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至暗时刻(力挽狂澜的丘吉尔)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新西兰)安东尼·麦卡滕 |
出版社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作者简介 安东尼·麦卡滕是一位作家、剧作家、电影制作人,尤其擅长人物特写,他编剧的电影《波西米亚狂想曲》《至暗时刻》《万物理论》都斩获了奥斯卡金像奖、金球奖和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BAFTA)。另著有小说《讲述者》《超级英雄之死》,非虚构作品《至暗时刻》《教皇》等。 目录 弁 言 第一章 分裂的下院 第二章 社会不齿之人 第三章 一个领导者的倒掉 第四章 圣狐 第五章 伟大的“口述人” 第六章 热血、辛劳、眼泪与汗水 第七章 日益恶化的战局 第八章 来自内部的忧惧、怀疑与压力 第九章 内阁危机与领袖地位 第十章 “在任何一块滩涂战斗” 跋:真相大白又如何 鸣 谢 译者致谢 参考文献 索 引 精彩页 第一章 分裂的下院 英国下院辩论庭沸反盈天,批评声、斥责声此伏彼起。楼上,贵族与上院议员们高呼“滚出去!滚出去!”。他们身体前倾,伸着脑袋,把楼下看个清楚。“辞职吧,老兄!辞职!”眼前发生的是英国政治上史无前例的一幕。各反对党派成员将手里的下院程序文件卷成匕首状,掷向一个坐在辩论桌前的男人。他强撑不为人知的病体,心力交瘁,不复有生气活力。此人便是英国首相保守党人内维尔·张伯伦。 即便如此,张伯伦不愿下台。他有很多理由,其中之一——也是让他深为不安的问题——自己辞去首相之位,谁可能继任? 八个月前,英国卷入战争。战局持续失利。英国政界与民众呼吁更换首相。不凡时代有其别于一般时代的诉求,因此,他们要的新首相须是一位不凡的领袖。他须做到唯不凡领袖方能做到的不凡之事,亦即,能说出打动、左右、说服民众的话语,能说出可召唤民众赴汤蹈火的话语,能说出鼓舞民众使其欢欣的话语,甚至能说出诱使民众心底生出种种未曾感受的情感的话语。话语催生行动。当然,行动的结果,视行动周全缜密与否,不外乎两种:或凯旋班师,或一败涂地。 不仅如此,大凡陷于险境的国家或许还望其领袖具有一种更令人咋舌的秉质:质疑。这种秉质不可或缺。他们的领袖须能质疑自己的各种判断;他们领袖的脑袋须能同时容纳两种对立的主张,并综合两者;这样的领袖不固执己见,而固执己见者只能与一人交流,这人便是其自我。一个固执于某种主张的理论家很不适合做当下英国的领袖。英国需要的领袖须是一个全方位的思想者。 正如奥利弗·克伦威尔一六五。年致信苏格兰教会所言:“我以仁慈上帝的名义,恳望诸位思量这种可能,即你们也许错了。”当下乱象丛生,没有定数;英国面临的问题纷繁严峻,其命运前途系于下一步决策举措;一个重要问题摆在面前:这样的领导者又在何方? “即便你有过贡献,但远不足以支撑你久居首相之职。听我一言,辞职吧。英国不再需要你这样的首相。看在上帝的份上,辞职吧!”代表伯明翰市斯帕克布洛的下院议员利奥·艾默里道毕,坐回座位。下院厅内爆发出雷鸣般掌声。时间:一九四。年五月七日夜,即今日已是传奇的挪威辩论会首夜。辩论会至此已进行九个小时。初夏夜晚透着暖意,夜色业已深沉。利奥-艾默里的话如刀,直捅保守党人张伯伦要害。 当时,英国分裂。政府没能凝心聚力,反倒政派纷争,因为人人偏执于自我,对鸡毛蒜皮问题的争执无休无止。因此,军事上,无论在陆地战场还是在公海战场,英国都遭遇了灾难性的失败。在欧洲,之前不可想象的事渐成现实:法西斯主义越来越劲,民主与人民渐行渐远。 那晚著名的议会辩论是果,因是五天前的事。当时,消息披露,驻扎在挪威特隆赫姆港的英军才第一次遭到纳粹德国猛烈进攻,便旋即撤离。由保守党议员和上院议员组成的旨在问责政府的索尔兹伯里勋爵监察委员会,与之目的相似、由克莱门特·戴维斯领导的跨党派议会行动组,组内亦有工党成员,这两方与利奥·艾默里达成一致意见:无论如何,须就与纳粹德国首次交锋犯下的错误进行辩论,并希望通过这场辩论,弹劾他们认为其咎难辞的英国罪相。 时间:五月七日下午三点四十八分,为期两天的辩论的首日。地点:下院辩论庭。张伯伦第一个就“战争行为”发言。他竭力说明,撤军之举意在拯救英军。然而,他的发言丝毫无济于稳固其首相地位,也丝毫无济于消弭听众的恐惧:英国总之在走向毁灭。相反,他的发言进一步让听众确信:他已倦怠、唯求被动防御,他只会加速英国坠入险境。之后,有评论如此描述当时情形:张伯伦形容“悲伤枯槁”,其对手的中伤言辞更叫人难忘,即便如此,他仍硬撑着抵御。他对这些言辞熟稔于心,正是他创造了“我们时代的和平!”(他一年前信心满满的承诺)和“没赶上这趟车!”(他据观察而认定希特勒已无任何在欧洲兴风作浪的机会)。此刻,他创造的言辞,如一枚枚手榴弹,在自己脚下轰然炸开。 张伯伦在发言过程中,没听到支持声,用工党议员阿瑟·格林伍德的话说,这源于“一种化合大众心理”,下院气氛前所未有地沉重:“它不安,焦虑,岂止焦虑,而且恐惧。” 张伯伦结束发言,回到座位。保守党议员海军上将罗杰·凯斯,一身戎装(如此装束开了下院着装先河),器宇轩昂走到辩论桌前。庭内鸦雀无声。凯斯长期不满首相所为。此刻,他指责政府“表现出的无能令人震惊”。他本人见证了这场错误,自有发言权。 …… P3-5 导语 本书是奥斯卡最佳影片《波西米亚狂想曲》金牌编剧安东尼·麦卡滕唯一出版成书的作品。 安东尼·麦卡滕以作家身份初露头角后,跨界涉足剧本与电影制作,并大获成功。可以说,他是近两届奥斯卡两届影帝(加里·奥德曼Gary Oldman,拉米?马雷克Rami Malek),和最佳影片(《至暗时刻》 Darkest Hour,《波西米亚狂想曲》 Bohemian Rhapsody,皆为提名)的打造者。此外,他编剧的还有同样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的斯蒂芬·霍金传记电影《万物理论》。 序言 多年来,我的书架总少不了这么些书,其主题或可概 括为“改变世界的演说名篇”。这些书讲的是一个道理, 即演说改变世界的作用尽管遭到质疑,但已多次恰逢其时 地为史所证:言当时之须言,聚化为符合当时要求的思想 ,再由时势所呼之干才说出。 在这些演说汇编中,我总可读到至少一篇温斯顿·斯 宾塞·丘吉尔的杰作。通常两到三篇。他的演说读来略显 老套,气势凌人,且有玩弄词藻以至于夸夸其谈之嫌,虽 则如此,但绝不乏精词妙句,华彩节段,足令纵使是上下 千年的听众刻骨铭心。 我曾潜心研读尼赫鲁、列宁、乔治·华盛顿、希特勒 、马丁·路德·金等人的演说,这教我对演说术及诸君势 如矢雨的词藻倍加仰羡。他们鼎盛之时,能将一国或一族 之人民未表达的所思所想表达出来,将各种各样的情感聚 化为一种人共有之的激情,这种激情足以化不可能为现实 。 我叹羡丘吉尔竟在短短四周内撰就三篇不朽演说。于 他,一九四〇年五月是一段灵感进发的非凡时日,促其成 就了撼世伟作。而且,这些演说完全由其亲力所为。当时 ,他受到何等驱策竟至如此高度?怎样的政治与内心压力使 他在如此短的时间内竟三次展现点石成金之功? 简要之,就因英国卷入战争。德国闪电战令人色变, 欧洲民主国家因之急速接连倒于纳粹铁蹄与炮火之下。英 国新任首相直面恐怖,手握椽笔,着打字员兼秘书之扈从 于右,忖度当国家或须臾将遭强敌恶敌之侵,什么话语能 振奋国人以进行英勇抵抗? 本书以及《至暗时刻》的电影剧本正是基于上述所问 和这样的痴迷,旨在探寻一个处在千钧一发之际的男人的 行事风格、领袖品质、所思所想、精神心态。他是这样的 男人:有诗人的心,心底有一执着信念,即言语举足轻重 ,言语作用非凡,言语甚至可以改变世界。 研究肇始,我便专注于从一九四。年五月十日丘吉尔 出人意料地升为首相到六月四日危在旦夕的英国远征军几 乎全部撤离敦刻尔克(标志着法国迅即沦陷)的这段时期。 顺请注意,六月四日这天,丘吉尔发表了三次精彩演说中 的最后一次演说。 英国国家档案馆在我研究过程中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帮 助:我阅览了温斯顿在那段昏暗时日里主持的战时内阁会 议的如实纪要,借此了解了他生涯中鲜有的踌躇,除此之 外,他后来的相位稳如磐石。垫座的铭文是为雕像服务, 而非为人服务;细读纪要发现,展现于前的不仅是一位遭 各方攻讦、曾不知该择何路而行的领袖,且有我前所未闻 的有关战时内阁的一段经历:设若战时内阁与敌媾和,世 界格局可就因此改变。在与希特勒媾和之事上,温斯顿究 竟走到哪步?我发现,他差点促成此事。 一九四〇年成立的战时内阁最初位于海军部(自唐宁街 经白厅街往北走一小段路即到),后迁至财政部大楼的深层 地堡。当时,战时内阁面临的难题是,英国是否独自继续 战斗,直至全军覆没甚至国亡;或者,与希特勒媾和换得 苟存。意大利驻伦敦大使曾表示,愿请意大利法西斯领导 人贝尼托·墨索里尼出面斡旋,促成柏林、伦敦缔结和约 ,筹码是意大利获得在非洲、马耳他、直布罗陀等地的部 分殖民贸易。哈利法克斯勋爵曾是相位竞争者,疾呼至少 在未清楚希特勒底牌前,不妨尝试媾和之道。前任首相内 维尔·张伯伦附和,称英国几临灭顶之灾,若要避之,哈 利法克斯的提议似唯一明智之策。温斯顿一度茕茕孑立, 无人可询,定夺只得仰仗自我。 伟大的温斯顿·丘吉尔在史上的形象是希特勒的大敌 ,从未有过动摇与气馁;可他竟曾与内阁大臣说,“设若 希特勒先生愿议和的条件是收回德国殖民地及统霸中欧” ,原则上不反对与德和谈。许多读者得知这件事后,该大 跌眼镜。据有关资料,五月二十六日,他甚至表示,“只 要保住我方底线和主要力量并以此谈判,纵使割让某些领 地,如果能摆脱当前困厄便谢天谢地了”。什么领地?这就 是欧洲乃至英国的领地。还有其他相关记录。据张伯伦五 月二十七日日记,丘吉尔在战时内阁会议上如此表示,“ 我们若能从泥潭脱身,纵使让出马耳他、直布罗陀与若干 非洲殖民地,他[温斯顿]也会毫不犹豫抓住这样的机会” 。 丘吉尔当时真就考虑与一个令他憎恶至极的嗜血狂魔 谈判议和?看似如此。他当时压力如山,不仅有此酝酿,且 允许哈利法克斯拟写致意方的绝密函,列出英方条件,主 动先行,意在摸清希特勒底牌。 部分人或认为,说丘吉尔曾主动且郑重思考与希特勒 议和,这贬低了这位伟人、玷污了他的声名。我认为恰恰 相反:公众视丘吉尔为好战的、不服输的斗士,这并非如 实反映,反倒使其变得极不真实、毫无特色,与其说是血 肉丰满的人不如说是众人臆想之物。说他优柔寡断,说他 能一面以强人姿态提振士气、一面思考诸种解决方案,这 非但不降低其史上尊位,反而增其光辉。 本书书名所指的黑暗时刻,便是上述丘吉尔经历的时 刻。就是在——甚至可以说,也正因为——如此黑暗时刻 ,丘吉尔才有了两次逆转性的恢宏演说,堪为经典。第一 次演说的听众为非战时内阁成员,第二次演说的听众名为 整个英国议会实为整个世界。第一次是货真价实的第二次 的热场。这次演说没有完整记录,不过,两位当时在场听 众的日记可呈其概貌,且录有不少关键词句。第二次演说 ,就在丘吉尔说出这些词句时,便注定永载青史:滩涂、 登陆之地、田野、山岗、海域、空中;他视这些地方为英 国抗击令人闻风丧胆的野蛮德国佬的战场。 这两篇演说,包括之前几周的另一篇演说(丘吉尔在该 演说中对英国民众誓言,无论如何,他将不惜热血、辛劳 、眼泪与汗水),表明他运用了自古希腊、罗马圣贤著作中 学得的各种演说技巧,其中,西塞罗的作用尤甚:首先唤 起听众对演说者的祖国、演说者本人、演说者服务的对象 和演说者的境地的同情,逐渐发力,直至叩动听众心扉— —古罗马演说家称之为结束语——旨在调动所有听众,煽 其情,驭其心。 丘吉尔在一九四。年五月与六月初旬间做的三次精彩 纷呈的演说有其模本。其中,马可·安东尼为阿基利乌斯 之辩尤值一提。辩中,安东尼揭起阿基利乌斯之衣,亮出 他战斗留下的伤疤——然而,就算其辩精彩,英国下院及 民众也未曾耳闻,他们听到的是丘吉尔无与伦比的演说。 丘吉尔的演说改变了政界同僚的悲观心态,提振了担惊受 怕的民众士气,及至吁使他们踏上一条不测之路——漫漫 途中,凶险重重,按温斯顿预计,他们须做出各种牺牲(实 际牺牲远少于他的预计!)——直到最终取得完全胜利。 这真可谓传奇。 温斯顿去世后,有人说他在一九四。年英国独力抗击 恶寇的那段黑暗时日,调动起了英语这门语言的所有能量 ,使之化为战斗力。这一形象之说不仅听来美妙,且名副 其实。在那段备受煎熬的岁月里,他所有无他,只有话语 。设若身处只有一样东西可用于战斗的境地——务听箴言 ——你恐怕难及温斯顿之什一。 内容推荐 一九四〇年五月十日,在战场和政坛上均“不靠谱”的温斯顿·丘吉尔意外升为首相。时希特勒大军横扫欧洲大陆,英国远征军危在旦夕,英伦之岛或将须臾遭受入侵。 丘吉尔相位未稳,其组建的战时内阁矛盾重重,主张与纳粹媾和的声音不绝于耳;丘吉尔本人似也有了动摇,陷入深忧与自疑——是要不计代价主张和平抑或不惜代价赢得胜利? 这是历史上的至暗时刻,也是丘吉尔自己的至暗时刻。 在《至暗时刻:力挽狂澜的丘吉尔》中,作者安东尼·麦卡滕把丘吉尔复原为一个不完美的、有血有肉的人,聚焦丘吉尔和他的战时内阁,展现他在危急时刻的领袖品质,讲述了1940年5月7日挪威辩论至1940年6月4日敦刻尔克撤退完成的一段激荡历史。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