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和基础层级,也是功能较为完备的综合性经济体系。在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中,县域经济是重点也是难点。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就是要跳出单纯依靠资源和生产要素、依靠投资驱动的圈子,走出一条真正依靠创新驱动、科技驱动和现代科学劳动驱动的路子,致力于增强内生动力,突破发展瓶颈和短板,以闯出一片新天地。 本书分上、下篇。上篇结合作者16年基层工作实践,研究探讨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些理论、政策与实践方面的课题,重点研究思考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县域经济升级、绿色发展中县域层面的使命与担当、县域创新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问题、新型城镇化中的县域角色与作为、乡村振兴中县域层面的着力点等。下篇是作者在基层工作的实践总结和心得体会,既有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路创新和政策思考,也有处置重大事件的亲身经历和经验教训,包括民间金融、环境等事件。 作者简介 游祖勇,男,汉族,经济学博士,现任福建省水利厅副厅长,曾任中共福建省委办公厅正处级秘书,中共石狮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泉州市泉港区人民政府区长,中共泉港区委书记;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兼职教授。著有《中国县域经济与政府行为分析》,主编《县域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在《财经界》《当代县域经济》《中国水利》等杂志发表过十多篇论文。 目录 上篇 第一章 必须致力打造新常态下县域经济升级版 一、县域经济进入发展新常态是必然趋势 二、适应和引领县域经济新常态的当务之要 三、新常态下激励干部干事创业的体制机制 第二章 绿色发展:县域经济的使命与担当 一、县域发展面临诸多生态环境严重压力 二、县域经济绿色发展蕴含良好机遇和强大动力 三、推动县域绿色发展重在责任落实 四、县域经济转型升级呼唤绿色创新与担当 第三章 振兴乡村经济:县级层面应当把握的着力点 一、着力城乡居民美好生活新需求,确定振兴目标任务 二、着力政策落地层面新问题的逐一破解 三、着力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探索创新 第四章 创新治理: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 一、创新县域经济治理理念 二、优化县域经济治理结构 三、转变县域经济治理方式 第五章 城镇化进入新时代:县域的机遇、角色与作为 一、县域城镇必将成为我国城镇化的主阵地并担当重任 二、县域城镇化的空间布局和功能定位 三、加快构建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 四、县域城镇化中的政府与市场 第六章 新常态下县级政府债务问题及风险防控 一、债务扩张:历史必然和现实倒逼 二、债务风险:规模把控和潜在危机 三、债务治理:制度变革与机制创新 下篇 第七章 石狮:一座中国服装名城崛起的前世今生 一、从“估衣摊”“小香港”“民办特区”,到“小政府、大社会”综合改革试验区,东南边陲服装小商品小镇一时名噪海内外 二、从“侨乡商品展销会”到“39海博会”,一个“金字”展览业品牌助推“闽派”服饰异军突起,中国闽派休闲服装发源地地位和影响日益凸显 三、从产商崛起、产业集群、产业链形成到产城融合,中国著名休闲服装城实至名归,40年改革创新风雨兼程 第八章 泉港国家级石化基地的筑梦、追梦和圆梦 一、筑梦启航:几经坎坷、几度春秋 二、绘就蓝图:顺应变化、演绎创新 三、砥砺奋进:踏石留印、抓铁有痕 第九章 泉港:史诗般的世纪大动迁 一、征迁工作在泉州石狮的初试经历 二、泉港区世纪大动迁之规模和气势 三、10个月实现万人搬迁“静悄悄” 四、项目征拆前期工作千头万绪 五、征拆工作实施过程伤筋动骨 六、征迁工作转折点:“916进村入户” 七、难度预想不到的宫(寺)庙祖厝拆迁 八、征迁工作和征拆政策的几点思考 第十章 国家石化基地生态环境建设:筚路蓝缕、殚精竭虑、任重道远 一、区位特点:得天独厚与先天不足 二、殚精竭虑:全力处置石化基地生态环境建设中的急迫问题 三、砥砺奋进:石化基地生态环境建设席地幕天、任重道远 第十一章 泉州县域民间金融市场发展的实践与教训 一、银行总是赶不上市场 二、监管缺失的金融创新难言不败 三、非法集资自生自灭无一例外 四、处置牵扯各方利益博弈伤筋动骨 五、方法和策略是处置成败的关键 六、清账兑付是艰难的系统工程 七、县域民间金融市场治理亟待制度创新 第十二章 泉港区以科技为先导助推石化基地高质量发展 一、科技对石化基地建设的影响和作用 二、以科技为先导建设国家级石化基地的实践 三、以科技为先导驱动石化基地高质量发展的体会 序言 前 言 “郡县治,天下安。”2015年1月12日,习近平总书 记在与200多名县委书记座谈时指出,在我们党的组织结构 和国家政权结构中,县一级处在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是 发展经济、保障民生、维护稳定、促进国家长治久安的重 要基础。他强调:“做县委书记就要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 记,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 。” 我国县的建制已有2700多年历史,春秋时期楚武王在 位时(公元前740年至公元前690年)县制在楚国设立,同时 代的晋、齐、秦也相继建立县制,当时县与郡同级,县略 早于郡出现。秦统一后,建立郡县制,取代了分封制。秦 以后,县建制一直沿用,相对稳定。西汉末13l5个,唐朝 1500个以上,其余时期都在l200个左右,民国时期有所增 加,有近2000个。截至2015年底,全国有2848个县(市、 区),其中市辖区921个、县级市361个、县1397个、自治 县117个、旗及自治旗52个。县域经济是区域经济中的中观 经济,与城市经济不同,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稳定性、开 放性和较强的地域特色。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 和基础层级,也是功能较为完备的综合性经济体系。县域 经济受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影响和宏观经济政策指导、引领 ,也为宏观经济发展奠定基础、提供支撑。县域经济发展 因区位特点、资源禀赋、历史人文、体制机制、结构动能 等诸多因素,不同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存在 较大的差异和不平衡。改革开放40年来县域经济蓬勃发展 的生动实践,彰显出县域经济的生机和活力。中国县域经 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一直占据半壁江山,而百强县的地区 生产总值则占全部县域1/4强,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占全 部县域的1/3强。但对县域发展实践的深入探索研究,进而 揭示其发展规律的学术努力,则远远不够。例如,在改革 开放40年的不同时期,县域经济发展竞争的动能变化及转 换特征和轨迹研究;再如,不同经济发展周期,宏观经济 政策调整对县域经济发展的牵动面和拉动力研究;又如, 市场配置资源机制,因县域经济的区域性、市场发展的成 熟性、市场要素的差异性和市场竞争的有限性,如何影响 市场调节的灵敏度和平衡力;再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 入新时代,县域经济如何实现从2.0发展向3.0跨越;等等 。1989年8月,我研究生毕业到福建省委办公厅工作,这时 正值我国改革开放刚跨入第二个10年,福建省厦门市被列 入改革开放4个特区之一、福州市和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分 别被列入我国沿海第一批对外开放城市和沿海经济开放区 ,厦门市所辖县(区)、晋江(石狮)、福清、长乐等县(市) 县域经济蓬勃发展,成为改革开放的先行军和领头羊。这 期间,我经常跟随省委办公厅领导到这些地方调研,对县 域经济发展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和浓厚的兴趣,撰写发表了 多篇相关调研报告。1996年6月,我到石狮挂职副市长,直 接投身县域经济发展的前沿阵地,融入市场经济汪洋大海 ,见证民营企业搏击风浪的生动实践过程,积极探索创新 政府服务发展路径和方式。石狮以民营经济、市场经济、 外向型经济发展为主的成功实践,使我对县域经济发展规 律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和领悟。后来,我把工作之余的思考 记录下来,并下决心将一些观点和资料充实到我的博士论 文中,形成了《中国县域经济与政府行为分析》一书, 1999年7月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书中重点讨论了县域经 济发展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路径、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重 点(农业产业化、城乡一体化、小城镇建设、可持续发展和 乡镇企业创新升级等)、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政府行为与市场 作用、县域经济运行中的组织结构及功能,以及不同类型 县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等。我的导师著名经济学家陈征教 授为这本书写了序言,并对《中国县域经济:政府治理与 创新发展》在县域经济理论体系构建的探索、政府行为的 考察、发展实践和发展模式的实证分析等方面作出的努力 ,给予了较多肯定和较好评价。而那时我国经济正处在体 制转轨时期,把县域经济发展作为研究对象,较为系统地 分析阐述其体系、结构、功能、运行模式及其规律的著作 并不多。1998年8月,我挂职期满转任中共石狮市委副书记 、常务副市长。在这段工作期间,我有了更加全面、深入 地参与或亲自组织、推动一些重大改革发展实践的机会。 尽管石狮经济在经过20世纪70年代“地摊式自由市场”发 展和改革开放的第一个10年的繁荣,到90年代已经进入调 整期,但仍然是福建乃至全国县域经济最发达县(市)之一 。建市刚满10年的石狮其综合经济实力已经进入福建省县 域经济前三位,仅次于晋江、福清,不久后又很快超过了 福清。这段时间里,我更多地忙于招商引资、服务企业、 外经外贸、市场拓展、旅游开发和侨台事务及外事等工作 ,海峡两岸服装纺织博览会的创办和升格、沿海旅游大通 道的前期工作和资金争取、农村合作基金会和城市信用社 的危机应对及关闭处置等工作花费了我大量精力,也让我 从实践中得到了较多的学习、启发和感悟。石狮“小政府 、大社会”的综合 导语 游祖勇博士将自己在县级基层工作16年实践中的重要经历,原本真实地在书中分享给读者。该著作的《下篇》集中再现了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福建最具区域经济发展特色的石狮市和泉州市泉港区的生动发展实践,一个代表了当年全国改革开放最前沿地区的市场经济发展路径,一个是本世纪头十年全国各地迅速铺开的开发区建设发展的缩影。书中既讲述了一座中国休闲服装名城崛起和一座现代化石化新城开发建设的感人故事,更道出了那个年代在县级领导班子岗位上的一批批年轻人,在推动发展、改革创新、生态环境建设、重大事件应急处置、危机管控和构建社会和谐等方面的大胆探索、作为担当。这些真实记录,反映了依靠投资驱动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那个年代,在资源整合、要素流动、产业集聚和城市扩张大趋势中的特点和规律,反映了县级党委和政府在引领改革、发展和创新中的角色地位和特殊作用,反映了县域经济在区域竞争中的内在动力和外部压力,也反映了县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在制度设计、机制创新上的重要意义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