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赫贝特诗集(上下)/蓝色东欧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波兰)兹比格涅夫·赫贝特
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波兰最杰出的新古典主义诗人、“欧洲文明遗产的继承人”兹比格涅夫·赫贝特是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英语国家最受欢迎的当代诗人之一。他的诗歌蕴藏着二十世纪的苦难,饱含深情与幽默,被誉为 “一个时代的见证”。
本书是国内首次如此齐全地从原文译介和出版赫贝特的诗歌,由赫贝特版权持有人指定译者、波兰语权威翻译家赵刚翻译,将立体呈现赫贝特毕生诗歌创作的原貌。
目录
记忆,阅读,另一种目光(总序)高兴
冷峻辞藻下燃烧的道德火焰(中译本前言一)赵刚
灵魂的纤维和良心的软骨(中译本前言二)赛熙军
光弦(1956)
两滴

告别九月
来自记忆的三首诗
献给倒下的诗人们
白色的眼睛
红云
题词
我的父亲
致阿波里罗
致雅典娜
关于特洛伊
致马可·奥勒留
祭司
关于玫瑰
建筑学

看吧
华沙墓地
遗嘱
阿登森林
妈妈
颤抖和起伏
播种哲学
***(沙漏喷洒)
泛神论者的短诗
小创世主的麻烦
关于我们不死的歌谣
小桌
冬日花园
祭坛
瓦维尔
关于迈达斯国王的寓言
希腊花瓶的残片
胜利女神的踟蹰
占卜
代达罗斯和伊卡洛斯
大地之盐
阿里翁
赫尔墨斯、狗和星星(1957)

洗礼
在山谷入口
触觉
我想描写
声音
阿肯纳顿
纳芙蒂蒂10g
去克拉科夫的旅途
尖刺与玫瑰
我们那些死去的亲人在做什么
寓言
木槌
被星星选中的人
关于现实主义的三项研究
从不说你
不正确
成熟
白石
阳台
有家具的房间

自然课老师
采竹人
带狮子的麦当娜
第七个天使
关于译诗
粉色的耳朵
插曲
灵魂丝绸
我的城市
五个人
生平
致拳头
请求
装饰家
鼓之歌
小小鸟
关于俄国移民的寓言
如何将我们引进来
成分
回答
致匈牙利人
散文诗
小提琴
扣子
公主
母亲和她的小儿子
醉汉们
羽管键琴
物体
海螺
国家

小矮人
水井
图书馆里的插曲
黄蜂
疯女人
神学家的天堂
死者们
地下墓室
音乐会后
地狱
饭店
七个天使
小城
围墙
战争
狼和小羊
关于老单身汉的歌谣
高塔
咖啡馆

竖琴
海盗们
爷爷
巡道工
倒叙
在去德尔斐的途中
风与玫瑰
母鸡
古典学者
画家
铁路风景
赫尔墨斯、狗和星星
女裁缝
植物园
森林
皇帝
士兵
大象
静物画

斗士的一生
年轻鲸鱼的葬礼
伊菲革涅亚的献祭
微笑办公室
在橱柜中
自杀者
平衡
熨烫
来自眼泪工艺
日本童话
皇帝的梦
管风琴师
月亮
船长的望远镜
俄罗斯童话
恺撒全景观赏器
客体研究(1961)
被称为想象的盒子
来自树上的小鸟
写作
全无美感
在画室
高更结局
黑玫瑰
阿波罗与马西亚斯
片段
救援庞贝
公国
蒙娜丽莎
最后的请求
抽屉
我们的恐惧
王朝末日
他们坐在树上
来自神话
公正的秋天
约拿
地方总督的归来
福丁布拉斯的哀歌
赤裸城市
分析民族问题
狗在前头
星星的父亲们
尝试描写
客体研究
小石头
海马
红荆
显现
内心之声
致我的骨头
天上的钉子
木块
教堂老鼠
烟囱
舌头
时钟
心脏
魔鬼
只要不是天使
灵魂卫生
小心桌子
椅子
当世界止步
伐木工
天气
文字(1969)
序幕

下去
唤醒
地方
停留
***(它很新鲜)
告别城市
小径
寻常死
冬日花园
审判的一些细枝末节
审问天使
来自天堂的报告
伦巴第人
圣邦瓦琐事
描写国王
诗人之家
马瓦霍夫斯基山谷
神父和农民
篱笆
故乡的魔鬼
装饰的和真实的
图斯库卢姆
科尔努诺斯
宫殿对面的高山

库拉提亚·狄奥尼西亚
尝试解构神话
缺少绳扣
黎明
她梳理自己的头发
句点
手表
中国壁纸
遇到灾难时的实用策略
莱茵河畔大师圈中无名作者描绘的我主受难图
***(我们在词语上入眠)
为何经典
将会怎样
科吉托先生(1974)
科吉托先生在镜中观察自己的脸
关于科吉托先生的两条腿
关于父亲的遐思
母亲
姐姐
科吉托先生和珍珠
认同感
科吉托先生考虑回故乡
科吉托先生思考痛苦
科吉托先生的深渊
科吉托先生与纯洁思想
科吉托先生读报
科吉托先生和思想运动
郊外的房屋
科吉托先生的疏离
科吉托先生观察去世的朋友
灵魂的日常
科吉托先生为妇女杂志写的晚秋诗
为把物体带出去
科吉托先生分辨人声与天籁
红杉
那些失败者
科吉托先生哀叹梦之渺小
科吉托先生和某个年龄的诗人
科吉托先生与流行音乐
科吉托先生关于魔法
科吉托先生在卢浮宫遇到“伟大母亲”塑像
米诺陶洛斯的故事
晚年的普罗米修斯
卡里古拉
血田
科吉托先生
序言
冷峻辞藻下燃烧的道德火焰(中译本前言一)
赵刚
二〇一八年九月二十六日至二十七日,在法国里尔大
学召开了一次名为“兹比格涅夫·赫贝特——天赋之诗”
的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波兰、英国、瑞士、加拿大和法
国本地的专家、学者会聚一堂,交流各自的翻译和研究心
得,以此向二十世纪波兰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兹比格涅
夫·赫贝特致敬。这也是二。一八年为纪念这位伟大诗人
逝世二十周年,在全球范围内举行的一系列纪念活动之一
。在法国这样一个文学大国,隆重举行纪念一位当代波兰
诗人的国际会议,足见法国人对赫贝特的尊重与推崇。
我作为赫贝特作品的中文译者,也是唯一的中国代表
参加了这次会议并宣读了论文。会议的发起者布理吉蒂·
高迪埃是里尔大学教授,长期从事赫贝特作品的法文翻译
和研究。我们相识于二〇一六年,那时,在波兰举行的一
次会议期间,我们曾一同接受一家波兰电视台的专访,采
访的主题就是赫贝特。
里尔会议结束当晚,高迪埃教授邀请部分与会学者到
里尔老城的一家餐馆小聚。仲秋时节,里尔的夜晚已略感
凉意。在餐厅门口的街边,临时拼成的一溜长桌,几把简
单的木椅,一人一杯本地酿造的扎啤,话题扯开,天南地
北,但文学、波兰、赫贝特,无疑是那晚畅谈的高频词。
某一个瞬间,突然有一种恍若隔世之感:一些来自世界不
同角落、曾经彼此毫不相干的人,在这样一个秋天的夜晚
,坐在一个法国城市的街边,谈论着一位波兰诗人的种种
,多少冥冥之中的偶然性彼此交结、碰撞,才会导致这一
刻的到来。不禁令人感慨于人世难以言说的奇妙。
而就我个人而言,若非当年一念之差选择波兰语作为
自己的大学专业,那么如今,什么赫贝特、波兰文学,这
一切则不仅与我毫不相干,而且必定是闻所未闻,形同陌
路的了。然而此刻回想,能被无数的偶然推至这个法国街
头的夜晚,我心怀感念。因为正是这些偶然,使我成为国
人中少数能够用赫贝特思考和创作时所使用的语言,直接
去触摸诗人的思想和心灵,与诗人进行跨国界、跨时空、
跨文化对话的人之一。更幸运的是,我能成为赫贝特诗歌
的中文译者,将这位诗人的作品介绍给中国读者。这就不
仅是一份幸运,而更是一份荣誉和一种责任。
其实,我始终认为,翻译外国文学经典著作是一种机
缘,对每一位翻译者来说都是一件幸事,也是一件难事。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大师,有自己的经典著作,分别
代表这个民族在语言、文化和思想层面的最高成就。而译
者在本民族语言掌握程度、知识广度、思想深度等方面,
都未必能达到原作者在其文化圈中所处的地位。这就形成
一种不对等的状态,一种巨大的落差,需要译者以自身不
懈的努力,去努力弥合这道落差。遗憾的是,这种努力未
必总能成功。
翻译赫贝特的诗始于二〇〇八年,那一年是赫贝特逝
世十周年,被波兰议会确定为“赫贝特年”。为此,北京
外国语大学与波兰驻华使馆合作,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举办
了一次“赫贝特诗歌之夜”的活动。为准备这次活动,我
翻译了二十余首赫贝特的诗,供学生们阅读。我与赫贝特
的对话也就此开始。而这场对话一谈就是十年。其间,我
曾在《当代国际诗坛》和《花城》等书刊上陆续发表翻译
过的一些赫贝特的诗;我翻译的赫贝特散文集《海上迷宫
》也连同易丽君、张振辉先生翻译的《带马嚼子的静物画
》和《花园里的野蛮人》一起,被花城出版社纳入“蓝色
东欧”译丛出版。如今,在诗人逝世二十周年之际,《赫
贝特诗集》的中文版即将付梓,令人倍感欣慰。但我相信
,我与赫贝特的十年对话,不会就此结束。
赫贝特是二十世纪后半叶波兰最杰出的几位诗人之一
,曾经被认为是最有希望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波兰文学家
之一,也是在当今波兰不同社会阶层中影响最为广泛的诗
人之一。二。一六年十月,波兰副总理兼波兰科学与高等
教育部长雅罗斯瓦夫·戈文先生访华期间,听说我正在翻
译赫贝特的诗集,立刻说自己是赫贝特诗歌的爱好者和忠
实读者,非常高兴中国将翻译出版赫贝特的诗。在访华结
束后不久,副总理先生还专门托人转交给我两本新出版的
赫贝特作品集,令我倍受感动。而在平时的交往中,几乎
每个波兰人在提到赫贝特时,也都仿佛说到了自己的导师
、自己的偶像般肃然起敬。那么,这到底是怎样一位诗人

……
尽管有这样一些激动人心的诗句,但在大部分作品中
,赫贝特更像是一位终日静思默想的哲人,保持着某种带
有距离感的矜持,对世事冷眼旁观,甚至透出些许反讽和
轻蔑。他在诗歌中,创造了一个对整个波兰当代文学来说
都是独一无二的诗歌主人公——科吉托先生。一九七四年
,赫贝特的诗集《科吉托先生》出版,“科吉托先生”这
一诗歌主人公随之诞生。从此,“科吉托先生”这一形象
经常出现在诗人的笔下,赫贝特也时常被称为“科吉托先
生缔造者”。“科吉托”一词来源于笛卡尔的名
言“Cogito ergo sum”(我思故我在),因此“科吉托
先生”也可译为“我思先生”。赫贝特笔下的科吉托先生
是一位孤独的、有点儿守旧的知识分子形象,一个完全生
活在自己世界里的现代人。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用于思考,
尤其对人类的存在、善恶的根源、道德的准则等重大问题
进行形而上的思考。科吉托先生还是一位机敏的讽刺家,
他将简洁的语言与深刻的人文思想相连接,对世界表现出
一种深深的不信任感、反讽和始终保持理智的态度。在科
吉托先生身上,既可以看到赫贝特本人的影子,也可以看
到一大批波兰知识分子在经历过二十世纪纷繁复杂的历史
之后,所经常持有的人生态度。
“即便只在一首诗中描述了自己同时代人们的集体命
运,那么就可以说,这位诗人完成了自己的终生使命。而
这个小册子就至少有好几首这样的诗……”波兰当代著名
作家、诗人斯塔尼斯瓦夫·巴兰查克在读到赫贝特的诗集
《(来自围城的报告)及其他诗》后曾这样写道。但在赫贝
特的作品中,无疑很多都代表了整整一代人的共同经历和
集体命运。无论是战争题材的作品或反映战后波兰灰暗沉
闷现实的作品,还是鼓励人们挺起傲骨、保持人格的作品
,都反映了整个二十世纪后半叶一大批波兰人的人生境遇
和精神体验。从这个意义上讲,赫贝特超额完成了他作为
一个诗人的使命。
赫贝特努力从芸芸众生的角度看待世界。他希望以自
己宽广的视野.既看到阶梯的最底层,也看到阶梯的最高
处。正是由于这种宽广而深邃的视野,使得兹比格涅夫·
赫贝特成为一位在波兰和世界上都享有盛誉的诗人。遗憾
的是,尽管曾获得多项具有世界影响的重要文学奖项,也
曾多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但由于种种原因,赫贝
特始终与“诺奖”失之交臂。这对许多认为赫贝特的诗代
表了他们一代人集体命运的人们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件憾
事。

翻译赫贝特的诗,对我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这种
挑战既来自于两种语言和其各自所承载的文化之间的巨大
差异,也来自于诗人努力将自己的思想用各种文学手段包
裹、隐藏起来。诗中大量的古典文化元素,发挥着对比、
隐喻、影射、暗讽的功能。没有坚实的波兰乃至欧洲文化
积淀,要完成这种解码工作,是非常困难的。幸运的是,
在翻译赫贝特的过程中,本人得到了很多波兰学者的鼎力
相助,这包括赫贝特研究的专家达奴塔·奥帕茨卡一瓦拉
塞克教授以及萨比娜·斯特鲁吉克博士、雅格娜·马莱伊
卡博士、安杰伊·鲁舍尔博士等。
除此之外,这本书能够顺利出版,还得到了很多人的
关照与支持。中国作协副主席吉狄马加先生始终关心诗集
的翻译和出版工作;《世界文学》主编,同时也是“蓝色
东欧”译丛的主编高兴先生对诗集的翻译工作给予了高度
关注和大力支持;波兰驻华大使赛熙军先生在得知诗集即
将出版后,欣然允诺为诗集中文版作序,凡此种种无不让
我备受鼓舞。更有不少译界同仁和诗界好友不断鼓励、督
促我的翻译工作,让我每每在百转愁肠、难觅佳句之际,
不致知难而退、半途而废。还要感谢我的恩师易丽君教授
在这本诗集翻译过程中给予的帮助和指导,感谢花城出版
社的领导和编辑们严谨笃实、追求卓越的工作态度。
如今这本诗集终于呈现于中国读者面前,我内心忐忑
,自不待言。唯自忖已尽所能,未曾丝毫懈怠,而才有不
逮,则非勤奋所能补也。是故盼各位读者品读之余,不吝
赐教!
导语
赫贝特曾是诺贝尔文学奖重要候选人。在米沃什等人的译介下,赫贝特成为全世界受欢迎的当代诗人之一,被誉为“欧洲文明遗产的继承人”“具有古典头脑的诗人”“一个时代的见证”。
赫贝特在国内亦拥有大量拥趸,众多著名诗人、翻译家撰文推介或翻译其诗歌,并呼吁渴求赫贝特诗歌全集中文译本的出版问世。
本书由赫贝特版权持有人指定译者、波兰语翻译家赵刚翻译,是国内首次如此齐全地从原文译介和出版赫贝特的诗歌。
书评(媒体评论)
他没能等到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那一天,这让我
十分悲伤。他本可以成为一位成就卓著的获奖者。但
在他的崇拜者和读者心中,赫贝特无疑早已是诺贝尔
奖得主了。
——古斯塔夫·赫尔林格-格鲁津斯基 波兰作家
、散文家、文学批评家、记者
赫贝特的诗是“面向现实开启的窗户”,没有卖
弄比喻和想象力所造成的遮蔽,因为诗歌的内涵容易
迷失其间。在风格上,他保持着高贵的矜持,有时甚
至达到苦修的境界。他将自己的创作理解为“构建一
个价值图表”,现代世界缺乏这样的“价值图表”,
这让他如芒在背。
——达努塔·奥帕茨卡-瓦拉塞克 波兰文学评论

科吉托先生是谁?他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现代人,他
的身后是战争和历史的变迁,他的周围是日常生活的
荒谬绝伦,他的前方是希望与对未来的不安。让他迥
异于常人的是,他尝试思考……
——斯塔尼斯瓦夫·巴兰查克 波兰诗人、文学
评论家、翻译家
赫贝特对古典主义情有独钟。他如鱼得水地运用
寓言和神话故事。那是高贵的神话,是凭借道德和高
贵的激情划分了层级的神话。
——雅采克·乌卡谢维奇 波兰诗人、文学评论
家、文学史家
精彩页
两滴
森林燃起烈焰——
而他们
像玫瑰
相拥在一起
人们奔向掩体——
而他说有妻子的长发
足以遮风避雨
他们以薄毯蔽体
情话绵绵
柔情蜜意
当情势实在紧急
他们跳入对方的眼眸
然后把双眼紧闭
他们把双眼紧闭
火到眼前也毫不在意
他们至死勇敢
至死不渝
至死相依
恰如停在腮边的
两滴

超越一年四季的家
孩子、动物和苹果的家
一片空旷的正方形空间
在一颗不存在的星辰下
家是童年的望远镜
家是感动的肌肤
姐姐的面颊
大树的枝权
火焰吹熄了面颊
子弹打折了枝杈
无家可归的步兵唱着歌
歌声在化为齑粉的小巢上回响
家是童年的立方体
家是一小块儿感动
烈焰中姐姐的翅膀
枯树上的一片树叶
告别九月
那些洋红色的日子
如骑兵的矛尖般闪耀
扩音喇叭里传出
早已过时的歌曲
关于波兰人和刺刀
男高音如马鞭般清脆
每一小节之后
播报“活鱼雷部队”①的名单
顺便说一句
它们
在战争的六年间 偷运肥油
和悲伤的哑弹
统帅扬起双眉
恰如举起权杖
大声宣告:一颗扣子也休想得到
扣子们开心一笑:
我们不会,不会把小伙子们交出
他们已被平平地缝在
帚石楠(争盛开的荒郊
来自记忆的三首诗

我无法切中
回忆你的标题
我用从黑暗中抽出的手
沿着面孔的痕迹前行
柔软亲切的侧影
冻成坚硬的轮廓
黑纸做成的人形
在我头顶盘旋
我的头空阔如空气的前额

活着——尽管
活着——相反
我把忘却的罪恶抛到一边
你们留下了拥抱
就像留下一件多余的毛衫
目光像问询
我们的手掌无法传递你们手掌的形状
触碰寻常之物是对它们最大的轻贱
反射疑问的双眸
平静得像镜子一般
它们因为呼吸而没有长满霉斑
我每天更新目光
我的触觉每天在成长
周遭的万物把它弄得瘙痒不堪
生命像血液汩汩流淌
阴影平缓地凋残
别让倒下的人就此罹难——
云朵大概会传递记忆——
罗马硬币被磨损的边缘

我们那条街上的女人
全都平凡又善良
总是耐心地从菜市场
买回营养的蔬菜
我们那条街上的孩子
让猫们遭了殃
鸽子——
灰色而温顺
公园里有一座诗人纪念碑 孩子们推着铁环
发出色彩斑斓的呼喊
乌儿们落在手上
读着他的无言
夏夜
那泛着熟悉的烟草味道的嘴
让妻子们望眼欲穿
女人们无法回答孩子
他是否会回来
当城市沉沦
她们用手捂住双眼
以此熄灭火焰
我们那条街上的孩子
死亡让人肝肠寸断
鸽子轻轻落下
像被射落的空气
此刻诗人的双唇
是空荡荡的地平线
鸟儿、孩子和妻子们
无法住在城市悲哀的躯壳里
在灰烬冻僵的绒毛里
城市立在水边
水面像镜子的记忆般风平浪静
将它从水底反射出来
射向无比高远的那颗星
那里火灾泛着遥远的气息
就像《伊利亚特》中的一页
献给倒下的诗人们
歌者的嘴唇已然凝固
歌者用眼睛说出黑夜
在天际邪恶的色彩下
歌声终止,暮色降临
天空的阴影在大地蔓延
群星闪烁的夜空传来飞机的喘息
你保护着可笑的纸卷仓皇逃难
遗失了词语的马赛克和隐喻
只有微笑伴随着你
凛然面对公正的子弹
如同回声的影子你的话徒劳无功
又像风被关进空洞的诗节房间
你已无法用诗歌让烈火神圣
你日渐枯萎,徒然浪费
被击穿的手掌如花自凋零
寄语
沉默的人,请你接受
揽子弹入怀的人
是为了逃避惊叹
在天际邪恶的色彩下
诗歌的坟茔已长满荒草
那色彩正在痛饮你的无言 P3-13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4 9:3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