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现代新儒学是儒家思想应对“现代性”问题而自我转化的理论形态,以建构有别于西方文化的“中国现代性”为根本意旨。作为现代新儒家第二代的重镇,牟宗三具有鲜明的现代意识,在认同“现代性”普遍理念的同时,着力凸显“现代性在中国”的民族文化特质,并与西方现代性展开“吸收”与“批判”的双向互动。本书将牟宗三哲学置于“古今”“中西”的交会点上,探析他立足儒家思想建构“中国现代性”的哲学思考,揭示其积极贡献与内在问题。以牟宗三这一个案审视现代新儒家应对全球化及现代化的理论思考,其意义在于一方面以现代哲学的话语对传统儒学予以诠释和重构,另一方面以儒家价值为西方现代性补偏救弊。 作者简介 卢兴,1981年生。2009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为南开大学哲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儒家哲学、中国现代哲学。2016~2017年,韩国国立首尔大学访问学者。先后在《哲学研究》《哲学动态》《中国哲学史》《光明日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天津市社科规划项目1项,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2项。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现代性”的源与流 第一节 “现代性”释义 一 “现代性”的含义 二 “现代性”哲学理念的基本特征 三 “现代性”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第二节 “现代性”的西方典范 一 西方现代性的发生和发展 二 西方现代性的问题及其批判 第三节 中国语境中的“现代性” 一 时代课题:求索现代性 二 现代化进程中的民族认同与文化选择 第二章 文化视域中的牟宗三“现代”意识 第一节 牟宗三的现代性视域 一 出入“传统”与“现代”的存在感受 二 度衡“普遍”与“特殊”的哲理思辨 三 贯通“内圣”与“外王”的致思取向 第二节 牟宗三哲学与西方现代性之间的张力 一 牟宗三论“现代性”的文化之维 二 牟宗三眼中的西方现代性 三 牟宗三对“现代化”的限定 第三章 牟宗三哲学与现代性精神理念 第一节 主体性的形而上学 一 牟宗三与西方近代主体性哲学 二 牟宗三的主体性哲学理念 第二节 整体主义的世界图景 一 世界统一性:从“前现代”到“现代” 二 牟宗三对世界统一性的探寻 第三节 目的论的历史哲学 一 “德性目的论”与“进步目的论” 二 牟宗三的“道德-历史目的论” 第四章 牟宗三哲学与“现代性”的双向互动 第一节 面向现代性的儒家哲学重建 一 良知的呈现——“德性主体”的证成 二 良知的坎陷——“认知主体”的开显 三 良知的返回自身——“圆教”与“圆善” 第二节 立足于儒学的现代性批判 一 工具合理性批判 二 道德形式主义批判 三 政治自由主义批判 第五章 牟宗三哲学的定位与意义 第一节 牟宗三哲学的总体定位 一 牟宗三哲学的积极意义 二 牟宗三哲学的内在问题 第二节 牟宗三哲学与中国哲学的现代转化 一 中国哲学“灵性主义”特质的阐发 二 “灵性主义”与中国哲学的现代化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导语 本书将牟宗三思想放在中国现代性以及中西哲学比较的基础上,探讨牟宗三对此问题的思考和解决方式,并揭示其积极意义和内在问题。在深入研究牟宗三思想的同时,作者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思考和解释,如中国哲学中“灵性主义”问题,有助于深化对牟宗三思想及整个新儒家运动的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