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声在树间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于兰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作者简介
于兰,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二级作家,第五届冰心散文奖获得者,山东省首届十佳青年散文家,山东省第二届齐鲁文化之星。在《人民文学》《青年文学》《十月》《美文》《北京文学》《散文选刊》等杂志发表小说和散文多篇。散文作品多次入选各种选集和选本。已出版《时光的碎片》《红线》《旧田园》《与时光相遇》等文集。
书评(媒体评论)
于兰是书写大地的作家。她对土地和乡村有深刻的
理解,有浓烈的情感。她的文字一直表达着最大的善
意和饱满的诗情。
——张 炜
于兰的散文叙事从容自如,语言素淡、明澈,文
笔充满欣悦感,表达了事物的微妙肌理,展现了汉语
所独具的纯真和瑰丽。
——吴义勤
于兰所写的是自己目睹过的、经历过的、带着自
己体温的世界。当我们忽略或忘记我们的生存之根,
于兰通过对生活高度的领悟力和表述力,让她的文字
富有想象力和深度,变得富有她个人的风格魅力。
——施战军
于兰的文字基于对中国乡村深层结构及其基因的
深度理解。她的乡村书写是其生命经验和乡村精神的
自然生成。
——李一鸣
目录
曲尘花
曲尘花
茑与女萝,施于松上
遗失的乡村事物
来自过去的问候
乡村月光
乡村月光
语词如花
夏季的阳光
乡村时光
八月之魅
声在树间
声在树间
时间的痕迹
乡村纪录
你好,时光
乡村动词









生长
开花
精彩页
曲尘花
1.我们的村庄
重新翻阅《水浒传》,当年被我一阅而过的地方吸引了我的眼光,比如第二回就出现的有关宋代村庄的描写,那是史家庄史进的庄园:“前通官道,后靠溪冈。一周遭青缕如烟,四下里绿阴似染。转屋角牛羊满地,打麦场鹅鸭成群。田园广野,负佣庄客有千人;家眷轩昂,女使儿童难计数。正是家有余粮鸡犬饱,户多书籍子孙贤。”
这段描写让我想起明代四大家之一的沈周,他的《东庄图册》据说是写生得来,画面中最多的是竹子和树,柳树、槐树、松树,这些都是最常见的。村庄前面是一条河流,河流边上是蒲草等水边生长的植物和泊在那里的小船,后面是高大的树木,上百棵之多,更后面是隐匿在树木中的村屋,村屋廊檐的延伸是木制的篱笆门。篱笆门之后是渐渐隐去的水上小桥,又或者通向打麦场,那里鹅鸭成群和牛羊满地。
哪怕是朝代更替,哪怕是刀光剑影,在厮杀过去之后,中国的乡村是变化最慢的,从这些文学读本里,从这些画册里可以看到。所以,宋代的村庄大概是很多年代里中国乡村的典范。
即使现在,我们有些地方仍在追求宋代村庄的模式。比如,我生活的城市里有一处叫作“柴家花园”,那就是仿宋的建筑,根据《水浒传》里有关柴进庄园的描述和柴皇城花园的描写所建。柴大官人的东庄(和沈周的《东庄图册》里的“东庄”字面一样)“数千株槐柳疏林”,更有柴皇城哭诉自己的后花园被人索占,“对他说我家宅后有个花园水亭,盖造得好。那厮带将许多奸诈不及的三二十人,径入家里来宅子后看了,便要发遣我们出去,他要来住”。
被索占了家屋的柴皇城一气之下病死。在这里还发生了《水浒传》里的大规模神鬼之战——“柴进失陷高唐州”。我想,一个家园建造好之后,不仅仅是他们的容身之所、相聚之地,更是他们的精神寄托。
《水浒传》接下来的章节就是花和尚鲁智深大闹桃花村,对桃花村的描述是这样的:“一日正行之间,贪看山明水秀,不觉天色已晚。但见:山影深沉,槐荫渐没。绿杨郊外,时闻鸟雀归林;红杏村中,每见牛羊入圈。落日带烟生碧雾,断霞映水散红光。溪边钓叟移舟去,野外村童跨犊归。”这竟是宋代山水画中最常见的样子,比如李成、李唐和马远的山水画。
“落日带烟生碧雾,断霞映水散红光”,这也许是一个人走入一片山水之中最先映入眼帘的——日落时分,山村里薄雾升起,天边的霞光映在河流溪水中,我们就像看到了李唐的《万壑松风图》。在画面下段,左侧的流水与右边的山径,霞光水色之中,两边是迤逦的山崖,山崖万壑之中松林的风正在吹动着,我们的衣袖感觉到了这充满松香的风。我们也在李唐画面构图的开合有序中,明白这样的书画描写符合人们观察大自然的视觉层次,感觉它是真实的。这是那个山村里世俗人情离我们最近的情景再现。 我们的村庄再向前延伸,应该就在《诗经·卫风‘伯兮》里,其中写女子思念自己高大英武的丈夫的诗句,以萱草言情,“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疼”。我想,在远古的时代,我所在的村庄正是卫国所在,当时的卫国立国前后共计900多年,是长寿之国。聊城西部也曾是卫国所在地,当年《诗经》里“卫风·伯兮”的故事也许就发生在我的村庄。我常常想,我们的村庄里很多种植萱草的人,他们其实仰望的就是远古的卫国,那是一直生长到今天的忘忧草。村庄里的人们,在他们的身体里也流着河边溪水的声音,穿越千年的风声,歌谣里咏叹的是《诗经》里的情怀,爱情的滋味,生活与爱情的冲突与矛盾,花朵的灿烂与凋零都是大自然的安排。我却由此知道书画家们喜欢画萱草,也是得之于《诗经》里对乡村和大自然的应和,人们自然而然把它们当作美好爱情的象征。我们的村庄一代一代就是这样自然生长着,像长着玉米和小麦的坚实的乡村,像长满萱草充满浪漫的乡村,因为这些文化的火种是不灭的,我们的村庄才显得如此珍贵而不朽。P3-6
导语
本书稿是山东籍女作家于兰的一部散文集,收录“曲尘花”“乡村月光”“声在树间”“乡村动词”四章共26篇散文。作者主要围绕自己生活过的村庄高唐进行描绘,乡村的动物、植物,童年的美好时光,以及村庄里人们的故事构成作者丰富的写作素材。作者以朴素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勾勒家乡的风景,在乡村的回忆中找寻自我,同时,揭示乡村生活朴素的真理,发出一个女性写作者对乡村生活独特的理解。
序言
枣树林
也许是阴历的二月末或是三月初,听到了布谷乌的叫
声。
这个时候回到村子里,总让我想起小时候听到布谷鸟
叫声的那些岁月,还有那时候的梦想。
我童年的梦想,对了,那确切的时间应该是从我十三
岁时说起——那时候我不称自己处于少女时代,而是天真
的童年时代。‘每当走进初中学校后面的枣树林,我就希
望有一座属于自己的城堡。这座城堡就在这片鸟语花香的
枣树林里,它并不像童话里的城堡那么奢华,只要我能一
个人独处,屋子里有一张桌子、一把椅子,能够读书,自
由自在,就行了。而且那时候在树林中闭上眼睛,闻着枣
花的香味,我的脑海里真的出现了那样一个看似简单却实
用,而且自由自在的城堡。现在看来,就像伍尔夫《一问
自己的屋子》说的,那种理想仅此已经让人满足。所以,
当我现在终于能够实现小时候的梦想,而且比当时的梦想
还要好时,坐在书桌前心情激动,以至于竟写不出什么了
,说起来很好笑。童年的梦想里有最宁静的痛苦、快乐和
安慰。
我出生的这个村子将近有一千七百人,三百多户人家
。我曾在一些小说里构想过这个村子的历史,它的由来,
但终究是我想象的产物。看县志的时候,我只知道在古代
,这里还是黄河的流经地,后来黄河改道,就成了黄河的
冲积平原。村子里原来有好几个大沙岗,那就是黄河留下
的礼物。
在外祖母奇奇怪怪的神鬼故事里,很多事都会发生在
那些树木繁杂茂盛的沙岗深处。我小时候沙岗还很大很深
,走进去不小心会迷路。那里有无数的乌儿在叫,有野兔
和狐狸,有我不知道的野物,让人心惊胆战,以为碰到了
什么精灵神怪,免不了要担心,晚上怕走夜路,怕在沙岗
树林里遇到某个东西跟随着自己。后来沙岗越来越小了,
它们就不再神秘,不过是树木繁杂的林子罢了。我想,可
能在古代这些沙岗很大,看上去神秘莫测,所以围绕着它
们的故事就多,或者说它们的庞大给人们留有充分想象的
余地。
而在枣树林里,种植着成排成行的枣树,不用担心遇
到神怪,却最适合产生梦想。
记得我那时还是把自己简单的梦想,做了一下尝试,
那就是在枣树林的一个拐角处,用到处捡来的砖头做了课
桌大小的一个台子,然后还是用砖头垒起一个比台子矮些
的,当作凳子。于是那里就真的有了一座城堡。我不喜欢
和同学们一起上自习,于是自习的时间我就收拾起书和作
业本,跨过矮矮的土墙头到我的“城堡”里面去。在那里
一直待到枣树林前面的几户人家院子里有了炊烟的时候,
我就卷起书和作业,再一次越过土墙头,回教室里。我不
是一个好学生,但我去“城堡”时好像从没有被抓住,于
是我便独享着自己的安‘静和寂寞。
那时的枣树林,早晨总是有布谷乌的叫声,“咕咕枣
树”,我就听到它在这样说。它说:枣树林的早晨太美了
。我心中有同感,禁不住在半醒半睡中笑了。现在我在城
市里偶尔听到布谷乌的叫声依然会禁不住会意地笑,想起
小时候的枣树林和童年时寒碜的梦想。
于是从一间自己的屋子,或曰“城堡”这样的梦想开
始,我注意到春天刚刚开始又走了,田野里开放的各种花
儿让心中也有一朵花儿在开着,开得满满的,以至于自己
的激动无人分享,便感到了最原初的那种寂寞,仿佛没有
人能让澎湃的心潮平静下来,多么想诉说呀,又不知从何
说起。也许这就是原始的文学冲动。
我说那是原始的冲动,也许有点夸张,但是好像生命
一开始就是夸张的,一声声夸张的嘹亮的哭喊,好像要对
这个世界诉说,但还没学会说话。于是只有等待、等待,
等到真的能说话了,却忘了自己原来到底想说什么。
现在我回到村子里,会到处走走。村子里有我这样一
个闲人游逛,不免招来村人的观看,待到近处发现是我,
都笑着向我打招呼。他们的笑好像还和多年前的一样,充
满了朴素,还有对我的羡慕和崇拜,这也是他们对所有脱
离了乡村生活的“干部”们共同的表情。我去找原来的学
校,学校已几经变换,由学校到油坊,现在已是民居。而
枣树林所在的位置也已变成了一排排房子和一个场院,场
院里扔着不用的农具,一个有些年头的石磙,一辆散架的
地排车,还有一些零碎的树枝树根,然后就是一个个的麦
秸垛和草垛了。我在那里徘徊着,想着我当初在枣树林里
的“城堡”。我伸头向一座房子张望,因为就在这个大门
口,我曾用青砖垒起我的“桌子”和“凳子”。
有的时候,我回到村子是在初夏的日子,要知道初夏
可是乡村最美好的时节。那时枣树林里的枣树刚刚发芽,
田地里刚刚种上棉花,一如大人经常说的俗语:“枣芽发
,种棉花。”就是在这时我听到布谷鸟的叫声,这叫声是
我当初最简单的快乐,也使我有了最原初的审美意识。又
因为有了这种审美意识才有了梦想,有了梦想才有了那一
间屋子和一座城堡,才有在我经历很多世事后心里还保存
着的那块圣地,那无论何时何境都可报以会心微笑的地方
,于是有了我自己对事物的看法,有了自我有了世界和宇
宙,有了无所不包的同情宽容忍耐以及扎加耶夫斯基所说
的“平凡生活中的平静与勇气”。
而且后来我读到一些东西,据说,卡夫卡有着“地洞
”式的生活:带着纸笔和一盏灯待在一个宽敞的、闭门杜
户的地窖最里面的一间,饭由人送来,放在离他最远的、
地窖的第一道门后,穿着睡衣穿过地窖所有的房间去取饭
是他唯一的散步。然后,又回到桌旁,深思着细嚼慢咽,
紧接着马上又开始写作。这是卡夫卡所向往的最理想的生
活。当我还不知卡夫卡为何人时,也同样有了那种理想生
活的梦想和它的实现——关于在枣树林中从天而降的一座
简朴的城堡。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一部亲近乡村的散文集。村庄的每一个地方、每一种动植物、每一个人物、每一则故事都是作者描写的对象,枣树林、葡萄园、西瓜地,向日葵、萝卜花、扁豆花,野鸭、野鸭、野兔,做暖鸡生意的二闷、离家出走的妹妹、编竹筐的舅舅,偷桑葚、地窖取瓜、自酿葡萄酒……作者以优美的语言和细腻的笔调勾勒乡村的风景,并赋予它们温情。回忆乡村美好时光的同时,揭示了乡村生活朴素的真理。《声在树间》,是对生存大地进行深沉思考后的书写。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19:4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