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一生只做一件事就好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闫玉敏//闫月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目录
第一章 我的童年
“不光彩”的降生
无拘无束的田园童年
无所适从的归家生活
第二章 学艺之路
我成了没学上的待嫁女
一次扭转我命运的“革命”
大家族原来这样子
遇到了便是一生
推开一道门,便是新生
令人着迷的学艺之路
幸运之神总是眷顾我,也许被我的真诚打动了
第三章 青春如歌
美院芳华
自由、民主的大学生活
新鲜又刺激的第一次
中央美院的学习之旅
阳光灿烂的日子
同学情深——韩美林师弟
记忆的永恒
天安门前的美
哭笑不得的绯闻
爱情悄悄来临
第四章 初绽光芒
建国十周年雕塑艺术繁荣
七月的海
山雨欲来风满楼
青春时光中最美的传说
第五章 执教与独立创作之路
从零开始
意料之外的来信
如晴天似雨天
爱情一直还在
第六章 苍兰花般的婚姻
为了自己的怦然心动
我们终于结婚了
贫困的快乐
第七章 十年年清贫的沉淀
第一次心痛的绝望
与玉昆小团圆
相依为命的日子
“救命”的三颗大白菜
给外祖母的大木盆
小弟和艺术结缘
意外的转机
第八章 今世的遗憾,如大梦一场
乱世之中,鸳鸯离散
往事不可追忆
后来的我们,向一切不美好谢幕
再见亦是朋友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第九章 我与界首彩陶
与彩陶的一见钟情
我心中的田园牧歌
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
春意看花难
西风留旧寒
雕塑,不仅仅是一件摆设
第十章 初次参与大型浮雕创作——民族文化宫大厅浮雕
毕业前的挑战
第十一章 我的青春传说——毕业作品《渔歌》
“女汉子”的眼福与口福
与《渔歌》有关的爱
创作,舍不得舍弃
那些年,关于《渔歌》的传说
第十二章 未曾失落的美好——《花鼓灯舞》雕塑创作
砥砺前行
画报上的艺术缅怀
第十三章 塑造英雄的日子——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浮雕
激情燃烧的岁月
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定稿趣事
仰视的壮丽
第十四章 我和李白有段缘——太白楼李白像
为了塑造他,试图读懂他
沈从文先生眼中的“工人”李白
漫天风沙里,等到了那个眼神
“猫捉老鼠”,只为李白的胡子
奢侈的创作
第十五章 敬仰之作——毛主席纪念堂的雕塑创作
为毛主席纪念堂“搬一块砖”
留住“最美团支书”
第十六章 改革开放——《女娲补天》的命运变奏曲
敢不敢做裸体的?
裸体的烦恼,艺术变革之痛
意外的归宿
第十七章 豪情永在天地间——《陈胜吴广起义》纪念碑
与蛇同居
一人一角钱
豪情永铭刻
第十八章 大美黄山——和徐霞客一起冒险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第十九章 敦煌,敦煌
人类的敦煌
渺渺然,千里路
虔诚的信仰
希腊鼻的弥勒菩萨
“活”菩萨
把朴素的小确幸带给每一个人
红尘里
心至诚
《五百强盗成佛图》
第二十章 新疆之行——鸠摩罗什像的创作往事
从未踏入的土地,从未涉足的艺术
一夜无眠
泪眼问泉
修行者的宿命安排
第二十一章 坚守——南海观音的故事
你不知道的女神
一辈子只做一件事
精彩页
第一章 我的童年
“不光彩”的降生
1932年深秋的一天,上海寒风阵阵,满街萧条。某个大户人家,家里主仆忙碌,迎来送往,好不热闹。即将成为父亲的闫华庭,在有名的馆子里预定了多桌酒席,只等着我出生的喜报一到,宾客们便开席。父亲曾请人算过,说母亲头胎保准是个男孩儿,这让一家人对即将降生的我都充满了期待。
此时,产房里的母亲已经被折磨得快没了气力,她拼尽最后一点力气把我生了出来,当得知“是个女儿”,母亲的身体瞬间失去了支撑,瘫软在床上。
小护士抱着我轻轻地拍打,可我却一动不动,也不啼哭。
“哎呀,是个死孩子!”护士吓得慌乱起来,赶忙把我送到母亲的面前。
精疲力竭的母亲挣扎着接过我来草草一看,伤心又绝望,把我丢到了厚厚的地毯上。此刻,走进房间的外祖母正巧看到这一幕,赶紧跑上前将我抱起来,慌忙用手探探婴儿的鼻息,又摸了摸身上。
“哎呀!孩子是活的,快拿热水来!”外祖母大喊。
……
家人全都扫了兴,一切庆贺全都停止,酒席撤销,宾客散去,事情闹成这样,实在是不光彩。在场的五祖父是家中德高望重的长辈,他从老家来上海,一来看望父亲的生意,二来迎接我的降临。见此情景,他便与我父母商量要把我带到宁波,交托给商行基地里一个可靠的长工抚养,长工的女人刚生完孩子,奶水好。于是我这个还没满月的小婴儿,在保姆的怀里告别了父母,随五祖父登上了开往宁波的轮船。
后来外祖母告诉我,她找了算命的人给我批八字,说我出生时幸好没哭,否则克母亲。这话虽不可信,但多少能减少我对自己出生时所遭受的不公待遇的伤痛。
无拘无束的田园童年
到了宁波,从我学会走路起,便依稀有了记忆。记得保姆常带我到五祖父港口的货栈逛,那里的毛竹和木材被堆得像一座座大山。工人们把这些从南方采购的大毛竹和各种木材通过海运运抵天津,在繁华的河北大街上有两个自家商号,一个叫“聚兴堃”,一个叫“永兴隆”。
五祖父在货栈里辟出一处居所,卧室、客厅、客房乃至厨房等一应俱全。房间装饰得很讲究,用原木搭框架,木地板总是擦得发亮,散发着木头的香气,我常和别家的孩子坐在上面玩耍。种满花木的院子里晾晒着霉干菜、笋干和黄豆,还有油炸后穿上线装在篮子里的蚂蚱,这是五祖父最爱吃的,我尝过,又香又脆。阳光下,我常常追着院子里的蝴蝶到处跑,那真是一个温暖、自由自在的小院子。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一天,我走进一间平时不大去的房间,发现有个摇篮,一个小弟弟正在里面睡觉。从地板顶到天花板的玻璃柜里,摆满了小孩衣物,各色的锦缎上用丝线绣着不同的花式,非常精致。我想这些一定是小弟弟的衣服,可为什么自己的衣服就没有这么好看呢?
这位小弟弟是五祖父的长子,在大家族里,五祖父只比父亲年长几岁,但他辈分高,掌管着家族大权,大家都很尊敬他。长子的降生,让他家忙碌起来,无人照料我,很快我就被五祖父送回上海了。
无所适从的归家生活
在船上遥遥地望到了岸边迎客的人群,天阴沉着,一如我的心情。
船靠岸后,一位身材高大、气宇不凡的陌生人来到我面前,我被告知这是父亲。他看到我有些紧张,便冲我笑笑,抱起了我。依靠在他宽大的臂弯里,我的心情也好多了,就这样,他将我一直抱着回到了家,直到上了楼才放下。
我见到一位美丽洋气的少妇,怀里正抱着个睡着的小妹妹,嘴角还残留着奶渍,身上盖着绣有粉色花朵的红缎被子,十分洋气。见到这对光彩照人的青年夫妇,我自卑于身上的乡土气,不敢想他们就是我的亲生父母,这个傻傻的念头甚至一直萦绕在我的整个童年。
初进家门,我说着一口地道的宁波土话,常常被笑话,行动处事也不符合家中的礼仪,在大家眼里显得古怪,连佣人背地里都说我是“乡下人”。家里没有可以亲近的人,我不敢随便说话,有一种寄人篱下的小心翼翼。我仅有的“朋友”便是晒台上的两把大竹椅,我拉着它们玩耍,有时候还向它们诉说我的心里话:“等我长大了,一定要去找我的家,找亲生父母去!”“我是一定要走的,但是现在还是要吃这里的饭,将来也一定要还他们的。”
母亲好客,常邀请父亲生意上的朋友及其家眷来家里做客,他们也会带孩子来。我很少跟小朋友们玩,喜欢自己一个人在水泥地上画画。后来听母亲讲,她常看到我将小朋友们吵架、彼此冷落等情节入画,觉得很有趣。
不久战争爆发,日军攻打上海,人心惶惶,家人也被迫分开逃难。我跟随外祖父母逃回浙江绍兴老家,记得途中日本人的飞机在上空轰炸,其中一架飞机正对准我们乘坐的火车,幸好火车飞快地钻进了山洞,让我们躲过一劫,那一刻可真是惊心动魄啊!
大约两年后,我才又回到了上海,在一所外国人创办的女子教会学校读小学,学校里有座很大的耶稣雕像,我们每周都要做礼拜,校长嬷嬷穿着修女的衣服,看起来很庄重。不知不觉就到了上初中的年纪,我在家附近的崇德女中就读,算是
导语
一生只做一件事,表现了闫玉敏对艺术理想的毕生坚守。尽管经历了很多人生的困难和挫折,但她始终带着热爱艺术,热爱雕塑的初心一步一步走到现在。
叙述了作为新中国美术教育培养的第一代女雕塑家,闫玉敏在长期的艺术生涯中,始终自觉地与时代紧密相连,把表现时代生活作为自己的艺术理想,把创作、教学、研究三者紧密联系在一起,迈着坚实的步伐,取得了骄人的成就!
序言
不忘初心,一以贯之
因为热爱,闫玉敏用一生坚持只做一件事——雕塑。
闫玉敏所处的时代正是新中国繁荣发展的时代。作为
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雕塑家,她的雕塑创作始终力求与人
民同呼吸,与时代同脉动,努力攀登雕塑艺术的高峰。
在自主选择的艺术之路上,她有幸结识了很多良师益
友:刘开渠、徐悲鸿、吴作人、王临乙、王合内、韩美林
等。她在太白楼的李白雕塑更是得到了郭沫若、刘开渠和
沈从文的指导。她还参与并见证了民族文化宫大厅、淮海
战役烈士纪念塔、毛主席纪念堂、黄山徐霞客像等雕塑艺
术创作,以及后来的敦煌莫高窟洞窟的复制工作。她的一
生成就了这些不可磨灭的艺术作品,这些艺术作品也成就
了她朴素却不失光芒的一生。
艺术发展的核心是创新,而创新的基础是生活。生活
在大众文化中的闫玉敏,努力消除艺术创新和大众审美之
间的隔膜,真正做到让艺术回到大众中,成为大众生活的
一部分。她的作品总是扎根于人民群众,并被人民群众所
喜爱。
一生只做一件事,表现了闫玉敏对艺术理想的毕生坚
守。尽管经历了很多人生的困难和挫折,但她始终带着热
爱艺术,热爱雕塑的初心一步一步走到现在,虽已86岁高
龄依然坚持每天从事雕塑艺术工作,让人敬佩,令人感动

希望《一生只做一件事就好》的出版,能给当下年轻
人一些启示:不忘初心,一以贯之,一生只做一件事,挺
好!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前副主席 李牧
2019.6.11
内容推荐
本书以朴实的笔触、丰富的图片,还原了中国第一代女雕塑家闫玉敏的成长经历。闫玉敏是一名与新中国共同成长的艺术家,她扎根人民群众生活,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毕生执着追求艺术巅峰,创作出一组组隽永悠长的雕塑作品,展现出平凡人不平凡的灵魂。本书不仅为艺术工作者树立了榜样,更传递出实现“中国梦”不可或缺的时代精神。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3:3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