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代序 小泉八云 ——朱光潜 壹 稀奇日本瞥见记/知られぬ日本の面影 一·地藏菩萨/お地藏さま 二·杵筑——日本最古老的神社/杵築——日本最古の社殿 三·弘法大师的书法/弘法大師の書 四·得度上人的故事/得度上人の話 五·地藏的故事/地藏の話 六·洗豆桥/小豆磨ぎ橋 七·买水饴的女子/水飴を買う女 八·讨厌公鸡的神/雄鶏の嫌いな神 九·青铜马/唐金の馬 十·日本的人偶/日本の人形 十一·八岐大蛇的传说/八岐大蛇の伝説 十二·树灵/木の霊 十三·鸟取的蒲团/鳥取の蒲団 十四·弃子/子捨ての話 十五·舞女/舞妓について 十六·考验/試練 十七·守候/待ち受ける 贰 怪谈/怪談 十八·无耳芳一的故事/耳無芳一の話 十九·鸳鸯/おしどり 二十·阿贞的故事/お貞の話 二十一·乳母樱/乳母桜 二十二·欲擒故纵/かけひき 二十三·镜与钟/鏡と鐘 二十四·食人鬼/食人鬼 二十五·獾/むじな 二十六·辘轳首/ろくろ首 二十七·被埋葬的秘密/葬られた秘密 二十八·雪女/雪女 二十九·青柳的故事/青柳の話 三十·十六樱/十六桜 三十一·安芸之介的梦/安芸之介の夢 三十二·傻阿力/力ばか 三十三·向日葵/日まわり 三十四·蓬莱/蓬莱 叁 虫界的研究/蟲の研究 三十五·蝶/蝶 三十六·蚊/蚊 三十七·蚁/蟻 肆 骨董/骨董 三十八·幽灵瀑布的传说/幽霊滝の伝説 三十九·茶碗中的幽灵/茶碗の中 四十·常识/常識 四十一·生灵/生霊 四十二·死灵/死霊 四十三·痴女阿龟的故事/おかめの話 四十四·蝇的故事/蠅の話 四十五·雉鸡的故事/雉子の話 四十六·忠五郎的故事/忠五郎の話 四十七·平家蟹/平家蟹 四十八·一滴露珠/露の一滴 四十九·风俗/土地の風習 五十·病/病気のもと 五十一·草云雀/草ひばり 五十二·食梦貘/夢を食う獏 伍 来自东方/東の国から 五十三·浦岛太郎的故事/浦島太郎の話 五十四·石佛/石仏 陆 佛国的落穗/佛の畠の落穗 五十五·人偶之墓/人形の墓 五十六·胜五郎的转生/勝五郎の転生 柒 日本童话/日本お伽噺 五十七·土蜘蛛/土蜘蛛 五十八·画猫的男孩/猫を描いた少年 五十九·丢失团子的老奶奶/団子を失くしたお婆さん 六十·榻榻米上的小妖精/ちん·ちん·こばかま 六十一·返老还童之泉/若返りの泉 捌 灵之日本/霊の日本 六十二·片段/斷片 六十三·振袖/振袖 六十四·牡丹灯笼/牡丹灯籠 六十五·因果的故事/因果話 六十六·天狗的故事/天狗の話 玖 奇书物语/珍らしい書物からの話 六十七·和解/和解 六十八·普贤菩萨的传说/普賢菩薩の物語 六十九·屏风里的少女/衝立の乙女 七十·骑尸者/屍に乘る人 七十一·弁天的感应/弁天の同情 七十二·鲛人的报恩/鮫人の感謝 拾 奇谈/奇談 七十三·守约/約束を守る 七十四·毁约/約束を破る 七十五·阎罗殿前/閻魔の庁にて 七十六·果心居士的故事/果心居士の話 七十七·梅津忠兵卫的故事/梅津忠兵衞の話 七十八·兴义法师的故事/僧興義の話 拾壹 天河的缘起并其他/天の河緣起そのほか 七十九·镜之少女/鏡の少女 八十·伊藤则资的故事/伊藤則資の話
精彩页 某日,我参观了许多日本寺庙,既有神社,也有佛寺,一路上见识了许多稀奇古怪的事物,遗憾的是,未曾亲眼见过佛陀的脸。 我一步步登上长长的石阶,从铺满象首狮头的鬼瓦’的院门下经过。此时已是黄昏,我赤足踏入一片香雾,走进点缀着金纸莲花的梦幻花园。天色昏暗,香火氤氲,我耐心等待自己的双眼适应黑暗,却还是看不真切,只能依稀辨认出眼前是一方神坛。神坛由青铜所铸,表面镀了一层金。它的形状奇特,上面覆盖着神秘的金字经文,四周则垂有金光闪闪的饰物。神坛上有一个佛龛,但龛门紧闭着。 然而,最令我动容的,是信众表现出的一片虔诚之心。在他们身上,我看不出任何冷漠、严苛或压抑的情绪,甚至连半点冒犯之意都不存在。灯火辉煌的庙宇前、石阶上,举目望去,欢声笑语的儿童在玩着稀奇古怪的游戏,母亲们则进入佛堂虔诚祈祷,不时还有小孩在垫子上打滚、怪叫。信众们的心情都是轻松愉快的:他们将香火钱投入功德箱,然后拍拍手,低声祈祷两句,便可以离开了。他们还会聚在寺庙门口,快活地聊天抽烟。在一些佛堂里,我发现信众们根本就没有进来,他们只是立在门前祈祷片刻,再奉上一些微薄的供品,聊表心意。这些毫不惧怕自己造的神的人是多么幸福啊! 晃是我的友人,此时他面带笑意,在门前鞠了一躬,脱去鞋子,只穿着白色足袋。走进来,又行了一礼,缓缓地坐在寺庙的凳子上。晃是个十分有趣的年轻人,他脸上光滑无须,皮肤呈古铜色,藏青色的头发垂在额前。他身穿宽袖长袍,脚着雪白足袋,看起来倒挺像一位年轻的日本姑娘。 我拍了拍手,让人奉茶,晃常把这种茶叫作“中国茶”。我递给他一根雪茄,他拒绝了,说想抽烟管,我答应了。随即,他从腰间摸出了烟管盒和烟草袋,从盒中取出一支黄铜烟管,上面有一个豌豆大小的孔,又从烟草袋里取了纤细如发的烟丝,连同一颗小球一起塞进烟管,才开始抽了起来。晃深吸一口,将烟吸进肺里,又从鼻孔里喷出来。他连抽了三口,中间只停顿了一小会儿,眼见烟管空了,就将它放回了原处。 这时,我便将见不到佛像的沮丧事告诉了晃。 “哦,你今天就可以见到了。”晃回应道,“待会我们便动身,去藏德院走一趟,今天那里要举办佛生会。。不过那里的佛像很小,只有五六寸高。你若想看宏伟壮观的佛像,就要到镰仓去。那里有一座大佛,端坐于莲台之上,有五丈之高呢。” 在晃的带领下,我们出发了。他神秘兮兮地告诉我,这次可以看到“奇特的东西”。 寺院里一片欢声笑语,门前的石阶上,母亲们满脸喜气,孩子们在一旁叽叽喳喳,好不热闹。我们走了进去,发现有很多母亲带着小孩,围在玄关里一张漆桌旁。走近一看,桌上放了一个装满甘茶的小桶,中间竖立着一尊小佛像,佛祖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妇人们按照当地习俗布施之后,拿起一只形状奇特的木勺,舀了一勺茶水,然后浇在佛像上。随即,又舀了一勺茶水,自己先喝一点,再给孩子喝几口。这种仪式被称作灌佛式。 摆放着甘茶的漆桌旁,则是一个较矮的台子,上面放着一口钟,好似一个大钵。僧人手持一个实心木槌,一下又一下地敲着钟。但这钟声听起来似乎不对劲,僧人拿起钟,朝里面瞧了瞧,从里面提溜出来一个笑嘻嘻的娃娃。孩子母亲见状,也是忍俊不禁,连忙上前将娃娃从钟里拉出来。僧人、母亲和孩子看见我们好奇的眼神,忍不住哈哈大笑,我俩也顿时被逗乐了。 晃与我分开了一会儿,去和寺里的一位值班人聊天。回来的时候,他手里多了一个形状奇特的漆盒,长约一尺,宽高约四寸。盒子的一端有一个小孔,而且外表看来没有任何样式的盖子。P2-4 导语 小泉八云的作品是用英文写成的,本书翻译时以作者的英文原版著作为基础,同时参考日译版《小泉八云全集》,修正了日译版中的改写与错讹,还原小泉八云原著的文字风格和情感态度。 译者对书中的人名、地名、典籍、历史事件等作了严谨考证,添加348个注释,帮助读者理解故事中的日本历史文化。根据书中故事发生地,制作“日本怪谈(精)地理”。 序言 代序·小泉八云: 如果到地狱里去,他能享美,他也乐意去的——朱光 潜 歌德曾经说过,作品的价值大小,要看它所唤起热情 的浓薄。小泉八云(LafcadioHearn)值得我们注意,就 在他对于人生和文艺,都是一个强烈的热情者。他所倾向 的虽然是一种偏而且狭的浪漫主义,他的批评虽不免有时 近于野狐禅,可是你读他的书札、他的演讲、他描写日本 生活的小品文字,你总得被他的魔力诱惑。你读他以后, 别的不说,你对于文学兴趣至少也要加倍浓厚些。他是第 一个西方人,能了解东方的人情美。他是最善于教授文学 的,能先看透东方学生的心孔,然后把西方文学一点一滴 地灌输进去。初学西方文学的人以小泉八云为向导,虽非 走正路,却是取捷径。在文艺方面,学者第一需要是兴趣 ,而兴趣恰是小泉八云所能给我们的。 我说小泉八云是一个西方人,严格说起,这句话不甚 精确。他的文学兴趣是超国界的,他的行踪是漂泊无定的 ,他的世系也是东西合璧的。论他的生平,他生在希腊, 长在爱尔兰、法国、美国和西印度,最后娶了日本妇人, 入了日本籍。论他的血统,他是一个混种之混种。他的父 亲名为爱尔兰人,而祖先据说是罗马人(Roman)和由埃及 浪游到欧陆的一种野人(Gypsy)的后裔。他的母亲名为希 腊人,据说在血源方面与阿拉伯人有关系。要明白小泉八 云的个性,不可不记着他的血统。希腊人的锐敏的审美力 ,拉丁人的强烈的感官欲与飘忽的情绪,爱尔兰人的诙诡 的癖性,东方民族的迷离梦幻的直觉,四者熔铸于一炉, 其结果乃有小泉八云的天才和魔力。他的着作中有一种异 域(exotic)情调,在纯粹的英国人、法国人或任何国人 的着作中都不易寻出的。 小泉八云的父亲是一个下级军官,驻扎在希腊的英属 岛,因而娶下希腊女子。小泉八云出世未久,就随父母还 爱尔兰。到了爱尔兰以后,刚离襁褓的小泉八云就落下生 命苦海,漂泊终身了。他的家庭中遭遇种种惨变,父另娶 ,母再醮,他寄养在一个亲房叔祖母家,和他的父母就从 此永远诀别了。他的亲属都是天主教徒,所以他自幼就受 严厉的天主教的教育。他先进了一个英国天主教学校,据 说因为好闹事,被学校斥退了。他在学校就以英文作文驰 名。同学们因为他为人特别奇异,都欢喜同他玩。他的眼 睛瞎了一个,就是在学校和同学们游戏打瞎的。后来他又 转入法国天主教学校,所以他的法文很有根底。他生来是 一个唯美主义者,对于宗教,始终格格不入。他在书札中 曾提起幼时一段故事: 我做小孩时,须得照例去向神父自白罪过。我的自白 总是老实不客气的。有一天,我向神父说:“据说厉鬼常 变成美人引诱沙漠中的虔修者,我应该自白,我希望厉鬼 也应该变成美人来引诱我,我想我决定受这引诱的。”神 父本来是一位相貌堂堂的人,不轻于动气。那一次,他可 怒极了。他站起来说:“我警告你,我警告你永远莫想那 些事,你不知道你将来会后悔的!”神父那样严肃,使我 又惊又喜。因为我想他既然这样郑重其词,也许我所希望 的引诱果然会实现罢!但是俏丽的女魔们都还依旧留在地 狱里! 如果到地狱里去,他能享美,他也乐意去的。这是他 生平对于文艺的态度,在这幼年的自白中就露出萌芽了。 在十六岁时,他的叔祖母破产,没有人资助他,他只得半 途辍学,跑到伦敦去做苦工。在伦敦那样人山人海的城市 中,一个孤单孱弱的孩子,如何能自谋生活?他有时睡在 街头,有时睡在马房里。在一篇短文叫作《众星》(Stars )里面,有一段描写当时苦况说: 我脱去几件单薄衣服,卷成一个团子作枕头,然后赤 裸裸地溜进马房草堆里去。啊,草床的安乐!在这第一遭 的草床上我度去多少漫漫长夜!啊,休息的舒畅,干草的 香气!上面我看着众星闪闪地在霜天中照着。下面许多马 时时在那儿打翻叉脚。我听得见它们的呼吸,它们呼的气 一缕一缕地腾到我面前。那庞大身躯的热气,把全房子通 炙热了,干草也炙得很暖,我的血液也就流畅起来了—— 它们的生命简直就是我的炉火。 在这种境界中,他能恬然自乐,因为“他知道天上那 万千历历的繁星个个都是太阳,而马却不知道”。 他在伦敦度去两年,也没有人知道他究竟如何撑持住 他的肚皮;更没有人知道他如何七翻八转,就转到纽约。 此时他已十九岁了。当时英国人想发财的都到美国旧金山 去。小泉八云是否也有这种雄心,我们不知道。我们所知 道的只是那里没有财临到他去发。叨天之幸,他遇着一个 爱尔兰木匠,叙起乡谊,两下相投,他就留在木匠铺里充 一个走卒。不多时,他又转到辛辛那提。他在三等车里, 看见一位挪威女子,以为她是天仙化人,暗地里虔诚景仰 。旁座人向他开玩笑说,“她明天下车了,你何以不去同 她攀谈?”他以为这是渎亵神圣,置之不答。那人又问他 何以两天两夜都不吃饭,他答腰无半文,那人便转过头谈 别的事去了。他正在默念人情浇薄,猛然地后面有人持一 块面包用带着外国口音的英语向他说:“拿去吃罢。”他 回头看,这笑容满面的垂怜者便是那挪威少女。张皇失措 中,他接着就慌忙地嚼下了。过后才想到忘记道谢,不尴 不尬地去作不得其时的客气话,被她误会了,用挪威语说 了一阵话,似乎含着怒意。过了三十五年,小泉八云作了 一篇文章,叫作《我的第一遭奇遇》,还津津乐道这一饭 之惠。 小泉八云在美洲东奔西走地度去二十余年之久。在这 二十余年中,他经过变化甚多,本文不能详述。一言以蔽 之,这二十余年是他生平最苦的时代,也是他死心塌地努 力文学的时代。穷的时候,他在电话厂里做过小伙计,在 餐馆里做过堂倌,在印刷所里做过排字人,他自己又开过 五分钱一餐的小吃店。后来他由排字人而升为新闻报告者 ,由报告者而升为编辑者。他的大部分光阴都费在报馆里 。他的职业虽变更无常,可是他自始至终,都认定文学是 他的目标。窘到极点,他总记得他的使命。别的地方他最 不检点,在文学方面他是最问良心的。尽管穷到没有饭吃 ,他决不去做自己所不欢喜做的文字去骗钱。他于书无所 不窥,希腊的诗剧、印度的史诗、中国的神话、挪威的民 间故事、俄国的近代小说、英国浪漫时代的诗和散文,他 都下过仔细的功夫。法国的近代文学更是他所寝馈不舍的 。我在上面说过,小泉八云具有拉丁民族的强烈的感官欲 ,所以他最能同情于法国近代作者。他是第一个介绍戈蒂 耶(Gautier)、福楼拜(Flaubert)、莫泊桑一般人给 英美读者。他又含有爱尔兰人的诙诡奇诞的嗜好,所以他 爱读挪威、俄国、印度、日本诸国文学,因为这些文学中 都含有一种魔性的不平常的情致与风味。 …… 研究任何作者,都不应以其所长掩其所短,或以其所 短掩其所长。小泉八云虽偶有瑕疵,究不失为文学批评家 中一个健将。就我的浅薄的经验说,我听过比小泉八云更 渊博的学者演讲,读过比《文学导解》胜过十倍的批评著 作,可是柯尔律治、圣伯夫(Sainte Bouve)、阿诺德、克 罗齐(Croce)、圣茨伯里教授(Prof.Saintsbury)虽使我 能看出小泉八云的偏处浅处,而我最感觉受用的不在这些 批评界泰斗,而在小泉八云。他所最擅长的不在批评而在 导解。所谓“导解”是把一种作品的精髓神韵宣泄出来, 引导你自己去欣赏。比方他讲济慈(。Keats)的《夜莺歌》 ,或雪莱(Shelley)的《西风歌》,他便把诗人的身世、 当时的情境、诗人临境所感触的心情,一齐用浅显文字绘 成一幅图画让你看,使你先自己感觉到诗人临境的情致, 然后再去玩味诗人的诗,让你自己衡量某某诗是否与某种 情致诉合无间。他继而又告诉你他自己从前读这首诗时作 何感想,他自己何以憎它或爱它。别人教诗,只教你如何 “知”(know),他能教你如何“感”(feel),能教你如何 使自己的心和诗人的心相凑拍,相共鸣。这种本领在批评 文学中是最难能的。研究文学,最初离不了几种入门书籍 。在入门书籍中,小泉八云的演讲要算是一部好书。从这 部书中,不但初学者可以问津,就是教文学的教师们也可 以学得不少的教授法。 文学的教授法是中国学校教师们所最缺乏的。本来想 学生们对于文学发生热情,自己先要有热情,想学生们养 成文学口胃,自己先要有一种锐敏的口胃。自己没有文学 的热情与口胃,于是不能不丢开文学而着重说外国话。拿 中国学生比日本学生,最显明的异点就在对于学外国文的 态度。日本学生虽不会说外国话,而对于外国文学似乎读 得比中国学生起劲些。中国学生只学得说外国话,而日本 学生却于外国文学有若干兴味,这不能不归功于小泉八云 的循循善诱。一个好文学教师的影响,往往作始简而将毕 巨。听说日本新文学家许多都曾受教于小泉八云。他在演 讲中常说日本文学应该脱离假古典主义的羁绊而倾向于浪 漫主义,文学作者应该不拘于文言而采用流利白话。这些 鼓吹革命的话,在虔诚景仰的学生们的心中所生影响如何 ,是不难测量的。他在日本文学史上的位置大概不易磨灭 罢。 (原载《东方杂志》第23卷第18号,1926年9月)
内容推荐 小泉八云的《怪谈(精)》,是日本怪谈(精)美学的代表性作品,读来处处令人觉有肉的贪恋,也处处令人觉有灵的惊醒。 这次出版的《怪谈(精)》,共从《稀奇日本瞥见记》《怪谈(精)》《骨董》《来自东方》《佛国的落穗》《日本童话》等10部原版著作中精选80篇小泉八云的文章,基本囊括了他全部的怪谈(精)作品,在此前从未出现过这么齐全的《怪谈(精)》版本,开篇以我国美学大师朱光潜写小泉八云的万字长文代序。 书中新增100多年来,从未被引进中国的6个故事,其中的《舞女》曾被法国《DouxMondes》杂志推为世界ZUIHAO看的言情故事。另外,书前增加了32个彩页,包括日本浮世绘大师歌川国芳、月冈芳年的19幅精美插画。并由资深日本文化学者为本书精心添加了348条注释。 本书硬壳精装,共528页,在目前所有《怪谈(精)》的版本中,本书以篇目全、注释精、装帧美为读者称道。 |