鉴的起点,芳华诞生的一刹那。诗意原点,“水珠”的荣耀
公元1904年6月10日,即阴历甲辰龙年四月二十七,在杭州城陆官巷的林家宅子中,一个小小的婴儿降生了。这个婴儿是她父亲母亲婚后8年的第一个孩子,而她的祖父得知她来到人世的消息后,极度喜悦,给她取名“徽音”,用以表达自己内心的喜悦。“徽音”典出《诗经·大雅·思齐》:“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意为“美好的消息”。1904年6月10日,我尚未找到确切的史料记载证明杭州城这一天确实下了雨。然而,当此时节,正是梅雨季节的开端,不一定是这一天,或前或后,江南的雨总会飘洒而来。就在这样的时节,那个给整个家庭带来美好消息的小小婴儿,她给每个家庭成员带来的喜悦,岂不是就像一阵轻灵的细雨,洒落人间,润物无声。
这个叫作“徽音”的小小婴儿就是后来的林徽因。后来她自己将名字“徽音”改为“徽因”,是因为与另一位写诗的男作家重名重姓,两人的作品发表于报刊上不时被人混淆。“我倒不怕别人把我的作品当成了他的作品,我只怕别人把他的作品当成了我的。”林徽因这样解释自己改名的原因。
最美的时节,最美的消息。这消息穿越一百多年的时空,而今美丽依然。这美丽不是空中花园,而是生发于书香门第最深的土壤里。这个书香门第的林家,原籍福建闽侯。那个为孙女的降生而欣喜不已的祖父名叫林孝恂,他在公元1889年(即光绪十五年)考中进士,在江南一带为官。他不仅是清朝末年创办新学的先锋人物之一,而且多次斥资支持国父孙中山的革命运动。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字宗孟,是林孝恂长子,1906年前往日本留学深造,并在早稻田大学毕业。林长民有深厚的为文作诗功底,并且写得一手好字。他学成归国后,联合同学刘崇佑,一起创办了福州私立法政学堂,并任校长。该校为民国三大私立法政大学之一。林徽因的堂叔林觉民,正是著名的《与妻书》的作者,他与林徽因的另一位堂叔林尹民都在黄花岗起义中壮烈牺牲。 父亲总是很忙,林徽因童年的大部分时光在祖父母与姑母林泽民的身边度过。姑母林泽民亦有深厚的学养,她是林徽因与表姐们的启蒙老师。这位启蒙老师在自己的学生当中,最为欣赏聪颖的林徽因。
林徽因的聪颖,不仅表现为她对知识领悟的迅捷,还表现为她对凡俗事物的诗意眼光。6岁的小小林徽因,曾经被隔离在后院一段时间,那是因为她出水痘。这水痘让她无法与小伙伴们一起玩耍,也无法与表姐们一起听课学习。然而,小徽因并不讨厌这个让她被“关禁闭”的病症,只因为“水痘”在她的家乡话中被叫做“水珠”。她后来在散文中写道:“当时我很喜欢那美丽的名字,忘却它是一种病,因而也觉到一种神秘的骄傲。只要人过我窗口问问出‘水珠’么,我就感到一种荣耀!”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林长民把法政学堂的管理事务交予他人,开始到全国各地宣传革命,之后他担任南京临时政府的参议院秘书长,后任段祺瑞政府司法总长。随着林长民职务的升迁,林徽因随父母一路从杭州到上海,又从上海到北京。
……
P2-4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2:4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