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本书收录的系列文章扫描了新世纪以来一些特殊的文学文化现象,进行了症候式的解读与意识形态分析,试图触摸文化记忆与景观中隐显的时代镜像,并呈现复杂而隐微的时代经验与感觉。 作者简介 李祖德,四川大竹人,200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文化研究及相关思想史问题研究。近年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文学评论》《文艺理论与批评》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思想文化批评随笔近百篇,出版有专著《“农民”与主体性和历史的生产》,译著《社会研究:问题、方法与过程》,业余兼事诗歌创作。 目录 地火奔突 批评问道——序“地火文学批评丛书” 吴义勤 第一辑 记忆、“新人民性”及其可能 “人民性”与“人民国家”主体想象:中国当代文学“人民性”话语历史考察之一 文学性、人性与“新人民性”之可能:中国当代文学“人民性”话语历史考察之二 现代性的地方经验与文学的人民伦理:毛泽东文艺思想的诗学问题、历史语境与意识结构 小说、战争与历史:抗战小说中的个人、家族与民族国家 生命启示录、历史记忆与美学结构:长征及“长征文艺”略论 苦难叙述、国族认同与“新人民性”:2008年“地震诗歌”启示录 第二辑 景观、镜像与掠影 “非虚构”的踪迹、可能性与问题 记忆以及记忆的承诺:读短篇小说集《再见,牛魔王》 乡愁书写与大地无意识:读长篇小说《还魂记》 时间、人以及失衡的对称:读中篇小说《母亲在左,我在右》 一种不可能的可能性:史铁生及其“苦难”诗学片论 论新世纪诗歌的“第三条道路”:延及当代诗歌写作的一些问题 《钢的琴》与我们的时代 第三辑 阅读、思考与批评 启蒙、理性与现代性的悖论结构:“现代性”问题阅读与思考札记 反思现代性与重构穆旦:读《穆旦的精神结构与现代性问题》 如何理解中国与阐释中国:张颐武思想文化批评述略 知识、知识分子及其公共性:“知识”与“知识分子”阅读札记 妇女、历史想象与现代国家:读《晚清女性与近代中国》 无条件的爱和爱的条件:读埃里克·弗洛姆《爱的艺术》 苏格拉底之“道”与现代生活:读罗纳德·格罗斯《苏格拉底之道》 权力技术以及娱乐的政治:《娱乐至死》以及“权力”的阅读札记 第四辑 言语、形式与经验 新诗之“变常”与诗学题域转换 地域经验中的诗性言说:诗集《光芒与蝶》中的繁复体验 形式、意蕴与音乐性:《再别康桥》音乐性新探 理性与“现代主义”诗歌的“内面”:重读20世纪40年代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及其“现代性”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