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我的阅读观 |
分类 | |
作者 | 朱永新 |
出版社 | 漓江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亮点展示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教师,教育工作者 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教授多年来致力于推动全民阅读事业,本书是他的阅读观和新教育实验阅读项目的成果汇集。 本书被专家学者及广大教师举荐为教师、校长、教育工作者必读名著。 内容简介 “改变,从阅读开始”“没有阅读就不可能有个体心灵的成长,不可能有个体精神的完整发育”“教育是我的爱好,而阅读和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 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教授多年来致力于推动全民阅读事业,本书是他的阅读观和新教育实验阅读项目的成果汇集。围绕倡导阅读与建设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营造书香校园与学生自主阅读习惯的培养、学习型城市的建设与群众性阅读活动的开展、新教育实验“共读共写共同生活”项目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与分析,系统阐释了阅读对一个人、一个学校、一个城市、一个民族的价值和意义。用全面深刻的阅读理念,强调了阅读的重要性。弘扬阅读文化,建立人们的阅读信仰,希望人们能通过阅读改变自己,改变我们的学校,改变我们的城市,改变我们的民族。 作者简介 朱永新,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叶圣陶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副会长,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同济大学等兼职教授。新教育实验发起人。 曾多次主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托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基金项目并多次获奖;在美国、英国、日本和国内发表教育论文 400 余篇;16卷本“朱永新教育作品”等专著版权输出至美国、韩国、日本、阿拉伯国家等,是当代教育家个人教育理论著作输往海外的先驱。 他对教育理想的不懈追寻与执着行动,感动了千千万万人,屡屡被评选为“全民阅读代言人”、“为了公共利益”年度人物、中国教育60年60人、中国十大教育英才、中国改革十大新闻人物、中华十大财智人物…… 他于2000年发起的新教育实验,以“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宗旨,吸引了全国各地2000余所学校加盟实验,践行着新教育理念,深刻改变了200多万师生,积极影响着中国教育。 精彩书评 作为一名教育理论家,朱永新教授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论述、抒情、问答并举,逻辑严密的理性语言、老百姓习惯于说和听的大白话、思维跳跃富于激情的诗句兼有,依思之所至、情之所在、文之所需而施之。有的文章读时需正襟危坐,有的则令人不禁击节而赏,有的还需反复品味。可贵的是,这些并非他刻意为之,而是本性如此,自然流露。这本性,就是他对教育事业的爱?? ——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著名语言文字学家 许嘉璐 朱永新的文章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有理论有实际,平易近人,用广大教师能够听得懂的语言说出具有教育科学规律性的理论,案例中含有教育的哲学。广大教师容易理解,容易接受。所以他的书拥有众多的读者。 ——中国教育学会原会长、著名教育学家 顾明远 目录 001 / 阅读的力量(卷首诗) 004 / 改变,从阅读开始(代序) 012 / 引言:什么是阅读 第一章: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 033 / 阅读改变人生 039 / 阅读滋养心灵 046 / 阅读:有品位的生活方式 049 / 阅读:重塑心的文化 052 / 追随伟大的灵魂 ——我的阅读史 056 / 青春伴书最痴狂 059 / 阅读让教师更智慧 063 / 少点烟酒味,多些书卷气 066 / 企业家需要读书吗 071 / 阅读,让全民族精神起来 第二章: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 075 / 阅读的力量 083 / 全民阅读应该成为国家战略 087 / 中国人需要自己的“国家阅读节” 092 / 阅读能力也是“生产力” 094 / 敲响阅读的“闹钟” 096 / 仪式与形式 099 / 饱读不知饿读饥 110 / 从牛津乞丐读书说起 112 / 不读书的民族没有希望 114 / 我们需要国家基础阅读书目吗 119 / 为什么需要设立国家阅读基金 122 / 全国图书资源信息应该共享 第三章: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 127 / 阅读与中国教育改造 130 / 儿童阅读需要阶梯 134 / 晨诵、午读、暮省 139 / 阅读,让孩子成为天使 ——我们为什么要研制幼儿基础阅读书目 154 / 把最美好的东西给最美丽的童年 ——我们为什么要研制小学生基础阅读书目 167 / 童书是最美妙的种子 ——《儿童阶梯阅读丛书导读手册》序言 170 / 为新世纪教师与学生营造精神家园 ——写在“新世纪教育文库”出版之际 191 / 童年的秘密与童书的价值远未被发现 195 / 借孩子的眼睛看绘本 197 / 超越年龄的幸福阅读 200 / 拯救教师的阅读 204 / 让中小学图书馆成为开放的精神绿地 207 / 大学教育亟须一场阅读革命 210 / 教材为何不能纳入国家图书评奖 211 / “读书无用”与“读无用书” ——“新读书无用论”的背后 第四章:一个书香充盈的城市必然是一个美丽的城市 217 / 阅读,让城市更美丽 220 / 阅读造就学习型城市 229 / 和谐城市需要阅读节的盛典 231 / 阅读与市民素质 ——在2006首届苏州阅读节开幕式上的讲话 233 / “地铁阅读”应成为城市风景 235 / 阅读与学习型企业 242 / 疏通文化传播的“毛细血管” 248 / 社区图书馆的意义 252 / 中国出版需要一座博物馆 第五章:共读、共写、共同生活 257 / 建设共同的精神家园 273 / 师生共读:书写生命的传奇 279 / 亲子共读:避免成为熟悉的陌生人 283 / 电视应该“赎罪” 286 / 共同编织幸福的教育 290 / 推动摇篮的手能撬动地球 293 / 从并肩共读到携手共写 299 / 农家书屋该建在哪儿 301 / 静思觅恒谈阅读 附录:朱永新阅读叙事 307 / 朱永新:推广阅读是我终生的事业 311 / 读了些“身边的书” ——朱永新当选2005年《中国教育报·读书周刊》推动读书十大人物 314 / 朱永新推广读书节 315 / 参考文献 318 / 主题索引 323 / 第一版后记 326 / 《我的阅读观》再版后记 前言/序言 改变,从阅读开始 (代序) 阅读意味着改变。通过阅读能够改变我们的一切,改变我们自己,改变我们的学校,改变我们的城市,改变我们的民族。 我无数次这样表达过我对于阅读的意义和价值的基本观点: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 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 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 一个书香充盈的城市必然是一个美丽的城市。 我们在新教育实验过程中总结出了这样一个阅读理念: 共读共写共同生活。 这五句话,构成了我的阅读观。 一、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 我们很少认真思考:每个人的精神是怎么成长起来的?个体精神成长的历程是怎样的?如果把精神成长与躯体成长做个比较的话,躯体的成长更多是受遗传和基因的影响,个体的精神成长却不完全依靠基因和遗传,而与后天阅读息息相关。 个体的精神发育历程是整个人类精神发育历程的缩影。每一个个体在精神成长过程中,都要重复祖先经历的过程。这一重复,是要通过阅读来实现的。 人类的历史有很多的精神丰碑,要达到或者超越那些精神高峰,阅读和思考是唯一的途径。只有通过阅读,通过与孔子、孟子等先贤达人的对话,才能达到他们那个时代的精神高度;只有通过阅读,通过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们交流,才能达到他们那个时代的思想境界。 人类精神的阶梯就这样随着重复阅读不断延伸。如果没有这样的重复,人类的精神就会退化,就会衰落;没有阅读,我们这一代人的精神境界可能还远不如文艺复兴时代的大师们,甚至还不如更早以前的历史阶段。 我推崇书籍阅读而不是网络阅读。人类最伟大的思想在书里。尽管我国目前的网络阅读人数已经超过了纸质阅读人数,但我认为,人类最伟大的思想还处在离线状态。网络上更容易吸引眼球的是信息、广告和娱乐的内容,人类的理解,特别是人类理性的洞察力,通过网络很难获得,智慧的内容在网络上更是凤毛麟角。对人类思想的进化而言,对个人思想的发展而言,从信息到知识再到智慧,就像一个金字塔,它是精神与智力逐步升级发展的过程。唯有通过书籍阅读,我们每一个人的智慧才能一步步地通往精神的“金字塔”之巅。将每一个人的智慧汇总起来,才能体现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高度。 没有阅读就不可能有个体心灵的成长,不可能有个体精神的完整发育。 通过阅读,我们不一定变得更加富有,但一定可以变得更加智慧。 通过阅读,我们不一定能改变我们的长相,但一定可以改变我们的品位和气象。有些人相貌普普通通,但“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令人如沐春风,你会觉得他深邃厚重,觉得自己得到很多启迪。人的相貌基于遗传无法改变,但是人的精神可以通过阅读而从容,而气象万千。 通过阅读,我们不一定能延长我们生命的长度,但一定可以拓展我们生命的宽度,增加我们生命的厚度。人的生命长度有基因等先天因素在起作用,而后天阅读可以让我们的精神世界更加宽阔而充实。 通过阅读,我们可以在有限的生命当中欣赏无限的美景,体验精彩人生。 通过阅读,我们不一定能实现我们的人生梦想,但一定可以帮助我们更接近我们的人生梦想。 阅读,对个体的精神成长至关重要。 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 很久以来,我们一直都将阅读仅看作个体的行为。这样的认识是片面的。我认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共同阅读决定了其精神力量,而精神力量对于一个国家软实力与核心竞争力的培育,起着关键作用。国际阅读协会在一份报告中曾经指出,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犹太民族是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的民族。在以色列本土,有600多万犹太人,全世界的犹太人加起来不超过3000万。这个在公元70年以后就失去了祖国、到处流浪并寄人篱下的民族,为什么会产生那么多世界级杰出人物? 看看这些伟大的名字——马克思、爱因斯坦、弗洛伊德、海涅、卓别林、毕加索、门德尔松、柏格森、胡塞尔、大卫·李嘉图、卢森堡、基辛格、斯皮尔伯格、玻尔、费米、罗斯柴尔德家族、摩根、洛克菲勒、巴菲特……在全美200名最有影响的名人和100多名诺贝尔奖得主中,占美国总人口2%~3%的犹太人约有一半;全美名牌大学教授中,犹太人占三分之一;全美律师中,犹太人占四分之一,华盛顿和纽约两地的大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中,犹太人占40%;美国的百万富翁中,犹太人占三分之一;全美文学、戏剧、音乐的一流作家中,犹太人占60%……不胜枚举。 人类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几乎都被犹太人改变过——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改变过或依然在改变着人类对社会和历史的观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改变了人类对自身的认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改变了人类对物理世界和时空的认识。《货币战争》一书甚至认为,是犹太人掌握着当今世界的金融命脉。 一个民族获得这些杰出成就,靠的是什么?是智慧。而智慧的背后,是犹太人精神成长历程中对于书籍宗教般的情怀。犹太人嗜书如命,将阅读置于很高的地位:每4500个犹太人就拥有一个图书馆;在以色列,平均6个人就订一份英文报纸;犹太人会在书上涂一层蜂蜜,让孩子一生下来就知道书是甜的,他们还喜欢将书放在枕边……这种对书的迷恋和敬畏之情,非常值得我们关注。 我认为,阅读对我们不断强化文化认同、凝聚国家民心、振奋民族精神、提高公民素质、淳化社会风气、建构核心价值等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们曾经提出建设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提出构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但是讲了这么多年,我们却一直没有寻找到最有效的方式。倡导阅读也许是最佳切入点。 我们所处的时代,几乎与所有快速成长的时代一样,有很大进步,但也有很多问题。今天,我们的社会缺乏共同的语言,而缺乏共同语言,又怎么可能有共同的理想、共同的道德标准和共同的价值观呢? 作为一个民族共同的精神密码,共同的语言从哪里来?从我们的历史中来,从我们对于世界文明包括中国经典的共同阅读中来。没有共同的语言,没有共同的思想和价值,我们的民族也只能是一盘散沙。 我们曾经或者依然拥有共同的神话和历史、共同的英雄和传说、共同的精灵和天使、共同的图画和音乐、共同的诗歌和小说,但很长时间以来,我们冷落了这些共同的精神财富。这种冷落给我们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共同信仰的缺失,文明道德的滑坡,共同愿景的混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思想基础的建设举步维艰。 为了寻找我们的历史,寻找我们自己,我们需要共读神话和历史。通过共读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精卫填海、夸父逐日、炎黄的战争与结盟,我们才能真正成为中华民族祖先的文化后裔;通过阅读希腊神话、希伯来神话,通过阅读美洲发现的历史,通过阅读南北战争解放黑人的美国历史,我们才能了解其他民族的历史和传说,才能让整个人类的文明在更大的生活圈里融为一体。 共同的阅读,是形成我们这个民族共同语言和共同精神密码的关键;共同的阅读,是形成我们这个民族核心价值体系的唯一途径。 我很喜欢的《朗读手册》一书中有一句话:“阅读是消灭无知、贫穷与绝望的终极武器,我们要在它们消灭我们之前歼灭它们。” 为了我们这个民族的精神力量的养成,为了我们未来的终极前途,我们应该把阅读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来认识。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