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倭寇与明代的东亚秩序(精)》主要从东亚区域社会的视角,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中、日、韩三国相关历史资料的比照与鉴别,力图更为客观地还原十六世纪前后“倭寇”问题的实像,及其对近世以来东亚区域秩序的潜在影响,进一步拓展了“倭寇”问题的研究领域,提出了明、日关系万历转折说。同时,通过对以“倭寇”问题为中心的东亚交涉的解读,进一步揭示了前近代东亚区域秩序的历史合理性及其伦理性。 目录 序言 前言 (一)何谓“倭寇” (二)明代的“倭寇”认知与记忆 (三)“倭寇”问题与东亚交涉 (四)本书的研究理念与主要内容 上篇 “倭寇”认知与“倭寇”记忆 第一章 明代官方语境中的“倭寇”与“日本”——以《明实录》中的相关语汇为中心 一、洪武时期明朝与日本交涉中的“倭寇”问题 二、永乐一正德时期“倭寇”与“日本”两分观念的演变 三、嘉靖“大倭寇”前后的官方日本观 四、“壬辰之役”与“倭寇”等同于“日本”观念的深化 第二章 嘉靖“倭患”与晚明士人的日本认知——以唐顺之及其《日本刀歌》为中心 一、唐顺之与《日本刀歌》 二、“南倭”与“北虏” 三、“文”与“武”:两首《日本刀歌》的比较 四、太阿与倭刀:士人刀剑情怀的推衍 第三章 倭寇:从“地方经验”到“共有记忆”——以《虔台倭纂》的形成为中心 一、谢杰及其生活环境 二、《虔台倭纂》的作者群 三、江西地区“倭寇”与“日本”知识储备的来源 四、从“地方经验”到“共有记忆” 第四章 明末清初“日本乞师”叙事中的“倭寇”记忆——以南明隆武朝周崔芝乞师日本之争为中心 一、周崔芝“乞师”日本之争的历史叙事 二、“华夷”阴影与南明士人的“倭寇”失忆 三、“乞师”之辩与东亚思维的变容 下篇 “倭寇”问题与东亚交涉 第五章 禁倭与申交:明初对日交涉目的探析——以洪武初年的对外诏书为中心 一、洪武建元的海外宣谕与对日诏书 二、洪武三年对日诏书的叙述理路 三、“日本国王称臣入贡”叙事与“良怀”问题 附:《云门一曲》中赵秩遣使内容再探讨 第六章 “宁波之役”的隐情与东亚交涉——以明朝指挥袁避被掳事件为中心 一、宁波之役的处置经纬与疑问 二、《宋素卿传》《北窗琐语》中的袁琎 三、东亚交涉与“袁琎被掳”像的形成 四、小结 第七章 “服远”与“治近”:嘉靖二十六年明廷的遣明使处置 一、策彦使团的入明与“十年一贡” 二、“倭寇”、“遣明使”与明廷的应对 三、朱纨失势中的“内”与“外” 四、小结 第八章 嘉靖三十七年琉球册封“密使”吴时来史事抉微 一、册封使吴时来的历史疑问 二、吴时来“密使”之命蠡测 三、密使终结与琉球的应对 四、小结 附篇 “万历朝鲜之役”四百二十年祭 一、“扶危字小”与万历出兵朝鲜 二、朝鲜对日本“假道入明”的应对 三、“壬辰倭乱”与明廷的“朝鲜保全”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