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王安石传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任浩之 |
出版社 | 中国书籍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他天资聪颖,是名副其实的“学霸”,二十一岁考中进士。他志向远大,一心探究治国之道,主动要求下基层磨炼自己。他生性执拗,不善逢迎,有时候官做得并不开心。他满腔赤诚地献上一份万言书,可当时的仁宗皇帝对变法已经心灰意冷。直到年轻的神宗皇帝即位,他的时代才真正到来。他就是本书主人公:王安石。在中国历史上,可能没有比壬安石更受争议的人物了。读懂王安石,也就读懂了古代中国。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何妨举世嫌迂阔 小小神童 以圣人自期 憾失状元 初涉仕途 小试牛刀 舒州通判 不开心的京官 常州知州 斗鹑案之争 第二章 兴王只在笑谈中 盛世背后的危机 改革声浪 庆历新政 惊天动地万言书 敢嗟吾道独难行 神宗亲政 千古革新 “三不足”论 第三章 不畏浮云遮望眼 时世维艰 推行新法 神宗动摇 宣德门事件 唐炯闹殿 第一次罢相 用人不当 执拗的君子 第四章 可惜风流总闲却 罢相与复出 告老金陵 超前的眼光 朋党的拖累 新法尽废 第五章 归梦不知山水长 寄情半山园 乌台诗案 永乐兵败 黯然辞世 变法的影响 第六章 丹青难写是精神 清官廉吏 模范家庭 事亲至孝 坚决不纳妾 博览群书 不拘小节 特立独行 文坛佳话 政治家王安石 思想家王安石 文学家王安石 附 王安石诗文选 王安石年谱 序言 在中国历史上,可能没有比王安石更复杂更受争议的 人了。他一生特立独行,敢作敢为,锐意改革,奋不顾身 ;可是在他的政敌看来,他却是大奸大恶,乱臣贼子,违 背常法,窥伺神器。《宋史》把他说得一无是处,南宋之 时,他更被指责为北宋灭亡的罪魁祸首。 其实,处在那样一个时代,国家不改革还有出路吗? 宋的北面有辽,西面有夏,都虎视中原,敲诈勒索,宋朝 负担极为沉重。而且朝中吃俸禄的人越来越多,财政连年 赤字,百姓不堪重负,国家离破产仅有一步之遥。这时候 ,国家需要的是有经济头脑的人来力挽狂澜,而不是迂阔 无用的道德家。 王安石所处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特殊的时代 。之所以说它特殊,是因为在他所处的11世纪,中国有可 能由封建农业文明向科技制度文明转变。王安石似乎也看 到了这一次机遇,因此他竭力推动改革,试图把中国引向 这个崭新的方向。 为了适应这个转变,抓住这个机遇,他紧紧围绕富国 强兵这一目标,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新法。这些措施在一定 程度上限制了大地主和豪商对农民的剥削,促进了农田水 利事业的发展,国家财政状况有所改善,军事力量也得到 加强。 他个性坚强,勇往直前,不为个人计虑。“天变不足 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这虽是反对派给他的定 论,但正好是他革新精神的真实写照。 中国人,天性偏于保守,不愿改变现状,对王安石的 大力改革,自然先是惊骇,继而阻挠,这不足为怪。 王安石与政敌们的斗争,其实是两种世界观的冲突。 司马光等人的世界观是保守的、静止的,他们认为事物的 总数是固定的,秩序也如天上的星辰一般是设计好的,国 家赋税增加了一分,百姓便减少了一分,所以新法就是与 民争利,是劳民伤财。他们的世界死气沉沉,他们的眼里 没有奇迹,他们根本看不到财富可以增值,货币和信贷是 经济的杠杆,政策可以激发人的创造力。而王安石凭借他 多年的基层工作经验,已经体会到了这些激动人心的先进 的经济学思想。他与年轻有为的神宗皇帝目光相遇,彼此 看到对方眼中的光芒。 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在《中国大历史》中这样评价王安 石变法:“在20 世纪末叶提及王安石,我们只更感到惊异 :在我们之前九百年,中国即企图以金融管制的办法操纵 国事,其范围与深度不曾在当日世界里任何其他地方提出 。当王安石对神宗赵顼说“不加税而国用足”,他无疑地 已知道可以信用借款的办法刺激经济之成长。当生产增加 货物流通时,即使用同一税率也能在高额的流通状态里收 到增税之成果。这种扩张性的眼界与传统的看法不同,当 时人的眼光将一切视为不能改变的定数。因此王安石与现 代读者近,而反与他同时人物远。” 中国人丧失改革的勇气可谓由来已久。吕思勉先生曾 说过,视为不可以人力控制之物,只能听其迁流所至。治 天下不如安天下,安天下不如与天下安,遂被视为政治上 的金科玉律了。”“与天下安”,说白了就是由他去吧, Let it be。王安石是一个自带能量的人,他有信心,有 希望,不怕犯错误,他偏要与天下为敌。他信奉的不是Let it be,而是Just doit ! 每个人眼中的世界都不一样,每个人读到的王安石也 不会完全一样。希望本书能给读者一些启发。 导语 王安石变法虽然以失败告终,但其卓尔不群的个性和义无反顾的改革勇气,却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浓墨重彩;变法成败得失,也是中华民族极为珍贵的历史财富。本书带您走近宋代,了解真实的王安石。本书尊重事实,情节曲折,个性鲜明,可读性强。 精彩页 宋真宗天禧五年(1021年)十一月十三日的清晨,临川军(治所在今江西樟村)判官王益的府中一派忙碌。原来是王益的妻子吴氏临盆了。 吴氏是王益的续弦。王益的第一个妻子留下两个男孩,早早去世了。这是吴氏第一次生产,因此全家上下都非常紧张,好在孩子顺利地出生了,是个男孩,长得黝黑结实,啼声洪亮,全府上下都松了一口气。 这个男孩就是本书的主人公王安石。 王安石的先世出于太原,何时迁至临川已不可考。他的曾祖、祖父都有官职,祖父王用之有五个儿子,长子王益,即安石之父,幼子王孟,曾任楚州司理参军,余皆夭亡。王安石的叔祖王贯, 是真宗咸平年间进士,做过大理寺丞、提点淮南刑狱,以及几任知府,颇有政声,受过真宗的奖谕。总之,王氏家族虽算不上豪门大户,但也是官宦之家,能保证安石受到良好的教育和熏陶。 王安石的父亲王益是个中层官员,一直在各地做知县、知州,总尽力做一些兴利除弊的事,所到之处都有治绩。他为官清廉,在乡里没有什么田产,只靠有限的官俸维持生活。由于没有田产,他每调任一处,就拖家带口,一起前往。安石的母亲吴氏是临川金溪人,出自一个大家族,通文墨,有见识。她是王益的继室,相继生了安石、安国、安世、安礼、安上和三个女儿,而前房谢氏所生则为安仁、安道二人。吴夫人对前房所生的两子视若己出,可见她是一个十分贤惠的人。后来王安石娶了从舅吴芮之女,也就是他的表妹,吴、王两家两代联姻,在临川传为美谈。 王安石在小时候被人称作神童。他智力超群,记忆力出众,虽然九岁才启蒙,但学业进展异常顺利。他的两位兄长都是四年才读到《尚书》,他不出两年就读到了。私塾里,老师对他实行特殊政策,给别人限定课程,对他则实行放任,允许他根据自己的兴趣扩大阅读范围。私塾老师不止一次当着王安石的面对王益说:“此子断非池中物,迟早必成大器。”小王安石被人称赞,他的父亲王益听到后自然非常高兴。可是王益也很有童心,他想亲自试试自己的儿子。这一天。王益坐在屋内,令人把王安石叫到跟前,对他说:“大家都说你很聪明。 可是我没有看出来,不相信。今天我就要试试你。我坐在屋里,如果你能够把我叫出屋,我就认可你的聪明了。” 王安石就走出屋去,用了好几种方法请父亲出屋,可是王益就是不为所动。王安石走回屋,对父亲说:“爹爹,要把您诳出屋去,实在是太难了! 但是如果您站在外面,我就有办法把您叫到屋里来。”王益笑道:“还不服气呀? 我就依你,看你如何把我叫到屋里来。”说着,便走出屋去。正要让王安石展示他的才智,却听王安石笑吟吟地说:“爹爹,我已经把您诳出屋了! 我赢!” 王益一听,这才反应过来,哈哈大笑起来! 自己的儿子是真的聪明啊,连他都被骗了! 可是王益还不死心,还要再试试他。于是说:“算你把我请出来了。但是你刚才说,如果我到外面,你还能把我骗进屋去。我倒要看看你是不是真有这本事。”王安石说道:“好! 不过爹爹, 我要先去一趟茅房。您先等一会儿,让我想出办法来。”王益答应了,王安石就跑了出去。可是王益等了很久也不见王安石回来,正在不耐烦,王安石的母亲从外面进来了,见他站在院子里,就问他:“这天都要下雨了,你为何还站在院中?”王益对她说了和王安石打赌的事。王安石的母亲笑道:“你说那孩子呀,他正在外面玩得高兴呢,兴许早把这事给忘记了。他只是一个小孩子,你和他较什么真?”王益一听,也是,毕竟是小孩子,一时想不出办法,又见到好玩的,玩起来就忘记了打赌的事也说不定。见夫人催促,也就进屋了。谁想刚踏入屋内,王安石已经从外面跑进来,笑道:“爹爹,你又输了! 是我请母亲过来帮忙的! 嘿嘿……”P1-3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