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进步观念作为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大观念,自其在近代产生以来就面临着很大的争议,这种争议到了20世纪逐渐呈现出一边倒的趋势,即很多思想家从不同角度对进步观念提出批判,力图消解这一观念。不过也有一些思想家指出,在人类的生存实践中,一种进步的信念是不可或缺的。这种情况使我们在进步观念上面临一种困境,理论上的批判和实践中的坚持。本书通过区分进步观念的两种解释原则,即认知概念的解释原则和伦理理念的解释原则,力图论证我们在理论上批判的是作为认知概念的进步,而实践中坚持的则是作为伦理理念的进步,由于解释原则的差异,它们的性质是不同的。马克思作为进步观念史上重要的思想家,对进步观念实现了变革性的理解。这主要在于他提出了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如果说形而上学思维方式是认知概念解释原则的深层根源,实践观点思维方式则是伦理理念解释原则的内在根据。马克思对进步观念的变革性理解,不但对进步观念本身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辩护,而且使进步观念作为一种不在场的在场,激励着人不断地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推动着人的自由和解放的实现。 作者简介 王成,1982年生,河南商丘人,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社会历史理论。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一、作为近代“永恒主题”的进步观念 二、现当代进步观念面临的“二难选择” 三、国内学界对进步观念的反思和研究 第二章 现当代思想对传统进步观念的批判 一、对其作为宏大叙事的批判 (一)进步观念、历史哲学、形而上学及其思维方式 (二)现当代思想家对历史哲学的批判 (三)现当代思想家对形而上学及其思维方式的批判 (四)现当代思想家对进步观念作为宏大叙事的批判 二、对其蕴含线性时间的批判 (一)线性时间观:与人的本真生命相割裂的时间 (二)线性时间观:一种派生的流俗时间 (三)线性时间观:一种空间化的技术时间 三、对其作为客观规律的批判 四、对其沦为意识形态的批判 第三章 两种不同的解释原则和进步观念 一、进步观念的两种解释原则及其深层理论根据 (一)进步观念的两种解释原则 (二)两种解释原则的深层理论根源 二、两种性质的进步观念 (一)作为认知概念的进步观念 (二)作为伦理理念的进步观念 三、不同解释原则下进步观念的具体区别 (一)形而上学性与形上性 (二)规定性与反思性 (三)唯实论与唯名论 四、进步观念的合法解释原则:伦理理念的解释原则 (一)进步观念与目的论 (二)历史总体的非直观性 (三)社会因素的异质性 第四章 对进步观念两种态度的再审视 一、传统理论态度:肯定作为认知概念的进步观念 (一)传统进步观念确立的前提 (二)传统进步观念的基本内涵 (三)传统进步观念:作为认知概念的进步观念 二、现代理论态度:否定进步观念本身的合法性 (一)现代理论批判的对象:作为认知概念的进步观念 (二)现代理论的基本立场:消解一切性质的进步观念 第五章 马克思进步观念的变革性 一、马克思哲学思维方式的变革 (一)对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批判 (二)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及其理论基础 二、马克思解释原则的转换及对进步观念的影响 (一)思维方式变革导致解释原则的转换 (二)马克思进步观念的变革性 三、马克思进步观念变革性的意义和价值 (一)对进步观念合法性的辩护 (二)进步观念的当代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导语 本书的主要论题是通过对进步观念的解释原则进行区分和划界,用一种伦理理念而非认知概念的解释原则来重新理解进步观念,使其作为一种反思性的理念不但可以为自身存在的合法性辩护,又能在当代人的生存境遇中发挥积极的影响,拓展人生存的可能性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