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澜沧江边的百年家族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彭澎 |
出版社 | 民族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内容推荐 这是一部长篇非虚构纪实散文作品。作家用大散文的叙事方式,讲述了澜沧江边一个百年家族的历史,在行走中叙述,在反思中行走,其故事纵横交错,人物性格鲜明,命运跌宕起伏,再现了澜沧江边的生态文化和波澜壮阔的生命图景。有出版价值。 作者简介 彭澎 贵州省毕节市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贵州省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高原》文学双月刊主编。著有诗集《你的右手我的左手》、《西南以西》,散文集《酒中舍曲》,评论集《西黔诗话:黔西北八零后诗歌群像》等。 目录 自序 上部 中部 下部 后记 序言 山河就在那里,等着我们 天地依然玄黄,宇宙不再洪荒,与文字结下的因缘, 说来已然太过长久,细说都不好找到头。我们走来,离开 ,走来,再度离去,一切的一切,都点点滴滴烙印着。我 们在与不在,它都等在那里。在我接近五十年的生命历程 里面,三分之二还多的时间,和文学可谓息息相依,须臾 不离左右。尤其近些年来,文学成为职业的部分,与之居 处的时辰,也就无法计算得清楚。前行或是转身,文字已 然弥布在身体的每一个角落,一如其间的血液或是骨髓。 这样说过去,把文学比作这,比作那,如何如何,也并不 算得夸张。 身处文化式微的西黔,衮衮诸公,无时不在为自己的 一己名利,喧嚣于尘世,熙攘于江湖。境地如此,衍生出 来的价值取向与终极判断,何曾可以用是或者非,好或者 歹,来做一个界定。和光同尘,抑或激流涌进,在如此的 多元世界,仿佛都可以共生并存,不具体到细节,已经找 不到最为精妙的判断。别人这样做去,无可厚非,而之于 我们所谓的文化人,却是邪恶之为,做不得。无法管控别 人,但自家一定要管好自家,自己的身子,自己的灵魂, 得自个收束着,自个纯粹着,才是。话题到这里,差不多 了,得说道与这本书相关的事。 在未写作《澜沧江边的百年家族》之前,我并没有真 正意义进入藏区,只是奇怪的是,就在我写下的不多的文 字里面,不止一次,有意无意的表述之中,多有对于藏区 的迷醉和向往,文字与情怀,与永久居留者的叙述,之间 亦有乱真之态。那一片长天,天底下的那一片大地,大地 上面的那些笑容,无端地,总要来到笔墨跟前。深爱着藏 地文化,时间自是漫长,此时在我的手上,有关藏地的书 ,存下的已然不少,林林总总,文字的有,影像的,图册 的,也有一大堆。因为欢喜,深铭于心,每每与人说及, 眼前现出的,便是鲜活图景,坐游天下的滋味涌上,宽处 细处,都能顺利上口,与人说道一二。 说来,这当然是我要写下《澜沧江边的百年家族》的 基础,以致与向阳兄电话里初次交流,并无半点格外,俨 然相熟已久的故人,话题捋开,便层层叠叠铺展。全然感 受不到,我们之间有着民族的差别,有着地域的差异。一 两年时间过去,我们之间交往的细节,我还记得清清楚楚 。去香格里拉的时间,是秋天,不冷不热,九月里,阳光 正好的时辰。前前后后,大约有着十来天。之后,从香格 里拉出发,沿着金沙江流域,转而德钦,进入澜沧江流域 ,折至维西,之后回到金沙江流域,再度回到香格里拉。 一步一步点点滴滴走来的,我们一家人的历史,差不 多也就是整个澜沧江流域乡民一路走来的历史。向阳兄这 一句话说的,仿佛也便是我内心的表达。接下来,他还说 道,如今的好多人,走进澜沧江边的村庄,走近村人身旁 ,多是在用旅人的目光,赏玩的脚步,悠然走过。其间滋 味,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体味出来的。是的,就是我们自 己,多年过去,也只有静下心来,细细体悟,才好回到过 去的岁月和心境里去。这样想着,现于眼前的,那些隐约 的线条,和有些幻化的图景,慢慢组构成一张一张骨血丰 满的画面,溯源到生命的原初。 面对香格里拉浩瀚的世界,我一下子感悟到,正是一 家一家大同小异的生命历程,汇聚成澜沧江丰实厚重,而 又波澜壮阔的历史。大部分的人家,多是从乡村到县城, 从县城,走向州府,再走向更为遥远的地方。他们中间, 结伴的有,单行的也有。祖辈没有走完的,父辈接着,到 了孙辈,他们的步子,更有些急切的匆忙,早是无法停歇 下来,他们走着自己的路,也走着父辈的路,祖辈的路。 开始会有些计较,毕竟新的步子是别于以往,走着走着, 混在一起,周遭的一切,大都悉数忘记。再说事务频仍, 早模糊这里那里的区分。一些人在前,一些人在后,阳光 风雨,走走停停,停停走走,越岭涉江,过沟过桥。向阳 他们一家,如同众多的乡人,一步一步,走将出来。那些 年,向阳他们从老家开始,走到德钦,走到香格里拉。脚 不停歇地走着,路途的时间,得是三天。而今天,我们反 向着,整理他们走过的路途,才知道他们付出的,何曾是 三天!那差不多是三代人的奔劳与艰辛,是三代人的静修 与历练,也是三代人的命运与精神。 整理材料的时间是漫长的,思路拟定的时间更为漫长 。动笔前的准备说来,还有些无奈,繁杂事情过多,干头 万绪理过,轻悄悄地,一年不在了。这一时段,坏事烦事 也一应涌来,诸事不顺,懒心无肠,灰心丧气,之前应承 下的《澜沧江边的百年家族》书稿,也不能轻松写下半个 字来,有如笼中困兽,焦灼、惶惑,且伴随迷茫。我多少 有些脆弱的神经,承受不住,竟然患了抑郁症,渐生向死 之心。但好在心下一直清醒,时刻记挂着自己得有奉老抚 幼之念想。便也始终竭力抵抗,多作挣扎,多作调整,数 月,也才慢慢走出泥淖,走回文字的世界里来。 心境不同,境遇自然大不一样。此时,我只能透过世 象的变异,切身的讲述,竭力还原着这沉厚的历史。但纵 是透穿三世、学富五明的智者与大德,也只能究一物而道 法,却不能一一将世界的本相完整表述,达及大观。这些 ,我心里是明白着的。如此心境,走进香格里拉,走进向 阳他们一家人,自然而然,一路多是诚惶诚恐,相随左右 。说来,这样也好,如此心念,倒让我的内里,更为深切 地感知眼前所见世界,有足够的敬畏与尊崇,纯粹与虔诚 。 事事往往发乎心底,见诸笔端,花草林木,皆有自我 的组成,文字的力度与温暖,也有着自己的七山八水,天 南地北。此时此刻,再不如先前物事的去留随意,可以风 随雨往,可以浪来潮去。不是的,得守住自己心底的那一 片壤土,不让它有点滴的差池。一年又一年的到来,一年 又一年的离去,这样的情结,没有相随时间的过往而削弱 ,反倒愈发茂盛。我不知道,这样的样式于我,好与不好 ?只是再不必过多揣测,好多时候,我不计较,任随时光 在眼前,竟自横渡,心随自我。文字一旦成为骨肉,其间 的每一个文字,抑或标点,也都从此沾满了你自己的体温 ,融汇了自我的力量,轻易不能把它们推出你的视野,离 乱与纷繁,它都得与你如影随形。往往,只要在,只要有 ,每一次透过本体,发散开来的,反倒愈发厚沉。就在心 下,萌动着这样那样的一些想头,成为肉身的成分。 对于文字,我向来心存敬畏,纵之于真,注之于挚, 发端于心,汇聚于魂。平日里,是不敢有半点疏忽,生怕 亵渎文学这片圣土,怠慢文学这片净地。年岁渐长,历事 繁复,知道文学于我们的名利之功,已然到得止歇的时候 ,而应该回到自我的世界里来。自然也就明晓文字之于世 界,是要紧的,对于自身,也更是要紧。胡乱作文的罪孽 ,无可饶恕。自己能写,就好好写,写不了,自个收刹, 停着,歇着都好,墙根晒太阳,野摊干烧酒,也比不知趣 赖着,硬撑着写这写那,来得光生,来得体面。莫要死缠 活赖,做些笑话出来。该开花开花,该结果结果。掂量自 己的分量,几斤几两,心里得有数,细柴用作薪火,合抱 之材可作栋梁,一旦长成天大地大的神树,就只能用来祭 拜了。其间,得有分别,断不可混乱,不然,当是天谴人 诛的行为,万物于斯,定然不会饶恕。欣逢盛世,我自清 明,故而越来越少写,轻易动不得笔的,生怕稍有不慎, 施罪周边众生,造制一堆垃圾,为后世诟病,为自己不齿 。 应该来到的,都会到来,时间看得到,世界看得到。 万物到了世间,都会一样得到珍爱,文字也是一样的。只 要你的心底,雅致纯清,只要你的笔底,澄明安宁。如是 ,面对文字,像面对自己心下里矗立的圣山,像面对心下 里雄阔的静海,便也情不自禁,我的文字,连同我自己, 低下沉重的头颅,顶礼这大干世界,连同这芸芸众生。只 有这样,喝下眼前这杯酥油茶,你才有资格,顺着自己思 路,慢慢写下去。因为山河不远,就在那里,静静等着我 们。 导语 该书以优美的诗性语言,细腻的散文笔调,准确的文化学行笔,洋洋洒洒30余万言,图文并茂,详尽记录了云南省迪庆州德钦县澜沧江边一个普通藏族家庭的百年家族史,从一个家族的历史,折射出整个澜沧江流域乡民一路走来的历史。该书分为上、中、下三部,通过文学的手法,极强的画面感,再现了江河、雪山、牧场以及三江并流地区优美的生活画卷,是一部颇有品读价值和收藏价值的佳作。 后记 我在,文学在 把《澜沧江边的百年家族》书稿的最后一个字写完, 天光依然亮堂,黄昏就要悬挂半空,仔细算来,从动工着 笔那天始,这时间已过了三年。彼时的香格里拉,建制尚 还是县,如今已然撤县为市了,仿佛听起来,有了天翻地 覆的改变。三年前的秋天,得挚友之介绍,应向阳兄邀请 ,我前往他的老家,三江并流的澜沧江边,采访,调研, 游历,舟车劳顿,前前后后的十余天时间,好像就只停留 在喝完一壶酥油茶的时辰。 得向阳兄悉心照顾,我在香格里拉的一路行走,堪称 完美,他们一家历经的路途,我也差不多挨个走了一遍。 第一程走的,是香格里拉到迪庆与丽江边缘的里仁村,向 阳兄的父母如今就住在那里。再从香格里拉走到德钦,转 道老家日尼通,绕道维西,折回到香格里拉来。所作笔记 数万字,图片数千张,另有录音资料种种,连同一路的灵 修体悟与心智洗礼,可谓满载而归。 原本想着,回到西黔即可启笔,一年之后,书稿便可 面世。不想之后遇到诸多事端,烦事燥心,也就无法在心 下里拟定的时日内完稿以作交代,又眼见着时间一天一过 去,一月一月过去,便也心急如焚,却是无可奈何。好在 向阳兄平静如常,没有过多追问,给了我足够多的支持和 理解。尽管如此,我的心里,却是时时挂碍着的,每每想 及,,心下一重再重。一度时间,我把它视作一生中最为 要紧的事情,其他的这样那样,全都搁放一边。只是心念 里越急,越写不成半个像样的文字,越写不成,也就越急 ,一来二去,成了恶性循环。写作于我,算得业余生活, 只能是空闲时间来做,毕竟我的平时,还有分内工作要做 ,时间碎,并不成块。加之这两年里,地方文化环境实在 太差,杂事多,这样说来,断却的,何曾只是美好念想? 因为心慌性急,有时做梦,也处在紧张的写作状况, 梦境里面时刻会有千好万好的文字,信手拈来,醒来,一 应忘却,连痕印也见不到半点。笔倒是不曾停歇过,一年 过去,紧写慢写,也凑了十多万字,只是其间的写作,题 材的原因,得有所顾忌,有趣的,或是敏感细节,写了又 删,删了又写,还是无法完美地自我表达,最后,只得狠 心删除。就在这里,卡住了。文字没写好,头发倒掉了不 少,人也清瘦下去,整个人过得稀里哗啦。迷钝之间,时 间又过去一年,虽则向阳兄还是不曾催促过我,不说不问 ,知道是不好说,我自己也是知趣的,得自己催促自己, 才是。 其实,书稿已完成大半,卡住的,只是尾声部分,写 来写去,始终无法杀青。三年了,再不能拖,人是要逼的 ,我知道。今年年初,我和民族出版社的编辑宝贵敏联系 ,主动把自己逼到路口,把先前写好的部分寄去,报上今 年选题,也好督促我,早日完稿。之前,我和她有过合作 ,感觉上好,她的编辑思想与我,是相通的。我一向以为 ,作为编辑,你得自醒,明白自个的力量和水准,敬畏文 字,尊重作者,这是最为基础的理念。于稿件的处理,设 如没有能力“点石成金”,就万不可“点金成石”,这一 点上,我们两个人的想法,基本一致。作为作者,遇着能 读懂自己文字的编辑,真得算是大幸。加上,和她搭档的 吾要老师,装帧设计一流,独出机杼,四处充满自我标识 ,这些,也是我一直与他们合作的主要原由。 便开始认真写作,静心写作,每天,即使写不下字来 ,或是出来的,尽皆无效文字,也强迫自己坐在电脑边上 。枯坐两天,终于,灵感降临,眼前片片光亮闪过,笔底 便有如神助,文字一如茂林间流过的溪水,清幽而来,笔 泽墨润。也就关门闭户,顺心顺意写了起来,三五天时间 ,顺利完工,加之两周的校对,修正,三年的繁忙,就在 春天的晓风最初吹来的晚夜,终于划上完整句号。 是的,我要感谢向阳兄的外公扎拉门巴,是他老人家 的在天之灵,始终引领着向阳兄,向阳兄与我之间,才有 了联系,也才有了这本书的写作动意,和接下来的种种可 能。我用散文形式叙写这一百年家族的大门,也才慢慢开 启。文章能顺利完稿,向阳兄的功劳自不用说,他们家人 的竭力配合,也是密不可分的。来往交流中间,他们一家 人的菩良与真诚,让我有了亲人一样的美好。正是这样的 原因,让我的写作过程,能很好地将自己的本心,融汇进 去。我笔下所写,仿佛便不是别人家的事情,而是我自己 了,扎拉门巴仿佛就不只是向阳的外公,也成了我的外公 ,向阳的亲人们,也都一一成了我的亲人。 是的,我更要感谢与向阳兄的相识,是他的促成,还 有他的大度与理解,我才能安歇下烦恼,竭力找回原初的 本心,一点一点,写成这样一个十七八万字的文采斐然的 纪实散文,加上向阳兄提供的诸多家族老照片,成就这样 一个倾注满腔心血写成的漂亮作品。在贵州,在毕节,以 至在香格里拉的大地上,一定意义上说来,算得首开先河 。我这个人从不蹈常袭故,欢喜走新路,做新事情。三年 前出版的《西黔诗话》,以黔西北一个地区的三十四个青 年诗人作为写作对象,为他们的作品作评推介,结集出书 ,这在中国,同 精彩页 一 我是如此欢喜于这里的群山汇涌,江河纵横; 欢喜于这满地的清幽与静美,简单与纯粹; 欢喜于此时人情的醇厚,情意的和暖。 是这藏地清冽的阳光,一寸一寸越过云岭,慢慢照亮澜沧江南岸。最先照亮的,自然是山顶裸露的山石和泥地,慢慢地,再一一照亮峡谷边上的树尖,树尖下边的草丛,远远近近的路人和村庄。这样的时辰,我们出发,从这个城市的边缘,朝向另一个乡村的中心。 晨间的阳光正好,清雅,明洁,清凉,带着点点和暖,有些悠闲,也有些慵懒,照着眼前这个让人心随处可以安歇自我的小城香格里拉。之前,就在前夜我住宿的顺源宾馆门前,一直与我联系,接待我的向阳兄,把我交给他的表弟杨向东。也就是说,接下来的时间,让我跟随向东,还有向东父亲吉格扎史老人,一道回到他外公的日尼通去,回到闻名于澜沧江沿岸的一代名医炅沓扎拉门巴用一生心血建造的精神领地,亲身感受其间的生命领土和精神气场。 今天我们要走过的路线,是从这个昔日称为中甸的地方开始,一路西行,随着二一四国道,过尼西、奔子栏,上阿墩子,也就是德钦县城,稍事停留,再转一个近乎一百八十度的弯,折到德钦至维西的省道上来,.转云岭,过燕门,绕过茨中,直至日尼通。路程大约二百五六十公里,在藏区,这样的路程说长也长,说短也短,只是车程也得大半天时曰。早先时候步行,两三天才能抵达。 说是国道,其实和内地的省道差不多,路在山间蜿蜒,速度自然上不去,五六十码,就已经感觉到路的摇晃。就是坐车,也得耗上一整天的劳累,只是,我们这样借助汽车的行走,实在好得太多太多。因为如此心理,一路走过的路程间,看着不时从身边晃悠而过的路人,自然不自然地,我就想到了多年前行走在这条路的向阳一家,从山的这边看到那边去,我看到的,是他们一家的时厚时薄,荜路蓝缕,充满着万千变化的家史。一路走过的沟壑河川,实在无法用语言完整地表述出来,即令运用现代科技,多方位多层面的全程摄录,也不能道尽这大美世界的纤毫,更不说他们一家人走过来的风风雨雨。 静静坐立一边,安然地听,因为这样的历程,并不是一家人所独有,也不是一个地域所独有,这一现象,放之于更为广阔的世界,仿佛也依然适宜着。我没有说话,看着这隐约于万千物事间的家史,因为不知道如何去说才好,也不知道如何不说才是。 我们今天要走过的路线,跨越两条大江的区域,从金沙江流域开始,绕到澜沧江流域去。随着向阳他们一路跋涉的足迹,反向走回到澜沧江畔之上的老家日尼通。时令纵然是仲秋,但冷热却也不太恒常,时有酷夏与晚秋滋味的交叠。初来,稍微不注意,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凉感冒,内地人在这里感冒不是好事,病情一旦加重,高原反应再推上一把,后果实在让人后怕,得尽快些打整清楚才是。 前一天夜里到达香格里拉,立时便有高天阔地的感觉,袭面而来的,还有这世外净土的美好。夜色有些深重,但飘落在目前的空气,带着草香和花叶的净洁,深深吸过,却是无限的甜美。原本高远的天空被有些冰冷的感觉掩映得绰约有致,滋味是缜密的,一层紧接一层,有些密不透风,清淡的,爽朗的,在面颊边悠游。灯火划过的地方,远远地看,是青山隐隐,江南秋尽的韵致。再过片刻,却也听得到冷风的大声呼啸,起初隐藏在远远的山影里,时不时地,还会跟随城市的光芒,划过来,顺势扑上颜面。得穿上外衣才好,要不会咬在肉皮,冻到人的骨头里。仿佛有一个声音,对我说着,有些迷蒙,须臾之间却也真切明晓。 确实冷,扎进骨头一般的冷。气温其时为摄氏十度,是航班飞临香格里拉地面时,空乘介绍的,还附了一句,要大家穿上外衣,以免感冒的叮嘱。摄氏十度,按说这也还是能轻松承受的范围,不至于冷成这个样子呀!但我却是真切地感受到彻骨的冷,此时我无法想清楚,会冷到如此地步。 静下来想想,大约是平时我生活的城市,一年当中,多为十度以上,其间也有着过渡的慢慢适应,慢慢过来,便也没能真切感受针刺的煎熬。后来想,真正让人感受到酷冷的,是短期内温差过大,生物钟没有调换过来的缘由。一个小时前在昆明,气温当在三十多度,我只能穿短袖衬衣,热风腾越,酷暑四处,火炉一般,汗珠一滴接着一滴,湿了面颜,湿了衣衫。机舱里的室温,也正处于安适的程度,一个小时的时间,置换成两个迥异的温热体系,便真正有了冰火两重天的意思,让人一时有些不知所措。 香格里拉此时也还没走到冬日的冷,就温度言,还相当于内地的初秋。据说,到了冬日,最低气温可达摄氏零下三十度,空气也稀薄,就是当地人,缺氧导致的不适或者病疾,时有发生,屋子里尚且如此,露天更是招架不得。此时它的冷,只是一个过渡时段的温度变化,气温不会老是停留在冰冷间。等到次日午间,气温毫无理由地升到三十来度,仿若是要告知我们,还不是冬天,现在还是秋季,要好好记牢。这好像是自然的规律,却也是多少有些异常。 多年以来,我一直对这片与我的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