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宋秋云 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现为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北京财贸管理干部学院)教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应用文写作、编辑出版等。 主持北京市级课题l项、校级重点课题1项,参与北京市级课题3项、校级重大课题1项。出版学术专著《极地·远方:迟子建文学创作论》;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近20篇,获得学校科研交流大会二等奖、三等奖多次;副主编教材“北京市民学习读本”1套,编写出版教材《礼仪风尚》。 2015年荣获第六批“首都市民学习之星”荣誉称号。2016年获得澳大利亚TAE教师资格证书。2016年、2017年两次获得“优秀班主任”荣誉称号。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历史”与“当代”——当代通州作家作品与运河文学 第一节 从历史书写到文化镜像 第二节 当代通州作家与运河文学 第二章 “前世”与“今生”——当代通州作家作品概况 第一节 20世纪30年代、50年代的通州作家作品 第二节 20世纪70年代的通州作家作品 第三节 20世纪90年代的通州作家作品 第四节 “网络文学+”时代让运河文学发展迎来新契机 第三章 “浸润”与“书写”——当代通州作家作品对运河文化的文学表达 第一节 通州的风土人情,浓郁的运河情怀 第二节 通州人民风云激荡的革命斗争史 第三节 时代变迁下通州人民的社会现实生活 第四节 多面立体、厚重的漕运历史文化画卷 第五节 感恩与反哺,抹不去的乡愁 第四章 “丰富”与“重塑”——当代通州作家作品视域下的运河文化精神 第一节 “生”: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第二节 “融”:超越阶层、地域、时代的包容性 第三节 “情”:侠肝义胆里的家国情怀 第四节 “民”:乡土书写的民间立场 第五节 “正”:北京文化基因的“雅乐正声” 第五章 “传承”与“发展”——当代通州作家作品的文化价值与使命担当 第一节 运河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新时代、新机遇 第二节 运河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新维度、新视角 第三节 当代通州作家的新使命、新担当 参考文献 后记
导语 书稿旨在通过以刘绍棠、王梓夫等具有代表性的当代通州本土作家作品与大运河文化千丝万缕的“浸润”与“书写”、“丰富”与“重塑”、“传承”和“发展”的关系,从作家作品的文学视角发现运河文化的精神内涵和特征,深化“通州味”的挖掘和研究,拓展大运河文化带的研究领域,探索运河文化精神在北京城市副中心文化建设背景下传承机制和对策。 内容推荐 本书结合历史时代背景,立足当下社会现实,从当代通州作家作品的视角研究运河文化精神。主要从运河文学的历史书写切入当代通州作家作品,系统梳理当代通州作家作品概况、对运河文化的文学书写;通过文本分析,挖掘其中蕴含的丰富厚重的运河文化精神内涵及其特征;探讨当代通州作家作品的文化价值、运河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机制策略,以及当代通州作家作品的保护和利用、当代通州作家新时代的使命担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