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沙坪的酒(精)/副刊文丛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丰子恺
出版社 大象出版社
下载
简介
作者简介
丰子恺(1898-1975),浙江崇德人,中国现代著名漫画家、文学家、美术与音乐教育家、翻译家,是一位具有多方面卓越成就的文艺大师,被誉为“现代中国最像艺术家的艺术家”。
丰子恺是中国漫画的开山祖师,其漫画作品简约洗练、幽默风趣,多反映社会现象,早期出版的画集有《子恺漫画》《护生画集》《儿童漫画》《学生漫画》等。丰子恺的散文,在中国新文学史上也有较大影响,主要作品有《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告缘缘堂在天之灵》《艺术趣味》《率真集》等,这些作品与其漫画一样,别具风格,多用平淡笔法,通过琐屑平凡的小事来阐述人生的哲理。
后记
钟桂松
副刊是一个文学家成长的平台,也是一部文学史的萌
发地。丰子恺先生发表在副刊上的文章,是丰子恺文学宝
库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选编这部《沙坪的酒》,一方
面是想从保存副刊史料的角度,精选丰子恺先生的一些散
文随笔,在李辉先生的“副刊文丛”中留一印痕;另一方
面,结集起来,可以从副刊角度欣赏丰子恺先生的情怀和
文采,同样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
《沙坪的酒》中选录的这些随笔散文,都是丰子恺先
生20世纪20年代至60年代在各种不同报纸副刊上发表的。
当年丰子恺先生发表随笔散文,也是随写随发,所以这些
文章发表的地域相当广泛,有在香港报纸副刊发表的,有
在天津报纸副刊发表的,有在内地的报纸副刊发表的,还
有在沿海地区的报纸副刊发表的。但是《沙坪的酒》里的
这些随笔散文,满满的,都是缘缘堂随笔的情味,充满着
温润、睿智、幽默,洋溢着丰子恺先生的人文情怀,给人
以积极向上的启迪。在《沙坪的酒》中,丰子恺先生讲出
了我们平常喝酒没有注意的喝酒的哲学道理。抗战时期有
人坐飞机带正宗的绍兴黄酒到重庆,丰子恺认为“请绍酒
坐飞机,与请洋狗坐飞机有相似的意义。这意义所给人的
不快,早已抵消了其气味的清香与上口的舒适。与其吃这
种绍酒,我宁愿吃沙坪的渝酒”。在丰子恺先生看来,酒
里面还有骨气在。丰子恺先生是会喝酒的人,但是他喝酒
不是图醉而是兴味所在。他说:“吃酒是为兴味,为享乐
,不是求其速醉。”所以“吃酒图醉,放债图利”的说法
在丰子恺先生看来,“实在不合于吃酒的本旨”。
丰子恺逃难到桂林时,法币、桂币均在市面上流通,
桂币的价值比法币低一半,两块桂币换一块法币,用法币
买东西,要打对折,所以丰子恺先生打惯对折,在桂林看
什么事情都要打对折。还有,丰子恺先生对桂林山水美与
奇的评价、对黄山仰观与俯瞰的辩证法,今天看来仍然没
有过时。
有关音乐的评品,丰子恺在这些随笔中同样有他独特
的感受。里面一篇《鼓乐》,虽然讲的是他去看鼓乐的情
形,但是说到音乐,自有丰子恺先生的独到之处。他认为
即使像鼓乐这样不能奏旋律的打击乐器,同样“具有一种
奇妙的诱惑力,能吸引远近各处的人心”,而且“跑到近
处,身心就会同化在鼓乐的节奏中”。音乐是能够“吸引
”“同化”人心的。这是这篇平常文章中表达的不平常的
思想。对“艺术”一词,丰子恺先生同样有自己的看法,
他在《桂林艺术讲话之二》中认为“善而又巧,巧而又善
,方可称为艺术。故徒然悦人耳目,而对人没有启示的,
不是艺术;徒然供人消遣,而对人没有教训的,不是艺术
”。有这种艺术观的艺术家的作品,自然是有益于世道人
心了!
我们知道,丰子恺先生是一代漫画大师,在这个副刊
文集里,丰子恺先生对漫画的一些看法、观点,依然是我
们认识子恺漫画所要了解的。比如丰先生在《漫画浅说》
中说:“漫画给我的憧憬比一切艺术给我的多,假如不妨
以自己的好恶为艺术批评的标准,我定要说漫画是现代艺
术的最精彩的产物。”而丰子恺先生对漫画的创作质量的
追求,偶尔也在文章中有表示。他在《随笔漫匦》中说到
自己的漫画创作时,说:“我有一个脾气:希望一张画在
看看之外又可以想想。我往往要求我的画兼有形象美和意
义美。形象可以写生,意义却要找求。”丰先生还说:“
实在,我的作画不是作画,而仍是作文,不过不用言语而
用形象罢了。”因为丰先生有这样的观点和要求,今天的
人们看丰子恺先生的漫画,才普遍感到“耐看”,有味道
。所以,读丰子恺先生在副刊上发表的文章,对我们今天
理解子恺漫画的意义相信有许多益处。
丰子恺先生是一位充满人文情怀的艺术大师,他对儿
童,对自然,对天地万物充满了怜悯之心,在《鼓乐》中
看到一个十岁的儿童背着鼓让人敲,丰先生立刻想到这个
孩子还只有十岁左右,“他的皮肉很嫩,他的骨节一定不
很坚牢”。《穷小孩的跷跷板》一文中,丰先生对穷小孩
的情形一目了然,写得生动却满纸辛酸!
这里选编的文章,仅仅是丰先生在副刊上发表的文章
的一部分,但是也可以想见丰子恺先生与副刊的关系和缘
分了。
目录
第一辑 沙坪的酒
沙坪的酒
桂林的山
看凤凰城
——黔桂流亡日记之一
宜山遇炸
——黔桂流亡日记之一
荒冢避警
——黔桂流亡日记之一
江行观感
九江印象
庐山面目
有头有尾
——参观江西革命根据地随笔
化作春泥更护花
——参观江西革命根据地随笔
饮水思源
——参观江西革命根据地随笔
黄山印象
黄山松
不肯去观音院
第二辑 二重生活
儿戏
穷小孩的跷跷板
鼓乐
荣辱
送阿宝出黄金时代
云霓
二重生活
白象
贪污的猫
第三辑 随笔漫画
雪舟和他的艺术
天童寺忆雪舟
参观夏声平剧学校
桂林艺术讲话之二
西洋美术底根源
印象派以后
漫画浅说
随笔漫画
读书
谈自己的画
——《彩色子恺新年漫画》
谈“画”
香港画展自序
鲁迅先生与美术
假辫子
——答《漫画阿Q正传》读者
费新我《草原图》读后感
第四辑 端阳忆旧
回忆李叔同先生
怀太虚法师
端阳忆旧
还乡记
宴会之苦
新年忆旧年
义齿
湖畔夜饮
隔海传书
——国庆节致侨胞李君的公开信
后记 钟桂松
精彩页
沙坪的酒①
胜利快来到了。逃难的辛劳渐渐忘却了。我辞去教职,恢复了战前的闲居生活。住在重庆郊外的沙坪坝庙湾特五号,自造的抗建式小屋中的数年间,晚酌是每日的一件乐事,是白天笔耕的一种慰劳。
我不喜吃白酒,味近白酒的白兰地,我也不要吃。巴拿马赛会得奖的贵州茅台酒,我也不要吃。总之,凡白酒之类的,含有多量酒精的酒,我都不要吃。所以我逃难中住在广西、贵州的几年,差不多戒酒。因为广西的山花、贵州的茅台,均含有多量酒精,无论本地人说得怎样好,我都不要吃。
自从由贵州茅台酒的产地遵义迁居到重庆沙坪坝,我开始恢复晚酌,酌的是“渝酒”,即重庆人仿造的黄酒。
富有风趣的一位朋友讥笑我说:“你不吃白酒,而爱吃黄酒,我知道你的意思了:吃白酒是不出钱的,揩别人的油。你不用人间造孽钱,笔耕墨稼,自食其力,所以讨厌白酒两字。黄酒是你们故乡的特产,你身窜异地,心念故乡,所以爱吃黄酒。对不对?”我说:“其然,岂其然欤?”这朋友的话颇有诗意,然而并没有猜中我不爱白酒爱黄酒的原因。揩别人的油,原是我所不欲的;然而吃酒揩油,我觉得比其他的揩油好些。古人诗云:“三杯不记主人谁。”吃酒是兴味的,是无条件的,是艺术的。既然共饮,就不必斤斤计较酒的所有权;吝情去留,反而煞风景,反而有伤生活的诗趣。我倒并不绝对不吃“白酒”(不出钱的酒)。至于为了怀乡而吃黄酒,也大可不必。我住在大后方各省各地的时候,天天嘴上所说的是家乡土白。若要怀乡,这已尽够,不必再用吃黄酒来表示了。
我所以不喜白酒而喜黄酒,原因很简单:就为了白酒容易醉,而黄酒不易醉。“吃酒图醉,放债图利”,这种功利的吃酒,实在不合于吃酒的本旨。吃饭,吃药,是功利的。吃饭求饱,吃药求愈,是对的。但吃酒这件事,性状就完全不同。吃酒是为兴味,为享乐,不是求其速醉。譬如二三人情投意合,促膝谈心,倘添上各人一杯黄酒在手,话兴一定更浓。吃到三杯,心窗洞开,真情挚语,娓娓而来。古人所谓“酒三昧”,即在于此。但决不可吃醉,醉了,胡言乱道,诽谤唾骂,甚至呕吐、打架。那真是不会吃酒,违背吃酒的本旨了。所以吃酒决不是图醉。所以容易醉人的酒决不是好酒。巴拿马赛会的评判员倘换了我,一定把一等奖给绍兴黄酒。
沙坪的酒,当然远不及杭州、上海的绍兴酒。然而“使人醺醺而不醉”,这重要条件是具足了的。人家都讲究好酒,我却不大关心。有的朋友把从上海坐飞机来的真正“陈绍”送我。其酒固然比沙坪的酒气味清香些,上口舒适些,但其效果也不过是“醺醺而不醉”。在抗战期间,请绍酒坐飞机,与请洋狗坐飞机有相似的意义。这意义所给人的不快,早已抵消了其气味的清香与上口的舒适。与其吃这种绍酒,我宁愿吃沙坪的渝酒。
“醉翁之意不在酒”,这真是善于吃酒的人说的至理名言。我抗战期间在沙坪小屋中的晚酌,正是“意不在酒”。我借饮酒作为一天的慰劳,又作为家庭聚会的助兴品。在我看来,晚餐是一天的大团圆。我的工作完毕了;读书的、办公的孩子们都回来了;家离市远,访客不再光临了;下文是休息和睡眠,时间尽可从容了。若是这大团圆的晚餐只有饭菜而没酒,则不能延长时间,匆匆地把肚皮吃饱就散场,未免太功利的,太少兴趣。况且我的吃饭,从小养成一种快速习惯,要慢也慢不来。有的朋友吃一餐饭能消磨一两小时,我不相信他们如何吃法。在我,吃一餐饭至多只花十分钟。这是我小时从李叔同先生学钢琴时养成的习惯。那时我在师范学校读书,只有吃午饭后到一点钟上课的时间和吃夜饭后到七点钟上自修的时间,是教弹琴的时间。我十二点吃午饭,十二点一刻须得到弹琴室;六点钟吃夜饭,六点一刻须得到弹琴室。吃饭,洗碗,洗面,都要在十五分钟内了结。这样的数年,使我养成了快吃的习惯。后来虽无快吃的必要,但我仍是非快不可。这就好比反刍类的牛,野生时代因为怕狮虎侵害而匆匆地把草吞人胃内,急忙回到洞内,再吐出来细细地咀嚼,养成了反刍的习惯;做了家畜以后,虽无快吃的必要,但它仍是要反刍。如果有人劝我慢慢吃,在我是一件苦事。因为慢吃违背了惯性,很不自然,很不舒服。一天的大团圆的晚餐,倘使我以十分钟了事,岂不太草草了?所以我的晚酌,意不在酒,是要借饮酒来延长晚餐的时间,增加晚餐的兴味。
P3-7
导语
读文如读心,丰子恺先生总能于平凡生活中发现那些散落的美好。亲切率真、幽默风趣,自然无饰的字里行间透着一种意趣和舒爽。
丰子恺先生的散文清雅淡丽,在物欲横流的当下,让我们用大师眼中的生活之爱感受来感动我们的内心。
序言
“副刊文丛”总序
李辉
设想编一套“副刊文丛”的念头由来已久。
中文报纸副刊历史可谓悠久,迄今已有百年。副刊为
中文报纸的一大特色。自近代中国报纸诞生之后,几乎所
有报纸都有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副刊。在出版业尚不发
达之际,精彩纷呈的副刊版面,几乎成为作者与读者之间
最为便利的交流平台。百年间,副刊上发表过多少重要作
品,培养过多少作家,若要认真统计,颇为不易。
“五四新文学”兴起,报纸副刊一时间成为重要作家
与重要作品率先亮相的舞台,从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
郭沫若的诗歌《女神》,到巴金的小说《家》等均是在北
京、上海的报纸副刊上发表,从而产生广泛影响的。随着
各类出版社雨后春笋般出现,杂志、书籍与报纸副刊渐次
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但是,不同区域或大小城市,都有
不同类型的报纸副刊,因而形成不同层面的读者群,在与
读者建立直接和广泛的联系方面,多年来报纸副刊一直占
据优势。近些年,随着电视、网络等新兴媒体的崛起,报
纸副刊的优势以及影响力开始减弱,长期以来副刊作为阵
地培养作家的方式,也随之隐退,风光不再。
尽管如此,就报纸而言,副刊依旧具有稳定性,所刊
文章更注重深度而非时效性。在新闻爆炸性滚动播出的当
下,报纸的所谓新闻效应早已滞后,无法与昔日同日而语
。在我看来,唯有副刊之类的版面,侧重于独家深度文章
,侧重于作者不同角度的发现,才能与其他媒体相抗衡。
或者说,只有副刊版面发表的不太注重新闻时效的文章,
才足以让读者静下心,选择合适时间品茗细读,与之达到
心领神会的交融。这或许才是一份报纸在新闻之外能够带
给读者的最佳阅读体验。
1982年自复旦大学毕业,我进入报社,先是编辑《北
京晚报》副刊《五色土》,后是编辑《人民日报》副刊《
大地》,长达三十四年的光阴,几乎都是在编辑副刊。除
了编辑副刊,我还在《中国青年报》《新民晚报》《南方
周末》等的副刊上,开设了多年个人专栏。副刊与我,可
谓不离不弃。编辑副刊三十余年,有幸与不少前辈文人交
往,而他们中间的不少人,都曾编辑过副刊,如夏衍、沈
从文、萧乾、刘北汜、吴祖光、郁风、柯灵、黄裳、袁鹰
、姜德明等。在不同时期的这些前辈编辑那里,我感受着
百年之间中国报纸副刊的斑斓景象与编辑情怀。
行将退休,编辑一套“副刊文丛”的想法愈加强烈。
尽管面临新媒体的挑战,不少报纸副刊如今仍以其稳定性
、原创性、丰富性等特点,坚守着文化品位和文化传承。
一大批副刊编辑,不急不躁,沉着坚韧,以各自的才华和
眼光,既编辑好不同精品专栏,又笔耕不辍,佳作迭出。
鉴于此,我觉得有必要将中国各地报纸副刊的作品,以不
同编辑方式予以整合,集中呈现,使纸媒副刊作品,在与
新媒体的博弈中,以出版物的形式,留存历史,留存文化
,便于日后人们借这套丛书领略中文报纸副刊(包括海外
)曾经拥有过的丰富景象。
“副刊文丛”设想以两种类型出版,每年大约出版二
十种。
第一类:精品栏目荟萃。约请各地中文报纸副刊,挑
选精品专栏若干编选,涵盖文化、人物、历史、美术、收
藏等领域。
第二类:个人作品精选。副刊编辑、在副刊开设个人
专栏的作者,人才济济,各有专长,可从中挑选若干,编
辑个人作品集。
初步计划先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编选,然后,再往前
延伸,直到“五四新文学”时期。如能坚持多年,相信能
大致呈现中国报纸副刊的重要成果。
将这一想法与大象出版社社长王刘纯兄沟通,得到王
兄的大力支持。如此大规模的一套“副刊文丛”,只有得
到大象出版社各位同人的鼎力相助,构想才有一个落地的
坚实平台。与大象出版社合作二十年,友情笃深,感谢历
届社长和编辑们对我的支持,一直感觉自己仿佛早已是他
们中间的一员。
在开始编选“副刊文丛”过程中,得到不少前辈与友
人的支持。感谢王刘纯兄应允与我一起担任丛书主编,感
谢袁鹰、姜德明两位副刊前辈同意出任“副刊文丛”的顾
问,感谢姜德明先生为我编选的《副刊面面观》一书写序
……
特别感谢所有来自海内外参与这套丛书的作者与朋友
,没有你们的大力支持,构想不可能落地。
期待“副刊文丛”能够得到副刊编辑和读者的认可。
期待更多朋友参与其中。期待“副刊文丛”能够坚持下去
,真正成为一套文化积累的丛书,延续中文报纸副刊的历
史脉络。
我们一起共同努力吧!
2016年7月10日,写于北京酷热中
内容推荐
《沙坪的酒》是丰子恺先生20世纪20年代至60年代在各地报纸副刊上发表的散文或评论文章的合集。这些文章都是丰子恺先生有感而发,虽长短不一,却文采斐然,有着缘缘堂随笔的艺术特色,充满着生活情味,充满着温润、睿智、幽默,洋溢着丰子恺先生的人文情怀,给人与积极向上的启迪。选编这部《沙坪的酒》,就是一方面想从保存副刊史料角度,精选丰子恺先生的一些散文随笔,在李辉先生的副刊文丛中留一印痕;另一方面,结集起来,可以从副刊角度欣赏丰子恺先生的情怀和文采,同样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7:1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