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从爱到虚无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凌谷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凌谷认为一切诗都应关于爱与虚无。其杂文,从国际时事、气候变迁、动物保护、饮食哲学、宗教思辨,到生活感悟、艺文评论、各地游记,出奇沉静的笔调下饱含热情,且爱在娓娓道来之余,在山重水复之际,常能开启一些让人豁然开朗甚或颠覆世界观的门户,字里行间,多有惊艳,颇堪回味。对他而言,无论是对生命、自然的崇爱,还是对文化、艺术、公平、自由的热爱,爱,并不是情绪,也不是冲动,而是一种连结的能力。虚无并非一无所有,而是在更自由广阔的空间中更强大的连结力量。写作,就是从爱到虚无的一种探索,希望读者能品味其中现实的苦涩和超越的惊喜。
作者简介
凌谷,本名禤广瑜。1976年生于广东三水,1988年移居澳门。1997年创立如一诗社,出版合集《如壹》。先后任职于《澳门日报》社及澳门艺术博物馆。2007年出版个人诗集《新悦集》。
目录
哲思
简单喜悦
疯堂围里话疯子
三十而知魔
的士司机的故事
却话巴山夜雨时
少些‘化境”多点原则
一碗是恩一斗成仇
艺术的“第二感”
裸足者言
艺术与应酬
疯堂天地
慎当两头燃烧的蜡烛
终点就像起点
成为平凡生活的王者
改变观念改变世界
语言的力量
尊卑与樽杯
人过留香
接受缺陷才能完美
究竟谁抛弃了佛教
苦闷的艺术
奇妙的世界
感恩是一种力量
自我的枷锁
春天狂想曲
榴莲与我
生死无常
浅说中道
不关西东,凡医必中
恋物滋味
停下来看看
凡事在于导引
一花中见到天堂
记忆与轮回
人要物质一点
隐与忍
岁末感时
修心为本
步行之乐
如婴儿之未孩
减法法则
真正的享乐主义
功能的阉割
劫灰聚散
放下
智慧之神
也许我们都很脆弱
无我与真我
沉默主义
蝶梦之叹
冥想时间
美是广阔的
万代之过客
三种食粮
无常
学习独处
行动疗法
松果体和饮食
闲话拜火
双生火焰
负面情绪
梦幻泡影——我看《盗梦空间》
一寸光阴何止一寸金
冲击中的反省
役物与享乐
的士奇遇记
体内的“变形金刚
道是什么?
习惯造就自我
因果轮回话《云图》
《易经》和民主理念
不惑随谈
都是无常的工具
人到中年
食物:人和世界的连接
环保
是该改变了
作秀又何妨?
真正的“老教”
争取生存空间
盛夏危言
奶之非奶,肉之非肉
素食的祝福
从熊吃熊说起
责任不在上帝
你的选择就是天意
餐桌原是战场
答案很简单
健康是自己的责任
用心体会得智慧
我们本就是奇迹
人类自救,刻不容缓
斋口和斋心
爸爸,我不想地球着火
出生的目的
钞票就是选票
奇迹的种子
甲烷和暖化
自然遗产更可贵
雪莱对肉食的洞见
我们都有勇敢的心
希望孩子有一个家
消费关乎命运
气候难民的滋味
从酒禁说起
理应更“沉迷环保”
动物与黄金时代
素食诗人陆游
动物的地狱在人间
生命无价水也无价
谁是罪魁?
暖化与素食
爱是最高法则
对海洋生态的暴行
香烟之害甚于核辐射
目光放远一点
环保是爱的表现
消费倾向决定食品安全
孙中山和素食
抗暖化的失误
吃口真西瓜真难!
杀生和天灾
易牙的残忍
疯狂牛仔
疯狂的肉食
被牛吃掉的西部
肉食与生存的矛盾
从蒙牛到“牛奶进校园”
牛奶和补钙
牛奶和癌症
牛奶和屠杀
奶粉其实很折堕
百年谎言下的限奶令
牛奶真的安全吗?
不要成为动物坟墓
钞票的力量
暖化意味着文化遽变
从感恩节到游牧传统
爱狗,吃猪肉,穿牛皮
吃鱼:成为毒王之王
反狗肉节和慈悲之圈
男孩在屠场哭了
你敢直视那双眼睛吗?
《战马》——心灵共鸣的交响乐
蛋、奶不可能是素食
吃,从来都不是小事
悲惨的澳门赛狗
人正确,世界就正确了!
节还是劫
澳门:拥挤并悠闲着
气象、科学和巫术
知识和图书馆
边度有书就是这里没书
实际点,改变饮食吧!
禅易相长——我认识的Will Tuttle
游记
人到洛阳思兴废
无可奈何开封事
首座监狱囚圣贤
幸福的闲逛时光
辰州小记
台中的榕树
半山小住
法国小镇的笑脸
蔚蓝海岸走马光影
天使与圣地
圣保罗和埃兹
巴黎地铁
洛杉矶坐车奇遇
追求自由——Mike在美国寻求庇护
水晶大教堂
燕子教堂的废墟园林
燕子教堂的故事
圣地亚哥的Loving Hut
情迷圣地亚哥
古北口小记
沉静的武功山
中秋诗会散记
草原掠影
石榴城印象
时评
和谐非单调
让人心寒的“废除中医”运动
今天你被指代了吗?
小城更需距离而非团结
当诗人需要公约
天桥下的枪声
坏人或是制度产物
新闻自由和新闻责任
良禽与赌城
学习开源
澳门的无产阶层
奇妙的施予
杂谈
“大易”中文输入值得推广
从珠海到海珠
李白的可爱
诗人国士一文长
读《磨盘拾翠》
愚公移书
保持全然
桃在五月
横尸酒场君莫笑
心和瘾
对抗或逃避
宋词和宋瓷
两种情感中心
多核心头脑
肉食上瘾的原因
有文学才有文创
王石谷——画史中的令狐冲
勿读无益之书
任人唯亲和排资论辈
回乡散记
告别“笔成气候”
小小奇迹
Jeff传奇
水的承载者
无题的话题
你的名字,我的思念
语言如衣服
序言
值此“澳门文学丛书”出版之际,我不由想起1997年3
月至2013年4月之间,对澳门的几次造访。在这几次访问中
,从街边散步到社团座谈,从文化广场到大学讲堂,我遇
见的文学创作者和爱好者越来越多,我置身于其中的文学
气氛越来越浓,我被问及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也越来越集
中于澳门文学的建设上来。这让我强烈地感觉到:澳门文
学正在走向自觉,一个澳门人自己的文学时代即将到来。
事实确乎如此。包括诗歌、小说、散文、评论在内的
“澳门文学丛书”,经过广泛征集、精心筛选,目前收纳
了多达四十八部著作,暂分两批出版。这一批数量可观的
文本.是文学对当代澳门的真情观照,是老中青三代写作
人奋力开拓并自我证明的丰硕成果。由此.我们欣喜地发
现,一块与澳门人语言、生命和精神紧密结合的文学高地
,正一步一步地隆起。
在澳门,有一群为数不少的写作人,他们不慕荣利,
不怕寂寞,在沉重的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下,心甘情愿
地挤出时间来,从事文学书写。这种纯业余的写作方式,
完全是出于一种兴趣,一种热爱,一种诗意追求的精神需
要。惟其如此,他们的笔触是自由的,体现着一种充分的
主体性;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对于社会人生和自身命运
的思考,也是恳切的,流淌着一种发自肺腑的真诚。澳门
众多的写作人,就这样从语言与生活的密切关联里,坚守
着文学,坚持文学书写,使文学的重要性在心灵深处保持
不变,使澳门文学的亮丽风景得以形成,从而表现了澳门
人的自尊和自爱,真是弥足珍贵。这情形呼应着一个令人
振奋的现实:在物欲喧嚣、拜金主义盛行的当下.在视听
信息量极大的网络、多媒体面前,学问、智慧、理念、心
胸、情操与文学的全部内涵,并没有被取代,即便是在博
彩业特别兴旺发达的澳门小城。
文学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花朵,一个民族的精神史;文
学是一个民族的品位和素质,一个民族的乃至影响世界的
智慧和胸襟。我们写作人要敢于看不起那些空心化、浅薄
化、碎片化、一味搞笑、肆意恶搞、咋咋呼呼迎合起哄的
所谓“作品”。在我们的心目中,应该有屈原、司马迁、
陶渊明、李白、杜甫、王维、苏轼、辛弃疾、陆游、关汉
卿、王实甫、汤显祖、曹雪芹、蒲松龄;应该有莎士比亚
、歌德、雨果、巴尔扎克、普希金、托尔斯泰、陀思妥耶
夫斯基、罗曼·罗兰、马尔克斯、艾略特、卡夫卡、乔伊
斯、福克纳……他们才是我们写作人努力学习,并奋力追
赶和超越的标杆。澳门文学成长的过程中,正不断地透露
出这种勇气和追求,这让我对她的健康发展,充满了美好
的期待。
毋庸讳言,澳门文学或许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足,
甚至或许还显得有些稚嫩,但正如鲁迅所说,幼稚并不可
怕,不腐败就好。澳门的朋友——尤其年轻的朋友要沉得
住气,静下心来,默默耕耘,日将月就,在持续的辛劳付
出中,去实现走向世界的过程。从“澳门文学丛书”看,
澳门文学生态状况优良,写作群体年龄层次均衡,各种文
学样式齐头并进,各种风格流派不囿于一,传统性、开放
性、本土性、杂糅性,将古今、中西、雅俗兼容并蓄,呈
现出一种丰富多彩而又色彩各异的“鸡尾酒”式的文学景
象,这在中华民族文学画卷中颇具代表性,是有特色、有
生命力、可持续发展的文学。
这套作家出版社版的文学丛书,体现着一种对澳门文
学的尊重、珍视和爱护,必将极大地鼓舞和推动澳门文学
的发展。就小城而言,这是她回归祖国之后,文学收获的
第一次较全面的总结和较集中的展示;从全国来看,这又
是一个观赏的橱窗,内地写作人和读者可由此了解、认识
澳门文学,澳门写作人也可以在更广远的时空里,听取物
议,汲取营养,提高自信力和创造力。真应该感谢“澳门
文学丛书”的策划者、编辑者和出版者,他们为澳门文学
乃至中国文学建设,做了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
是为序。
2014.6.6
导语
澳门文学生态状况优良,写作群体年龄层次均衡,各种文学样式齐头并进,各种风格流派不囿于一,传统性、开放性、本土性、杂糅性,将古今、中西、雅俗兼容并蓄,呈现出一种丰富多彩而又色彩各异的“鸡尾酒”式的文学景象。
本书收录了哲思、环保、游记、时评、杂谈五部分。
精彩页
简单喜悦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人们觉得要快乐很困难。现在的人提到“快乐”时,先想到的可能会是金钱、爱情、性、美食、酒宴、舞会、名誉、成功,等等。其实这也难怪。据说“快乐”这个词出自《金瓶梅》这部伟大的“现实主义”小说——快乐似乎都过得太快(所以我用了另一个词——喜悦)。
当然,无可否认,提到的都是我们最强烈的体验。但正如犬儒哲学家所说的:纵欲者们总在追求快乐,但总是跑到快乐前面去了。
再说,你要想享有金钱等东西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为了金钱,我们几乎耗尽了所有可以快乐的能量和时间。对很多人来说,快乐遥不可及。
但我记忆里真正的快乐满足,跟上面所说的好像都没什么关系。
金钱,和还是村野小童的我真的沾不上边。从地里回家,把疲倦的身体摊在后山的高坟上,看着浩瀚变幻的黄昏,自己的身体好像也在无限扩大……后来才知道古人管这感觉叫“空乐”。
有时快乐真的简单得让人惊讶。一朵路边的野花,一阵拂面的秋风,一张含蓄的笑脸,一缕倾斜的阳光,一阵莫名的心跳,好像都在向人透露:全宇宙都在庆祝着“存在”。
我们都认为复杂的事情是重要的、有意义的。我们会心思用尽地计算怎么花十年、二十年的时间来赚多少钱,却从来没想过花一两分钟来注视深邃的天空。我们宁可跟一群自己讨厌的人一起,都不愿意享受一个人的静谧。
灵魂总在简单中醒觉……
大学时,一个秋雨后的早晨,很平常的早晨,骑着自行车进了校园,见到两边金黄色的梧桐叶子全落了,沾着雨露铺了满地,秋风过处,那份金亮精纯的美好像把心里积存已久的成见,闭塞真聪多年的尘垢一扫而净。当时把自行车放在一边,感到全世界的空间都往自己体内塞进来,几乎晕过去了。传说一个当代的印度哲贤看到一群天鹅飞起时突然晕了过去,三天后醒过来时已经了悟生命真谛。
我开始相信那是真的。
疯堂围里话疯子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房子者,十年之积蓄。
人过三十,光阴的速度就如小城街上的行人密度一样陡然加大,昨日的自己和明天的自己把今天的自己挤得喘不过气来。在紧迫的时间中寻找一个悠闲的空间就显得更为重要。
第一次跟中介看疯堂围的房子时,我就决定买下了,没有还一分钱的价。进厅前是一条甬廊般的过道,仿佛是凝神冥思的过程。大马路都是青山之外或有百米之遥,坐在客厅,清风徐来,丝丝然神思清明。
阳台上,望德堂和附近的葡式建筑尽收眼底。在还没上夜班前,我经常是在鸟鸣和教堂钟声中醒来。但很快就发现在鸟语的掩护下,有一种奇怪的语言入侵着我的生活:有一个女人每天早上都在街上或对面大楼的某一处大声谩骂或自言自语。
她所讲的都是很有条理的话,时而是国际大事和本澳时政的分析,时而是伦理教育的劝谕,有时还引用何特首的讲话。真个是纵横捭阖、口吐妙莲。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她的演讲越发频繁,白天深夜,天马行空。
我经常坐在阳台上,一边看着东望洋导航灯光的转动,一边听着楼下有理却无情的演说。直到有一天,“狐狸精”一词的出现,我才明白了个中奥妙。这位女士讲了几个月的经,原来就是想劝她的郎君回心转意!“狐狸精”一词使用频率越来越大。她上天下地,旁征博引,像伍子胥般把古今中外的“狐狸精”都挖了出来鞭尸。
终于有一天,真正的“狐狸精”受不住无止境的精神虐待,做出反击。两位女士就声嘶力竭地对骂起来。道尽各自的衷肠,我估计需时一个星期。其间,我开始夜班工作,大概错过了许多精彩演出,更错过了结局。
疯堂围于是回归了宁静。好友说疯堂围很适合我这种疯子。前几天,我刚出了巷子往荷兰园走去,一位衣着整齐的中年女士挡在我面说:“最近有几部文艺电影很适合你看,你需要我把英文片名写给你吗?”很明显,我不认识她。
但我还是回答:“可我觉得周星驰的电影更适合我,也许也适合你……”走到汽车声回荡的荷兰园,我就想起了那正是恶斗“狐狸精”的声音。
P3-6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0: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