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记 我一直都相信,万物皆有灵性。 一花一草,一杯一物,一粥一饭&无论是什么东西, 但凡跟我们相处久了,都会有自己的灵性。 怎么和物品好好相处,等同于怎么和自己好好相处。 这是一项需要好好修炼的功课。 经过很多轮买买买和断舍离,我慢慢学会跟身边的物 品建立健康的关系。 那就是:爱物惜物,但也不要为物所累。 每个人和物品的关系都不同。在这本书的最后,我也 想邀请本书插画师儿力力现身,和她一起聊聊生活、感情 、物品和八卦。 儿力力:好像并没有。 黎贝卡:我也没有,很多东西都是因为情感因素才会 产生感情。 儿力力:也有可能跟人有关。那个人还在的时候,这 些物品并没有那么重要。但如果有一天那个人不在了,这 件东西就不能失去了。 黎贝卡:这也是情感因素,我们会与一件物品产生关 联,很多时候是因为我们在使用过程中产生了情感,所以 才不能失去它们。 儿力力:怎样看待一件物品是有生命力的? 黎贝卡:福建有一个方言叫“家仙”,大概是民间尊 奉的神祗的一种吧,我的家人特别相信这些。举个例子, 如果我摔了一样东西,我奶奶不会斥责我,而是会说“你 这样摔它,某某仙会生气的”。我们小时候还一直有传说 ,会有小人儿来家里借东西,所以我们才会经常发现家里 的米少了、某些物品突然找不到了,类似“借东西的小人 ”吧。 儿力力:我家里好像也会。 黎贝卡:正是因为这样,所以我一直都觉得物品不是 完全没有情感、没有生命的。我有一个非常好笑的习惯, 有一次我不小心摔了一样物品,我下意识地跟它连说了好 几声对不起。小镜子(我侄子)非常不解,他问我“姑姑 ,你为什么要跟它说对不起?”这是本能的反应,因为我 相信它是有自己的生命的。 黎贝卡:我喜欢整理东西,但你喜欢乱乱的环境,而 且在这样的环境里才有安全感,我想知道为什么? 儿力力:这样才能让我在我想要一样东西的时候马上 找到它。 黎贝卡:不是整理好了更容易找到吗? 儿力力:不是诶。我以前读研的时候,有一个短暂的 外号叫“九块砖”,就那种小小的砖,给我九块的范围, 我就能把我所有东西都放进去。虽然东西很多,但我只会 看到自己想看到的东西,那些杂乱的东西就算放在我面前 ,我也觉得没有关系。 黎贝卡:虽然你看不到它们,但你还是能找到想要的 工具。 儿力力:对。找不到就算了,下次还是会找到的,用 触手可及的工具来画就好。 黎贝卡:我一定要知道我的东西在哪里。当我很执着 地要找某件物品的时候,我周围人的压力都会变得很大。 我妈妈说她最怕的就是我找东西,每次我要找东西时,她 的头都大了。 儿力力:我没有这种执念,当这件物品想要出现的时 候,自然就会出现。 …… 儿力力:你精力真的很旺盛。 黎贝卡:我就觉得我很幸运。但有很多人会让你觉得 她们很辛苦,一直在咬紧牙关。但看到你之后,就觉得, 这世上还是有人不用咬紧牙关就可以过得挺好的。 儿力力:那你有为什么东西特别挣扎过吗? 黎贝卡:那可能只有感情了吧,但感情过去的时候, 我也是过得比谁都快。这跟我对物品的感觉是一样的,一 方面我非要跟它们发生很紧密的联系,非要找到它们,但 是如果真的没有了,也不会怎么样,没有了就是没有了。 儿力力:那你想找到它的原因是什么?是想知道一个 明确的结果? 黎贝卡:我会尽最大的努力将它找到,觉得既然它和 我发生了联系,我就希望这个联系不要断,不想和它走散 。 儿力力:但这个听起来有点虚。是因为就是珍惜它, 还是因为某种执着,被“找到它”的念头束缚住了? 黎贝卡:不是后者,哪怕你们觉得我现在买了很多东 西,但每一件物品都是和我有特别联系的。比如世界上有 这么多手表,为什么我偏偏买到这块?这一定是某种缘分 。我对我身边的人也是,都蛮好的。曾经我一度怀疑,这 是不是讨好癌?但世界上那么多人,为什么我偏偏和你发 生联系?这是机率蛮小的事情。对物品也是,我不想断掉 这种联系。但是,如果我尽力了,那件丢了的物品依然沿 有栈回来,那也,没有办法。 目录 第一章 衣帽间的秘密 1. 高级定制 2. 消失的迷你裙 3. 怎样找到自己的风格 4. 看到就很开心的裙子 5. 我的核心单品 6. 理想生活从白衬衫开始 7. 白衬衫穿得好看的秘密 8. 比拥抱更暖,比亲吻更软 9. 一条等瘦了就能穿下的牛仔裤 10. 提高衣服利用率最有效的办法 11. 身材管理 12. 家居服也要美 13. 一点新一点旧 14. 高跟鞋 15. 风格偶像 16. 今天也要认真穿 第二章 心爱的东西 1. 心爱的东西之于我们 2. 手表的审美 3. 24小时都戴的首饰 4. 香味的魔力 5. 一点光一点热一点香气,日子总会过得去 6. 每天都坚持做的小事 7. 润唇膏 8. 一支口红的快乐 9. 礼物 10. 夏日饮品一番 11. 柠檬树 12. 手账是一种生活方式 13. 鲜花永远让人心情愉快 14. 住得舒服是一件太重要的事 15. 住得舒服的标准 16. 家是生活的博物馆 17. 旋转木马情结 18. 香水到底涂在哪里 第三章 买买买这件小事 1.买包最快乐的时刻 2.关于包包的浪漫故事 3.自己给自己买钻石 4.购物的甜蜜点 5.永远也走不到的世界尽头 6.奢侈的反义词 7.我的怪癖 8.买买买和断舍离 9.我爱这花花世界 10.我的购物原则 11.鞋子里的一粒沙子 12.A Bad Hair Day 13.Guilty Pleasure 第四章 时尚博主的日常 1.红毯短跑选手 2.戛纳的美好回忆 3.After Party 4.奔波途中也要认真生活 5.出差的日常 6.做加法的生活 7.很累的时候 8.梦 9.亲密关系 10.夏天 11.冬天 12.艰难的一年 13.真实的生活 后序 精彩页 高级定制 我的奶奶原来是裁缝。 小时候学校组织跳舞,每次都要统一着装,比如统一穿白裙子。 奶奶每次都会根据学校要求,精心为我缝制一件。 去跳舞的时候,因为这条裙子,跳舞跳得不咋地的我,被老师安排到了第一排。其他小女孩,穿的都是街上随处可以买到的那种简单的白裙子,应该是家长们接到“任务”后匆匆买的,毕竟跳舞裙买下来也就穿那么一次。 我现在还记得那条白裙子,是一条有精致的蕾丝花边和亮片,裙摆由很多层纱叠成的蓬蓬裙。 那时奶奶已经老花眼了,不做裁缝也有很多年。她在裙子上一针针缝上亮片时,戴着老花镜。每次线用完了,她都要让我帮她把线穿进针眼。 我做这件事特别厉害,也特别愿意做,因为感觉自己对这条裙子也有贡献(然而也是唯一贡献了)。奶奶缝裙子的时候,我一般都会搬个小凳子,坐在旁边看,隔段时间就问她“做好了吗,做好了吗”,焦急地等着看新裙子长什么样。 等到终于做完,已经是舞蹈表演的前一晚了。穿上白裙子的那一刻,我感觉自己是个小公主。没想到奶奶还不满意,觉得腰宽了一点需要再改一下,亮片太多还是拆下来一些吧。 就这样,直到早晨出发前,我才终于穿上了她满意的作品。后来我才知道,好几次晚上她为了改裙子,熬了一个通宵。 这是我最早关于“高级定制”的理解了。 消失的迷你裙 从小我就疯狂迷恋迷你裙。 关于迷你裙,最早的强烈记忆是12岁。 那一年,我遇见了第一个有好感的男生。 那一年最刺激也最开心的事,就是穿着迷你裙,再偷偷穿上姑姑的红色高跟鞋出去和他“约会”——一起上晚自习。 两人见面,小手都没牵,只是不时相视傻笑。 中学时学校管得严,老师每天站在教室门口检查大家的着装,我是重点检查对象,因为裙子太短了。为了过关,我每天都在跟老师斗智斗勇:穿着正常的校服裙来上课,应付完检查后就躲到洗手间把裙子的腰部卷起来,再用夹子固定,让它变成一条迷你裙,一点也不十白麻烦,所幸老师从来没发现。 很多年后同学聚会,老师看到我笑眯眯地说:“你就是当年那个整天偷偷穿超短裙的姑娘。”原来当时她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毕业后我的第一份工作是时政记者。初生牛犊不怕虎,我穿着迷你裙去采访重要会议,被同行传为段子。我约到很厉害的采访对象,最终却被归类为“她穿很短的裙子所以约到了采访”。生气归生气,我并不真的在意他们说什么。 当时有前辈奉劝我“与众不同是行不通的”,我非常不屑。穿迷你裙只是因为我喜欢,不为取悦谁,也不会因为谁不喜欢就不穿。 但不记得从哪天开始,我对迷你裙长达十来年的迷恋,突然消失了。 有一次见到很久没见的朋友。他说:“你现在穿得好含蓄啊!你以前可不是这样的,以前每次看到你的小短裙我都倒吸一口冷气。” 说完我们哈哈大笑了半天。 那时我才意识到自己已经很久不买超短裙了。虽然现在我偶尔也穿短裙,这完全视当天的心情而定,但对它的那种迷恋是彻底消失了。 回来后我想了很久。我是什么时候不知不觉告别了迷你裙,告别了渔网袜,告别了衣不惊人死不休的时期? 想不起具体是哪一天。 也许是某个被冷气吹得膝盖疼的下午。 也许是厌倦了走在路上各种复杂的眼神。 也许是青春期的终结。我终于从渴望被关注、渴望与众不同的漫长青春期里走出来,进入一个“自己待着就很好你们谁也别来吵我”的阶段。 成长是个不断发现自我、寻找自我的漫长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有时候衣服比我们更了解自己。 P4-9 导语 5年首次出书,柔软的表达说出最走心的态度 全网读者超1000万,福布斯中国50位意见领袖,时尚博主黎贝卡首部出版作品。 完读率超高的文字,写给每一个想要变成更好的自己的你 书中既有作者一路走来光彩背后的辛苦与孤独,也有日常生活中的小欢喜,亦有关于活成更好的自己的方法与态度。作者以更真诚的方式、更深度的思考,审视生活、审视自我、审视我们与周围一切的关系。 全书包含多幅温暖治愈的插画 没有什么烦恼是一张插画解决不了的,如果不行,就连看70张! 精良制作,品质收藏 全书四色印刷,封面热烫工艺,随书附赠三款精美异形书签加精美小卡。 认真对待自己,这样的每一天都值得期待! 生活本身是否美好,取决于你用什么状态面对它,那份让生活体面的小认真,常能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外在优秀的指向是内在自我管理能力,它让我们变成想要的自己。 序言 写这本书之前,很多人,包括崔斯坦、出版社还有读 者都建议过我,可以将公众号的内容整理成书。毕竟每篇 文章都是干货,如果这些内容能被系统地整理,会更方便 看。 我以前有记录的习惯,那些生活里的小事,或开心或 不开心的,吃了一顿美食,或者只是那天的好天气,都会 想要记录下来,虽然不是每天都写,但这个习惯保持了很 多年。但这五年来,除了周末和节日,我几乎每天都在写 推送,输出的欲望变得很弱,加上平台越来越大,关注的 人越来越多,我很久没有写过很私人的文字了。 所以我跟她们说,还是不要直接整理推送了,写点别 的吧。 但那时候,其实我也没想好,在每天公众号上那么大 量的文字输出工作外,我还想跟大家分享什么呢? 第一个冒出来的问题是:我是怎么变成今天的我的? 借着本书,我开始反复在想,我为什么会做今天这个工作 ?我为什么会拥有现在这些物品?以前别人问我这些问题 的时候,我都说是因为兴趣。比如崔斯坦以前问过我—— 为什么我在高强度的工作下还能保持每天分享?我也说是 兴趣使然。但是,这个兴趣是怎么来的,我自己也不太能 回答出来。 这些小文章基本都是在深夜、在出差途中写下的。因 为只有那时才有时间。我在很多个深夜反复追问自己,想 到了很多事情,包括与很多记忆中的物品的关系。这本书 的第一篇写的是白裙子,在这篇以后,就慢慢知道要写什 么了。 这样也挺好的,“黎贝卡的异想世界”更新到第五年 ,我几乎每天都在写,我也认为自己每天都在思考。但是 ,像写这本书这样系统性、阶段性地梳理自己的想法,从 来没有过。第一批看到书稿的人,包括儿力力、崔斯坦都 说,我跟她们的日常聊天已经够多了,但她们也是在看了 这本书后才知道原来我是这样想的。虽然梳理的是物品的 关系,但其实也是对自己的一种理吧。 越来越觉得,在我们变成现在的自己这个漫长而无形 的过程中,有时候物品比我们更清楚你想要什么。 “将插画与文章相结合”的想法在一次讨论中碰撞了 出来,我负责写,儿力力负责插画,应该还蛮有意思的。 但这种形式决定了它不可能是公众号文章的集结,因为公 众号的内容偏实用,而且都很长,等有机会再整理吧。 谢谢你们愿意花时间读这本书。 内容推荐 这是一本写给每个你的生活小书,关于活成更好的自己,其实是一道任意选择题,而今天也要认真穿是这道选择题的最佳答案,因为这是最容易实现的成长。 作者在这本书中讲述了关于穿搭、职场、生活、情绪、物品等多方面内容,全书包括衣帽间的秘密、心爱的物品、买买买这件小事以及时尚博主的日常四个部分,作者以更真诚的方式、更深度的思考,审视生活、审视自我、审视我们与周围一切的关系。 有一路走来光彩背后的辛苦,也有日常生活中的小欢喜,亦有关于活成更好的自己的态度。 全书包含70余幅温暖治愈的插画,画师儿力力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美好生活的本意。 愿我们都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最好的模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