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川边,特指今四川与云南、西藏、青海交界处的藏族地区,旧称康区,现大部属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辖地。唐代以降,中央王朝开始在这一地区实行羁縻统治,元时设土司制。至晚清,形势一变,于该区域进行大规模的改土归流,将其纳入中央王朝直接统一管辖。内外交困的晚清政府是在藩篱渐失、西南边患日益严峻的形势下,在加强西南边防的战略总体格局中,思谋川边的整治,其对川边的认识随国际国内局势的变更而逐步深化。原先仅为区区川藏通道的川边在清中枢的总体谋划中愈发举足轻重,最终被抬至援藏基地的地位。在于西藏设省不成的情形之下,清廷转而注重川边经营,以图固川保藏。正是在这一大的历史背景之下,晚清几位著名的封疆大吏鹿传霖、锡良、赵尔丰等人谋划并具体实施了在川边的改土归流、设治、筹建行省等经营活动,执行、推动并发展着晚清政府的川边策略。尤其是被委任为川滇边务大臣的赵尔丰为固边图藏、筹建行省,在川边实施新政,进行了一系列经济开发工程,屯垦、开矿、通商、兴办实业,同时兴学、革俗,图谋川边的文明开化,便宜政治。 本书是关于研究此的专著。 目录 前言 一 有关赵尔丰评价问题 二 不同的视角与范式 三 回到地方视角 四 主要内容与叙事框架 五 主要观点 引文注释特别说明 第一章 清季西南边疆危机及举措 第一节 丁宝桢与清季西南边防筹措 一 丁宝桢的西南忧患 二 丁宝桢川藏关系思考 三 丁宝桢治理川藏边疆的措施 第二节 瞻对与清季西南边患 一 瞻对问题的由来及演变 二 收瞻之议 三 吴光奎的经边建议 第三节 清季川边初步经营 一 再议经边 二 经边初步 三 凤全经边 四 凤全之死 第四节 筹边援藏 一 川边的升级 二 固结川-滇-边-藏 第二章 赵尔丰的川边经营(上) 第一节 从平康三策到经边六事 第二节 川边与西藏之间 第三节 固边图藏 第四节 留边设治,筹收藏地,拟建行省 第五节 收回瞻对 一 收瞻之争 二 赵尔丰收瞻努力 第三章 赵尔丰的川边经营(下) 第一节 “自筹利益 一 征赋税 二 “协济兵食 三 “力浚利源 第二节 自保利权 一 铸币 二 组建茶叶公司 三 “尺寸之土,皆当早为经营 第三节 延揽人才 第四节 利交通,速文告 一 架电线,设邮政 二 辟治道路,安设店栈 第五节 兴学易俗,开化固边 第六节 取民信,苏民困 第七节 筹练新军,办巡警 第四章 清末川边经营分析 第一节 西南边防部署中的川边经营 一 川边:由川藏通道到援藏基地 二 重视与倾斜 三 藏事与川边的轻重 四 谨慎与优柔 第二节 清季川边经营效果 一 西南渐固 二 新政流惠 第三节 另种可能 第五章 清末边藏经营的经验教训与启示 第一节 内外交困、积重难返 一 国力衰微,威令不行 二 “中国,无外交专门之学 三 内外交困、积重难返 第二节 中枢的困顿 第三节 封疆大吏的末路 第四节 新政的“新”与“旧 一 “新面目”与“旧根基 二 地方利益与国家权益 三 民族文化——在土司制和新政之间 四 余论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