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讲述的是英国伟大的政治家温斯顿·丘吉尔一生的传奇经历:在命运之门开启之前,少年丘吉尔是如何度过他漫长而充满挫折的荆棘之路的;青年丘吉尔是如何从一名战地记者、被俘逃兵、畅销书作者一步步地走上从政之路的;而后,性格倔强的丘吉尔在议会和内阁中,又是如何成为“异类”,在这条道路上踽踽独行……并最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纳粹德国席卷欧洲的至暗时刻,带领英国人民抵抗侵略,赢得最终的胜利。
本书配有200余幅珍贵照片,让读者在回到历史现场的同时,从视觉上更真切地感受丘吉尔独特的性格特点和人格魅力。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温斯顿·丘吉尔(一位政治家的成长)(精)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英)布兰达·刘易斯 |
出版社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讲述的是英国伟大的政治家温斯顿·丘吉尔一生的传奇经历:在命运之门开启之前,少年丘吉尔是如何度过他漫长而充满挫折的荆棘之路的;青年丘吉尔是如何从一名战地记者、被俘逃兵、畅销书作者一步步地走上从政之路的;而后,性格倔强的丘吉尔在议会和内阁中,又是如何成为“异类”,在这条道路上踽踽独行……并最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纳粹德国席卷欧洲的至暗时刻,带领英国人民抵抗侵略,赢得最终的胜利。 本书配有200余幅珍贵照片,让读者在回到历史现场的同时,从视觉上更真切地感受丘吉尔独特的性格特点和人格魅力。 目录 绪论 丘吉尔一生传略 第1章 少年丘吉尔 一介布衣 巴黎大婚 可恨的奴役之地 儿童疾病 在布莱顿的校园生活 公学时光 准备参军 少年的恶作剧 父母的忽视 早逝的恐惧 第2章 奔赴战场 浪漫和悲剧 渴望行动 印度的无聊生活 战斗的号令 战争前线 新晋作家 沙漠中的摊牌 前往开普敦 被俘 逃跑途中 第3章 政客丘吉尔 变相的自由主义 巡回演说 叛逆议员 改弦更张 阁员之才 职责与正义 最低生活水平 呆若木鸡 在布莱尼姆宫的求婚 下院对阵上院 监狱改革 汤尼潘迪暴动 暴乱之后 第4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 心有所系,分身乏术 冲突扩大 灾难性的断崖式着陆 幻灭 排斥 家庭罹遭不幸 离开议会 仇恨共产主义 重返内阁 调解失败 第5章 在野十年 印度民族主义 命悬一线的车祸 纳粹的兴起 “危言耸听的战争贩子 重整军备的要求 秘密信息门 毁灭的预言 赋闲在家,等候召唤 无法容忍的事情 “温斯顿回来了 第6章 最光辉的时刻 纳尔维克计划 拒绝谈判 优柔寡断 走向宿命 顽强的斗志 反抗与决心 巨大的危险 “永不投降 鼓舞士气 第7章 孤军奋战的英国 一个痛苦的选择 英国皇家空军的抵抗 濒临失败 联盟的诞生 租借法案 美国人的钦佩 特别行动处 希腊和巴尔干 信心满满的表象 第8章 全面战争 普拉森舍湾会谈 希望之光 全球的战争 死里逃生 最大的灾难 国内的批评 局势逆转 第9章 霸王行动 病痛与恢复 愤怒于盟友的推迟 解放西西里 前往魁北克 短暂的休憩 罗德岛 一个奇怪的人 身体欠佳 大病初愈 迫在眉睫的威胁 关注天气 第10章 胜利之路 伦敦遭袭 “龙骑兵”行动 自己的一些态度 原子弹 与斯大林磋商 衰弱的罗斯福 承诺破灭 殷鉴未远 三振出局 总统陨落 启示录 第11章 诸事不顺 改革 “盖世太保”——错误的评价 同盟的破裂 大选落败 奖励和荣誉 充满争议的观点 财务问题 “历史是反复发展的” 推动和解 第12章 烈士暮年 热情减退 新的美国总统 压力凸显 再次中风 辞职压力 百折不挠的决心 最后的告别 后座议员 苏伊士危机 每况愈下 漫挥天下泪 序言 丘吉尔出身贵胄,乃名门之后,倘若他和他家族中大 多数的男性一样,在四十岁时便走到人生的尽头,此时盖 棺论定的他是一名才华横溢但又特立独行的失败者;然而 ,与家族其余众人不同的是,丘吉尔此后还有大约五十年 的辉煌人生,从而在大英帝国和世界历史上占据了独一无 二的位置,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转折往往在很短的一段时间内发生,人的命运从此便 判若云泥。从1940年~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间的这五 年,是丘吉尔担任英国首相的五年,也是整个西欧大陆笼 罩在纳粹阴云下的五年。在此之前,丘吉尔早早就认识到 纳粹和他们的领导者希特勒的危险,他抓住一切机会把并 不乐观的真相告诉英国政府,呼吁当时正奉行绥靖政策的 政府要积极对抗希特勒和纳粹,而不是步步退让试图安抚 。他一遍遍地奔走疾呼,让英国立即整顿军备以对抗纳粹 德国的重新武装。然而,他的呼吁得不到任何回应,其余 的政客们都在作壁上观,对他的警告置若罔闻,甚至还把 他当作受了政治刺激的怪人。 丘吉尔可谓生逢其时,甚至在年轻时候便已崭露头角 ;他渴望荣耀,却并不墨守成规;他不甘平庸,是一名天 生的麻烦制造者;他是一位典型的贵族,品味颇受好评; 他是一个野心勃勃的机会主义者,又努力去创造机会;他 是一个乐于自我宣传的人,常用不拘一格的“非英式”的 方式推广自己。 20世纪30年代,丘吉尔坚决地反对绥靖政策,因此也 被有些人贴上“战争贩子”的标签。那段时光,是丘吉尔 远离朝堂、远离权力中心的“茫然岁月”。和神话中的卡 桑德拉一样(希腊神话中的人物,凡她说出口的预言将全部 实现,然而谁也不会信以为真),他的预言虽然准确,却似 乎命中注定无人理睬。但命运对丘吉尔依旧有所眷顾,并 未让他经历卡桑德拉般无休止的煎熬。1939年9月战争的爆 发向世人证实了丘吉尔的预言的准确,同时宣告了英国政 府绥靖政策的荒谬。1940年5月,丘吉尔就任英国首相,可 谓受命于危难之间,几周之内,纳粹军队席卷法国,兵锋 直指英吉利海峡,此时的英国局势危若累卵。上台之时, 他毫无保留地告诉民众,他们必须要面对愁云密布的未来 。5月13日,丘吉尔在议会上如是说道:“我能奉献的唯有 热血、辛劳、泪水和汗水。我们面临的将是一场极为残酷 的考验,我们面临的将是旷日持久的斗争和苦难。你若问 :我们的政策是什么?我的回答是:在陆上、海上、空中作 战。尽我们的全力,尽上帝赋予我们的全部力量去作战, 对人类黑暗、可悲的罪恶史上空前凶残的暴政作战。这就 是我们的政策。你若问:我们的目标是什么?我可以用一个 词来概括,那就是胜利。不惜一切代价去夺取胜利,克服 一切恐惧去夺取胜利,不论前路再长、再苦也要夺取胜利 ,因为没有胜利就无法生存!” 丘吉尔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勇气极大地鼓舞了英国人民 。在这段黑暗的日子里,丘吉尔的演说始终慷慨激昂,毫 无妥协退让情绪,因此被人称作充满“斗牛犬精神”。 丘吉尔将在二战中领导大英帝国视为自己的天降大任 ,他感觉,他的一生都在为这“最好的时光”准备着,努 力着,直到命运真的降临的那一刻。诸多迹象表明,1889 年那个在哈罗公学读书的15岁少年终将登上历史舞台。彼 时的他,在父母和一些老师眼中,算得上是一个顽劣少年 ,终日麻烦不断,少有表现规矩的时候;而他在哈罗公学 的学长穆尔兰·伊万斯,则看到了许多不同的东西。伊万 斯清楚地记得: “和其他当时在哈罗就读的学生一样, 我完全被这个非凡的男孩吸引了。他的智慧才能;他的勇 敢,魅力,以及面对恶劣环境时的冷静;灵活生动的想象 力,细致人微的表达力,对世界和历史的洞察力——他总 能给出自己独特的一针见血的见解,往往还令人信服;最 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是他眼睛中时刻闪耀的充满吸引力和同 情的目光——他独特的人格魅力,使得许多人都聚集在他 身边,其中有许多人在年龄和能力上实际都超过他,却也 甘心唯他马首是瞻。” 本书讲述的是丘吉尔一生的道路:在命运之门开启之 前,少年的丘吉尔如何走过他漫长而又充满挫折坎坷的荆 棘之路;年长的丘吉尔,如何成为“异类”,在这条艰苦 的道路上踽踽独行,并最终走向胜利,走出一片坦途。 导语 丘吉尔是二战期间英国著名的政治家,在关键时刻,带领英国人民勇敢地反抗纳粹德国,并因此而被誉为20实际最伟大的政治家之一。市面上关于丘吉尔的书不少,但本书从“一个政治家的成长”的角度,重新梳理了丘吉尔的一生。从年少时在学校的表现,到一战时期的参军经历,以及逐渐走向政坛,成为职业政治家,书中详细地记述了丘吉尔作为政治家的一生,尤其是配有近百幅高清照片,让丘吉尔传奇人生及幽默而勇敢,有时显得固执而富有偏见的形象,得以完整饱满地呈现在读者眼前。 后记 在丘吉尔逝世近40年后的2002年,由英国广播公司发 起的“史上最伟大的英国人”调查中,丘吉尔高居榜首。 尽管他一生中犯过错误,尽管他有着傲慢的缺点和怪癖, 尽管在英国议会中保守派和工党都不待见他,但随着岁月 的流逝,这些都随风远去,沉淀下来的,是丘吉尔如金子 般的品格和民众发自内心的崇敬。 丘吉尔的政治生涯经历了两次大起大落。但无论何时 ,他对逆境的蔑视都时刻保持在脸上,他对英国终将胜利 的信心,他那鼓舞人心的战时演说,激励了无数的国民在 第二次世界大战最严酷的黑暗时刻振作起来继续战斗。时 至今日,丘吉尔痛恨暴政,为民主、自由以及人权而献身 的精神依旧能引发无数人的共鸣。 丘吉尔的伟大和对历史的影响,在1955年他的儿子伦 道夫写给父亲的信中得到了最完美的诠释:“权力终会消 失,唯有在公正地行使权力的过程中获得的荣耀永存!这样 的荣耀是靠天赋、勤奋、勇气和献身精神积累起来的。这 样的荣耀将永远铭刻在记录你成就的不朽丰碑上,永远不 会被磨灭,永远不会失去光芒,并将世代流传!” 精彩页 温斯顿·伦纳德·斯宾塞·丘吉尔的漫长的一生总是充满了波折,连他的降生也是匆忙而富有戏剧性。1874年的英国正处于维多利亚时代,11月30日凌晨,丘吉尔降生于布莱尼姆宫,早产了两个多月,这座宏伟的宫殿是丘吉尔祖父马尔伯勒公爵七世的家,他的父亲伦道夫勋爵则是马尔伯勒公爵的第三个儿子。丘吉尔原本不应降生于此,伦道夫勋爵早已在伦敦安排好一切。伦道夫勋爵在伦敦美丽的查尔斯街租了一栋房子,那里既是伦敦上流社会人士经常出入的场所,也临近最好的产科医院。这一切的安排都被丘吉尔的母亲伦道夫·丘吉尔夫人1 1月份在参加牛津乡下的一次狩猎会时的意外滑倒打乱了,当时她已经怀孕七个月了。四天后,丘吉尔的母亲不顾他父亲的劝阻,执意要乘坐马车沿乡间小路赶回布莱尼姆宫。颠簸引发了早产,翌日凌晨,伦敦的产科医生还未来得及动身赶往布莱尼姆宫,丘吉尔便降生了。 丘吉尔的父母是新婚夫妇,他们结婚只有七个月,而之前也只认识了七个月。1873年8月12日,伦道夫勋爵与珍妮·杰罗姆在一次舞会上相识,当时的珍妮只有20岁,是《纽约时报》的一位股东伦纳德·杰罗姆的女儿。这位伦纳德先生同时还经营赛马。伦道夫勋爵对漂亮活泼、身材匀称的珍妮一见钟情,而这位英国来的幽默又不失稳重的绅士也一下子俘获了少女的芳心,两人在三日后便闪电般地订婚了。 在伦纳德·杰罗姆看来,伦道夫勋爵是一位杰出的英国公爵之子,他对女儿找到这样的如意郎君深感欣慰。马尔伯勒公爵家族是英国政坛上一支很有影响力的力量,这个实地贵族…对英国的政治、金融和社会生活有着巨大的影响。马尔伯勒公爵世袭于约翰·丘吉尔。约翰·丘吉尔生于德文郡,早年曾为约克公爵的侍从,堪称英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统帅之一。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期间,约翰·丘吉尔声名鹊起,在1 704年布莱尼姆、1 706年拉米伊、1 70 8年奥德纳尔德、1709年马尔普拉凯等会战中连告大捷,屡挫法军。1704年8月,约翰·丘吉尔与神圣罗马帝国的欧根亲王联合指挥英奥联军在巴伐利亚的布莱尼姆村击败法国、巴伐利亚联军,因功受封公爵,并赐建以此战命名的宫殿——布莱尼姆宫,作为公爵庄园。伦纳德·杰罗姆考虑到女儿和伦道夫勋爵的交往对促进自己家族与英国贵族间的关系有重大的意义,便应允了两人的结合。一介布衣 伦道夫勋爵的父亲对此则不以为然,他怀疑自己儿子对珍妮的激情能否持续。同时,出于门第之见,他对女方的家庭也颇有微词,感到并不是门当户对。他说道:“这位J先生(珍妮的父亲),看起来似乎是搞体育的,而且应该只是一个平头百姓……他已经破产过两次,可能又会重蹈覆辙。” 家族的历史使得伦道夫勋爵的父亲对财政问题有深深的隐忧。约翰·丘吉尔过世之后,他的子孙们未能再为家族增砖添瓦,他们既无骄人功绩,也未获得任何荣耀嘉奖;相反,他们的生活却是极尽奢华,为了维持公爵的地位和排场,他们毫不吝啬地挥霍着马尔伯勒公爵留下的基业。几代下来,到这位马尔伯勒公爵七世之时,家族积蓄早已挥霍殆尽,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由于子女众多负担沉重,窘迫的经济状况使得马尔伯勒公爵七世养成了拘谨吝啬的性格。因此,在儿子的婚姻大事上,公爵自然格外看重“J先生”对女儿嫁妆的安排。在英国的法律中,已婚女人的财产归丈夫支配;而伦纳德·杰罗姆则持更为平等的美式观点,在他看来,一位已婚女人的财产自然归她自己所有。巴黎大婚 经过几个月的商议,双方家庭最终赞成了这门婚事:伦纳德·杰罗姆给珍妮50000英镑作为嫁妆,每年还另出2000英镑给女儿、女婿补贴生活,这些钱由夫妻二人共同支配;伦道夫勋爵的父亲则每年为儿子提供1100英镑。 P10-13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