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苏叔阳,1938年生于河北保定,当代著名作家、文学家,长期从事文化及历史研究。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常务董事,中国文化书院导师,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荣誉委员,中国电影家协会顾问(原副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故土》,中短篇小说集四部,话剧《丹心谱》《左邻右舍》《家庭大事》《飞蛾》等八部,电影《夕照街》《春雨潇潇》等十五部,另有诗集四部。多次获华表奖、鲁迅文学奖、金鸡奖(特别奖)、“五个一”工程奖、人民文学奖、乌金奖等;获“儿童文学金作家”“中国电影百年优秀电影艺术家”“中国话剧百年有突出贡献话剧艺术家”称号。 近作《中国读本》为读本体文学样式的创立做出开拓性贡献,在世界范围以十五种语言发行一千四百多万册,成为中国图书“走出去”的范例,并获联合国艺术贡献特别奖及世界知识产权联盟颁发的中国图书类唯一金奖。 目录 全世界为他哀歌 三个妈妈 不拜菩萨 一年中失去两位妈妈 鸽哨 为丫头鸣不平 离开家乡 寒风中的“弱小者 第一个剪辫子的学生 “为中华之崛起” 只有一件蓝布长衫 唯一的一个免费生 “大江歌罢掉头东” 神田区的怒吼 雨中游岚山 一张发黄的名片 一台印刷机 营救代表 新的觉悟 省署前的怒吼 挺身在前 智斗杨梆子 在铁窗里 法庭上的斗争 聚会陶然亭 再见了,祖国! 在欧洲的岁月 少年共产党 忠贞的友谊 “我回来了,祖国!” 年轻的政治部主任 “抓反革命,要有充分证据” 夹头发的推子 教红小鬼识字 掩护理发员 挑水泡 红军要保卫学校 搓稻谷 一个金戒指 让担架 “饭洒了是小事” 教警卫员当排长 十个鸡蛋 过泸定桥 靠在树上睡一夜 在病中 半碗青稞面 在党小组里 过后河 牛肉面儿 偏方治大病 “还可以再穿一个冬天” “杀不杀蒋介石” 顶风冒雪 “周恩来在西安!” “真令兄弟敬佩” “可要把日本军国主义者气死了!” 劳山遇险 “两路红小鬼会师” 和气的“老板” 云岭十七天 在绍兴老家 送警卫员上党校 小报童 话剧《屈原》的上演 “共产党的车跟不上!” 病人变医生 “我没有给家里寄过钱” 纺线英雄 一顶降落伞 血染较场口 涉水过河 “南京,我们一定要回来的!” 抬担架 雨夜坍窑 情深谊长的毛毯 “制度要大家遵守” 童友重逢 “只能在这一点上特殊” 冒雨借书 新中国的代表 在王秀兰家里 同升和鞋店 周总理照相 在上海少年宫 在肥光小学 快乐的游园会 普通劳动者 “不,没有我的份!” 在五路公共汽车上 幸福泉 食堂里的笑声 欢乐的泼水节 老周和二廷 小桂花 “我也要向雷锋同志学习” “为人民服务到底!” 孤儿不孤 冒着余震的危险 野菜饭 “周伯伯教我们学说话 “私人住宅,谢绝参观 “有了孩子请务必告诉啊!” “要扎根在草原” 小刘的衬衫 建设美丽的北京 一张大字报 总理的“礼服” 总理和理发员 手术之后 最后的几句话 他永远活在祖国的大地上 精彩页 三个妈妈 在我们祖国的东南部,大运河和淮河交叉的地方,有一座古老的城市,这就是江苏省淮安县城。 一八九八年三月五日,淮安县骑马巷里一户姓周的人家生了一个男孩。这男孩子降生的第二天,他的外祖父就离开了人世。这老人临死前听说自己的女儿生了一个男孩,就颤巍巍地问了孩子的生辰八字,然后带着满足的微笑说:“好,这孩子有出息!”慢慢地合上了眼睛。 这个新生的婴儿就是周恩来。他后来果然闻名世界。可是他没有满足外祖父重振家业的愿望,却成了家庭的逆子、埋葬旧社会的掘墓人。 新生的婴儿给全家带来喜悦,父母给他取名叫“大弯”。弯是与风凰一样的“神鸟”。父母亲期待自己的儿子能够展翅高飞青云直上。 吉样的名字一时没有发生效用,大弯不满一岁,他的十一叔就病危了。 年轻的十一叔刚满二十岁,娶妻才一年。婶婶陈氏满心忧虑,于是有人提出让大吉大利的大鸾过继给十一叔,用他美满的天命来挽留十一叔的生命。那时候这叫作“冲喜”。这样,大鸾就从生母万氏的怀抱里,转到过继母亲陈氏的怀抱里。陈氏母亲又为他请了一个很好的乳母—蒋江氏。幼小的大弯就有了三个爱他疼他的妈妈。 可是大弯的到来并没有延长十一叔的寿命。不久,十一叔就望着新妇、婴儿告别了人世。从此,大弯成了陈氏唯一的亲人。 三个妈妈把同样的慈爱给予大弯。也以不同的性格,给大弯以不同的影响生母方氏是周家这个败落下来的官宦之家的主妇。因此,她要应付许许多多场面事。明知缺钱少粮,还得维持周家的排场,这就要典当借贷;她还要负责调解大家庭内部与亲戚的不和,为此四处奔走,排解纠纷。她处理这些家务大政的时候常常带上大鸾,使大弯从小就懂得了大家庭内部的黑暗。万氏妈妈的口才、干才给大鸾以深刻的印象,可是他不喜欢妈妈办的那些事情。他不懂忙活这些事情有什么意义。 陈氏妈妈是个才学出众的女子,有丰富的诗词、小说、戏曲和绘画的知识。丈夫去世以后,她同大鸾相依为命,就用教儿子读诗词的办法打发日子。所以大鸾很小的时候,就会背诵许多唐宋名家的诗句了。当然,那时候他还不能理解背诵的诗句究竟说了些什么。陈氏妈妈还喜欢给他讲故事。孙悟空、张飞、岳飞等人物的形影从小就活动在大鸾心头。 乳母蒋江氏教给大鸾的是另一种知识,给他的慈爱更加纯朴而宽厚。比如吃米饭吧,蒋妈妈会把米饭的来历数落得清清楚楚。怎样播稻种,怎样插秧,怎样收割,怎样春米。从种到吃要经过十几道关口,每一道关口都有讲不完的故事:“你以为吃米饭那样容易吗!才不哩!”这可是大鸾从另外两位妈妈那里无论如何也听不到的。 有一次,四岁的大鸾问蒋妈妈:“瓜也是种出来的吗?” “对喽,宝贝大鸾,瓜也是种出来的。”蒋妈妈告诉他种瓜的方法。 大鸾在花坛里埋下了一粒瓜子,天天浇水,可是总也不见绿油油的小苗钻出来。 “蒋妈妈,怎么我种的瓜,老不长苗呢?”大鸾问。 蒋妈妈一拍掌,笑了:“傻孩子,现在是冬天。春天种才行呢!”于是大鸾盼望春天快快到来,他好去种瓜。 春天到了。大鸾和蒋妈妈种下瓜子,也种下希望。 南瓜生苗了。大弯浇水呀、上粪呐,忙个不停。秋天,他收获了几个大南瓜。他高兴得很,同时钦佩蒋妈妈。蒋妈妈会帮他种瓜呀!这是那两位妈妈不会的。 P3-4 导语 《大地的儿子--周恩来的故事/百读不厌的经典故事》是红色励志经典,中国孩子永远的精神导师,再现了周恩来总理平凡而伟大的一生。全书从不同的时期、不同的角度彰显周恩来的卓著功勋、崇高品德和光辉人格,让人们铭记光荣历史,铭记革命先辈,铭记红色精神。 序言 全世界为他哀歌 一九七六年一月八日,北京刮着刺骨的寒风。它扫过 大地,卷过长空,摇撼着树木,抖动着电线,发出一阵阵 悲戚的鸣咽声,仿佛在宣告什么震天动地的不幸的消息。 大风一直刮到第二天还没有止息。 当寒风又吹来一个黎明的时候,清晨五点钟,全世界 都收到北京新华通讯社发出的沉痛的计告:中国共产党中 央委员会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中国人民 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主席周恩来,因患癌症,于一九 七六年一月八日九时五十七分在北京逝世,终年七十八岁 。全世界都被这噩耗震惊了,人类的活动一时间似乎陷入 停顿。各种各样的人群需要过一段时间,才能品味出这消 息宣告的严峻的事实所包含着的全部意义。 当寒风中一传出广播员沉痛的声音,北京和全中国立 即陷入了无边的悲痛的海洋。泪水似乎把九百六十万平方 公里的国土漂浮起来了。 全世界各个角落的通信手段都忙碌地传递着这个消息 。 从那天开始到一月十五日(他的葬礼举行的日子),甚 至以后更长的时间里,几乎所有国家中所有重要的人物, 都对他的逝世发表了悲痛的声明或谈话;许多国家下半旗 志哀,联合国旗也下半旗,同时没有升起联合国会员国的 国旗。这在这个世界组织中是极其罕见的事情。无数喀电 和啥函飞向北京;各国报纸以显著位置刊载了这惊人的噩 耗,有的报纸整版套上了黑框;无数电台播放这悲痛的消 息,有的还播放沉痛的衰乐;周思来的照片和影片资料, 反复地出现在书刊报纸和电视屏上;无数普通的群众涌向 当地中国使馆和驻在机关,表示自己的哀悼,悲痛汹涌在 他们心里,热泪洒在他们购前,全世界都为他哀歌。 一家外国报纸宣告:“全世界都哀悼他的去世,因为 他是一个罕有的受人爱戴的人”,他“赢得了他的朋友和 敌人的尊敬”。 为什么?为什么一个人的逝世震动了全世界人们的心? 为什么他能赢得地球上绝大多数人的尊敬? 我们应该知道,知道关于他的一切。把他光辉的品德 、崇高的精神记下来,传下去,告诉我们的子孙后代,让 一切中华民族的后裔,把他的精神作为一笔宝贵的财富继 承下来,永远永远地为我们的历史上曾经产生过他这样的 人物而自豪! 这本书不是他的传记,没有、也不可能记载下他全部 的功业。只是为了让年幼的孩子们了解他、记住他,而搜 集编写了关于他的一育多个小故事。 他在生前是不愿意任何人称颂他的。然而,为了表达 对他的敬意,我们还是做了他不愿做的事。 周总理,请您谅解吧,这是建设祖国的事业所必需的 呀! 内容推荐 本书从史实出发,截取周恩来总理光辉一生中的部分片段,通过小故事的形式,生动流畅的笔触,讲述了周恩来总理艰苦奋斗、爱党爱人民的事迹,再现了周恩来总理的人格魅力、政治智慧和军事才能。本书有助于培养青少年的爱国主义精神,让青少年走进伟人丰富细腻的内心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