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颜全毅戏曲剧作集 |
分类 | |
作者 | 颜全毅 |
出版社 | 中国戏剧出版社有限公司 |
下载 | ![]() |
简介 | 作者简介 颜全毅,文学博士,中国戏曲学院戏文系教授、硕士生导师、系主任。出版有《清代京剧文学史》《倩女幽魂——新古典戏文创作集》等专著。自1983年剧本被搬上舞台演出始,已有二十多部戏曲作品被京剧、昆剧、越剧等剧种演绎,并被其他剧种移植。 目录 代序 痴雅有情、自见青山妩媚 越剧 鹿鼎记 古装传奇越剧 仁医寸心 越剧 柳梦梅 新编越剧 游子吟 无场次现代戏 咫尺阳光 原创花灯歌舞剧 走婚 庭院戏 圆圆曲 京剧 帝女花 京剧 董仲舒 昆剧 风雪夜归人 附录 现代笔法·古典情味·场上艺术——专访中国戏曲学院戏文系教授、编剧颜全毅 精彩页 鹿鼎记 编剧:颜全毅 金庸先生授权杭州越剧院改编 人物:韦小宝、康熙、陈近南、鳌拜、建宁公主、双儿、阿珂、阿琪、 店小二、侍卫、打手、差使、小太监、小厮等 序幕 [通吃岛。 幕后合唱乖乖隆里咚, 韭菜炒大葱。 人在江湖上, 义字在胸中。 [韦小宝拿着骰子出现。 韦小宝(唱)世外桃源通吃岛, 几个老婆陪到老。 不要功名不恋钱, 盖世无双韦小宝。 (自己笑起来)啥盖世无双,我是狗屁一样;啥不要功名不 恋钱,我是爱做官也爱钱。不过…… (唱)这世上官么勿好做, 同样勿易挣钞票。 做官挣钱有底线, 怕把良心扒拉掉。 我韦小宝不是什么君子与好人, 想想也要有节操。 换做你们碰上两难事, 你是哭来还是笑?(冲观众笑) 内声圣旨到! 韦小宝啊,坏了,我躲到这猫不拉屎的岛上,小玄子还是找到我啦。 [差使带着小厮,展开圣旨。 差使韦大人,万岁想念你得紧啊—— [追光下,影影绰绰是康熙皇帝。 康熙小宝,快回来吧!朕想着你,你看,朕把你的功绩都画成 了画。 韦小宝小玄子,不,万岁,还这么记着我? 康熙是啊,朕知道你不认得几个字,特意画了画。这第一幅就是智除鳌拜。 韦小宝除鳌拜,是我在皇宫中做得最痛快的事。 康熙为了这件事,你把朕的亲妹妹都拐跑了。 韦小宝万岁,冤枉啊,明明是公主把小宝从扬州拐到北京去的, 喏,就是那一天在扬州的茶馆里! [灯暗转。 第一场 [韦小宝大叫:救命啊救命! [灯亮,店小二上。 店小二韦小宝,又是你! 韦小宝是啊,帮帮我,要被他们看见,一顿老拳,我要死在你们店里了。 店小二又赌输了? 韦小宝(点头)小二哥,你可是救苦救难活菩萨。 店小二今天有一位贵客在此,你可不要放肆。(指一指夹缝处)去吧,老地方,可不要发出声响。 韦小宝(高兴)哎!(欲进夹缝,又停住,去香炉内抓一把香灰) 香灰在手,谁来抓我,我就让你好看!(钻进夹缝) [陈近南带阿珂、阿琪迎上。 陈近南店小二,这是…… 店小二客官,让你见笑,这是丽春院妓女韦春花独生的儿子韦小宝,赌输了钱,被人要债,总逃到这里躲避,小孩儿家,请勿见怪。 陈近南原来如此。(店小二下,陈近南对阿珂、阿琪)阿珂,阿琪, 此处有些怪异,小心了。 (唱)天地会扬州谋划反清计, 谨防着鞑子鹰犬闻消息。 贼鳌拜荼毒天下害百姓, 众英雄苦思虑除却大敌。 陈近南且装作闲庭信步, 你二人女扮男装要仔细。 阿珂、阿琪师父,知道了! [幕后大声喧嚷:救命啊救命啊! [建宁公主女扮男装逃了进来。 陈近南怎么,又来一个躲债的? 店小二(复上)奇怪,平常只有一个啊。 建宁店家,快快,这里有没有躲藏的地方,越快越好! 店小二难道你也是躲赌债的…… 建宁(抓出一把钱递过来)店家,我是好人,有坏人要追杀我, 快快救我,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店小二阿弥陀佛,这里只有一个夹缝可以藏人…… 建宁(大喜过望)在哪里,快! 店小二可是已经藏了一个人…… [幕后人声喧哗:哪里去了,定是进了茶馆,快进去看。 建宁夹缝在哪里? [店小二手一指,建宁迅速蹿了进去。 [两个打手上场。 [一束追光,夹缝的表演区。 韦小宝哎哟,你是谁? [建宁用手一下子掩住小宝的嘴巴。 建宁不要吵! [韦小宝也拿手掩住建宁的嘴巴。两人互相瞪着。 [两个打手举着剑端详这店内,阿珂、阿琪欲站起,陈近南 示意不动声色。 两打手店家,可看见一个年轻公子进了店? 店小二两位大爷,我忙前畦后,什么都没有看见啊。(下) 两打手什么都没有看见? [打手四处怀疑地看着。 打手甲我明明看见逃进去的。 打手乙搜!P1-4 导语 颜全毅的独特,乃至他的蹊径,非不能其余,实在是因他专注于自己。他保持着与过往文脉的无碍连接,并且越发凝练为自己的情感思致,一切显得自然而然。他是自见青山妩媚,料世人知之,亦复如是。 对于别人来说,古典可能只是一种戏曲固有的沉淀,很难构成鲜明的标识。颜全毅的创作,却在这沉淀里梳拢出一缕时空幽微、独具命运感和归宿感的情感方式,让人不无睇见蹊径之感。最明显的例子,是他的越剧《倩女幽魂》。剧中,人和鬼都遭受着命运的摆布,人和鬼都羁牵着某种不甘,唯情可上索俗世、下探幽府,打通茫茫六道,人与鬼俱老。在现代人性的追索中,穿透失序、无常与偏私,构筑一种浪漫的寓言、古典的归宿。这是颜全毅的抒情观,更是他统摄形式与内容、传统与现代的理想主义。 序言 痴雅有情、自见青山妩媚 虽然都住京城,我和颜全毅彼此认识却是在上海。他 年长于我,在戏剧界早已成名,对于我来说,只是相见恨 晚。2014年10月,我去上海参加一个戏剧评论研修班培训 。课间,见一人若萧萧木叶,闲适自持,得知便是颜全毅 ,却并不以为意。一者,自己生性呆讷,只恐贸然;二者 ,在京城媒体混了多年,闻其名却不辨雌雄,也好生郁闷 。 人生妙事,莫过于此。他是因错过了编剧班而被编配 来评论班的,却阴差阳错,与一帮尽日里吵闹找碴儿的家 伙混成了朋友。恰沪上秋日长,校园时光渐,同学间难免 会觥筹交错、推杯换盏。他喝酒不推不拒,不是鲁莽的豪 放派,只平静恬然地倾杯入喉。我酒量不如他,没验出深 浅,却有幸于席间听他唱京剧、越剧等众多剧种,心里是 艳羡的。 前些年,颜全毅出版过一本《新古典戏文创作集》。 一看叫“戏文”而不是“剧作”,我很讶异,暗想既然早 有才名,何至于如此谦俭。我读书,习惯于寻找源头,找 那脉动于字里行间的所谓“初心”。颜全毅是浙江玉环人 ,出身于海岛。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正是港台流行文化 风靡之际。我很难想象,一个尽日观海听潮、沐雨聆风的 海洋之子,在传统与现代的选择中,会毫无返身的刻意, 自然地进入了软红铺漫的戏曲领地。 读完他的剧作,我情绪茫邈,看到书架上的《聊斋志 异》,想起他的越剧《倩女幽魂))。在他落魄彷徨之时 ,一位朋友的天亡,让他倾注了很大的情感和心力,写下 了剧本《紫陌红尘》。我所关注的,倒不是其唐传奇《霍 小玉传》的选材,而是他在功名与情感之间排遣的怅惘迷 茫,真是像极了古代的读书人。这与《倩女幽魂》中那个 痴雅无垢、怀抱有情的形象——宁采臣,是何其相像。不 久,我去中国戏曲学院,他专门从家赶来,非要请我吃饭 。那天我们聊了很多,主要却是我在妄言,提到对某些戏 曲现代思维缺失的不满。他有些沉默,大概并不十分赞同 。最后他说:“戏曲是歌舞剧,讲述人的悲欢离合,主要 还是抒情的,因为抒情而带出音乐、唱腔,才容易出好的 作品。” 我知道,他的越剧独角戏《女吊》、实验戏曲《还魂 三叠》等,是很有现代意识的。他对于戏曲抒情特质的笃 定坚守和强调,让我多少有点始料未及。后来我反复回味 ,感觉他是对的。他提出的“新古典”概念,虽然暂时尚 未作立体的理论阐述,但那种把人性视角、现代追求包蕴 于古典情致和传统戏曲美学中的观念,在此可见其大致的 逻辑。 正所谓“我来犹未晚,几度笑谈同”,后来我们便渐 渐熟悉。颜全毅是中国戏曲学院戏文系教授。但是,更多 时候,他于我是同学,是兄长,是“我见青山多妩媚”的 读书人。这里的读书人,自然不是寻章摘句、吟哦搬弄的 老夫子,而是一种有着独特性情和理想情致的气质——不 避大雅大俗,白见青山妩媚、痴雅有情。 《新古典戏文创作集》中,颜全毅自言是从戏迷而学 戏文而进入创作的,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然而, 他自1993年即开始创作,有京剧小戏《阎王审鬼》、越剧 《救风尘》、剧本《紫陌红尘》等诞生,至2005年前后渐 趋成熟,拿出越剧《一钱太守》《越王勾践》《倩女幽魂 》、京剧《满汉全席》等剧目,不仅自己得了奖,也刺激 了二度创作、助掖演员获奖,其成名之早、创作姿态之明 确,在同辈戏曲编剧中是极为少见的。 自南迁北多年,颜全毅的创作所涉剧种众多,尤以越 剧、京剧特出。在20世纪90年代,正值中国戏曲继往开来 、百花繁盛之际,郭启宏、徐棻、魏明伦、罗怀臻、王仁 杰、盛和煜等一大批剧作家的创作,极大地鼓舞和启发了 他。在出道之初,他就已关注到现代的题旨,涉及人性的 深处。然而他的本色,依然是江南读书人的雅趣。李渔所 言之结构、辞采,尤其是汤显祖的才情和意趣神色之说, 备受其推崇。那于十丈软红、飘飞袖袂间寄托的,则是他 的古典情怀,或者说,是他构筑自我的情感方式。 对于别人来说,古典可能只是一种戏曲固有的沉淀, 很难构成鲜明的标识。颜全毅的创作,却在这沉淀里梳拢 出一缕时空幽微、独具命运感和归宿感的情感方式,让人 不无睇见蹊径之感。最明显的例子,是他的越剧《倩女幽 魂》。剧中,人和鬼都遭受着命运的摆布,人和鬼都羁牵 着某种不甘,唯情可上索俗世、下探幽府,打通茫茫六道 ,人与鬼俱老。在现代人性的追索中,穿透失序、无常与 偏私,构筑一种浪漫的寓言、古典的归宿。这是颜全毅的 抒情观,更是他统摄形式与内容、传统与现代的理想主义 。 这样的路径,注定会走得很幽隐、很艰难,却有着内 在生发、思虑绵长的底蕴。在很长时间里,他的创作多少 有点“小打小闹”,甚至他自己都感慨“情长气短”。他 把这归因于个人气质,归因于自己的人生经验和文化选择 ,却忽视了其自觉积蕴的价值和意义。 一次吃饭,席间大家因一部戏展开热烈的讨论,颜全 毅提到了他的海岛家乡。当他讲到见惯海上颠覆、生死无 常的渔民生活和荒远诡异的海边风俗,我猛一激灵,突然 理解,在他受江浙人文熏染的越吟风度背后,始终有挥之 不去的原乡记忆。由此也理解,从《女吊》到《倩女幽魂 》《还魂三叠》中跨越壁障的幽情,本质上其实是包蕴在 文人情采中的民间思维——蒲松龄笔下的狐仙妖魅、人鬼 情长,何尝不是民间理想情境的投射呢?那种生死无常的 命运感和归宿感,恰恰是他情感生发的浮槎。 这种独特的创作心理背景,必然会形成大雅大俗的掩 映互鉴。雅者,在于寄情,在于依托古典的情致、浪漫的 情怀,跨越时空,了无挂碍。像《倩女幽魂》《紫陌红尘 》《越王勾践》《还魂三叠》等,都属于此类。俗者,在 于释放,在于不无贪婪、眷恋地捕捉、挥霍现世的生活悲 喜和人生欢趣,如《紫金锤》《救风尘》《一钱太守》《 满汉全席》等,是民间趣味的。罗怀臻老师曾评价:“全 毅偏重的‘雅’,是他对人的精神和情感提炼出来的‘纯 ’;全毅偏重的‘俗’,是他对人的生活和生命表现出来 的‘趣’。”评价是中肯和准确的。更重要的是,这种雅 俗互通的心理脉络,自然呼应了戏曲的文学传统和民间审 美的生发机制,并且不刻意、不勉强,唯有痴恋和自适, 可谓独标一格。 前不久,颜全毅创作的越剧《鹿鼎记》在杭州首演。 我刚好在宁波,咫尺之近,买了车票就奔了过去。用越剧 的形式去改编金庸煌煌几十万字的武侠小说,我的期待自 不必说,他对于“70后”“80后”一代人的精神记忆的关 注,尤其让我感动。他的裁选和取舍,隐隐然让雅俗肌理 有了更紧致、更写意的风范。后来又听他讲,他正在构思 一个新戏,是关于南明小朝廷的遗事。其中对人性、生命 的思辨,现代主体意识明显。真替他高兴。 戏如其人,人如其戏。我常见到的颜全毅,几乎都是 朴素得几近落拓的模样——宽格长袖的衬衫是最典型的标 识,不争不抢,不恃不躁,低调地沉浸于自己的世界。他 不是长袖善舞之人,他的坦荡和不余城府,让他对生活、 对人事的裁选也焕然可爱。 既然都在北京,朋友间不免会有相聚。有一次,大家 看完舞剧《朱鹦》后余兴未减,便相约到簋街小聚。这一 闹就到了深夜,众人大醉。第二天,突见微信群里有人嚷 ,咦,我这多了一条围巾。我愣神了一会儿,一找,果然 是我失散一夜的蠢物。这个“趁我醉、解我围”的人,就 是颜全毅。本是一番玩笑,没想到他居然惴惴了好久,送 回围巾时,硬是添了两罐茶叶表达“歉意”。他的认真, 像他对戏曲的痴爱,竟如此的理所当然。 这理所当然是直通传统的。士不可以不弘毅,大抵如 此。颜全毅其人其戏,也是讲规矩的。不是墨守陈规,而 是动止知守,自恃法度。他深谙舞台之理,对于情节的起 承转合、舞台的时空调度,不冒失,不颟顸;如今他写戏 的邀约不断,却始终重然诺,无苟且。我理解,就像传统 的读书人,他内心里其实是有自己的书剑傲骨的。即便在 浸润着江南柔情、罗列着奇思巧致的表达中,依然能够看 到他逸出的慷慨之气。越剧《越王勾践》,就是例子;而 越剧《倩女幽魂》中某些引起争议的直白唱词,何尝不是 借由心声呢? 颜全毅的独特,乃至他的蹊径,非不能其余,实在是 因他专注于自己。他保持着与过往文脉的无碍连接,并且 越发凝练为自己的情感思致,一切显得自然而然。他是自 见青山妩媚,料世人知之,亦复如是。 原载《剧本》2015年第9期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一部个人戏曲剧作集,收录了作者近几年来创作的越剧《鹿鼎记》《仁医寸心》《柳梦梅》《游子吟》、无场次现代戏《咫尺阳光》、花灯歌舞剧《走婚》、庭院戏《圆圆曲》、京剧《帝女花》《董仲舒》和昆剧《风雪夜归人》,计有十部。本书收录的十部剧作中仅有一部未排演,其他全部搬上了舞台。作者继承古典戏曲文学传统,尤其注重剧本的舞台性,认为戏曲是一种场上艺术,应尊重表演,剧本留给演员充足的表演空间是其剧作特点。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