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浮生六记(外三种)/明清小品丛刊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清)沈复 |
出版社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所收清人小品四种,均为闺中忆语体散文的代表作品。书中所涉及的四位女性,都聪慧美丽、才华横溢而不幸早逝。作者以凄美的文字、缠绵的笔调,抒发了对亡妻(妾)的悼亡之情,向读者展示着他们的位俪情深、缝继爱恋、动乱忧患、悲欢离合…… 目录 出版说明 前言 影梅庵忆语 浮生六记 卷一 闺房记乐 卷二 闲情记趣 卷三 坎坷记愁 卷四 浪游记快 香畹楼忆语 秋灯琐忆 序言 中国古典散文,自先秦发源,中经汉魏六朝、唐宋, 发展到明清,已经进入了其终结期。这一时期,尤其是晚 明阶段,伴随着时代社会的发展,文坛也出现了新的变化 。这一时期的散文园地,虽然没有再出现过像先秦诸子、 唐宋八家那样的天才巨子,但也是作者众多、名家辈出; 虽然没有再出现过《庄子》、《韩非子》一类以思理见胜 的议论文,《左传》、《史记》一类以叙述见长的史传文 ,以及韩柳欧苏散文一类文质兼胜的作品,但也有新的开 拓和发展,散文的题材更加丰富,形式更加自由,从对政 治、历史和社会现实的关注,更多地转向对人生处世、生 活情趣的关注,从而形成了又一个以文体为特征命名的发 展时期,这就是文学史上习称的明清小品文。 小品的名称并不自明清始。“小品”一词,来自佛学 ,本指佛经的节本。《世说新语·文学》:“殷中军(浩) 读小品,下二百签,皆是精微。”刘孝标注云:“释氏《 辨空》,经有详者焉,有略者焉;详者为大品,略者为小 品。”可见,“小品”本来是就“大品”相对而言,是篇 幅上的区分,而不是题材或体裁的区分。小品一词,后来 运用到文学领域,同样也没有严格的明确的定义,凡是短 篇杂记一类文章,均可称之为小品。题材的包容和体裁的 自由,可以说是小品文的主要特点。准确地说,“小品” 是一种“文类”,可以包括许多具体的文体。事实上,在 明人的小品文集中,许多文体,如尺牍、游记、日记、序 跋,乃至骈文、辞赋、小说等几乎所有的文体,都可以成 为“小品”。明人王思任的《谑庵文饭小品》,就包括了 几乎所有的散文、韵文的文体。尽管如此,从阅读和研究 的习惯来说,小品文还是有比较宽泛的界定,通常所称的 小品文,主要还是就文体而言,指篇幅短小、文辞简约、 情趣盎然、韵味隽永的散文作品。 小品文作为一种文体的兴盛,在明清时期,主要在晚 明阶段。而小品文的渊源,则仍可追溯到先秦时期。《论 语》、《孟子》、《庄子》等书中一些精采的短章片断, 可以看作是后世小品文的滥觞。六朝文人的一些书信、笔 记之类,如《世说新语》中所记的人物言行,“简约玄淡 ,真致不穷”(胡应麟《少室山房类稿·读(世说新语)》) ,更是绝佳的小品之作。唐代小品文又有长足发展。柳宗 元的“永州八记”,堪称山水小品中的精品。晚唐时期, 陆龟蒙、皮日休、罗隐等人的小品文,刺时讽世,尖锐深 刻,在衰世的文坛上独树一帜,“正是一塌糊涂的泥塘里 的光彩和锋芒”(鲁迅《小品文的危机》)。宋代文化得到 空前的发展,出现了不少百科全书式的文化巨人,而其中 代表宋代文化最高成就的苏轼,就是一位小品文的巨匠。 苏轼自由不羁的性格,多方面的文化素养,使小品文这种 文体在他手中运用自如,创作出大量清新俊逸之作,书画 题跋这一体裁更是达到了极致。以致明人把他推为小品文 的正宗,编有《苏长公小品》。宋代兴起的大量笔记,不 少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为小品文的兴盛起了推波助澜 的作用。 把小品文作为一种文体加以定名,并有大量作家以主 要精力创作小品文,从而使小品文创作趋于繁荣,还得到 晚明阶段。这一阶段,不仅有不少作家把自己的著作径以 “小品”命名,如朱国祯的《涌幢小品》、陈继儒的《晚 香堂小品》、王思任的《谑庵文饭小品》等;还出现了不 少以“小品”为名的选本,如王纳谏编《苏长公小品》、 华淑编《闲情小品》、陈天定编《古今小品》、陆云龙编 《皇明十六家小品》等。而作为小品文达到鼎盛阶段标志 的,还得推当时出现的许多具有很高文学成就的小品文作 家,如以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袁”和江盈科为代 表的“公安派”作家,钟惺、谭元春为代表的“竟陵派” 作家,以及同时或稍后的屠隆、汤显祖、张大复、陈继儒 、李日华、吴从先、刘侗、张岱等,均有小品文著述传世 。晚明小品文的主要特点在于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在艺 术上极富创造性。晚明小品虽然在思想内涵和历史深度方 面,无法与先秦两汉散文、唐宋散文等相比;但在反映时 代思潮、探寻人生真谛方面,同样达到了时代的高度。 晚明小品文的兴盛,是与当时的社会现实、社会风尚 和思潮的影响分不开的。晚明个性解放的思潮、市民意识 的增强,是晚明小品文兴盛的重要原因。明亡之后,天翻 地覆的巨变使社会思潮产生了新的变化,晚明的社会思潮 和文学风尚得到了新的审视;同时,随着清王朝专制统治 的加强和正统文学思潮的冲击,小品文的创作也趋于衰微 。但仍有一部分作家仍然继承了晚明文学的传统,创作出 既有晚明文学精神又具时代特色的小品文,如李渔的《闲 情偶寄》、张潮的《幽梦影》、余怀的《板桥杂记》、冒 襄的《影梅庵忆语》、沈复的《浮生六记》等,或以其潇 洒的情趣,或以其真挚的情怀,为后人所激赏。 明清小品文不仅是中国古典散文终结期时的遗响,而 且也是古典散文向现代散文转换中的重要一环,对后世产 生了重要影响。“五四”新文学运动的不少散文作家都喜 爱晚明小 导语 小品的名称并不自明清始。“小品”一词,来自佛学,本指佛经的节本。《世说新语·文学》:“小品”一词,来自佛学,本指佛经的节本。《世说新语·文学》:“殷中军(浩)读小品,下二百签,皆是精微。”刘考标注云:“释氏《辨空》,经有详者焉,有略者焉;详者为大品,略者为小品。”可见,“小品”本来是就“大品”相对而言,是篇幅上的区分,而不是题材或体裁的区分。 本书共收清人小品四种:沈复《浮生六记》、陈襄《影梅庵忆语》、陈裴之《香畹楼忆语》和蒋坦《秋灯琐忆》。四书均是中国古代著名的以女性为主人公的抒情文学的代表作品。 精彩页 影梅庵忆语 爱生于呢,昵则无所不饰。缘饰著爱,天下鲜有真可爱者矣。矧内屋深屏①,贮光阒彩,止凭雕心镂质之文人描摹想象,麻姑幻谱②,神女浪传③。近好事家复假篆声诗④,侈谈奇合,遂使西施、夷光、文君、洪度⑤,人人阁中有之,此亦闺秀之奇冤,而啖名之恶习已。 ①矧(shěn):况且。 ②麻姑:神话中的女仙。 ③神女:巫山女神,相传楚襄王游高唐时梦中所遇。 ④声诗:乐曲。 ⑤西施、夷光:古代越国美女。文君:卓文君。汉人,司马相如之妻。洪度:薛涛,字洪度,唐代女诗人。 亡妾董氏,原名白,字小宛,复字青莲。籍秦淮①,徙吴门②。在风尘虽有艳名,非其本色。倾盖矢从余③,入吾门,智慧才识,种种始露。凡九年,上下内外大小,无忤无间。其佐余著书肥遁④,佐余妇精女红,亲操井臼,以及蒙难遘疾,莫不履险如夷,茹苦若饴,合为一人。今忽死,余不知姬死而余死也,但见余妇茕茕粥粥⑤,视左右手罔措也,上下内外大小之人,咸悲酸痛楚,以为不可复得也。传其慧心隐行,闻者叹者,莫不谓文人义士难与争俦也。 ①籍秦淮:指董小宛原为秦淮名妓。秦淮即流经南京的秦淮河,为妓院集居之地。 ②吴门:苏州别称。 ③倾盖:比喻短暂的初次相识。矢:发誓。 ④肥遁:隐居。 ⑤茕茕:孤独的样子。粥粥(yù yù):不知所措的样子。 余业为《哀辞》数千言哭之①,格于声韵不尽悉,复约略纪其概。每冥痛沉思姬之一生,与偕姬九年光景,一齐涌心塞眼,虽有吞鸟梦花之心手②,莫能追述。区区泪笔,枯涩黯削,不能自传其爱,何有于饰?矧姬之事余,始终本末,不缘狎昵。余年已四十,须眉如戟。十五年前,眉公先生谓余视锦半臂碧纱笼③,一笑瞠若,岂至今复效轻薄子漫谱情艳,以欺地下?傥信余之深者,因余以知姬之果异,赐之鸿文丽藻,余得藉手报姬,姬死无恨,余生无恨。 ①《哀辞》:指作者所写之《亡妾董小宛哀辞),该辞共2400字、240韵。 ②吞鸟:传罗含少时梦鸟飞来人口,自是才藻日新。见《艺文类聚》引《罗含传》。梦花:梦笔生花,相传唐代大诗人李白梦见所用笔头生花,后果然才气横溢,名闻天下。后喻文思泉涌。 ③眉公:陈继儒(1558--1639),号眉公,明末著名的隐逸文人。半臂:指短袖衣,即背心。此指爱宠纷多。典出《东轩笔录》:宋子京(宋祁)多内宠,曾宴曲江,觉微凉,十余宠各送一半臂。碧纱笼:唐王播贫时曾题诗僧院,后贵,见所题诗被僧用碧纱盖护。见《唐摭言》。此指富贵发达。 己卯初夏①,应试白门②,晤密之③,云:“秦淮佳丽,近有双成④,年甚绮,才色为一时之冠。”余访之,则以厌薄纷华,挈家去金闾矣⑤。嗣下第,浪游吴门,屡访之半塘⑥,时逗留洞庭不返⑦。名与姬颉颃者,有沙九畹、杨漪炤。予日游两生间,独咫尺不见姬。将归棹,重往冀一见。姬母秀且贤,劳余日:“君数来矣,予女幸在舍,薄醉未醒。”然稍停,复他出,从兔径扶姬于曲栏,与余晤。面晕浅春,缬眼流视,香姿玉色,神韵天然,懒慢不交一语。余惊爱之,惜其倦,遂别归,此良晤之始也。时姬年十六。 ①己卯:崇祯十二年(1639)。 ②白门:金陵别称,今南京。 ③密之:方以智(1611—1671),字密之,明清之际思想家、科学家。 ④双成:董双成,相传为西王母侍女,在炼丹得道后吹笙驾鹤升仙。因小宛姓董,故比之。 ⑤金阊:在苏州阊门内。此代指苏州。 ⑥半塘:在苏州虎丘一带。 ⑦洞庭:指苏州西太湖中的东、西洞庭山。P3-5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