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凯蒂之爱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美)凯蒂·戴维斯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下载
简介
书评(媒体评论)
作者凯蒂是美国当代的德蕾莎修女。
——Clara Thomas亚马逊读者
凯蒂的故事提醒我们,普通人也能完成非凡、伟
大的事——只要我们愿意。
——李奇·史登斯Rich Stearns,美国世界展望
会会长
这是一本让你终身难忘的书,改变你的一切,将
你原先普通的生活和平庸的风格提升到辉煌无比的高
度。
——汤姆·戴魏斯Tom Davis,作家
这本书会让你全面心痛,完全喜乐,只要你愿意
凭着信心跨出一步,走进上帝的心内,照顾在苦难中
的孤儿。
——杰德·米德范Jedd Medefind,国际孤儿组织
Christian Alliance for Orphans董事长
凯蒂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英雄——她回应了上帝的
指示,前去照顾孤儿。
——丹恩·克鲁佛Dan Cruver,非盈利组织“一
起领养”Together for Adoption执行长
我逢人就推荐《凯蒂之爱》。
——史黛西·艾杰奇Stasi Eldredge,《纽约时
报》畅销作家
凯蒂为整个村落、整个地球的儿童带来了爱与喜
乐,也做出最好的见证:只要你愿意,上帝能使用你
完成最奇妙的大事。
——休依·修维特Hugh Hewitt,脱口秀主持人
自然流露了内心深处的爱……(本书)挑战我们
,去照顾“众人中最不显眼的那一位”。
——魏斯·史戴福Wess Stafford,国际儿童照护
Compassion International执行董事长
读了本书,会受到启发,会得到挑战。
——实考特·哈里森Scott Harrison,活泉公益
组织Charity Wate创办人
凯蒂大胆追寻内心梦想,她的故事催促着我们勇
敢拿出行动,和她一起,让这个世界更美好。
——威廉·佛斯特William H. Frist,美国参议

后记
今年,他的荣美无比长阔高深,以至于我有限的言语
远不能描述其中一斑。但是,我觉得我必须让你们,我亲
爱的读者看到他在我们生命和内心所做的一切。
几个月前,我正在读《马太福音》第17章关于彼得询
问耶稣是否要纳税的情景,耶稣回答说,他会交税,并差
派彼得去打鱼。我把这部分读了两遍,笑个不停。耶稣很
有趣。彼得打开捕到的第一条鱼的嘴巴,里面的钱刚好够
支付他和耶稣的税款。
我为能够服侍这样一位神而无比感恩。他乐于爱我们
,并且愿意给我们惊喜。对我来说,这个故事中最有趣的
地方是耶稣本来可以直接给彼得钱就完事,但是他没有这
么做,这就是我们口中谈论的那位鲜活的神的儿子。他本
来可以无中生有,还可以自掏腰包解决问题。
但是耶稣想要彼得经历更大的事。我相信主很看重彼
得,所以才给他经历这样大的惊喜。也可能耶稣是要用这
次经历作为功课,以培养彼得至死忠心的顺服。耶稣,你
是认真的吗?你要我做什么?纳税,我们需要亲自纳税,
难道你不会给我钱吗?但是彼得当时已经对耶稣的行事风
格见怪不怪,所以我想象他当时肯定是摇着头,心里暗自
发笑,径直走向湖边。
结果,彼得再一次看见在最微小的事上彰显神的权能
,他从鱼嘴里取了钱,交了税。“怪了,我正好在这里。
奇怪,我说了事就成了。神奇,你想要的一切都是刚刚好
,问题又解决了。”
当天晚上,当彼得告诉耶稣整个故事的经历时,你能
看见耶稣眼睛中一闪而过的亮光吗?“它就在那里!正好
在鱼嘴里!”
今年是令人惊喜的一年,充满了来自天父荣耀的恩典
,他太器重我们了,以至于我有时候感觉这简直就是溺爱
。我回过头去看走过的这几个月,能够看见耶稣眼中的亮
光。随着各种事情揭开谜底,我躺在床上直到深夜,把所
有的故事重新在他里面回顾一番,仍旧充满敬畏。
最近,我回到美国为本书做新书发布。耶稣更多地令
我吃惊。我一下飞机就病倒了,随后无须预约的急诊室
(walk-in-clinic)里的护士紧紧抱着我,为我祷告。曾
经在乌干达和我同工过的朋友们参加了新书发布会和教会
服侍,来帮我抱孩子、拎包,笑我和美国人生活的明显反
差,并且在人们前来索要签名书的时候提醒我,我怎么还
是那么俗气。就在飞回美国的航班启程前几天,格蕾丝的
签证才办好,有个好朋友在第一周就挤出时间为她安排了
一台手术,从而改变了她的命运。就在两年前,借着神的
恩典和怜悯,格蕾丝学会了走路。现在,再次出于神的恩
典和怜悯,那双谦卑而又手术娴熟的手使她很快就可以在
地板上跑步跳舞了。在美国期间,我结交了一些睿智的新
朋友,还和昔日老友临窗叙旧,父母和小弟整天照顾我的
小孩子们,并且开车拉我去一个州又一个州,接受一场又
一场采访。大家都以各种能想到的方式来庆祝我,爱我。
时间、友谊、经济和资助,各个方面都充满了无尽恩典。
我能够感受到耶稣的微笑。“怪了,我正好在这里。
奇怪,我说了事就成了。神奇,你想要的一切都是刚刚好
,问题又解决了。”
就在回到乌干达家中当天,一个波罗蜜(这种黄绿色
大型水果在乌干达很常见,有些能长到73斤重,11米长。
)掉下来砸到了马塞斯一个婴儿的头。当她爸爸把她抱进
我们祷告会上的时候,只见她鼻子、嘴巴和耳朵都在流血
。她看起来还不足一岁半,一双小手因为玩卡里莫琼族的
一种传统串珠手镯,把手指甲弄得脏兮兮的。她此刻就躺
在自己爸爸的怀里,一声不响,头上也没有肿,这些都不
是好兆头。
很可能她会死在去往医院的路上,就算是一个成年人
被这样大的水果砸中脑袋,能不能活下来都很难说。我和
她爸爸一起搭了一辆车,告诉司机尽量开快些,同时闭上
眼睛开始祷告。显然,她的头部正在出血,即便我们到了
医院,金嘉市的医生恐怕也无能为力。我们可能需要去坎
帕拉或者姆巴莱,这两个地方都需要至少两个小时车程。
但是我们已经耗不起这么长时间了。我就恳请神,向他祈
求,最后告诉神,我没有一点办法找到合适的医护人员,
唯有求他怜悯这个小女孩。我告诉耶稣,他知道他会向这
个爸爸显现。哦,主会这样做吗?我用自己的嘴唇宣告,
满心相信神已经医治了这个宝贵的生命。她流出的血沾满
了我的衣襟。
当我们到达医院,我睁开眼睛时,还在轻声叫着主的
名,孩子的血止住了,她的头开始肿起来。医院给她打了
一针止痛针,然后输了一瓶生理盐水。几小时后,她坐起
来了,反应灵敏,一连声地叫爸爸。“轻微脑震荡。”他
们说。但是我知道,轻微脑震荡是神迹。
一星期后,我见到了她的奶奶因为神医治了自己的孙
女,生平第一次赞美耶稣。当神施行医治时,我或许并不
惊讶,因为他说了他能做到。但是我一直吃惊的是,他竟
然如此爱我,让我成为神迹奇事的参与者。
……
Q:你是怎么把自己的生活方式在博客
www.kissesfromkatie.blogspot.com公开的?是什么促
使你能够这么分享的?
A:我从来没想过要让自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和一个国家坠入爱河
第二章 身处矛盾的熔炉
第三章 一切够用
第四章 我愿意
第五章 “我能叫你妈咪吗?”
第六章 内心变化
第七章 饥饿并喜乐着
第八章 最大的能力是爱
第九章 主是我一切
第十章 遵守诺言
第十一章 活出秘诀
第十二章 天堂一瞥
第十三章 奇异恩典
第十四章 与众不同的教育
第十五章 3000个朋友
第十六章 只要再多一个
第十七章 他为孤独的安家
第十八章 数算代价
第十九章 我们的奶奶
第二十章 恩典一直丰盛
后记
精彩页
有时候,我的脑袋好像突然被石头砸到:我简直是神经错乱了!我才22岁,却已经有了14个孩子,其中11个没上学,由我在家教育她们。我家常常有形形色色的人前来借宿,例如垂死的老奶奶、赤贫的难民、极度营养不良的小朋友等。我每次做饭前都要数一数人头,才知道该准备几人份的量。我常开着十六人座的厢型车载着这一群沿路高歌(或吵嚷尖叫)的孩子、邻居们,有时还会加上我们养的猴子,在红土路上颠簸奔驰。这种每天上演的疯狂对我来说太正常不过,以至于有时候实在不知道该如何动笔去写。这一切不可思议的事,都只是因为我跟随了耶稣的结果。我所能做的,就是把每一件小事做好,同时相信他会替我摆平其他的全部事情。
我从来没想过要搬到地球的另一头,在一个全新的大家庭重启生活。但是当我回望人生路,才发现从出生开始,神早就为我准备好了全部生活——让我在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还有一些难以理解的际遇,全都是为了他的荣耀而出现。我还没去乌干达之前曾经想了好几年,幻想着要为神或世人做些惊天动地的大事,现在我明白了:伟大的惊人之举我做不到,可是跟随着神的脚步,踏入一个看似无望之境,才发现他在我身上行奇事,并使用我去展示他的神迹。
我16岁生日那天,第一次认真地向我爸妈袒露心怀说,我希望打破常规做一些真正有意义的事。那天,为了给我庆生,他们特意带我到我最爱的日本料理店享用我超爱的寿司。庆生家宴的气氛从一开始就轻松愉快——直到我小心翼翼、有点紧张地提出我的想法,餐桌上的气氛就在一刹那风云变色。当时我说:“高中毕业后,读大学之前,我想先去从事一年的宣教事工。”
霎时,爸妈脸上本来满溢的笑容凝固了,只剩空洞的眼神和不解的表情,欢乐的聊天说笑没了,我的一番话完全毁了现场气氛,只剩下沉默。
那一刻我或许倒不如告诉他们我要去打职业橄榄球当四分卫,或是我想要当航天员登陆月球算了。对他们来说,航天员、职业橄榄球、一整年的宣教事工都一样,就是“遥不可及”。在我们戴维斯家族里,这种想法前所未闻。我爸对我期待很高,出于父爱为我设想了他认为最佳的人生规划,并且高度关心我的健康及安全。我爸妈像全天下的父母一样,不辞辛劳付出一切,只为了让我功成名就,拥有富裕舒适的生活。而他们觉得通向“美好”未来的最佳途径,就是去读大学,找个好工作。
在我说出自己那堪称冒险的想法几分钟后,爸妈才从错愕中回过神来,然后以尽可能婉转的方式来劝我打消念头。他们只是说不太确定这是不是个好主意,但是愿意认真考虑。在我内心深处,我相信自己的渴望是正确的。我已经准备好随时出发,就等着神说服我爸妈了。
接下来的18个多月里,我一直记得那天的交流,就常常以关键词“孤儿院”在网上搜索,以便找到合适的志愿者机会,在此之前,我脑海里从未特别想到过要去乌干达。随着高中毕业日期临近,我开始向几个从网上找到的孤儿院提出申请,乌干达一家育婴所第一时间给我回复说他们急需义工。这一消息令我开心不已,更令我高兴的是父母也答应我在寒假期间去做短期义工,唯一的条件是必须有大人陪同。当然,他们心里还是希望我最终会打消念头。
P2-3
导语
本书是凯蒂的一本自传形式的书,书中不仅有自己的陈述,还有大量日记。她用真实的笔触描绘了她前往乌干达照顾孤儿,一呆便是7年,领养了13个女儿,为超过600个孤儿找到生活赞助人,每周喂饱1200个饥饿的孩子。该书是一个关于真诚的爱、无私奉献的故事。它提醒我们,不管我们的力量有多渺小,都能像凯蒂一样,用“一次改变一个人”的方式,开始改变周遭的世界。
序言
真心想要改变世界的人,常会借着自己的方式来实现
。我注意到,这些人共同的特点是:他们相信每个生命都
很重要,而且生命没有优劣高下之分;他们常常因为一个
笑容而快乐满足;他们愿意填饱每一个挨饿的肚子,教导
一颗颗寻求知识的心灵,治疗一个个疼痛的伤口。他们不
会幻想着一夕之间拯救全球,反而愿意深耕每个微小的改
变,并因此感到心灵的富足。慢慢地,这些点点滴滴、细
微渺小的改变汇集成流,有时竞能完全翻转城市、国家,
甚至是整个世界。
致力于改变世界的人,难免遭遇挫折和阻挠。可是,
即使在压力下几乎喘不过气,他们也不轻言放弃,反而继
续昂首前进。相比他们所获得的惊人成就,最让人意外的
是,他们大多是非常普通的人,过着平淡无奇的日子。他
们不讲大道理,也不妄求瞬间启蒙世人,而是不断分享小
小的心得,持续改变一个又一个人。他们不想吸引别人的
目光,而是将自己的焦点放在别人日常生活的需求之上—
—哪怕只有一个人需要他们的关怀。他们就是这样润物无
声地改变着世界,其他人却从未意识到,更不会有人为他
们鼓掌喝彩。这些世界的改变者就是如此专注地身体力行
,从来没有想过要用别的方式过生活。
我真正了解这些道理,是在抵达乌干达的第一天。当
时,我从恩德培国际机场打车,前往一个叫马赛斯的小村
庄和凯蒂会面(凯蒂住在附近的金嘉市)。这个村子赤贫
如洗,又脏又臭,就像臭水沟的污水和淤泥在大太阳下曝
晒之后发烂发臭的味道,再加上村民们私酿烈酒所发出来
的强烈异味,简直让人窒息。车穿过马赛斯村时,映入眼
帘的是一幕幕触目惊心的景象,但凯蒂却深爱着这里,因
为她深爱着这里的人。
马赛斯村坐落在一座小山脚下,山顶是一所学校,凯
蒂所负责的“亚玛齐玛传道会”(Amazima,是当地卢干达
语“真实”的意思)就在这里分发食物给学校里的学生,
同时,通过校方的特别安排,也把食物分派给村子里的孩
子们(不管他们有没有来注册上学)。虽然我才刚到乌干
达,却能轻易分辨出哪些孩子是学校的学生,哪些则不是
——学生们显然有良好的卫生习惯,穿着制服和干净的鞋
子,脸上没有挂着鼻涕,嘴巴也没有破皮流血。
村里的孩子都病恹恹的。我特别注意到一个两三岁的
小女孩。她瘦小的身躯几乎撑不起那巨大、肿胀的肚子,
脏兮兮的皮肤上布满着不知名的疙瘩,看起来像疣,也像
水泡,又像水痘的疮。小小的嘴巴上还有个大伤口,几乎
盖住半个嘴巴,伤口有些部分已经结痂了,有些部分还红
肿流脓。我看见凯蒂走向这个虚弱的小女孩,温柔地抱起
她仔细检视,看她需要什么照顾。接着,凯蒂开始询问其
他孩子有关这个小女孩的状况。
“她是谁?”
“她叫什么名字?”
“她家在哪里?”
“她妈妈在哪里?”
一开始没有一个人知道。但想必“凯蒂妈咪”正在了
解这孩子的消息很快向外传开了,不一会儿,女孩的小姨
就来了,告诉凯蒂说这孩子叫作娜朋戈,数月前妈妈抛下
她前往首都坎帕拉,她爸爸也不知去向(在乌干达,这早
已是司空见惯的事)。目前负责照顾这个小女孩的人就是
小姨。可是这位“姨妈”本人也才十二三岁。
短短几分钟后,我和那个虚弱的小女孩、她姨妈以及
凯蒂十四个孩子当中的四人,一起坐上凯蒂的十六座厢型
车,在坑坑洼洼的道路上一路颠簸,从学校前往凯蒂的朋
友芮妮家,好让娜朋戈可以好好洗个澡,因为在这附近只
有芮妮家有干净的自来水。
凯蒂打开水龙头,拿起莲蓬头让水流出来,先洒了一
点水在自己手腕上,娜朋戈则一动也不动地站在浴缸里。
我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又觉得有点恶心。我默默想着:
为什么不洗快一点?然后我才明白,小女孩一辈子没用过
浴缸,如果突然用莲蓬头的水洒满她全身,说不定会吓坏
她。凯蒂先把水洒在自己手腕上,然后再洒在小女孩的手
腕上,这样可以让她感觉安全且释放。
凯蒂温柔地用肥皂轻轻滑过娜朋戈瘦小的身躯,娜朋
戈还是一动也不动地站着。莲蓬头流出的干净清水冲过她
的身体,往下汇聚成一片深红色。这时娜朋戈的小姨突然
走进浴室,吓了我和凯蒂一跳,她拿过凯蒂手中的肥皂,
开始接手替娜朋戈洗澡。我担心眼前的小孩子会大哭,但
她仍然站着不动,既没有躁动不安或尖叫,也没有像一般
两三岁的小孩一样抗拒洗澡。
我和凯蒂在一旁静静观看,不约而同想着同样的问题
:这个小姨住在污秽不堪的环境里,自己全身也脏兮兮的
,怎么可能会明白“清洁卫生”对这个小女孩有多么重要
、多么急迫?她专心替娜朋戈洗着,仿佛向来都知道清洁
这件事对小孩子的健康无比重要。又或许,她早就急着要
让娜朋戈保持干净、清洁,以确保她健康,只不过自己苦
于环境,无法做到。
小姨把娜朋戈洗了又洗,直到满意了,才让凯蒂把她
用浴巾裹了起来,带到一旁的床上。凯蒂跪在娜朋戈前面
,替她把脚上的恙虫除掉。我以前从来不知道世界上有恙
虫这种东西,可是在乌干达,它们却是无所不在的大麻烦
。它们小小的身躯会神不知鬼不觉地掘进人的皮肤,产下
小小的卵囊,使皮肤外表出现如发炎一般的肿块。通常要
等到有一大片皮肤被恙虫寄生,人们才会感到疼痛,再把
它们从皮肤里除去,这可是一件非常痛的事情。不过,当
凯蒂努力把娜朋戈皮肤下的恙虫挖出来,并剪掉周围的死
皮时,小女孩没有乱动或尖叫,甚至连眼睛也不眨一下。
她只是静静坐着,有几滴眼泪缓缓从两颊滑落。
我整个人退到墙角,心想如果此刻吓得昏倒了,至少
后面还有墙壁可以依靠。那样的话,我可以安全滑下去坐
倒在地。我安慰自己说,想昏倒的感觉是因为时差吧,但
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原因。我当时真是百感交集,看着眼
前的小孩子静静咬牙忍受这些痛楚,只觉得胃里一阵翻腾
,带着哀伤,还有些震惊。
换作是平常,我可能会认为这孩子已经病得太重没救
了。但现在照顾她的是凯蒂,我有十足的信心,娜朋戈一
定会好起来的。
我早就听过凯蒂的事迹,读过她博客里的所有文章,
以及她从2007年起在乌干达服侍人群的生活和工作记录。
我知道,但凡有一个人能给这小女孩关怀和爱,那无疑绝
对只能是凯蒂。我知道凯蒂不会只照顾这孩子短短一个下
午就算了,如果有需要,哪怕是好几天或是好几个月,凯
蒂都会努力不懈,继续照顾她。
十多天后,凯蒂在马赛斯小村又见到娜朋戈。虽然她
康复的程度不如凯蒂预期,但现在的状况比先前好多了。
嘴巴的伤口已经完全愈合,应该是小姨按时替她涂抹凯蒂
给她的抗生素药膏。只是她的肚子还是又大又紧绷,全身
上下都还有疮。乌干达人知道这种病的名字,但是没有一
个人能够将它翻译成英语。
我停留在乌干达的日子里,娜朋戈都和我们一起住在
凯蒂家里,享用着营养饮食和维生素片,还有14个姐姐对
她施以关爱和悉心照料。娜朋戈从前光着脚丫没鞋子可穿
,身上的衣服要说是破布,也一点不夸张。但她住在凯蒂
家的第一个礼拜日,就获得一件全新的背心布裙和一双鞋
子,也首次体验了和大家一起去教会做礼拜是什么感觉。
在和娜朋戈相处的日子里,最让我难忘且深深镌刻在
我心上的事,就是凯蒂带着娜朋戈去筛检艾滋病的那天。
凯蒂、我和14个孩子加上娜朋戈,一起挤在厢型车里,再
度前往芮妮家,那里有筛检艾滋病的设备。
娜朋戈坐在厨房的橱柜上,而我又赶快背靠着墙壁,
免得自己昏倒。娜朋戈很能忍受痛苦,连去除恙虫的剧痛
都能忍耐。不过,这次当针尖刺入静脉时,她却痛得放声
尖叫,尖锐的叫声狠狠刺痛了我的心。一滴滴鲜血滴落在
检测试纸上,而凯蒂、芮妮、我及其他在场的朋友们都在
焦急等待。我们都知道,筛检结果将决定娜朋戈的人生和
她的未来。
随后,芮妮深深叹了口气,轻声宣布:“是阳性。”
整个厨房静默无声。
今天,娜朋戈的妈妈已经从坎帕拉回到家,也重新学
会了如何去疼爱、照顾自己的女儿。因为有凯蒂的协助,
娜朋戈正在定期接受艾滋病的治疗,她原先孱弱的身体也
渐渐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她开始去幼儿园上学,蹦蹦跳跳
,大声欢笑,这才是一个四岁的孩子应该有的生活啊。凯
蒂和她的家人常常去探望娜朋戈,并对她的崭新生命感到
惊奇又快乐。
娜朋戈的故事只是冰山一角。凯蒂的周遭还有许多人
都有类似的经历,凯蒂也常常停下脚步关心他们,竭尽所
能帮助他们。我待在乌干达的时间不长,却看到一个接一
个的当地居民,为了各式各样的原因来到凯蒂家门口,或
是在路上拦住她,希望得到帮助。隔壁的妇人有次发高烧
,全身不对劲,在深夜来找凯蒂,凯蒂立刻戴上乳胶手套
,拿了个针筒替她检测疟疾;有人想要申请赴美签证,就
来找凯蒂帮忙写推荐信;也有人来和凯蒂讨论孩子的教育
问题。还有一个邻居因为健康不良,又没钱,生活很苦,
所以过来向凯蒂倾诉。看着凯蒂细心善待每一个人,竭尽
所能帮助或鼓励他们,我知道在她的世界里,没有精打细
算,没有算计,只有人。每个人都是一个生命,而每个生
命都同等重要。
通过阅读这本《凯蒂之爱》,你会发现这些场景一再
出现。这不只是凯蒂独有的生活方式,如果你愿意,这也
可以是你的生活方式。我们所在的世界,到处充斥着苦难
和迫切的需求,凯蒂并不是超级英雄,她只是个平凡的女
孩,她最渴望的,莫过于专心依照神的旨意生活,回应神
的呼召,接受神赋予她的一切责任。等她真的这么做了,
在前方等待她的是一场伟大的冒险。现在她每天的生活都
充满了惊奇的故事,有些故事欢欣愉悦,有些令人心碎,
也有些是如此地激励着我们。
神已经花了好长一段时间,在乌干达写着一则未完的
故事。为了完成这个故事,他使用了许多人,更有些人为
了神在此地的使命而献上自己的生命。我们虽然不认识这
些人,但我们为他们感到骄傲。我们在写这本书的同时,
还有些人正付出自己的生命,投入神在这块土地上要完成
的工作。他们有些是本地人,有些则来自遥远的异国他乡
,他们是凯蒂的朋友以及工作伙伴,是一群爱神的平凡人
。他们组成了凯蒂的故事,更参与了神书写的故事,而且
这个故事到今天还在进行中。
你或许平凡,但如果你想遵循神的旨意,可以在本书
的字里行间获得启发,找到勇气。祝福你获得充足的力量
,大声回应说:“好!我愿意!”然后踏上一段独特的,
只属于你的生命之旅。
贝斯·克拉克(Bethclark,本书共同作者)
内容推荐
一位来自美国田纳西州纳什维尔的十八岁的毕业生,不顾父母的反对,放弃了上大学的机会,伤了她小弟弟的心,失去了几乎所有的朋友(仅剩的朋友也认为她已经走火入魔了),并与她生命中的挚爱分手。终于,她来到乌干达,在那里她只认识一个人,而且不会说这种语言。是什么促使她这样做?
追随耶稣的热情。
凯蒂结束了她的圣诞假期,在乌干达进行了一段短暂的旅行,她的生活因此完全被改变了。她发现自己被乌干达人民所感动,她听到了这些人对她的呼唤,她知道自己需要回来照顾他们。凯蒂,一个充满魅力和善于表达的年轻女性,在乌干达收养了十三个孩子,并且已经成立了非盈利机构亚码齐码传道会,让他们进入学校学习和生活,并向他们传达主的话语。
《凯蒂之爱》邀请读者踏上前往乌干达的爱心之路。当凯蒂跟随耶稣进入这块日光之下充满欢乐和美好的地方时,你会和凯蒂一起欢笑和流泪。凯蒂和她的孩子们喜欢对上帝带到他们面前的人说“是”,并鼓励读者做同样的事——以一人之爱改变世界的事。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2:4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