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重拾哲学--从情感迈向理智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作者 王生智
出版社 研究出版社
下载
简介
作者简介
王生智,北京邮电大学退休教师,退休前担任该校电商研究中心副主任,其间十多年主要从事通信行业的经管咨询。曾经的数十个咨询对象包括,中国三大电信运营商的总部及其省、市公司,跨国公司中的华为、朗讯、微软,咨询机构中的德国电信咨询、野村综研、中国工程院,政府部门中的工信部、国资委、北京经信委等。曾对电信运营商重组、3G与4G牌照发放等电信行业当时的事务,为国家相关部委提供决策咨询,并荣获采纳,且成效卓著。
作者做过农活、维修、组装、制造、工程、研发、教学、培训、领导、管理、营销、咨询等多种工作。他在几十年的各类经历中,持续认真总结思考社会、市场与学术上的各类现象、经验及其背后的深层原因。
后记
作为生长在这个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我们的人生真是
无比丰富、无比灿烂、无比幸运。我打心底里感激这个伟
大时代,感激伟大祖国。
我们在幼年时,亲身经历了没有电灯、高楼,只有油
灯、土屋的时代;虽未见识过刀耕火种,却亲眼见识过二
牛抬杠的犁地耕田;也见识过骆驼拉着巨轮木车在土路上
重载缓行,车身与巨轮齐高、全车纯木制作、没有铁制轮
轴也没有橡胶轮胎;还见识过铁匠铺里用手锤铁砧打钉马
掌,榨油房内用木制机械来榨油和磨坊中用驴拉磨碾磨面
碾米,以及人们在各种原始手工作坊中的辛勤劳作。可以
相信一千多年前,中国社会已经具备了这样的物质条件,
那时民间的生活与劳作已然如此这般。
我们在青少年时,亲身体验了插稻秧和割麦子的冰冷
刺骨和挥汗如雨,亲身感受过施肥与锄禾的筋疲力尽与腰
酸背痛。我们亲身感受了热火“文化大革命”的风雷激荡
,亲眼看到了世间人生的大起大落,也切身体验了社会的
阴晴变迁。我们经历了“文化大革命”时的停课与复课,
也经历了拉练磨出的脚掌水泡,我们经历了恢复高考时千
军万马的激烈混战,也经历了大学校园的挑灯夜读,或者
是“电大、夜大或职大”的艰难苦读。在我们当中,有人
握过镰刀,有人开过机床,有人扛过枪炮,也有人做过市
场大潮中的“倒爷”,还有人后来摇身一变,成了“白领
”,“拿捏”起科技或管理的“分寸”,甚至有人一生亲
历工、农、兵、商、学、技、政,身经百战愈挫愈勇。
我们在中青年时,亲身经历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
中国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中国产业结构的急速转型。中国
的改革开放,起步在农村,迈步在来料加工,阔步在建设
经济开发区,奔跑在引进技术与管理,起飞在建立自主知
识产权,腾飞在形成大而全的完整产业体系。中国依托老
祖宗留下的文化与精神,全面学习国外的技术、管理和经
验,从上到下逐渐接受了现代市场经济的运行体系、思想
观念和行为模式。中国用了四十年的时间,把自己从贫困
交加的弱国,建设成了一个现代化的强国,从世界末尾,
走到了世界前列。
在我们接近晚年的今天,中国已经是世界经济的第二
大国,拥有世界一流的先进技术和高效的生产力,人们的
思想、意识、观念发生了前所未有和日新月异的变化。中
国人的生活也发生了当年难以想象的变化,大陆的高速铁
路与高速公路四通八达,互联网络无处不在,移动电话无
人没有。城市中的人几乎每家都有小汽车,电视、冰箱、
洗衣机、空调等家电设备更是司空见惯不足挂齿,即使在
大多数农村,人们的生活也已接近小康水平,到2020年中
国将基本消灭个别贫困,全面步入小康社会。
比我们早的人没能赶上当今的发达,比我们晚的人难
以想象以前的人如何劳作与生活。现如今我们又赶上了移
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与东西文化的剧烈碰撞,各类信息与
日俱增,各种观念铺天盖地。我们这一代中国人亲身经历
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跨越了西方数百年的发展历程,
实在是太难得了、太幸运了、太可贵了。
正可谓,千年就等这一回,百世只为这一生。我们若
不把自己在这个伟大时代的所见所闻、所经所历与所思所
想,记录下来流传下去,实在有愧于养育我们的伟大祖国
,有愧于我们亲身经历的、发生了沧桑巨变的伟大时代。
谨以这本小书祝福这伟大的时代、伟大的祖国,祈望中国
的未来、世界的未来,一天比一天、一年比一年,更加美
好!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新的命题
一、快感是生物进化的根本动力
二、情感决定思维
三、代表人类的理智源自语言
四、社会交流成就了人类
五、人是-个惯性体
六、认识是-个过程
七、幸福源自观念正确
八、人只能以己度人
九、人生就是奋斗
十、人的素质是对立的统一
第二章 对过往哲学的回顾
一、早期古希腊哲学
二、古希腊哲学
三、近代西方哲学
四、现代与当代西方哲学
五、中国古代哲学
六、东西方哲学的差异
第三章 现世问题的哲学思考
一、自由与限制
二、自我与社会
三、哲学与科学
著后感言
精彩页
第一章 新的命题
本章将在当代已有科学结论的基础上,并以科学结论为依据,提出十个新的哲学命题,试图借此深入探解人类的千古谜思。
命题1:快感是生物进化的根本动力。生物区别于非生物的显著之处,不仅在于有生有死、吐故纳新,更在于生物必须有感觉和记忆。感觉甚至是新陈代谢的先决条件,生物必须感知环境并感知体内。最简单的感觉是快感和痛感,快感代表了生物行为的成功,痛感代表了生物行为的失败。记忆成就了感觉存在的意义,对于情形、成功行为及所获快感的记忆,造成下次生物的行为重复,多次长期的成功重复,维持了生物的生存;对情形、失败行为及所获痛感的记忆,造成下次生物的行为规避,失败或多次失败就会导致该生物的灭亡;如此造成的用进废退,导致了基因的变异与遗传。
单细胞生物就具备感觉,感觉的重要性,使得多细胞生物,在细胞分工中,必然分化出专司感觉、记忆、判断和指挥的协调细胞,由协调细胞收集和记忆来自其他细胞的感觉信息,依据快感或痛感做出判断,并依此协调其他细胞的行为。只有这样,多细胞生物才能是一个有机的生命整体。生物利用感觉判断指导行为,快感与行为重复决定了生物的生存与进化,生物生存与进化就必然形成基因变异与遗传对快感的依赖。基于对生物感觉和行为的分析可以推断,快感是生物进化的根本动力。
命题2:情感决定思维。生物进化到脊椎动物出现时,专司感觉、记忆、判断和协调的简单协调细胞,逐渐发展成了复杂的大脑、神经网络和感觉器官;单一的快感或痛感逐渐发展成了更多的情感,简单的判断逐渐发展成了更多的思维,它们依靠情感进行判断,情感也自然就是它们唯一的价值标准,情感强度也就成了它们思维的“价值尺度”。不过,它们的思维仍然仅仅是隐性的情感思维。
在人类拥有语言之前,人类早已具备了其他高等动物也具有的无意识注意、归类、记忆、判断、归纳与演绎等隐性情感思维的能力,这些能力是先期人类和其他高等动物生存所必需的。人类独有的语言和显性理智思维,都是在这些隐性情感思维能力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在人类有了语言之后,人类渐渐地发展出了依托语言的显性理智思维,无论是在理智思维开始出现之初,还是到了现在,人的理智思维都受到情感思维的支配与支撑。人类的理智思维是可意识到的显性思维,而显性思维仅仅是思维整体的冰山一角。人的情感代表了意志,反映了意志的成败,情感会增强或削弱意志,也会改变和产生意志。人类的认识、思想、行为乃至生存进化,依靠情感进行比依靠意志进行更可靠。
命题3:代表人类的理智源自语言。人类形成的原因有直立行走、制作工具、用火、劳动和语言等,这其中每一步也许都是必需的,但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语言。正是因为有了语言,人的思想意识才变成了人间的存在,才能定义出无法以隐喻为依托的,高度抽象的大量概念,人才能够有效长时间地聚焦自身的注意力,才能形成有意识的思考,有意识的理智思维才能进行有逻辑的深入推理,人类才有了高效的交流。因为社会交流,人类的知识与智力得到了极其快速的倍增式提升,使人类智能飞速跨越了数亿年的进化历程,变成了具有理智的智能人。虽然理智思维受到情感思维的支配与支撑,但是理智思维对于情感思维也具有强有力的反作用。正是语言成就了人类的理智,超群的理智正是人类与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人类现在是世界上唯一依靠理智思维生存的文明生物。
命题4:社会交流成就了人类。人类能够脱离一般动物,得益于语言带来的社会交流,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广泛交流,人类才能成倍、成百倍、成千上万倍地增加知识与智能。这一点彰显了交流对于每个人的重要性,今天任何人的知识和智能的绝大多数,接近100%,都来自交流,而非产生于每个人自身,并且越来越多。人类的智慧源自数量庞大之群体的长久累积,这就意味着,个人对于社会的依赖,远高于任何其他动物对于群体的依赖,每个人都从社会获得生存必需的一切及其所带来的大量快感。经过长期的历史进化,人类不仅具备生物都有的利己本能,还具有人类独有的利他本能。因此,人是社会人,单一个体难以生存,而利他本能恰恰是人类社会道德的基点,是人类文明之源泉。
人性就是指利己与利他本能的对立、统一与共存,且这是一种正向着利他逐渐增多、利己逐渐减少的方向发展的人类特性。人类社会发展的当前过程,就是从更多利己向更多利他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对利己与利他之偏移程度的恰当把握,决定了社会的发展与人类的幸福。人类的历史体现了理智思维对于情感思维的改造,利他本能对于利己本能的改造,人性对兽性的改造,文明对野蛮的改造。
命题5:人是一个惯性体。从高度抽象的意义上来说,人就是一个人体物质与实践感受决定的惯性体,思维与行为的惯性体。情感记忆是人的惯性之载体。人的惯性只能来自对无数实践的感受,每个人从小到大所经历的实践不同,造成了每个人独特的个性。人
导语
这是一本注定会引起争议的书,也是一本值得认真批判的书。本书首次明确区分并论述了情感思维与理智思维之间支撑支配与反馈的关系,分析了语言支撑人类显性理智思维的六个决定性因素,阐述了正是语言交流造就了理智、利他与文明的人类,揭示了利已与利他都是人的本能,提出了快感是生物进化的根本动力之假说。首次宣示了人是人体物质与实践感受决定的惯性体,思维与行为的惯性体;人的内心是每个人观察社会的唯一参照物;人生就是奋斗,二者互为充分必要;人类发展的历史是理智与利他不断改造情感与利己的文明发展进程。深入细看,还可以发现,书中隐藏着很多新鲜的观念或提法,也与以往不尽相同。
序言
谨以此书献给那些善于思考、勤于思考或乐于思考的
人们!
这是一本注定会引起争议的书,也是一本值得认真批
判的书。原因很简单,书中提出的诸多新观念,与当今世
见全然不同,然而,这些观念经过此处深入浅出地清晰论
述之后,却又是那么浅显在理,让人心服口服。
本书中诸多全新的观念均为首次面世,这些观念在此
得到了哲学层面的解释。在这里诸君可看到,为什么一个
人努力帮助别人而自己却得到了快乐。本书首次明确区分
并论述了情感思维与理智思维之间支撑支配与反馈的关系
,分析了语言支撑人类显性理智思维的六个决定性因素,
阐述了正是语言交流造就了理智、利他与文明的人类,揭
示了利已与利他都是人的本能,提出了快感是生物进化的
根本动力之假说。首次宣示了人是人体物质与实践感受决
定的惯性体,思维与行为的惯性体;人的内心是每个人观
察社会的唯一参照物;人生就是奋斗,二者互为充分必要
;人类发展的历史是理智与利他不断改造情感与利己的文
明发展进程。深入细看,还可以发现,书中隐藏着很多新
鲜的观念或提法,也与以往不尽相同。
本书指出,哲学是人类对于世界的符合逻辑的根本推
测。这样的观念将会使哲学摆脱古典形而上学的束缚,同
时也可从实证科学的局限中分离出来,为哲学发展的未来
,展示了无限宽广的前景。
哲学从来没有任何时候,像现在这样,把人类看得如
此清澈明晰。
本书高度抽象地总结了市场与科学兴盛的原因,总结
了中国近现代落后的原因,总结了人类发生的原因,总结
了人性的发生与发展,总结了人类文明的进程。
本书的几个基本观念,都曾得到过充分论述,相关文
章曾在中国科学院相关研究所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期刊和
网站上公开发表过。
一个人的才智往往取决于他想明白了多少道理,尤其
是大道理。大不明,小无宁;大道通,一通百通,从此无
扰。正如明代王阳明所说:“人到纯乎天理方是圣,金到
足色方是精。”
内容推荐
这本书借鉴脑科学、生物学、认知心理学等学科的最前沿科学成果,提出了诸多新的哲学命题。这些命题回答了哲学史上的许多问题,对于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哲学形成了,站在最新科学基础上的、新时代的有力支持。本书明确区分并论述了情感思维与理智思维之间支持、支配与反馈的关系;列举了语言支撑人类显性理智思维的六个决定性因素;阐述了正是语言交流造就了理智、利他与文明的人类,揭示了利己与利他都是人的本能;分析了情感是动物进行判断的价值标准,高等动物的情感是它们记忆、注意、归类等基本生存能力的依据,人类在拥有语言之前,就具备了高等动物的这些能力;提出了快感是生物进化的根本动力之假说。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0:5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