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英雄脊梁(董存瑞)/少年成长红色励志丛书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作者 阎耀明
出版社 希望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这部小说讲述的是全国著名战斗英雄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的故事。全书从董存瑞出生写起,比较详细地讲述了他人生中各个重要时期所经历的事件,特别是他少年时代的经历,诠释了董存瑞在由一个懵懂少年成长为一名革命战士的过程中,树立共产党员坚定信念的内因起到了决定性作用。通过读英雄的传奇故事,引导和启发少年儿童从董存瑞的故事中汲取营养,自强、励志、奋斗,一步步走向成功。
作者简介
阎耀明,1964年11月生,辽宁省葫芦岛市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理事,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辽宁省儿童文学学会副会长。现任辽宁省葫芦岛市文联主席。主要从事儿童小说和童话创作,作品曾获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冰心儿童图书奖、辽宁优秀儿童文学奖等。
目录
第一章 机灵的山里娃
第二章 孩子王
第三章 与鬼子斗智斗勇
第四章 不一般的“气球”
第五章 儿童团长的泪水
第六章 立志当民兵
第七章 自己造土枪
第八章 成长
第九章 小侦察兵
第十章 属“小龙”的
第十一章 “土坦克”的威力
第十二章 月光下的身影
第十三章 意外收获
第十四章 捉舌头
第十五章 激战军都山
第十六章 加入中国共产党
第十七章 临时班长
第十八章 爱的表达
第十九章 伏击青云顶
第二十章 模范爆破手
第二十一章 我是人民子弟兵
第二十二章 炸药包上的诗
第二十三章 为了新中国,冲啊
第二十四章 不朽的丰碑
序言
讲述英雄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少年成长红色励志
”丛书总序
一个伟大的民族,一定要有英雄;没有英雄的民族,
是可悲的,也是没有希望的!
无论哪个时代,哪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信仰,都有
自己的榜样,都追慕高远,都崇尚英雄。中华民族是一个
伟大的民族。这个民族千百年来,历尽沧桑,历尽磨难,
有多少仁人志士,为了追求民族的自由、平等和幸福,抛
头颅,洒热血。作为后人,传承英雄们的壮举,讲述红色
经典故事,传承红色基因,是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责任

在中国近百年的革命实践中,无论抗日战争,还是解
放战争,都为后人留下了许多耳熟能详的英雄人物。这些
人物的英雄形象和英雄事迹,都向我们展现了中华民族不
屈不挠、英勇奋斗的革命精神。这些英雄人物和他们的英
雄事迹,都影响了几代人,为了共产主义的理想拼搏、奋
斗。
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需要读者更多地了解和阅读这
些红色经典故事,感受曾经的峥嵘岁月和革命历史,继承
和发扬革命者英勇开拓、顽强不屈、为国为民的时代精神

说起来,我和美丽的山西是有缘的。山西是我的第二
个故乡,因为我曾经在山西太原一家杂志社工作过,熟悉
太原的每一条街道,每一处明清民居和历史遗迹、名人故
居等景点,比如阎锡山故居、赵树理故居等等。
我熟悉太原这座美丽的城市,熟悉流淌过太原城的那
条美丽的汾河,熟悉太原的每一条街道,而我最熟悉、最
热爱的还是山西人民。我走过吕梁山的山路,喝过汾河的
水,食过山西的面,品过山西的醋……
希望出版社把主编这套红色经典图书的重任交给我。
我受聘主编这套“少年成长红色励志”丛书,担子很重,
深感责任重大。
因为时间短,作家们创作任务都很重。这套书的作者
均是全国著名作家、获奖作家,平时创作都很忙。因为这
些作家都是我的朋友,一听我说希望出版社要给孩子们出
版一套红色经典图书,这是百年大计,是红色出版选题,
都主动放弃了手头的创作,全身心地投入到这套书稿的创
作中。
我们从近百年来出现的数百个英雄模范人物中,精选
出了在读者中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英雄人物,邀请全国
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以少年视角,讲述英雄故事。
我们组织这些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们精心创作作品,讲
述英雄们的故事,无论是作品的内容和文学价值,都会让
读者阅读之后感受到这些精品图书的独特魅力和强大感召
力、影响力和我们民族的凝聚力。因为红色经典故事蕴涵
着一个民族的精神和信仰,我们可以借助文学的感染力和
传播力,感受到超越时空的精神力量。
这套丛书选择中国少年红色经典创作优秀作家参与创
作。
张品成是中国目前最具影响力的“红军哥哥”,几十
年如一日,坚持创作少年红色经典题材作品。他创作的《
清贫的战士——方志敏》中,人物丰满,语言优美,故事
有趣。
《漫漫求索路——瞿秋白》《英雄脊梁——董存瑞》
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阎耀明创作的。作家满怀激情,用笔
讴歌了我们这个民族的英雄。重温经典,我们仿佛又回到
了昨天。
《红梅花儿开——江姐》作者毕研波,是一位著名的
儿童文学作家,他用独具一格的视角,把江姐的故事讲得
娓娓动听。
《坚贞不屈的女英雄——赵一曼》作者周莲珊是目前
中国少年红色经典题材图书的专业策划者和作家,几十年
如一日,倾心策划并主编了几十部红色经典图书选题。
作家、诗人宋晓杰做过《诗刊》的编辑,这次创作《
战斗在冰天雪地——杨靖宇》倾注了她非常多的情感,她
用生花的妙笔,把一个英雄故事讲述给读者。
董恒波是一位儿童文学作家,几十年来创作了几十部
儿童图书。《永不生绣的螺丝钉——雷锋》这本书,相信
会给读者一种全新的阅读感受。
这套书汇聚了中国创作少年红色经典图书顶尖儿童文
学作家,这些作家相继获得过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冰心
儿童文学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和宋庆龄儿童图书奖等全
国大奖。在这套书的创作中,作家们饱蘸着崇尚英雄的激
情,把最好的、最精彩的故事奉献给读者!
同时,希望出版社从社长到编辑,也和作家们一道,
全力以赴,精诚合作,打造精品。
今天,红色经典整体上的文学价值正日益被少年读者
认同,其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鲜明动人的人物性格、扑
面而来的生活气息、气势宏伟的史诗品格等,值得我们去
重估红色经典的文学价值和文学史地位。
一套书的出版,就是编辑、作者向读者朋友交上的一
份答卷,这份答卷读者是否满意,还是请读者读后来评说

“少年成长红色励志”丛书,展现了一代少年儿童在
艰苦岁月里乐观向上、不屈不挠和舍生忘死的民族精神,
描绘了红孩子们艰难曲折、可歌可泣的成长历程。作品闪
烁着光明、崇高和美好的爱国主义、理想主义、英雄主义
光华,是一代中国孩子必读的成长励志读本。
习近平主席说过,传承红色基因是我们这个民族的责
任和义务。作为优秀的出版人和优秀的儿童
导语
本书讲述的是“舍身炸碉堡”的全国著名战斗英雄董存瑞的故事。董存瑞1929年出生在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他机灵聪明,当过儿童团长,1945年参加八路军,194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初春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第11纵队32师96团2营6连2排6班班长。曾先后荣立大功三次、小功四次,荣获勇敢奖章三枚、“毛主席奖章”一枚。1948年5月25日,在解放隆化县的战斗中,为了炸毁敌人的碉堡,他用自己的身体作为支架,英勇牺牲,当时未满19岁。董存瑞同志能够舍身炸碉堡。
精彩页
第一章 机灵的山里娃
1929年10月15日傍晚,在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新中国成立前属察哈尔省)南山堡村,一户贫苦农家的窗子里透出点点灯光,一位妇女临产了。
时令已到深秋,虽然冬天还没有到,但是山区的风已经越来越凛冽了,迎面吹来,割得人皮肉疼。云雾将整个村子笼罩起来,空气便愈加湿冷,雨淅淅沥沥地下了起来。山坡上的树木和青草早已枯萎,没遮没拦的,风就吹得很放肆,发出阵阵嘶鸣声。
风裹挟着雨滴吹着茅草屋。但屋顶的烟囱,仍然欢快地冒着炊烟。灶间,一个男人蹲着,用勺子搅动着锅里的黄米粥。锅里冒着热气,米粥的香气弥漫,给这个秋夜的茅屋增添了些许暖意。
屋里炕上,妇女躺着,忍受着即将生产的阵痛。她冲灶间喊:“粥里放上些萝卜干,省着点儿粮食。要不,明年春天怎么熬过饥荒啊?”
南山堡村位于怀来县东北的帽顶山下,住着十几户穷苦的农民。这里土地贫瘠,时常遭遇洪水或干旱。农民们面朝黄土背朝天,忙碌一年,仅能收获一点儿粮食,很难吃上一顿饱饭,因此人们常把这个穷山村称为“难吃饱”村。
在那样的年月,日子过得青黄不接,大人都难养活自己,再添个孩子,日子会更加艰难,所以女主人提醒男人,要节省粮食。
男人听了,抬起头冲着屋里说:“你就好好躺着吧,别操心了。咱就是再穷,也要让你吃上一口像样的饭,你好有力气,把孩子顺顺当当地生下来。”
男人继续忙活着,心里暗暗想:这回,要是能生个男孩子就好了,过几年,家里就能多一个劳动力了。
这时,屋里传出婴儿的啼哭声。
男人连忙盛出一碗米粥,端进去,高兴地说:“娃他娘,快喝黄米粥,补补身子,给孩子也喂点儿。”
女人抹了抹脸上的汗水,虚弱地看着男人,说:“孩子这么小,哪会吃饭啊!”
男人放下黄米粥,不好意思地笑了,说:“嘿嘿,看我高兴得都糊涂了……”
他们凑到一起,疼爱地看着孩子。女人说:“是个男孩。给孩子起个名儿吧!”
男人说:“你给起。”
女人摸着孩子嫩嫩的小脸,说:“就叫存瑞吧。”
男人说:“这名字好,希望他能给咱家带来好运。”
董全忠家添了个男娃的消息传开了,乡亲四邻们都来祝贺。有的送来一碗米,有的端来一碗面,有的送些小孩子用的衣物。乡亲们的日子都很苦,送的东西不多,但礼轻情意重,董全忠和妻子向大家一一致谢。
躺在炕上的小存瑞也对乡亲们表示了谢意,他的表达方式是小胳膊挥舞着,小腿有力地又蹬又踹。邻居家的张嫂摸着董存瑞的小脚丫,笑着说:“这孩子的小腿这么有劲儿,将来长大了肯定有力气,是个能干活的男子汉。”
小存瑞的父亲董全忠说:“山里的孩子,咱就是盼着他能长成硬胳膊硬腿的,好能下地干活。”
小存瑞好像是听懂了父亲的话,小腿蹬得更欢了。
拿米糠当粮食,靠野菜充饥,山里的孩子长得皮实。转眼,董存瑞已经6岁了。
父母曾想着让董存瑞读书,靠知识来改变命运。可是,那是一个吃不饱饭的年代,他们有心,却根本没有能力供董存瑞读书。读书的事,只好放弃了。
于是,董存瑞拿起了牧羊鞭,和南山堡村的其他娃娃一样,赶着家里的几只羊,在村子前后的山坡上转。山前山后的每一条沟每一道坎,都留下了董存瑞的小脚印。
家里的日子紧紧巴巴,董存瑞心里清楚。他是个懂事的孩子,在放羊的同时,还要顺便捡一些柴带回家。
为了生活,父母起早贪黑地忙,院子里和地里的活计总是忙不完。P1-3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8:3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