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以上海市郊区保障性社区的手机数据、POI数据、调查数据等多源数据采集为基础,采取交通行为和城乡规划等多学科交叉研究与实证调查结合的方法,立足于系统地解析居民活动行为与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之间内在联系的规律性。研究成果是对交通行为分析理论以及社区公共设施空间规划理论体系的深入与补充,同时为上海市郊区保障性社区的后续规划以及已建社区公共设施配建的完善,提供坚实的研究依据。 本书可供交通学、城乡规划学、地理学、管理学等领域的科学研究、规划设计、行政管理和高等教育等专业人员和高校学生参考,也可供相关交通管理、城乡规划管理、土地管理人员参考使用。 目录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面向居住人群活动需求的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为提高保障性社区的公共服务水平创造条件 1.1.2 居民活动行为分析促使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理论与方法进一步充实 1.2 研究目标与主要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主要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数据 1.3.1 强化数据采集,多角度实现对于研究对象的分析 1.3.2 通过学科交叉研究实现具体空间建模 1.3.3 在总结经验基础上,进行规划方法的优化 本章注释 第2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1 活动——行为分析研究进展 2.1.1 移动(交通行为)在活动空间中具有重要作用 2.1.2 交通行为分析理论模型 2.2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空间规划理论演进 2.2.1 国外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空间规划理论研究 2.2.2 国外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建设经验 2.2.3 国内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建设经验 2.3 公共设施区位理论的演进及研究进展 2.3.1 国外公共设施区位研究 2.3.2 国内公共设施区位研究 2.4 居民出行与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研究进展 2.4.1 国外相关研究 2.4.2 国内相关研究 2.5 小结 本章注释 第3章 郊区社区公共设施布局特征的量化评析 3.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3.1.1 研究方法 3.1.2 数据来源及研究社区 3.2 上海市社区公共设施空间布局特征 3.3 郊区社区公共设施空间布局评析 3.3.1 单位面积设施量的比较 3.3.2 公共设施布局的核密度分析 3.3.3 公共设施布局与轨道站点的关系 3.4 郊区大型社区分类公共设施空间布局评析 3.5 小结 本章注释 第4章 居民活动行为总体空间特征及可视化 4.1 手机大数据及研究方法 4.1.1 大数据的概念及特点 4.1.2 手机大数据 4.1.3 研究方法 4.2 基于手机数据的工作活动行为总体空间特征 4.2.1 职住分配 4.2.2 过剩通勤框架中的职住平衡 4.2.3 职住平衡的可视化 4.3 基于手机数据的郊区居民活动行为总体空间特征 4.3.1 出行行为特征 4.3.2 活动空间特征 本章注释 第5章 郊区居民非工作活动行为特征及出行链选择 5.1 基本概念界定 5.1.1 活动、非工作活动与社区公共设施 5.1.2 出行与出行链 5.1.3 出行行为研究方法:基于出行和基于活动 5.2 居民社会经济属性特征分析 5.2.1 性别、年龄和就业 5.2.2 家庭和小汽车拥有 5.3 居民非工作活动出行特征分析 5.3.1 非工作活动目的分布 5.3.2 非工作出行链分布 5.3.3 非工作出行方式分布 5.4 社区公共设施布局特征分析 5.5 非工作出行链选择的多项Logistic模型 5.5.1 多项Logistic模型 5.5.2 模型的构建 5.5.3 模型结果分析 5.6 小结 本章注释 第6章 郊区居民非工作活动行为的多维影响因素——公共设施的作用 6.1 研究设计和数据 6.1.1 模型选择 6.1.2 数学表达 6.1.3 参数估计 6.1.4 模型评价 6.1.5 数据来源 6.2 结构方程模型构建 6.2.1 数据分析 6.2.2 变量选择 6.2.3 模型结构 6.2.4 模型拟合及评价 6.3 个人特征对非工作活动和出行行为的效应分析 6.4 家庭特征对非工作活动和出行行为的效应分析 6.5 公共设施等社区特征对非工作活动和出行行为的效应分析 6.6 小结 本章注释 第7章 引导郊区社区居民在非工作活动中更多选择步行——公共设施的作用 7.1 研究设计和数据 7.1.1 非工作活动分类 7.1.2 上海郊区社区居民非工作出行方式特征 7.1.3 土地利用模式的表征 7.1.4 分析模型 7.1.5 数据 7.2 Logistic模型的构建及回归分析 7.3 土地利用对居民非工作出行方式的影响 7.3.1 街区设计对于居民非工作出行方式的影响最为显著 7.3.2 土地混合利用熵值影响居民非工作出行方式 7.3.3 人口密度对非工作出行不同方式的影响 7.4 不同类型公共设施对居民非工作出行方式的影响程度不同 7.5 各要素的影响度分析 7.6 引导居民在非工作活动中更多选择步行的规划对策 7.6.1 小街区设计策略 7.6.2 分级密度策略 7.6.3 多样性策略 7.6.4 增加居住密度 7.6.5 外快内慢的交通体系 本章注释 第8章 引导郊区社区居民在工作活动中更多选择公共交通——公共设施的作用 8.1 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 8.1.1 数据来源及分析 8.1.2 变量选择 8.1.3 模型结构 8.1.4 模型拟合及评价 8.2 家庭特征对工作出行的效应分析 8.3 个人特征对工作出行的效应分析 8.4 公共设施布局与轨道交通站点关系对工作出行的效应分析 8.5 通勤方式与非工作活动之间的效应分析 8.6 引导居民在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