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我叫默瑟,一个身负巨债的失意女作家。这天一份报酬优的工作找上了我保险公司委托我去调查一名神秘书商的底细。这事儿与20世纪最伟大的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有关。他身后留下的《尘世乐园》《美丽与毁灭》《了不起的盖茨比》《最后一个大享》《夜色温柔》五份珍贵的手稿,收藏于普林斯顿大学图书馆的地下保险库中。但是一夕之间,手稿竟全部消失。五名窃贼精心策划了这起犯罪,盗走了手稿,并很可能将它们卖入了黑市。 手稿极有可能在这名名叫布鲁斯的书商手中—— 布鲁斯在度假胜地卡米诺岛拥有一家极受欢迎的独立书店,但是,作为一名书店经营者,他的秘密未免太多了。 我的任务便是回到故乡卡米诺岛,接近布鲁斯,追查手稿的真正下落。但知道得越多,我就越发能嗅到危险的气息…… 目录 第一章 抢劫 第二章 古董商 第三章 招聘 第四章 海滩来客 第五章 中间人 第六章 小说 第七章 周末情人 第八章 送货 尾声 后记 导语 本书跳脱了作者以往律政惊悚小说框架的犯罪题材,一样令人屏气凝神、心跳加速。除了盗窃场景,他还通过这本书,微讽了美国图书出版界的一些怪现象。并且,有别于过去的以男性为主,这次他创造了不少有趣的女性,各有其特别的魅力。故事也相当浪漫。 本书不再是以法庭诉讼为主题,而是带领书迷走入书籍买卖及黑市的世界,他不但写出作家该如何寻找题材,作家手稿的珍贵,珍本收藏,甚至二手书籍拍卖,对可能发展出的相关行业及知识,好好给读者们上了一课。 后记 请允许我向普林斯顿大学道歉。如果学校的网站信息 准确的话(我们也没理由怀疑它的准确性),那么弗朗西 斯·斯科特·基·菲茨杰拉德的原始亲笔手稿的确是收藏 在燧石图书馆里。我对此没有第一手的资料可以证明,从 来没去过那座图书馆,当然,写这本小说时,我刻意没有 去图书馆参观。据我所知,这些手稿可能存放在图书馆的 地下室、阁楼或者有重兵看守的秘密坟墓里。在这个问题 上,我并没有太过苛求,也没有严格地去研究调查手稿存 放的确切地点,主要是因为我不想让不法之徒有机可乘, 对珍贵的手稿起邪恶的贪念。 从我的第一部小说里,我领悟到一个事实:写书远比 卖书容易得多。因为我对图书零售业一无所知,所以一切 都依靠我的一位老朋友,理查德·豪沃斯,他是密西西比 州剑桥广场书店的店主。他看了我的初稿,对其中很多地 方都提出了修改意见。非常感谢你,理奇(理查德的昵称 )。 珍本书籍的故事设定非常吸引人,我只是略有涉猎, 并不在行。当我需要帮助时,我就会求助于很多珍本书籍 领域的专业人士,包括:查理·罗维特、迈克尔·苏亚雷 斯以及汤姆和海蒂·康加尔顿:他们是珍本书籍公司的老 板。非常感谢他们的热心帮助。 此外,教堂山的戴维·劳斯以及卡本代尔的托德·道 蒂也在关键问题上给了我很大帮助。 精彩页 抢劫 内维尔·曼钦是波特兰州立大学美国文学系的一名教授,即将成为斯坦福大学的博士生。可是有人假借“曼钦教授”的名义,用伪造的大学专用信纸,写了一封信。在信中,这个人声称自己专门研究作家弗朗西斯·斯科特·基·菲茨杰拉德的作品,并且即将来到东海岸,希望借这次东海岸之行,能够有机会瞻仰一下这位伟大作家的“亲笔手稿和作品”。这封信的收信人一栏写的是杰弗里。布朗博士,也就是普林斯顿大学燧石图书馆珍本图书与特别收藏部手稿科的主任。这封信和其他信件一起,经过各层的分拣和递送,最终被放在了艾德‘福克的办公桌上。 艾德是一名助理图书管理员,他的日常工作很单调,除了图书馆的一些琐事之外,最主要的任务之一就是核实写信人的身份。艾德每周都会收到几封类似的信件。寄信人往往都自称是菲茨杰拉德的书迷或者研究专家,当然,其中偶尔也有几位真正的学者。去年,艾德接待了一百九十多位来这里参观手稿的学者。他们来自世界各地,来到这里的时候无一例外,全都目不转睛地盯着这些珍贵的手稿,眼神里充满了谦虚与敬仰,就像圣殿前的朝圣者一样。 艾德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了三十四年,这些年里,他每天都在这张办公桌上审查信件。直到今天,参观菲茨杰拉德手稿的人依然络绎不绝,与三十年前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不过这些日子以来,艾德一直在思考,关于那位伟大作家的生平事迹是否还有未被深入研究和探索,或者不太详尽甚至遗漏的地方。不久前,一位德高望重的学者告诉艾德,迄今为止,至少有一百部描述和评论菲茨杰拉德的生平、作品甚至他疯狂-的妻子的书籍,相关的学术文章也超过了一万篇。而菲茨杰拉德在四十四岁的时候就因为酗酒去世了,如果他能长寿一些,并且一生都坚持写作的话,那将会有怎样一番成就呢?但如果是那样的话,那么艾德就得需要一个助手了,或者两个,甚至是一个团队。不过艾德很快意识到,其实死后留名的往往都是英年早逝之人。(更不用说死后的版税也比死之前高多了。) 几天后,艾德终于翻开了“曼钦教授”的来信。他快速地浏览了图书馆的登记记录,发现这是他第一次来信,看来这是一个新的申请来访者。一些退伍军人曾经多次到访普林斯顿大学,他们只要给他打个电话,说:“喂,艾德,我下周二来。”艾德就会同意并且进行安排,但是对这位曼钦教授却不能这样简单处理。 艾德浏览波特兰州立大学的网站,查到了这位教授的信息:俄勒冈大学美国文学学士学位,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硕士,做兼职教授已经有三年了。从照片上看,他是个样貌普通的年轻人,三十五岁左右,脸上的胡子应该只是一时兴起才留的,不大可能一直留下去,还戴着一副窄窄的无框眼镜。 在信中,这位曼钦教授说,希望相关人员通过邮件给他回复,并且留下了一个私人Gmail邮箱地址,他说他很少查看他的大学邮箱。艾德心想:“是啊,你只是个小小的兼职教授,当然很少看大学邮箱,甚至有可能连自己的办公室都没有。”艾德看信的时候经常会冒出一些奇怪的想法,这是一种职业本能,当然他不会把这些想法告诉别人。出于谨慎,他在第二天给曼钦教授回复了邮件,并且发送到波特兰州立大学的工作邮箱。他感谢曼钦教授给普林斯顿大学来信,并邀请他来大学参观。他询问教授的到访时间,并且列出了几项参观菲茨杰拉德手稿的基本规定。其实规定有很多条,他建议曼钦教授在图书馆的网站上好好看一下,做好充分的准备。 邮件发送后立马就收到了回复,但很明显是自动回复的。邮件中说曼钦已经好几天没有登录过他的邮箱了。在这之前,曼钦的一个熟人入侵了波特兰州立大学的数据库,并且篡改了电子邮件服务器。这对老练的黑客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艾德向大学的邮箱发送了回复,黑客和那个冒名顶替的人肯定立刻就知道了。 哦,好吧,艾德心想。于是第二天,他向曼钦教授的私人Gmail信箱发送了相同的邮件。不到一个小时,艾德就收到了曼钦的回复。他十分感谢艾德的邀请,说自己迫不及待地想要来这里。他在邮件里滔滔不绝地讲他如何认真地研究图书馆网站,花了几个小时的时间浏览图书馆关于菲茨杰拉德的电子档案,多年来他一直渴望能看一看这位伟大作家手稿的复印件,并且对他的第一部批判性小说《尘世乐园》特别感兴趣。 “很好。”艾德心想。这种邮件他见得多了,这个家伙想在他还没到这里之前给自己留下好印象,这一点儿也不奇怪。P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