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圐圙记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李平
出版社 远方出版社
下载
简介
作者简介
李平,笔名李平原,职业作家。1997年成为记者,2004年开始做编辑,主编《巴彦淖尔晚报》“今日心情”版。2014年出版长篇小说《生来彷徨》,2016年中篇小说《除蟑记》在江山文学网连载,获精品。作品散见《西部风》《河套文学》《草原》《作家》等。江山文学网编辑、内蒙古大学第八期文研班学员、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现居巴彦淖尔市。
后记
我想说的话,都写在故事里了。
我不得不悲哀地宣布,在我写这个故事的时候,故事
中的地址原型再一次面临拆迁!有消息说,它再一次不符合
城市的规划蓝图,楼太矮了,路太窄了,等等。我不知道
一个地方在一个人的一生中到底要经过多少次拆迁、重建
,才能达到最终的完满?它映照着我父辈们的童年,又似乎
离他们很远,就像总是希望妈妈安抚的婴童,只要看见妈
妈就认为那吻或抚触离自己不远了。他们也一样,即使建
筑原貌一再更迭,只要还是那片土地,他们在耄耋暮年会
指着它对后辈说:“瞧,那儿是我们的老家。”
“老家”这个词用得多恰当,谁不愿做个有根的人呢?
我是一个性格散漫的人,因而我的故事也充满着恬淡
的色彩,它已经不像《生来彷徨》那样沉重,我力求使它
达到一种自然原生的状态,也就是说人物与命运不再是鸡
蛋碰石头的关系,而是遵循顺流而下、顺势而为的生命形
态。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只是大自然的一粒种子,
剑走偏锋的事是不得已而为之。当然这并不是说我没有追
求或者刻意隐瞒什么,而是当我度过不惑之年、在知天命
的门口徘徊时,我的心境突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
变化出其不意,把我自己都吓了一大跳,但这也许是一个
人的生命中必须经历的一场自我革新。
我的写作规划第二部应是纯都市化的小说,因为以我
的禀性和观念,我不推崇老唱过去的歌谣,而且过去的农
民总是天天盯着一亩三分地、进城遭人冷眼、人人缺少文
化知识……但现实是:农民身份如今成了香饽饽、农民进
城购物刺激着城市的经济,微信、网店、快递……无论哪
儿哪儿都是遍地开花,新时代所产生的新现象、新秩序、
新问题,应是真正的写作者思考、参悟的话题,而我由于
特殊的地理环境所导致的特殊的身份,一时还难以从源头
上拔节而出,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都市人,因此我必须
把我农民的根抖落干净,然后才能继续前行。
写作是个苦差事。在每天早晨五点固定的时间,我总
是比闹钟早醒几分钟,当那美妙的“滴答”声伴随着我上
卫生间、喝水、开电脑而一次又一次“延后”时,我竞有
些怒不可遏地想要关闭它,但一想到明天有可能睡过头,
我又不忍心这么做了。我相信我的五点与他人的五点不同
,我的五点有一个故事、一些人物和事件,他人的五点是
梦境。冬天的五点与夏天的五点不同,冬天的五点还是夜
,外面伸手不见五指,我的灯光是我所居住的小区唯一的
光明。夏天就不一样了,每当这个钟点已经有人在外面活
动,多是一些闲不住的老人。植物也是闲不住的,被石砖
围拢在里面的喇叭花努力地挣破露珠的浸润,先是张开一
点小口子,等潮气稍减一些又张开一点,这样等到阳光一
出来它就完全怒放了。不过这种花的花期实在短得不可理
喻,懒惰的人是看不到它的,因为阳光再盛一些它就枯萎
、凋落了,如同我即将抖落干净的农村的事儿,花的枯萎
代表花的终结,我的完成代表我之前一段岁月的结束。
我坚信幼时的童言无忌与一个人的生命轨迹有关,它
虽神秘莫测但绝对有章法可循,要不然老人们怎么会说“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呢?我十三岁时不知从哪里看到“鲁
迅文学院”几个字,鲁迅我当然是知道的,但对“文学”
二字并不十分明白,我却后来在《我的理想》作文中一再
提到要上“鲁迅文学院”的事儿,中国小孩的理想与之后
所走的道路完全是两码事,我也只是说说,但在我二十六
岁的时候突然有了写作的冲动,并且走上了一条与写作十
分相近的道路——新闻记者。叉过了二十年,我出版了第
一部长篇小说《生来彷徨》,此部《团圆记》是我的第二
个孩子。
2015年春至2017年夏,我突然对“初生牛犊不怕虎”
这句话产生了刺激神经的疼痛,我不知道2014年哪儿来的
勇气与决心,使我无所畏惧地出了第一部长篇小说。此部
《团圆记》完成后,我却迟迟不敢拿出手,捂在那台银光
色的联想笔记本电脑里,任凭那些无数个凌晨进发出来的
优美文字一点点失去光泽。是啊,越写越怕,越怕越捂,
捂是成熟的过程,我乐意在黄灿灿的成熟的种子到来之前
承受苦痛和煎熬。这是一段美妙的文字旅程:它有一天倏
忽钻进我的视野,与我的或他人的经历合二为一,某天一
个莫名的冲动袭来,它们便无处躲藏,被我挟持在思想里
堆积、发酵,最后费尽心思和精力罗列成文字。——2017
年6月17日,我把《圐圙记》的文稿复制在邮箱附件栏,将
鼠标箭头指向蓝幽幽的“发送”二字,我鼓起勇气把2014
年的豪情粘贴进心里,闭上眼睛按了一下那个键。轻松了

感谢阅读!请保持正确阅读姿势,不要伤害脊椎1
2017年6月17日于内蒙古临河
目录
1 走马上任
2 八斤二两
3 徐侉子家
4 寻坟
5 图玉
6 吕裁缝
7 蔬菜园
8 少年情事
9 套中套
10 拆庙风波
11 二四二
12 密室
13 临江小学
14 老鼠王
15 圐圙酒
16 四月八
17 吕宝红
18 变革时代
19 一顶一
20 外国新娘
21 二道贩子
22 原籍
23 李立业
24 圐圙初小
25 炒货厂
26 冰棍厂
27 人与鼠
28 王医生
29 城市户
30 个体户
31 扩展
32 狼与羊
33 征地
34 进城
35 无业游民
36 塌火
37 出山
38 断根
39 宝红之死
40 四方街
41 来去
42 子承母业
43 再见伊里
44 下一代
45 城镇居民
后记
精彩页
1.走马上任
我爹背着我在后套平原的涩地(劣质土地)走了大半天,于晌午时分回到四方园圃(地名)。
四方园圃的土地远远看去黑油油的,使人联想到东北的黑土地,黑是勤劳的象征,是充足的大粪加上红泥土产生的肥沃效力。我爹一踏上四方园圃的土地立刻莫名地亢奋起来,一对大脚板转换得更加飞快,不仅如此,连呼吸也变得轻松畅快,仿佛一股潜藏的能量只有在这片土地上才能得到释放与安慰。
一路上我们看到,由于土壤质量的不同,农作物的品相也有所不同,比如说向日葵,刘家园圃的才没过成人的大腿,南园圃的也刚刚能看到葵包的位置,偏远的苏家大园圃由于沙盖楼(土壤的一种)土地众多,亚砂土和黏土产生的肥力使得一切作物长势良好,但向日葵还是略逊四方园圃一筹,这里已经开始结盘,葵盘边缘的淡黄色舌状花早晨齐刷刷地朝向太阳,午后弯腰缩叶,晚上则贪婪地吮吸大自然的露水。
我爹说,河套是黄河绕成的一个大弯曲,围成套状,所以叫作河套,后因黄河的变迁,又分前套和后套。我爹年轻的时候梦想走出后套,到前套或更远的套去看看,但我奶奶死活不肯与他分离,致使他失去好几次出套的机会。
“四方园圃过去是蒙古王公最好的牧场,现在种成地也是最好的,我们父子俩要在这儿把根扎稳。”
他的话使我心生畏惧,我胆怯地默默哀号了一声,随即缩缩肩,继续趴着不动。
四方园圃似乎也是一个套子状,农田中间是村落,村落四四方方,每个角上都有一个自然形成的盐碱圪梁,长着白茨和枳机草。我爹说,他小时候在那上面见过沙半子(斑翅山鹑)和串树林(柳莺),现在大概绝迹了。我记忆中有一段柳莺的描述,说它是中国最常见的、数量最多的小型食虫鸟类,活跃在柳树上,发出细尖而清脆的“仔儿”声。我希望看到这两种鸟,希望它们与我的学识形成统一,但我爹又向两座盐碱圪梁的中部走去,那里有一条窄憋的小径,似乎是从农田上撕开的一道口子,随时准备吞没一切外来生物。我爹的胆量令我敬畏,他哼着小曲走进口子,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
村落里,几只黑色的骡子和灰色的驴,被主人无情地拴在烈日下的木桩上,看见我们,戒备地弹了几下前蹄,发出劳累后的沉重鼻息。一只狗听到动静吠了一声,几只狗也跟着狂吠起来,立刻有一些人探头探脑地向村口张望。我爹故意在一棵柳树下站定,问一颗脑袋:“李队长家在哪儿?”脑袋不见了,他又问另一个,另一个脑袋用浓重的河北方言反问:“你是谁?哪儿来的?”我爹一点也没拿捏:“我是来上任的新队长,苏家大园圃来的。”脑袋“噢”了一声,改用生硬的后套方言说:“左面,门上贴门神的就是。”说完隐没了。
我爹沿着这颗脑袋家的矮墙转过去,果然看见两扇朱红色的大门上贴着神荼、郁垒两位门神的图像。我爹说男子汉自带明灯,鬼怪不惧。我说我不是男子汉。我爹说男子汉指的强大的内心。我还小,不太明白。
我爹把手伸进门洞胡乱一拨拉,门开了。“李队长。”我爹唤。
“谁?”一个卷头发女人从抹过新泥的土坷垃房后面走出来,一边提裤子一边问。我想那里应该是队长家的茅厕,而这个女人一定是在午饭之后、午休之前去那里清理肠胃的。 “我找李队长。”我爹说。 “大晌午找队长?你是哪儿来的?”卷头发女人不耐烦。 “苏家大园圃来的,请李队长出来接通知。”我爹一边说,一边环视队长家由院落反映出来的好光景。
“通知?你?哈哈!”女人笑得前仰后合,不过,她很快把目光聚焦在我身上,“嘿,娃娃,你多大了还让人背?”女人着急忙火从茅厕出来,裤管还没来得及往下放,又没完成与我爹的对话,倒来管我的闲事。我在我爹背上斜睨眼睛看她,她的脸黄黄的,不是黄脸婆的黄,是那种常年吃黄河水落下的浑黄面色。
我学我爹的样儿,不屑地回答:“十四。”
女人又笑了,先是憋着在心里笑,后来索性毫不掩饰地“嘎嘎”大笑,那粗鄙的笑声足以把我从我爹背上掀下来。好在我爹一直抓着我的脚踝,使我处于四平八稳的状态。我知道她笑什么?那笑意义非凡,我在无数场合见过无数人这样笑我,我已经习惯了。我没搭理她,假装看别的地方。
我爹身高一米八三,腰圆膀宽,背上一马平川,我在上面很舒服。
我居高临下地看见一个中年男人从正房走出来,趿拉着鞋,睡意蒙咙的样,一脸烦躁相:“李卷卷,你闹腾啥?”男人呵斥女人。李卷卷连忙奔过去,指着我们说:“大中午来了两个人,呀不!不是两个人,是一个半人,那个顶多算半个。”说完又“咯咯”地笑起来。
男人不情愿地看过来,这一看不打紧,他被意外惊吓地咳嗽起来:“啊呀,是你呀?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识一家人。”他夸张地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扑过来摸到我爹的手,把他的手贴上去。
我们被热情地让进屋,我爹把我从背上“取”下来,歇息了一会儿。我毕竟已是少年,他背我从偏远的苏家大园圃来到四方园圃,中间经过刘家园圃和南园圃两个小队,两百亩大田和几十亩涩地,还有一条黄河支流的
导语
小说从1976年写起,一直写到2000年。随着改革开放,土地承包,处于城乡结合部的四方圐圙发生了重大变革,农民变菜农,闲散人员进城务工,菜园子里出现了诸多社会矛盾。这些矛盾日益冲突,一方面归结于社会变革自身,另一方面来自村民眼中“严重”的城乡差别。小说由此展开一系列生动有趣的叙述。
内容推荐
《圐圙记》采用的是第一人称的写法,通过小儿麻痹症患者“我”的视角,身临其境感受河套一个名叫四方圐圙的村庄的变迁。七十年代,外乡人慕名来到四方圐圙,希望能在这里立足;八十年代,四方圐圙在改革的大潮中被圈成一个蔬菜园;九十年代,四方圐圙拆除重建;新世纪,四方圐圙成为城市的一部分。二十年,一个村庄、一些人,都在发生变化——主人公“我”,一个行动不便的人,当上了酒厂厂长,还育有一对双胞胎;外乡人徐侉子和吕裁缝,经过多年斡旋,成为河套城镇居民中的一份子;还有村里的那些人,都历经岁月的磨砺,在繁复变换的土地上生着或死去。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17: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