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何必活得那么辛苦(精)/蔡澜雅趣人生系列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蔡澜 |
出版社 | 青岛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读书,写作,听爵士乐,练书法,拍电影,玩手杖,研究西装……这是蔡澜的优雅生活。旅行,做“网红”,开网店,听录音书……这是蔡澜的不老生活。针灸,得湿疹,回忆过去,笑看生死……这是蔡澜的苦乐生活。你的生活是什么样的?披星戴月,“996”?何必活得那么辛苦?快和蔡澜一起痛快地“玩”生活! 作者简介 蔡澜,1941年生于新加坡,祖籍广东潮州,现居中国香港。知名作家、生活家、美食家、电影人、主持人。与金庸、倪匡、黄霑并称“香港四大才子”。 《新周刊》年度生活家,《开讲啦》特邀讲师,《舌尖上的中国》总顾问。 向来潇洒,过得任性。会吃,懂喝,能玩,是一个真正把人生活透了的人,被无数人奉为人生典范。 为人通达智慧,为文隽永简练,深受读者喜爱。 目录 我决定活得有趣 手杖的收藏(一) 手杖的收藏(二) 如何成为专栏作家(上) 如何成为专栏作家(下) 抄经 养猫 领带的乐趣 替男人选西装 生意经 网红 听书者 电子麻将游戏 真枪实弹 谈光影,赏音乐,论文字 论李安 电影中的血腥 意见 在路上 编舟记 喜剧中心 开高健 我的音乐修养 爵士乐的邂逅 外面的世界 我住亚皆老街的日子 在全世界坐的士 新巴刹 生活在巴厘岛上 重新发现福井 大阪商人 在东京买房子住 东京二十四小时 老香港都去过的裕华国货 苏美璐的苏格兰生活 何日君再来 听一吟女士讲丰子恺 和查先生金庸吃饭 他不只是张艾嘉的叔叔 神田 曾江和焦姣 现实生活中的小王子 希邦兄 笑看生老病死 生命中不能承受的痛 我的针灸经验 湿疹经验 昨夜梦魂中 冷 猫样 被忘记的基本 造假的最高境界 笑看往生 蔡澜Q&A 影评基础 微博推销术 最佳话题 导语 蔡澜谈生活方式、生活态度,并不是一味的说教,而是将自己生活中所见之人、所遇之事的新奇和乐趣,体现在字里行间,品人生之乐,随性过活。 蔡澜以“真”为生命真谛,行文如此,做人如此。所以他看世人,不论青眼白眼,都出自真,都不计较利害得失,只求心中喜欢。世人看他,不论青眼白眼,他也浑不计较,只是我行我素:“岂能尽如他意,但求无愧我心。” 精彩页 手杖的收藏(一) 向往十八、十九世纪的绅士拿着手杖的日子,那时候的人已不提剑,用手杖当时尚,做出种种不同的道具。这是优雅的生活方式。 手杖(walking stick),中国人常称之“拐杖”,要身体残缺时才用。这和我想象的差个十万八千里,故从不喜“拐杖”这个字眼。“龙杖”倒可以接受的,像寿星公或龙太君用的那根,《魔戒》中甘道夫的也很好看,但都不是我要谈的。 寻求 自从倪匡兄因为过胖,行动要靠手杖支撑,我就每到一处,都想找一支来送他。走遍古董店,不断地寻求。他用的,怎可以是那种廉价的伸缩型手杖呢? 最初在东京帝国酒店的精品部看到一根,杖身用漆涂着,玫瑰淌血般的鲜红,表面光滑,美不胜收。爱不释手,即刻买下。 送给他之后,他也喜欢得不得了,但是少用。是因为怕弄坏了或丢了,所以我得不断地寻求:终于有一天,在北京的琉璃厂看到一根花椒木的。中国人做手杖自古以来都用花椒木,说摩擦了对身体好;而我买下,是因为看到它的形状。 这根花椒木枝干四处发展,开叉处刚好托手,做成的手杖杖头有角,像梅花鹿,真是有形有款。拿着它,从古董店走出来,乘人力车经过的洋汉看到,跷起拇指,大叫:“Wow!Cool man,cool!” 从此,引发起我收藏手杖的兴趣,尤其是我自己也要用上。在做白内障手术前,我有一只眼睛看不清楚。感觉不到阶梯,像把3D看成了2D,是平面的,走路得靠手杖,大叫过瘾,终于可以一天换一支来用了! 下杖的分类 发掘手杖,先从分类开始。有城市用的和乡村用的,前者又可分两类:Crooks(曲柄杖),是把弯柄手杖。像雨伞那种;杖头前短后长,接连到其杖身的叫derby(德比),让人带到赛马场去。乡村用的多数手把呈圆形或分权,种类多得不得了。 Derby手杖的手柄,银制的居多,做成种种动物的形状,有鱼、鸭、狗、狐狸或狮子这些动物形象的纯银的头,看银子的重量,有些卖得极贵。 当然也有一拉开就变成一张小椅,杖尖可以插在草地上的手杖,那有特别的用处,不值得收藏,还是带有趣味性的好。一谈起趣味性,当然想到杖里藏剑的。我买过一支,剑锋呈三角形,一拔出来冷光四射,奈何不能拿上飞机。 有趣的还有扭开杖头,就是一根清除烟斗的器具的;还有一根是开瓶器,另外可以掏出五粒骰子来玩。神探Poirot(渡罗)用的那把,手柄可当望远镜,上网一查就能买到复制品。我买的那支杖身挖空了,可以放进三四个吸管形的玻璃瓶,一个装白兰地,一个装威士忌。另一个装伏特加。 最好的手杖店 到哪里去买手杖呢?世上最好的手杖店应该是伦敦的New Oxford st(新牛津街)五十三号的James Smith &Sons(詹姆士·史密斯伞店)了,它从一八三〇年开始营业,卖的是雨伞,当然也附带生产手杖,最为齐全。也负责替客人保养一世。 我的手杖 当今我常用的手杖,好几支都是一位网上好友送的。她知道我喜欢,从欧洲替我寄来。有一支是用黄花梨木做的,杖身很细,但坚硬无比,杖头用鹿角雕出,和黄花梨的接口联结得天衣无缝,非常之优雅。 另一支杖头呈圆形,是用银打的,花纹极有品位;杖身的木头用snake wood(蛇木),是极罕见的木头,多产于中美洲和南美洲,特征是分枝对称地长出,做出来的手杖有凸出来的粗粒,坚硬无比,又不很重。 最近寄来的那根,用包薄皮的长方形木箱装着,打开一看,手杖是用非洲的Makassar(望加锡)黑紫檀做的,杖头纯金打造,有六十二点八克重,刻有法国贵族的家纹。是一九二五年由当时的巴黎名家Gustave Keller(古斯塔夫·凯勒)设计的。 但并非每一支手杖都是名贵的。在雅典的古董铺中随便捡到一支样子最普通的弯柄手杖,长度刚好,就用二十欧元买下,陪我走遍欧洲大陆,不见了又找回来,很有缘分。同行的朋友都在打赌这手杖是用什么东西做的,有的说是藤,有的说是橄榄的树枝,争辩不休,说回中国香港后找植物学家证实一下,至今尚未分晓。 值得一提的是,游俄罗斯时适逢冬天,我有先见之明,在大阪的大丸百货买到一个铁打的道具,它像捕兽器一样可以咬住杖身,下面有尖齿,这样在雪地上行走也不会滑倒。 上次去首尔,找到一位当地著名的铜匠,我极喜他的作品,杯杯碗碗都是铜制的,用铜匙敲打一下,响脆声绵绵不绝。我介绍了许多团友光顾他的生意。出于感激,他问能为我做些什么。我当然要求他用铜替我做根手杖,不过他回答铜太重,还是不适宜,即刻跑去找他做木匠的朋友替我特制了一把。用的是白桦木,已经削皮磨白,中间那段还留着原木痕迹;手把做成一只鸭头,有两只眼睛,甚是可爱。 最后一根手杖还没到手。刚从北海道的阿寒湖回来,那里有一位我最喜欢的木刻家,叫泷口政满,他的作品布满“鹤雅”集团的各家高级旅馆。我也买过他刻的一只猫头鹰,也曾经写过一篇关于他的叫《木人》的文童。这次又见面了,他高兴得很,又问能为我做什么。我当然又回答要手杖了,请他把杖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