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与点--我的时光之书/52阅读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郑艳 |
出版社 | 湖南教育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内容推荐 《与点》一书,按编年体汇集作者文化类、生活化的散文。在从“迷惘”奔向“不惑”的生命历程中,作者坚持阅读,行走,观察,思索。然后,写作。这些可圈可点的文字,是生命的年轮,是阅历的佐证。也让我们看到,生命的丰盈,怎样在时光的打磨中,愈发璀璨。文如其人,人亦如其文。不论处在怎样复杂的外部环境,作者不忘初心,努力做一个干净的人,保持着自己的特质:沉静,坚定,独立,向上,温暖。而她的文字细腻生动、思虑深长,读之可以洗面,可以涤心,可以祛除尘俗之气。一个心存善念,笔下阳光的人,定能以善念感召善念,以阳光辐射阳光。 目录 序言一 琴心文脉 序言 山长水阔共同度过 迷茫·人生的起点 妹妹怀孕了 黄金搭档 我在2011年的最后一天 童年往事 大理:晨光与晚霞 人冉冉而行暮 一束光能够照多远娶 我在2002年的最后一天 在科学与人文之间 稻草娃娃在哭泣 江湖密友之玲子 这几日h涟 游走在影像与笔墨之间 喻意志:从风之谷来的娜乌西卡 青春祭:写给LW 把美丽的种子种在心里 自己的世界 邱林的故事 似是故人来 我们拥有诗意的世界 这一年,写作、整理、出版了《两个人的人生论语:郑与点戴海书信集》 湘子开的书单 关于林毅夫的记忆 值得过的生活 这一年的工余时光,都投入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 出版规划选题之二十世纪中国科学口述史丛书, 承担《黄培云口述自传》的访谈、整理工作。 最好的礼物 春节港澳行 摇摇篮的手 谢谢复生的推荐 楚魂代有才人出 赢得灵魂:这段看的好电影 独来独往 台湾环岛行 谈什么 是才子,是赤子 一闪一闪无足重轻 铭记这份美:悼意志 典范的力量 《黄培云口述自传》后记 一城一池的得与失 《邶风·击鼓》:深挚,悠远,无法言说 这就是大师长 回眸展望 《温暖的孩子》之幼儿时代 扶老携幼、读书行路 为什么出发 《巨流河》《璀璨时光》 书店风景 在百老汇看《歌剧魅影》 再无心情写下去的美国行 太湖边 葭,生日快乐 赖声川话剧《宝岛一村》 话剧《斑马@斑马》 稀罕 与父母相处的时间 关于张培刚先生的记忆 好朋友的好消息 行路、读书、接地气 北京北海 成都公务 成都礼物 清新空气与幸福感 重庆綦江 湖北襄阳 以文学的方式游山玩水 李谟与话剧《莱姆病人》 参与责编《构建教育新模式》 守望:吴磊历史工作室 郭宇宽与《歼放力》 浮华肤浅《小时代》与精彩丰厚《最后的闺秀》 职场读书会 环保时装秀 勉强凭江临风的2205 奔2,奔3,奔A4 先迈步,再进步 柬埔寨双城记 韩国行励志 澳洲阳光 白石的故乡 蓝光虫、星空、麦兜 《盗火者》《穹顶之下》 最优的安排 眼睛里有光 卑微生活里溢出的纯真 不忘初心 方得始终 《从游》:李迅校长的理想与实践 腑海里马上蹦出来的五本书 爱出者爱返 福往者福来 酸奶瓶中一枝花 泰国行不囧 后记 今日相乐皆当欢喜 序言 琴心文脉 湘江之西,岳麓之南,老少一行畅游春风原野,遐想 沂水之滨那古老的青春,即诵《论语》:“吾与点也。” 郑艳说,我取“与点”做笔名好了。她语气斯文,略显腼 腆。那天是二〇〇五年三月六日。 郑艳幼时,阅读即自识字始。小不点捧起大部头,先 是出于兴趣,继而为着求知,成年之后,乐在运用文字表 达与传播。 阅读与写作,是一种提升自我的教化。书山学海,多 少成功样范,给人以激励。但凡多读,善读,加上悟性和 用功,文笔自然通畅,娴熟。 世纪之交,郑艳在电视台导演《新青年》,在杂志社 编辑《大学时代》,置身媒体,种种见闻、体验、情怀, 令她文思涌动:“必须写下来!为自己写,给朋友读。” 文字是作者的至爱亲朋。文字一旦被灵感唤醒,就成 行成阵,成文成书,集结于作者笔下。这时,笔名如同钤 在书画上的印章。郑艳为自己取好的笔名,颇具几分夫子 之道的志趣。 天佑阳光雨露,人肯播种耕耘,终于,种豆得豆,种 瓜得瓜。2007年,署名郑与点的主题书信,结集出版,成 了朋友圈里的“与点”名片。现在,书名《与点》的散文 集,又行将问世。 郑艳的业余生活,既习文,又练琴。她所珍爱的古琴 ,琴亦名“与点”。这样,写作是心曲的弹奏,琴曲即无 字的文章。于是,与点的文与琴,中看中听,有了让人耳 濡目染的性灵。 此可谓,郁郁乎琴心文脉。 在这和煦的冬日,喜读《与点》的书稿,感觉清新的 人文之风扑面而来,凭此寻思“人”与“文”的关系,即 “人”的素养与“文”的风格之活水渊源。 郑艳,属于世纪之交的新生代。在自己选择的职场“ 安身立命”。在个性化的日常生活中,拓展“形而上”的 精神家园。在“温良恭俭让”的社会交往中,潜心修养品 性,熔炼文字,将一腔活力归于一池秋水。 《与点》一书,按编年体汇集作者文化类、生活化的 散文。像一道汩汩流来的清泉,源自世纪之交,淌过“而 立”,奔至“不惑”而未穷。她因阅读而写阅读,因游历 而写游历,因经世阅人而写世态人心,这些可圈可点的文 字,是生命的年轮,是阅历的佐证。 文如其人,人亦如其文。从《与点》走出的郑艳,没 有“女强人”气息,没有“女汉子”做派。她是一位文静 温存的职业女性,本色浑然。熟悉她的人知道,未曾谋面 者可以读到,她文静而趋内敛,温存而具底蕴。所以她淡 定且有把握,笃实而能担当。 我相信,一个心存善念,笔下阳光的人,定能以善念 感召善念,以阳光辐射阳光。 郑与点的书信和散文,已经盖过“青春”的邮戳。此 后,她将步入中年。中年是忙碌的正午,少有午休。曰后 ,无论郑艳还将从事些什么,撰写些什么,相信她将立足 更高,视眼更阔,开掘更深邃,意趣更绵长。 梁启超曾为冰心撰联:“世事沧桑心事定,胸中海岳 梦中飞”。“心事”既已笃定,“梦中”犹在雄飞,正是 作者和读者向往的境界。与点,你觉得呢? 导语 《与点》一书,按编年体汇集作者文化类、生活化的散文。像一道汩汩流来的清泉,源自世纪之交,淌过“而立”,奔至“不惑”而未穷。她因阅读而写阅读,因游历而写游历,因经世阅人而写世态人心,这些可圈可点的文字,是生命的年轮,是阅历的佐证。 文如其人,人亦如其文。从《与点》走出的郑艳,没有“女强人”气息,没有“女汉子”做派。她是一位文静温存的职业女性,本色浑然。熟悉她的人知道,未曾谋面者可以读到,她文静而趋内敛,温存而具底蕴。所以她淡定且有把握,笃实而能担当。 后记 今日相乐皆当欢喜 “一个男人,要走过多少路,才能被称为男人?” 读过《光荣与梦想》之后,我听鲍勃·迪伦的歌。这 是 “Blowing In The wind”中的第一句。 当时就想,对一个女人而言,何尝不是这样。 要行过多少山水,经历多少人与事,才能成其为女人 ? 时间的流沙,依次而下。 《与点》这本集子,是一段和那些事、那些人、那些 书、那些路……彼此互证的光阴。 一个人,身边有什么样的人,就会有什么样的世界。 在精神追求容易被绑架的大环境里,他们和她们,帮助我 注重精神素质的真正提升,提醒我有所关注,有所忧思, 有所坚持,有所不取。给我带来心智光辉和灵魂激荡,带 来品境的高阔、襟怀的辽远、性灵的明媚。让我相信,这 世间至珍贵的,是真性情和真情意。 真正有力量的书,会对我们的审美进行奇异再造,使 我们对周遭世界产生更直接的感觉。因为,那些书,不是 一行行字,而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这些生命,让我得以 打开一扇扇窗,见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阅读过程也是 不断自省的过程,“知书籍之多而所见者寡,则不敢以一 得而自喜”。 社会的样貌在于我们选择的视角。长途跋涉,走四方 ,在行走中逐步体知自己的局限,从而一点点开阔。也在 行走中逐步返璞归真,寻回浑不吝的自在。角度渐多,偏 见渐少。 南宋古琴演奏家郭楚望写下:“水流任急境常静,花 落虽频意自闲。”在生命的某个阶段,需要某种热闹。那 时候,饱胀的生命力需要向外奔突。但随着年岁增长,生 命愈发精神化。开始懂得,知晓自己在时间和空间中的维 度,比任何外在的东西,更具有价值。 我们的本质,属于时间。选择如何填充时间,就是选 择了如何填充生命。 翻看过去的文字,有青涩、矫情。但更多时候,还是 为自己有勇气记录下一步步走来的脚印,感到欣慰。更为 自己一路行来,选择与这些人、这些事物共同度过,而喜 乐。 得于心,形于言,粲然在纸而成章。文字没有办法抵 抗时间,却可以留驻时间。沉淀下岁月中的美好和阅人知 事过程中的思索。 如果没有留下文字,所发生过的一切,终将静默如谜 。 有人问,一个女子,读这么多书,经历这么多,最终 还不是要回一座平凡的城,打一份平凡的工,嫁为人妇, 厅堂厨房。何苦折腾? 是的,真实的生活,并没有许多轻盈,更包括妥协、 忘却、滞重,以及,局促的肉身限制。 但,读这么多书,经历这么多人和事,让我们得以修 炼性情,锻造自身的强大和灵性,以及骨子里的纯粹气质 。明白什么是个体安身立命、生死不渝的价值。在杂质中 懂得沉淀,在杂念中懂得取舍。更谦卑,更懂得珍惜美好 之物。不管外在世界如何沸扬,能够拥有自己活泼而安静 的内心。努力保持生命随时的丰盈与善意。 我们终将洗净铅华,接纳生活的凡俗琐碎。但同样的 工作,可以有不一样的态度;同样的家庭,可以有不一样 的情调;同样的后代,可以有不一样的素养;同样的平凡 日子,可以有不一样的丰富和诗意。即便是面对差强人意 的现实,依然能够领略有缺陷的美。 岁月侵蚀,依然可以执着顽固。可以拥有“醉花宜昼 ,醉雪宜夜”的心境,拥有“晴耕雨读”的美感。 这是一种相信,是基于对人世的深情。 今日相乐,皆当欢喜。 精彩页 迷茫·人生的起点 2001年8月,北京。 周末的上午,打开电视,无意中看到《半边天·张越访谈》,这期访谈对象是一个男青年,大约三十岁。稚气未脱的娃娃脸,衣着并不特别,但手上拿着一把纸折扇,在现时青年中己不多见。 看了五分钟,就被深深吸引,放下手头其他事,把这个节目看完。这是一个绝对私人经历的挖掘,节目名字叫《迷茫》。 20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的风吹到江苏常熟。男青年父母原是工厂的工人,父亲脑子灵光,第一批下海,承包了当地的歌舞厅,他们迅速富裕起来。 “我们家原来是那样贫穷,一下子有了这么多钱,父母真不知该怎样花。”于是,他们一家住进当地最好的宾馆,吃最好的,穿最好的,只要当时用钱买得到的,所有可以称之为“享受”的东西,都会去享用。 一段时间后,物质贫乏时所向往美好生活的种种都得到了满足。忽然间,这个三口之家的两个大人发现,接下来,除去赚钱,他们不知还该干些什么。 不知他们有没有过内心的挣扎,青年在回忆中没有讲述。我清楚地记得,他说,接下来,他的父母—— “他们从此不再睡在一问屋里。” 歌舞厅照常开,钱盆满钵满地赚,他的父亲开始花天酒地,家庭没有解体,战事不断,争吵连连。后来,这个家表面上平静了:母亲也有了别人。 “我是独子,但我再没感受过幸福。” “但是,你的记忆中一定有过幸福时刻。”张越追问。 “是,父亲还是工人时,常常带我到大澡堂去洗澡。那时,他很疼我。那时,我们家常常有欢笑声。”青年沉浸在回忆中,电视画面是他的面部特写,微笑的神情。 没多久,他们家碰到“飞来横祸”,他的父亲在一场车祸中去世。当时车上四个人,两男两女,没有一对是正常的关系。 “可以说,我的父亲死得很不光彩。他出事前两天,在我妈那拿了一万块钱,出事后,我整理他的包,只剩下几百块。两天时间,你看他有多挥霍。” 父亲出事后,青年想撑起家业,投入很大,又开了茶座和卡拉0K,与母亲合股。 “中国有句俗话,叫‘虎毒不食子’。没想到,我母亲连老虎都不如。” 原来,青年的母亲想办法把儿子的钱套了过去。青年不再富裕。 儿子说他中年的母亲,心里想的是“取悦那个男人,过她所谓美好的新生活。其他人,不再是她关心的,哪怕我这个唯一的儿子”。 后来,青年尝试去别人店里打工,但那个城市里的人都不大相信,这个富家子真会踏踏实实从低做起,周围是怀疑的目光。 没有知音,青年开始躲进小楼,每日画画写字,一把折扇成为他的心爱。三十不到的年纪,就开始效仿古江浙一‘带的名士,企图遗世独立。 做得到吗? 表面而已。 清楚记得节目的结尾,画面从青年画画写字摇开,落到霓虹闪烁的街上,然后虚焦,一片色彩斑斓的迷茫……旁白是张越的话,大意是: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有许多人许多家庭在短时间内物质富裕,但是,面对滚滚向前的时代步伐,他们没有及时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迷茫也就接踵而来。这个青年经历的痛苦与迷茫,很多人有同样的感受,随着时代发展,这种迷茫更多人会遇到,不止青年,也许两代,也许三代人。 现在,我坐在书房窗前,开始这篇文字。 国庆长假即将过去。长沙持续很长时间的高温,雨终于下下来。 一个多月来,看过的这个访谈节目,一直不能忘怀。从北京回来后,曾经刻意上央视网站去查这个节目的相关资料,也许并不是黄金时段的节目,查不到丁点信息。 于是,我凭着记忆用文字复述这个节目,惊讶地发现,那些言语和画面清晰而鲜活。 这只是一个非常私人化的谈话节目。但是,个人私密空间的开掘,放入时代发展的背景中,个体经历就有了丰富而震撼人心的张力。 想起《京华烟云》里的一句话——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我们所经过的也许不过只是几条最熟悉的街衢,而在漫天的火光中也暗自惊心动魄!” 无意中看到这个名为《迷茫》的节目,带给我无限震撼,跟这段时间做的节目、读的书、听的歌有关。P13-15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