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李德强,湖北省宜昌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小学科学教研员,湖北省小学科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小学科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荆楚名师”团队成员,“李德强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鄂教版小学《科学》教材、教参副主编,人教·鄂教版小学《科学》教材副主编。 目录 第一章 研究的由来 第一节 来自约翰·霍特的启示 第二节 发现“改变”的意义 第三节 影响科学课堂改变的要素 第二章 自然课堂教学的探索历程 第一节 自然课程的演变与教学 一 自然课程的缘起与发展 二 自然课程的性质转变 三 《新大纲》理念下的改革“路数” 第二节 自然课堂的改变 一 一箭多雕的自然课堂 二 “一石激起千层浪”的科学“经历” 三 开始走出课堂的评价 第三节 来自经典课例的启示 一 开门见山激发热情 二 发现新问题研究更深人 三 整理事实建构概念 四 激发想象训练思辨 五 启蒙为主多维发展 第三章 “探究”带来的课堂 第一节 并不陌生的“探究” 第二节 理解以探究为核心的科学课堂 第三节 对探究教学的反思 第四章 “科学实践”视角下的科学课堂 第一节 陌生的“科学实践 一 从“探究”到“实践” 二 观察“科学探究”视角下的课堂 三 “科学实践”找回了什么 第二节 科学探究的再丰富 一 “科学探究”中的新思想 二 从“排序式”到“要素说” 第三节 “乖斗学”与科学课堂 一 对“科学”的认识 二 科学课堂中活动形态的变化 第四节 科学课堂改变中的教师行为 一 从教师的行为看“教学观” 二 从教师的行为看“学生观” 三 从教师的行为看“学情分析” 四 从教师的行为看“落实教学设计” 第五章 课说科学课堂的改变 第一节 概念建构中的学生观点 一 寻找看不见的微粒 二 “画”出来的食物链 第二节 获取知识过程中的证据思维 一 依据事实作判断 二 进一步的求证意识 第三节 天体认识中的空间想象 一 写在书本上的天体体系 二 放在空间里的太阳系 第四节 探究活动中的情境创设 一 连接课内外的“蚕宝宝” 二 搭建生活与科学技术的桥梁 附录:李德强科学课堂教学随笔 “亲历科学”的再思考 不可忽略的“科学品格”培养 从“兔子喂奶”说起 从超越教材做起 从数据的不一致看观察教学 对科学教师提问能力的思考 关于实验活动设计的思考 关注教学行为的深度影响 科学教师应当具有“反思性思维 让学生问得更精彩 顺势而为促成探究 塑目标意识促有效探究 学情探测的探究 让科学教育焕发出新的光彩——基于“科学实践”的科学教学思考 后记 内容推荐 从“自然”到“科学”,从“作为知识的科学”到“作为探究的科学”,再发展到“作为实践的科学”。在科学课程每一次的改革中,必然会有一些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影响着科学课堂的“革命”,这种“革命”并不是全盘否定或者彻底颠覆式的,继承与发展始终是其主旋律。该书正是从近几十年来科学课程几次重大改革思想的角度入手,聚焦由此带来的科学课堂的改变及其系列要素,进而关注科学教师的教学行为,倡导科学教师努力做实践的反映者,以使科学课堂更富生命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